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53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53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甘宁生性嗜杀,见数十艘船上的江夏士卒官吏尽皆跪倒,心中奇痒难忍,却又担心刘欣军令如山,擅杀降卒要受他的责罚。他心中郁闷不已,正在那里抓耳挠腮,左右为难。

  却见船舱里冲出一个人来,直直地扑向甘宁,大叫道:“我和你们拚了!”

  甘宁眼中余光见一道人影飞来,心头大喜,长刀一挥,血光迸起。他扭头看时,不由暗道一声“晦气”。

  第122章各人顾各人

  他这一刀,将来人拦腰砍成了两段,那人倒在地上,犹自未死,上半身仍在地上微微蠕动,嘴里“泊泊”地吐着血沫。

  甘宁这才看清,那人披头散发,原来竟是一个女人。他虽然好杀成性,却还从来没有杀过女人,没想到今天破了戒,心头大恨,刀头一转指向黄射,问道:“这个女人是谁?”

  黄射连头都没敢抬起,仍然瑟瑟发抖地自言自语:“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甘宁气恼在一跺脚,长刀一转,对向了陈就、邓龙二人,冷冷地说道:“你们说!”

  邓龙自然明白大难临头,各人顾各人的道理,现在她人都死,还有什么需要帮她隐瞒的,立刻战战兢兢地说道:“她就是黄祖的女人。”

  陈就刚想开口,却被邓龙抢了先,也赶紧一指黄射,说道:“那个胖子便是黄祖的独子。”

  “哦?”甘宁颇感意外,愣了一下,突然举起刀来,便要砍向黄射,左右慌忙拉住他,说道:“将军,主公有严令,降者不杀。将军还是将他们交给主公发落吧。”

  甘宁将长刀朝着船头狠狠地一顿,咬牙切齿地说道:“开船,将他们全部押往江夏!”

  江夏城已经渐渐得归平静,城里的大街小巷贴满了安民告示。攻进城里的荆州军,于百姓可以说是秋毫无犯,就是那些与黄祖关系比较紧密的士族世家,生活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然而,刘欣仍然下令及时贴出了安民告示,因为他明白,这样做对于尽快让江夏的秩序恢复正常至关重要。

  安民告示不仅让城里的百姓知道他们现在的人身安全是有保障的,还要将即将地江夏实行的租税和商税政策公布出来。这些政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对于资产中有较大比例用于经商的士族世家来说也没有问题,真正有意见的,只是那些以地租收入为主的家族。不过,刘欣现在对他们的反应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形势下,谁还会跳出来与他过不去呢?毕竟再多的钱也比不上自己的性命来得重要。

  刘欣原来的打算是攻下江夏以后,直接渡过长江,与长沙方面派出的军队会合,直扑武陵。同时,已经秘密移驻江陵的赵云也会渡江南下,与刘欣一起,对武陵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没有想到,攻占江夏的战斗进行得太顺利了,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八天时间,刘欣也决定对计划做一次修订。

  毕竟,江夏不同于他控制下的其它五郡,这块地方是他第一次完全通过战争来取得的。如何实现对江夏的有效控制,对于他今后争霸天下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因此,刘欣决定在江夏多停留一些时间,将江夏的事情好好的理一理。

  另一方面,攻城战所带来的巨大伤亡,是刘欣最不愿意看到的。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无论是沮授、韩戏还是徐晃、张飞、典韦,对于攻下一座城池,付出数千人的伤亡作为代价,都认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刘欣来到这里,虽然已经快整整四年了,曾经经历过许多血腥的场面,对生死也看得渐渐淡了。如果只是敌人,不管死伤多少,或许他都会无动于衷,但是对于自己人,他却做不到这么淡定。

  阵亡的这一千余人,都正当青壮年,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妻儿。也许就因为他们的倒下,家里便失去了顶梁柱,他们的家人更可能从此被迫沦为别人的奴仆。

  每每想到这里,刘欣的心就开始不安起来,他决定对攻打武陵的计划做一些调整。这一次,他给各将领下了严令,必须坚决执行剪其羽翼,围而不打的策略。

  刘欣也没有亲自参加攻打武陵的战斗,他把徐晃、张飞、赵云、黄忠全派了出去,有他们这些牛人,去攻打几个小小的县城那是丝毫不在话下。至于武陵城,刘欣的命令本来就是围而不打,等徐晃他们先围些日子,江夏的事情也应该处理好了,到时候他再去也不迟。

  中平三年二月初五,四路大军便同时开拔,刘欣也开始处理起江夏的事来。

  黄射虽然生得十分肥胖,但被典韦拎进太守府的大厅晨,他仍然蜷缩得像是一只小鸡。

  “啪”的一声,这只肥胖的小鸡便被扔在了地上。黄射抬起头,茫然地看着四周,多么熟悉的地方啊,他在这里也曾经是一名王者,如今却变成了一个阶下囚。

  刘欣笑吟吟地说道:“黄公子,我们又见面了。”

  本来还神情木然的黄射突然便跪倒在地上,拚命地磕着头,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大人,饶了我吧,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刘欣站起来,走到他面前,笑嘻嘻地说道:“不用怕,黄公子,你不会再有下次了。”

  刘欣的脸色旋即一沉,说道:“我在攻城前就说过,助纣为虐者与黄祖同罪!来人啊,将黄射拖出去砍了。”

  两个如狼似虎的亲卫二话不说,拖起瘫软如泥的黄射便往外走。陈就、邓龙二人跪在一旁,看着黄射的下场,浑身不停地打着哆嗦,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快要走到了尽头。

  刘欣看着他们两个,一阵冷笑,缓缓说道:“现在才知道怕,已经迟了!将这二人及其家中男子全部斩首,女子充作官奴。”

  陈就、邓龙二人齐声大叫:“大人饶命啊,我等实在是身不由己,求大人明察啊!”

  刘欣慢慢坐了下来,问道:“哦,你们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说来听听?”

  陈就赶紧说道:“回大人,我们在黄祖手下做事,也是提心吊胆,全家的性命都在他手是捏着,不敢不尽力啊。”

  邓龙接着说道:“求大人饶了我们这一次吧,今后我们愿意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欣手捻着下巴,沉吟片刻,问道:“这么说,你们愿意为本官效力了?”

  陈就、邓龙二人一齐点头说道:“愿意,愿意,我们愿意。”

  刘欣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既然你们愿意为本官效办,那我来问你们。你们都是黄祖的亲信,本官攻打江夏的时候,城里的其他官吏是什么态度?他们都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些你们应该非常清楚吧。”

  二人头点个不住,就像小鸡啄米一样,齐声说道:“清楚,清楚。”

  刘欣收起笑容,说道:“好,既然你们都清楚,那么现在就下去,将你们知道的情况各自写出来,要尽量详细一些,不得隐瞒,不得虚报,我要互相印证的。如果让我知道你们两个当中有谁弄虚作假,哼哼……”

  陈就、邓龙二人连连点头,说道:“小人不敢,小人不敢。”

  刘欣手一挥,进来几个亲卫,将他们两个架了出去,分别押到不同的房间,发给他们纸和笔,让他们写报告去了。

  这时,韩戏起身问道:“主公,俘虏的这些江夏士兵如何处置?”

  刘欣想了想,问沮授道:“公与,南阳一战中俘虏的黄巾士兵,干活已经快满两年了吧?”

  沮授一拱手,说道:“回主公,还差一个月便满两年了。属下已经命人对他们的意向进行了登记,大约有八千多人想要回家乡务农,还有一万二千余人想要继续跟着队伍做工。想要继续做工的,多半是无家可归的人。”

  刘欣点点头,说道:“这一次,如果我们能够顺利拿下四郡,修桥、铺路、筑城的事情可不会少啊,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而前些时候征召的民夫大多数都选择了回家务农,如今最得用的黄巾俘虏也要回家务农,看来也只好将这些俘虏的江夏士兵全部编入工程队伍了。”

  沮授担心地说道:“只怕这些人当兵久了,性子刁滑,比黄巾俘虏们还要难于管理。”

  刘欣深思片刻,说道:“不怕。黄巾俘虏过去是匪,现在两年期限一到,他们便是普通百姓了。这些江夏俘虏过去是兵,现在他们不过是囚徒而已。就将这些江夏俘虏打散了编入队伍当中,交由黄巾俘虏们看管。那些黄巾俘虏现在翻身奴隶做了主人,还会不把他们看得死死的。这次俘虏的江夏士兵加上水军有八千多人,刚好可以补充工程队伍人手的不足。”

  沮授欣然说道:“主公考虑得甚为周全。那么对这些俘虏是否也实行两年强制劳动?”

  刘欣断然地说道:“不!他们的情形与黄巾不同。黄巾们原本只是普通百姓,起来造反大多数是受了奸人的诱惑和裹挟。而他们,置刘某在城下的喊话于不顾,负隅顽抗,导致我攻城士兵出现重大伤亡,理应予以严惩!对他们实行强制劳动的期限应当改为六年!”

  这时,陈就、邓龙二人已经将他们知道的情况全部写了下来。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他们记忆深刻,现在又为了活命,怎敢不尽心尽力?

  刘欣看着他们呈上来的报告,脸上浮现出一丝轻笑,这两份报告记叙的内容大差不差,看来两个人都没敢说谎。刘欣抬起头来,看了看陈就、邓龙,将手中的报告搁在几案上,轻描淡写地说道:“来人啊,将他们两个拖出去砍了!”

  第123章死他一个

  陈就、邓龙齐声高呼:“冤枉啊!大人,我等所写绝无虚假,求大人明察啊!”

  刘欣“霍”地站起身来说道:“那好,本官就信你们一次。你们两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和那些士兵们一起去参加强制劳动吧。至于你们的家人,我先暂且放过他们,不过家产需要没收一半。”

  等到陈就、邓龙失魂落魄地被拖了出去,刘欣这才将他二人写的报告交给沮授,说道:“公与,就按照他们写的,对江夏城中的大小官吏进行甄别。曾经劝黄祖出城投降的和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仍委以原职。劝黄祖逃跑的、出战的全部送去强制劳动。”

  刘欣明白,打下一座城池容易,经营好一座城池却要难得多,而经营城池的关键还在于人。原来城市里的那些官吏,应该还是有些能力的,做起事情来比别人应该更熟悉些,不能将他们一棍子全部打死。所以他便利用陈就、邓龙急于立功的心理,来弄清楚江夏官吏的底细。当然了,这样做也不可能保证不出差错,被送去强制劳动的那些人当中,肯定也会有几个被冤枉的,但事急从权,刘欣已经顾不了许多了。

  他这次攻打江夏,也随军带了一些官吏,是从襄阳等郡抽调过来的,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将留在江夏,担任各级官吏,捎带着将刘欣实行的各项政策贯彻执行下去。由于江夏城刚刚控制在他手里,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刘欣特意将韩戏留了下来,暂时代理江夏太守一职。

  刘欣攻打江夏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些了,武陵太守曹禺根本就没有听到任何消息,也就没有进行任何准备。徐晃等四路大军同时出击,战斗进行得异常顺利。武陵郡下辖十一个县,若不是因为道路难行的话,也许只要一天功夫,这些县城就全被拿下了。即便如此,到了二月初八的清晨,四路大军还是将武陵城团团围住了。

  不过,曹禺的情况比起黄祖来要好那么一点点。曹禺早两天就等到了刘欣大军杀到的消息,他一面下令各县严防死守,为武陵城争取时间,一面征集民夫,布置城防。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刘欣的四万大军来到武陵城下,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在各个城门以及要道口扎下营寨,完全阻断了武陵与外界的联系。曹禺几次派人前往交涉,徐晃等人只是不理不睬,既不打,也不谈。

  这种僵持的局面持续了四、五天,处理完江夏各项事务的刘欣,带着沮授、典韦、甘宁也来到了武陵城下。

  曹禺在焦虑不安中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终于等来了正主。这些天,他既不明白刘欣的军队为什么来到这里,也不清楚刘欣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几次派出信使,得到的回答都是,一切等州牧大人来了再说。但他知道,刘欣如此大动干戈,绝不是为了寻开心,刘欣这次是来者不善啊!

  现在,这个州牧大人千呼万唤始出来,曹禺突然有了一种丑媳妇终于要见公婆的感觉,刘欣已经派来使者,要他明天出城一叙。

  送走了信使,曹禺的内心十分矛盾,刘欣打下了江夏,黄祖一家全部死于非命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现在,刘欣的大军又来到了武陵城外,叫他出城相见。他如果出城,刘欣会不会趁机加害于他,如果不出城,刘欣又会不会借机给他加一条罪名呢?

  校尉金旋见状劝道:“大人,不知道您认为江夏与武陵相比,谁更强一些?”

  曹禺心头一紧,说道:“武陵的兵力、人口、钱粮都不如江夏多矣。”

  金旋又说道:“那么大人以为,黄祖都已经授首,您与刘欣相抗,能有多大胜算?”

  “这个……”曹禺迟疑片刻,说道:“当初张机欲借道调兵前往襄阳,众人皆劝我阻塞道路,不令其过境。可是如今……”

  金旋继续说道:“大人,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刘欣初到荆州,根基不稳,大人何需看他脸色行事。然而,现在不同了,他已经占据大半个荆州,手下兵强马壮。他如今对武陵城围而不攻,现在又邀大人相见,便是不想与大人彻底撕破了脸,给大人留了一线生机。何去何从,还请大人三思。”

  曹禺沉吟半晌,脸色突然一沉,说道:“你是让我投降刘欣?哼,枉我将你当作心腹,大敌当前,你却敢乱言惑众。你究竟收了刘欣多少好处!”

  金旋慌忙跪倒在地,俯首说道:“末将所言,句句肺腑,皆是为了大人着想,还请大人明察。”

  曹禺冷笑一声,喝道:“来人,将他推出去砍了!”

  众将慌忙求情,曹禺这才饶过金旋,将他打了二十棍,罢了官职,逐出太守府。

  这几天,刘欣的四路大军虽然没有攻城,但每天射进城内的书札却不少,江夏官吏的不同结局,上面可写得清清楚楚,站在武陵太守府内的每个人,何去何从,心里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站在黄祖一边的江夏官吏,现在都被送去参加什么强制劳动,而且一去就是六年。这六年里,他们要吃多少苦姑且不论,到时候能有命活着回来就算不错了。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家里的支柱,六年的光阴,即使他们能平安地活着回来,家里会变成什么样子,谁又能知道呢?在这样一个年代,一个家庭没有了男主人,它离衰落也就不远了。也许等他们回来的时候,自己的女人早就跟别人跑了,儿女说不定已经沦为别人家的奴婢,六年的时间,到底会发生些什么,又有哪个能说得清楚。

  看着金旋死里逃生,被曹禺逐了出去,众文武再没有人敢出来劝他投降了。但是一个个早就各怀心思,更不肯出头帮他拿什么主意。曹禺问了半天,众文武只是一言不发。

  曹禺见状大怒:“我养了你们这么久,连个主意都拿不出来,一群废物!都给我滚出去!”

  众官吏只得悻悻然地离开了太守府。

  其实,曹禺也不是没想过出城投降,但他又怕失去手中的权力,只有低了头,以后这座武陵城里的事情就不再是他说了算了。人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有人喜欢钱,有人喜欢着色。而曹禺无疑是那种对权力有着无限的渴望的一类人,他已经习惯了在武陵呼风唤雨,杀伐由心的日子,现在想要让他寄人蓠下,真正比杀了他还要难受。打肯定是打不过了,降又不甘心,曹禺犹豫再三,始终下不了决心,他还想再观望观望。

  然而,他等得,他手下的众官吏可等不得了。离开太守府,大家便以看望金旋的名义,一齐聚到了金府。

  金旋虽然挨了一通乱棍,行刑的士兵却手下留情,只伤了些皮肉,并没有动到筋骨。即便如此,他的屁股还是开了花,坐是坐不成了,金旋只得趴在床上,看着众人,眼中含泪,说道:“今天若非大家相救,金某已经……”

  郡丞林普说道:“金将军不必客气,大家份属同僚,理所当为。现在城外大军压境,我等更应相互扶助,共度难关。”

  金旋叹息道:“我已经尽力了,奈何太守大人不肯听金某之言,武陵城破只在旦夕之间,大家好自为之吧。”

  长史胡信愤愤地说道:“刘欣此次前来占着大义,他是州牧,又不是过去的刺史,撤换太守本来就是他份内之事。曹禺自己不识时务,自寻死路,难道还想要我们大家陪着他一起死吗?”

  林普慌忙说道:“胡长史噤声,噤声,小心隔墙有耳。”

  胡信扭头看着一众官吏,说道:“我相信金将军家里的人是不会出去乱说的,你们当中如果有人愿意陪着曹禺一起死,现在就可以去告诉他。”

  众人齐声说道:“我等皆听几位大人号令。”

  胡信看向林普,说道:“林大人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吗?死他一个,总好过死我们一大家子!”

  第二天上午,城外的军营中传来一阵鼓声,辕门开处,一队人马鱼贯而出。队伍来到城下不远处扎住阵脚,中间一骑飞马而出,冲着城头大喊:“城上的人听着,我家主公荆州牧刘大人已经来到城下,请曹太守速速出城。”

  城头上突然竖起了一面白旗,城门开处,一队守军蜂拥而出。刘欣正在诧异,却见这队守军的前面押出一个人来,被强按着跪在地上。只见一列官吏打扮的人从那队守军中走了出来,来到刘欣面前,一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武陵太守曹禺拒不投降,已被我等擒获,城中大小官吏军民皆欢迎州牧大人入城。”

  刘欣丝毫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个结果,他只想着能逼迫曹禺投降是为上策,没想到他的部下先受不了这个压力,竟然擒了他将城池拱手献出,不由哈哈大笑,说道:“诸位请起,刘某说过,对所有能够主动归降者,一律既往不咎,绝不食言,尔等仍官复原职,勿需担忧。”

  武陵众官吏齐声称谢,站过一旁,人人脸上都满是喜色。

  刘欣一催胯下战马,便要带队进城,沮授慌忙拦住,说道:“主公且慢,是不是先派人进城探听究竟,免得有人使诈!”

  第124章三权分立

  刘欣哈哈大笑:“公与,你太过小心了。我以一片诚心待人,何惧之有?”

  武陵城内的众官吏拱手立于两旁,听刘欣说得坦坦荡荡,又见他脸上神色自然,尽皆暗暗钦佩,难怪此人能将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刘欣手中马鞭轻轻一扬,已经当先入城。

  太守府的大厅里,曹禺被押了上来,双眼布满血丝。昨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难以入眠,谁料手下的官吏突然发难,冲进太守府,而他的身边的侍卫也一齐倒戈,曹禺几乎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便做了阶下之囚。曹禺知道今日已经是凶多吉少了,索性挺直了身子,一进来便大声叫道:“刘欣,你我双方向来各守疆界,互不侵扰,今天你无缘无故强占武陵,若是皇上知道,必不饶你!”

  刘欣看着曹禺,冷冷地说道:“我是朝廷任命的荆州牧,这武陵郡也是我治下之地,既受皇上重托,守土有责,来此寻视,份所当为。你身为武陵太守,却和我谈什么‘双方’。就凭这句话,我就可以治你个谋反之罪!”

  曹禺双目圆睁,怒吼道:“你敢!”

  刘欣冷笑道:“对付你们这些反贼,我有什么不敢的?江夏太守黄祖阴谋造反,已经授首,你也下去陪他吧。来人,将曹禺推出去斩首示众,家产抄没收入官,家眷充作官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