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34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34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众人刚刚随着刘欣进了书院,天便完全黑了下来,只听得一声霹雳,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打落下来,地上激起一阵尘烟。伴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天空像是裂开了无数道口子,雨点刹那间连成了线,再汇成一条条瀑布,倾泄在这片大地上。

  蔡邕看着外面的倾盆大雨,有些遗憾地说道:“这鬼天气。”

  刘欣却是一脸地淡然:“放心吧,乌云终归是遮不住太阳的。不过,这雨倒来得正是时候,我想起一副对联来。”

  “哦!”蔡邕来了兴致,催促道:“那就请主公快点说吧,老朽洗耳恭听。”

  刘欣摇头晃脑地说道:“这上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众人齐声叫好,只有蔡邕沉默片刻,这才说道:“原来这就叫做对联。主公将读书声与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进一步联想到家国天下事,妙!妙!确实妙不可言!”

  刘欣能听得出来,蔡邕这番话是发自内心的,不由暗自惭愧。这副对联他早就看到过,刚才自己想了半天竟然没有记起来,还是一场大雨唤起了他的记忆,如果马芸在这里,恐怕早就想到了,甚至还有比这更好的。

  心中虽然惭愧,嘴上却不能露怯,刘欣只得继续说道:“我这副对联就是要提醒书院的所有学生,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要多用心体会世间百态,而不要只会读死书。”

  这一席话说得大义凛然,让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书院里一时寂静了下来,只有外面的风雨仍肆无忌惮地敲打着书院的屋顶。

  第78章不速之客

  还是蔡邕首先打破了宁静,说道:“主公的话让老朽深感惭愧。老朽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自以为满腹经纶,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没有为天下、为大汉做过多少实实在在的事情。”

  蒯良等人也一齐说道:“主公的话发人深省,我等今后凡事都应当尽心尽力才是。”

  刘欣不禁心中感慨,来到这世界两年多了,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做过什么,大多数的事情都是面前这些人完成的,忍不住说道:“诸位言重了,你们为了荆州的百姓日夜操劳,真正需要反思的人是我啊。”

  沮授见现场的气氛有些凝重,看了看天色,对刘欣说道:“主公,这雨一时半会也停不了,不如大家趁此机会参观参观书院如何?”

  刘欣马上会意,笑着说道:“也好,那就请伯喈先生做个向导如何?”

  蔡邕也回过神来,欣然说道:“这个向导,乃是老朽份内之事,大家请随我来。”

  整个书院占地颇大,分为教学区、生活区两大块。

  书院实行的是全封闭教学,学员全部住校,生活区包括教工宿舍和学员宿舍。刘欣对于新学员的招生非常重视,沮授、田丰、蒯良、蔡瑁这些人的子弟自然是可以直接入学的,还有一些符合条件的士族子弟也可以入学。除此之外,刘欣还特地安排了一些名额用于招收资质较好,却因为家庭贫寒,读不起书的孩子。每年招收的学员名额暂定在九十人,学费全免,连衣食也全部由州府负担。

  教学区则包括教室、图书馆、演武场三部分。刘欣理想中的书院并不是象颍川书院那样,专门培养谋士的,他希望襄阳书院培养三方面的人才,既有文士,又有武将,还有未来的科学家!

  参观完整个书院,外面的雨也渐渐停了下来,乌云散去,太阳露出了笑脸,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刘欣指了指那条绚丽的七彩天桥,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看,乌云果然遮不住太阳。”

  沮授也是一脸深沉地说道:“一切尽在主公的掌握之中!”

  然而,一切果然在刘欣的掌握之中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随着颍川黄巾的覆灭,荆州通往京城的道路也就此打通了,沮授早已迫不及待地派人前往洛阳,选择合适的地点开设墨香斋分店。洛阳毕竟是天下的中枢,人文会萃,消息来源最广最快,在那里开设墨香斋分店是势在必行的。

  墨香斋洛阳分店没有开设之前,刘欣还安排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给沮授,那就是将荆州今年的税收解缴朝廷。当然了,刘欣也没有傻到承担整个荆州的税收,他只让沮授准备了荆襄五郡的税收约四亿三千万钱,由赵云、文聘押解着,去了洛阳。

  接着,刘欣又发了一道公文给江夏、武陵、零陵、桂阳四郡,通知他们各自将税收解缴朝廷。刘欣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最拿手的就是黑吃黑了。南阳黄巾造反,刘欣顺利收复宛城,贝羽、苏代反叛,他趁机拿下南郡。要是这四郡又有什么乱子发生的话,刘欣的机会就又来了。但他更明白,这一切都离不开朝廷的支持,必须让刘宏站在自己这一边,而刘宏最为贪财,及时解缴税收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沮授到底是管财政的,一下子交出这么多钱,终归是有些一舍,犹豫着对刘欣说道:“主公,今年荆州也受了黄巾之害,南阳、南乡一带夏粮几乎绝收,重建宛城、章陵又花费甚多,是不是上书朝廷,请求减免一些税收。”

  刘欣哈哈笑道:“公与啊,你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想啊,这黄巾之乱,历时大半载,朝廷多次派兵征剿,粮饷消耗必定巨大。若是往年这样做,只算得锦上添花,我现在做的却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事啊。”

  正如刘欣预料的一样,刘宏最近比较烦。

  去年北方大旱,各地都以此借口请求减免税收,当今大汉朝北方人口远多于南方,税收主要来自北方,结果这样一来今年的日子就不太好过。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黄巾又起来闹了大半年,朝廷三番五次派兵清剿,国库几乎要耗空了,而今年的税收到现在还没收上来一个子儿,还不知道到时候又有多少地方要说受了黄巾之害,无力交税呢。

  黄巾动乱已经平息了,阵亡将士的抚恤,有功之臣的赏赐都还没有着落,公卿大夫们的关于请求落实这两件事的奏章是上了一封又一封,其中不乏请求刘宏从内库中拨去款项的。现在也只有内库中还有些积蓄,朝廷早就没钱了,但要刘宏从内库往外掏钱,比杀了他还难受。

  正在此时,张让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对着刘宏叩拜在地,大声说道:“皇上,大喜啊!荆州牧刘欣派人缴来全年税收,共计四亿三千万钱,现已押解到京。”

  原来,刘欣命赵云、文聘押解税款进京,叫他们先去见了张让,因为刘欣知道,只要刘宏活一天,就不能得罪张让,送些金银珠宝给他是免不了的,但得到的好处肯定会更多。

  刘宏听了,一扫愁云,顿时眉开眼笑,说道:“好,果然是个大喜事。刘欣不错,解了朕的燃眉之急了!”

  一旁侍立的赵忠突然说道:“皇上,刘欣新任荆州牧不久,就敢做出私吞税款的事来,其罪不容恕,望皇上明察!”

  赵忠也是刘宏最宠信的宦官之一,与张让并列。这几年,张让从刘欣那里收了不少厚礼,赵忠却一个子儿也没捞到,十分眼红。捉拿马元义时,张让是立了大功的。在刘宏几次烦恼的时候,也都是张让带来了喜讯。渐渐的,张让的地位便比赵忠高出了一截,而这一切都和刘欣有关,赵忠便将刘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要除之而后快。

  刘宏一听说刘欣竟然还截留了税款,果然变了脸色,说道:“竟有些事!阿母,你从实说来。”

  赵忠清了清嗓子,说道:“回皇上,荆州往年解缴朝廷的税收都在六亿钱左右,今年刘欣只解缴来四亿三千万钱,至少被他短了一亿七千万钱,这些钱必定被他中饱私囊了,还请皇上下旨拿他问罪!”

  张让初时还有此紧张,不知道赵忠拿到了刘欣什么把柄,听他一说,放下心来,因为文聘早就告诉了他详情,于是不慌不忙地说道:“回皇上,若照这样说,刘欣不但无罪,而且有功。荆州过去分为七郡,刘欣剿灭南阳黄巾后,曾经请旨将荆州分为九郡。此次刘欣解缴来的是其中五郡的税收,其余四郡太守至今不肯听从刘欣的号令,各自为政,他们的税收,刘欣却无力为其代缴,还请皇上明察。”

  刘宏并不知道荆州的详情,只是简单地计算了一下,发现刘欣今年的税收确实交得比较多,顿时龙颜大悦,说道:“阿父说得有理,刘欣确实有功无过,你们看,该给他什么奖赏?”

  张让一听,正中下怀,说道:“皇上明鉴,刘欣忠君爱民,年初已经受封为襄阳侯。刘欣说了,他不求赏赐,只希望皇上能在这洛阳城中赐他一座宅子,待过个五、六年,他荆州牧任满,便来洛阳享享清福,做个闲散侯爷便行了。”

  其实,这是马芸想出来的计策。刘欣最近的动作有点大,他还一心想要拿下另外四郡,难免受人猜忌。常言道,功高盖主,万一惹起刘宏的疑心来就麻烦了。这番话一说,就表明刘欣无意长期赖在荆州,只想着能够提前退休,回家养老,刘宏自然不会生疑。刘宏却不知道,刘欣、马芸早料定他的寿命只剩下四年多了,等他一死,不要说荆州,就连洛阳,刘欣都要打打主意了。

  刘宏果然放下心来,但他终究小家子气,想了想,说道:“阿父,你告诉刘欣,让他安心替朕治理好荆州,朕绝不会亏待他,等他回到洛阳,三公之位是少不了的。至于他想要的宅子嘛,朕可以在洛阳城中划块地给他,由他自建吧,这样也能建得合他自己的心意。”

  刘宏嘴上说的好像是为刘欣着想,其实还不都是为了省下几个钱。

  荆州的税款顺利解缴到了朝廷,说明洛阳到襄阳的道路已经基本通畅了。虽然这并不表示说路上就一定安全,黄巾余党和山贼肯定还是有的,但大队人马要通过却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同时,襄阳城大肆扩建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城。洛阳有许多大商家,这些精明的商贾们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北方的许多士族大户都兼营商铺,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可以赚钱的大好机会,纷纷派出人手,前往襄阳探探门路。

  扩建后的襄阳城,城内的道路已经整修一新,两横三纵六条大道宽阔而笔直,路的两边,已经挖好了许多树坑,等到明年开春,便会有许多行道树被移栽过来。大道的两边都是忙碌的建筑工地,紧临街道的地方是统一规划修建中的商铺。商铺的后面才是可以用来修建住宅的土地,这要等到春节过后才会公开拍卖。

  随着研究院、医学院、书院的建成,一批官员府邸也相继建成,田丰、沮授、蒯氏兄弟、蔡瑁这些家中有子弟在书院读书的官员已经搬进了新居。而刘欣的州牧府,以及蔡邕、徐晃、典韦、赵云他们的府邸仍在抓紧修建当中,力争在腊月完工,所以他们仍然挤在原来的州牧府中。

  这一天,令刘欣始料未及的是,州牧府的门外一先一后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第79章美人送上门

  这时已是下午,两个年轻人,一个人是乘着马车,带着随从而来,另一个却是独自策马而至,在州牧府门前不期而遇。

  车子一停下,随从便赶紧掀开帘子,放好踏板,一个年轻人从车上缓缓走了下来。这个年轻人长得十分英俊,光洁白皙的脸庞,乌黑深邃的眼眸,无不张扬着高贵与优雅,只是不时发出一两声轻轻的咳嗽,似乎受了些风寒。

  就在这个年轻人下车的当口,路口转过一匹枣红马,直奔州牧府门前,马上也端坐着一个年轻人。马上的年轻人就不只是英俊,简直可以用漂亮来形容了,他生得唇红齿白,一双黑亮的眼睛如水晶般清澈,俊美绝伦的脸上却带着一丝冷漠,唯有腰间悬着的一口宝剑显出勃勃英气。

  两个年轻人互相对望一眼,同时拾阶而上。把守府门的卫兵早就拦了上来,查问他们的来历。原来这两人不是一路的,他们前来州牧府,找的也不是一个人。

  那乘车前来的年轻人便是卫仲道,不用说,他想找的自然是蔡邕了。

  卫家不仅是河东首屈一指的士族大户,在整个大汉朝都是赫赫有名,因为他们是大将军卫青的后代,还出过卫子夫这样的皇后。除了洛阳,司隶各地都有卫家的产业,而陈留、济邑甚至番禺都有卫家的分支。

  卫仲道已经和蔡琰定了亲,原来准备在二月份迎娶她过门,不料,等卫仲道再次来到洛阳,却得知蔡邕一家已经随着刘欣去了荆州。后来发生了黄巾暴乱,道路不通,这事便耽搁了下来。

  卫家在洛阳有许多耳目,刘欣派人押解税款到了京城是件大事,自然瞒不了他们。卫仲道这次来襄阳,一方面是帮家族在荆州开展生意探探路子,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自己和蔡琰的亲事。卫仲道曾经垂涎卞玉的美色,为此还和刘欣发生了一段过节,这大半年来,他虽然一如既往地出入秦楼楚馆,却再也没有遇到能令他真正动心的女子,因为这些人的容貌、才华都及不上卞玉和蔡琰。

  卫仲道已经知道蔡邕担任了襄阳书院的院正,一到襄阳,他便问了道路,直奔书院。不料,刘欣把书院和研究院这两个所在当作防卫的重中之重,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出入。卫仲道再有钱,在这里也不好使,守卫这些地方的都是飞虎亲卫,没有上级的命令,任何人他们都是不会放行的。卫仲道无奈,打听到蔡邕住在州牧府,便找到这里来了。然而,守门的亲卫听说他是来找蔡邕的,还是不肯让他进去,因为蔡邕出门去了,只有等蔡邕回来,他们才会放行。

  另一个年轻人却是来找刘欣的,但他死活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一定要见到刘欣才行。刘欣倒是在府中,亲卫通报以后,便放他进去了。

  刘欣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长得太漂亮了,漂亮得有点过分,如果是个女人的话,一定会令许多男人着迷。

  那个年轻人突然除掉头上的冠巾,露出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刘欣仔细打量着他,似曾相识,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年轻人朱唇轻启,说道:“大人难道不认识民女了?”

  刘欣这才醒悟,原来这是个女人,穿了身男子的衣服,刚才还真没看出来,难怪觉得她这么漂亮。刘欣使劲想了想,还是记不起来这女子是谁,于是说道:“恕刘某眼浊,姑娘是?”

  那女子也不气恼,面无表情地说道:“大人是贵人多忘事,民女叫张宁。”

  “张宁!”刘欣吓了一大跳,原来是张角的女儿,那时她是一身道士装束,难怪没有认出来,不由喝道,“你胆子还真不小,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竟敢来到这里!”

  张宁丝毫不惧,说道:“大人可还记得,去年我父亲曾经要将我许配给大人。”

  刘欣也记起张宝前来说媒的事来,点点头,说道:“是有这回事,那又如何。张姑娘,我也不为难你,你还是快走吧,我就当你没来过。”

  张宁依旧面无表情地说道:“大人莫非嫌弃我生得丑陋?”

  刘欣摆摆手说道:“那倒不是,只是你我素昧平生,实在无从说起。”

  张宁却一脸平静地说道:“只要大人帮我做一件事,我从此便是你的人了,作妾也好,为婢也罢,全凭大人的一句话。”

  刘欣警觉起来,说道:“张姑娘,我有句话你可能不爱听,你父亲已经不在人世了,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我虽然不会向朝廷举报你的,但也不可能为了你而去反了朝廷,你的事我是帮不上忙了。还请姑娘早点走吧,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张宁冷冷地看着刘欣,说道:“想不到堂堂荆州牧却是个胆小怕事之人!你放心,我不要你去造反,只要你帮我杀一个人就行了,这样的交易你做还是不做?”

  刘欣好奇起来,问道:“你要我杀谁?”

  张宁脸不突然露出凶相,咬牙切齿地说道:“唐周!”

  刘欣恍然大悟,他现在已经知道,张宁的两个师兄与她最为亲近,她在大师兄朱清死在了徐晃手上,二师兄唐周却出卖了太平道,看来这个丫头已经将张角的死记在了唐周的头上。刘欣突然看到了张宁腰间悬着的那把宝剑,这把剑他太熟悉了。当初在河间,刘欣请高手匠人铸造了十把一模一样的宝剑,分赠给自己的亲信,他的府里也有一把这样的剑。徐晃将剑赠给张宁的事,刘欣是知道的,没想到这么久过去了,张宁仍将这把剑系在腰间,那说明什么呢?刘欣不由笑了起来。

  张宁见刘欣脸上露出笑意,反而紧张起来,颤抖着说道:“你,答应了?”

  刘欣收起笑容,摇了摇头,说道:“张姑娘,此事关系重大,你且坐下稍等片刻,容我想想。”

  刘欣不能不小心,张宁是谁,她是张角的女儿,自己如果帮她,那就与反贼无异了。黄巾虽然覆灭了,但仍有许多余党,象后来的龚都、刘辟、周仓、廖化这些人都是,而张宁是张角的女儿,如果由她出面,这些人必然肯来归附。至于唐周的生死,刘欣倒没有放在心上。

  权衡利弊,刘欣一时拿不定主意,问道:“你到这里来还有谁知道?”

  张宁倒没有丝毫隐瞒,将自己这些时的遭遇合盘托出,说道:“父亲与官军在广宗对峙,便已重病缠身了,他早料到事败不远了。父亲让我独自一人去南方取一味神药,说是能治好他的病。我几经周折,找到父亲说的地点,哪里有什么药,只有一封信和一批珠宝,信是父亲留给我的,叫我隐姓埋名,远遁他乡。我仍不死心,想要回到冀州,半路上便得知了父亲的死讯。我悲痛欲绝,一时气愤,便间道北上,去了洛阳,想要手刃叛徒唐周,但是这家伙十分谨慎,我单枪匹马难以得手。而各地黄巾军都已败北,几番思索,能帮我报仇的,只有大人您了。”

  刘欣沉默良久,说道:“这样说来,没有别人知道你到了我这里?”

  张宁脸上突然露出惊惧的神情,问道:“不错。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要杀人灭口!”

  刘欣一愣,说道:“这话从何说起,我刘某也是顶天立地的好汉,怎么会干出这种下三滥的事来。”

  张宁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那么大人是答应我了?”

  刘欣点点头,说道:“我可答应帮你报仇,但有个条件——先成亲,后杀人!”

  张宁脸上神色变幻不定,轻咬嘴唇,似乎难以下这个决定。刘欣脸带微笑看着她,大厅里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张宁犹豫再三,咬咬牙,终于狠下心来,说道:“好,我答应你。不过,你要发个誓,一定要杀了唐周!”

  刘欣笑道:“这个誓我不会发,因为我从来就不相信发誓能够应验,所以发了也等于没发。不过,我刘欣说话算数,答应帮你杀了唐周,就一定会做到的,但你要给我些时间。”

  张宁已经豁出去了,按住手中的宝剑说道:“只要你帮我做成这件事,干什么我都答应你。但是,你要是言而无信,休怪我无情!”

  刘欣哈哈大笑:“好,那我们就一言为定,三日后成亲。你从现在起,先暂时住在我府中,除了夫人,不要对任何人透露你的来历。”

  卫仲道重新坐回了车上,隔着车窗帘朝外张望,和他在府门前相遇的年轻人进了州牧府,到现在都没有出来,就连那匹枣红马也被人牵了进去,而他还要在外面苦等。今天他是无论如何都要见到蔡邕的,已经失去了卞玉,蔡琰他是志在必得的,何况她本来就是自己的未婚妻,想到这里,卫仲道忍不住一阵剧烈的咳嗽。

  直到黄昏时分,巷口才出现一队骑兵,护着一辆马车向州牧府门前缓缓驶来。车子停稳了,门帘轻挑,一个神采弈弈的老者缓缓走了下来。

  卫仲道定睛一看,正是蔡邕。蔡邕的气色比起在洛阳时不知要好多少倍,显然在荆州的日子过得不错。卫仲道赶紧快步跑上前去,朝着蔡邕深施一礼,说道:“晚生卫仲道拜见先生。”这几步想是走得急了,他不由得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第80章卫仲道的病

  蔡邕闻言,诧异地抬起头来,望着眼前这个英俊的年轻人,果然是卫仲道,只是看他脸色有些苍白,不由问道:“哦,原来是卫公子啊,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我看你脸色不大好,莫非生病了?”

  卫仲道慌忙答道:“晚生正月与先生一别,曾再往拜望,不意先生已离开洛阳南下,后黄巾暴乱,阻隔道路,今见路途已经通畅,特地前来求见,大概在路上受了点风寒。”

  蔡邕本来对卫仲道就非常有好感,见他不远千里从洛阳赶来,心情大好,一把拉住卫仲道的手,只觉得他的手冰凉冰凉的,不由得皱了下眉头,说道:“卫公子一路辛苦了,快随老朽进屋细谈吧。”

  卫仲道随着蔡邕进入府里,双方分宾主坐定。卫仲道说道:“先生,晚生此次前来,是奉父母之命,来行纳吉纳征之礼的,还请先生定个吉日,过了年便迎娶小姐过门。”这一串话说下来,卫仲道忍不住又是一阵咳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