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309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309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沮授拱手应诺,却又说道:“启奏陛下,微臣保护刘协不利,自请处分,甘愿罚俸一年,并辞去幻影秘谍统领一职,还望陛下恩准。”

  刘欣沉思半晌,摆了摆手,说道:“罚俸一年的事情,朕照准了。中原的战事已近尾声,迟则一年,早则半载,行将结束。一些事情也需要放到台面上来,幻影秘谍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公与,你回去以后拟一个章程,将幻影秘谍予以解散,相关人员或分配各郡县从事缉捕事宜,或是编入军伍以为细作,你看着办吧。”

  幻影秘谍屡立奇功,但是刘欣已经感觉到这样一支隐密力量万一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将会酿成大祸。历史上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著名的特务组织,最后无不演变成某些人迫害异己、疯狂敛财的工具。刘欣自然不希望历史提前上演,在创立幻影秘谍之初,他就做好了这个打算,只是由于沮授设计刺杀刘协的事情而提前了。

  刘欣这样做,也不是要全盘否定幻影秘谍,更不是要放弃情报工作。他只是借这次机会,将一个庞大的情报组织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而已。这样一来,各大军团以及地方军都将拥有自己的情报组织,负责军事情报的收集。而各郡县也有了经过适当训练的缉捕使臣,对于侦破案件也大有裨益。所以,刘欣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对整个大汉情报系统进行了一次重组。当然了,这样的重组不可能一蹴而就,恐怕要过许多年才能够看出效果来。

  虽然自己的权力被剥夺了,沮授倒反而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自从掌管幻影这支隐密的力量以来,他就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现在终于可以解放了。

  心情轻松以后,沮授的思路又回到了军国大事上,他拱手问道:“荀攸、于禁二人当如何处置?三十万袁军俘虏要如何发落?徐将军的人马是南下围歼曹操,还是北上进击邺城?这向件事情都在等候陛下的旨意。”

  刘欣听到沮授说到正事,知道他并没有受到刚才处分的影响,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

  毕竟沮授是从一开始就跟随自己的人,而且始终忠心耿耿,这次刺杀刘协也是从长远大局出发。刘欣更知道,沮授没有事先请示自己,就是为了防止事情万一暴露,到时候他可将全部罪责都揽到身上,从而撇清刘欣。

  对于沮授问的几件事,其实刘欣一路上都在思考,心中已经有了定计,不由挥了挥手,说道:“邺城的袁绍早晚是瓮中之鳖,不足为虑,当务之急还是追击曹操。虽然曹操根基已失,但他手中还有二十多万军马,如果四处流窜恐怕为祸不小,需要将他尽早消灭。传旨,徐晃所部留一支人马防备北边的袁绍,其余人马即刻南下,先取黎阳,再断曹军的退路。黄忠、魏延所部除留一军守濮阳外,其余人马尽数西进,务必将曹军的活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至于那三十万俘虏,我大汉可不需要养这么多军队,让他们全部解甲归田吧。”说到这里,刘欣忽然顿了一下,这才缓缓说出对荀攸、于禁的处置意见,令沮授大吃一惊。

  第789章拦路虎

  荀攸和于禁被俘以后,两个人的表现截然不同。【于禁当时就主动请求投降,而荀攸却抵死不肯低头。刘欣却下旨将荀攸释放,送回他的家乡颍川,反将于禁斩首示众。

  对于这样的处置结果,沮授很不理解,但是刘欣没说,他也没敢多问,只得遵照执行。

  其实,在如何处置这两个人的问题上,刘欣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禁确实是个将才,武艺也十分精通,但他却欠缺一样东西,那就是骨气。刘欣希望自己的手下能够做到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惜死。而这一点,偏偏于禁做不到。如果再早个几年,刘欣或许还会饶过于禁,委他一个职司,只是刘欣现在人才济济,战将如云,也确实不差一个于禁了。

  而荀攸却不同,他是颍川荀家的人,颍川书院就是荀家的产业。尽管现在颍川的荀家人已经不多了,但却有许多荀家人在曹操和袁绍手下为官。刘欣自从占了颍川以后,对荀家一直照顾有加,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与荀早年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当然了,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刘欣希望将荀家的这些人才引为己用。

  所谓文治武功,现在天下虽乱,但是平定已经指日可待,将来治理天下,更多的是需要像荀攸、荀这些精通内政的人才。如果没有荀、荀攸的帮助,曹操早就因为粮草的事情而焦头烂额了,哪里还能与袁绍相争这么长时间。这样的人才正是将来治理国家所急需的。而且刘欣相信,只要荀攸回到颍川,看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他的思想一定也会随之发生转变。

  当天中午,长安菜市口人头攒动,于禁、陈群和那名士兵被押上了法场。为了防止犯人在行刑前乱说一些不应该说的话,三个人的嘴里都被塞进了胡桃,用布条勒紧,只能从喉咙深处发出呜呜的声音。不过,这三个人的表情各异。于禁是满脸的懊恼和后悔,陈群是一脸的愤怒,唯有那名士兵神色坦然。

  随着一声“时辰到!”,监斩官沮授扔出一支火签,刽子手扬起了鬼头大刀,于禁和那名士兵一齐人头落地。不过,于禁的首级很快被差役捡了起来,送往城门示众。而那名士兵的头颅则和尸身一起被收敛进一口薄皮棺材,送往城外乱坟岗安葬。当然了,谁也不知道,入夜以后,那名士兵的棺木却将运往襄阳,葬于城南的烈士陵园。最惨的莫过于陈群,他要被刽子手零割七十二刀以后才会断气,如果他早一刻断气,刽子手自己就会受到惩罚。

  刑场有两位昔日的同僚,但荀攸并没有来为陈群和于禁送行,因为他已经踏上了南下的行程,与他同行的还有他与荀的家眷以及一支护送官兵。在荀攸的事情上,刘欣是好人做到底,不仅送还了荀攸的家眷,还把荀的家眷一并送还。荀攸当然不相信那队官兵是真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只怕更多的是出于监视。但是他却不敢打逃跑的主意,如果过去逃跑还说得过去,大不了害了自己一家人罢了,可现在还有他的堂叔荀一家也跟在后面。

  刘欣也没有来到现场观看行刑,虽然已经多次经历战阵,但他还是不太喜欢这样血腥的场面。他一整天都呆在皇宫中陪着妻儿,尽管这次西域之行因为来去匆匆,没有来得及准备什么礼物,但是讲一讲西域的风土人情,还是很受大家欢迎。

  宫城太大了,马芸、卞玉她们都有了自己的宫殿,彼此之间的联系反而少了,关系却不如在襄阳时亲密。现在刘欣回来,大家聚在一起,倒是一个难得的增进感情的机会。

  就在大家正感受着温馨一刻的时候,马芸忽然说道:“你在这么重要的时候离开长安,不会就是看看风景去了吧。”

  刘欣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扬了扬,说道:“此行的成果都在这里,我已经与康居签订了《卑阗条约》。”

  只有在臣子们面前,刘欣才会以“朕”自称,在家人面前,他还是习惯说“我”字。

  马芸接过那张纸看了一遍,脸色突然一变,说道:“为什么给康居这么优厚的条件?”

  这份条约在沮授、田丰等人看来,只是一个天朝上国对边远小国的恩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但马芸不同,她的观念和刘欣是一样的,不可能为了一点虚名而牺牲实利。所以,对于这份条约,马芸立刻起了疑心。

  刘欣倒也没有隐瞒,将自己与班偷儿的事情各盘托出。

  女人们天生都喜欢八卦,对于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卞玉、蔡琰她们自然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了,只有马芸板着个脸,气愤不已。刘欣费了好大力气才哄得她回心转意。

  不过,刘欣也没能和妻儿们在一起呆上多长时间,很快便有关于曹操的消息传了过来。

  曹操不仅手底下人才众多,而且他本人也是个有雄图大略的英雄,所以刘欣才会对他如此重视,一定要先将他消灭掉,然后才去对付袁绍。事实上,曹操也值得刘欣如此重视。

  在得知濮阳失守的消息以后,曹操只经历了短暂的震惊,然后便作出一个决定,向虎牢关发起疯狂的、近乎孤注一掷的攻击。这样猛烈的攻势一直持续到天黑才停了下来。虎牢关的地形并不适合夜战,每天曹军都是攻到天黑便停了下来,这一天也没有例外,丝毫没有引起守军的注意。与往日不同的是,撤回军营的曹军并没有进营帐休息,而是连夜拉着辎重粮草撤出了营地。

  在这场大战之前,曹操也做足了功课,而且刘欣手下的各大军团的编制在大汉快报上都是公开,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摸清汉军的情况。所以曹操毫不费国和就能推算出刘欣的兵力部署,这才敢不救袁绍,转而攻打虎牢关。

  令曹操没想到的是,虎牢关的守军如此顽强,他手下的军队也堪称精锐,攻了十多天,硬是没能踏上城头一步,反而把濮阳给丢了。

  但是曹操也知道刘欣现在的兵力并不充裕,他能够分兵袭取濮阳,其他地方肯定会兵力空虚。现在曹操手上并不是没有兵,而是缺少钱粮。濮阳已失,军中缺粮的情况会更加严重,就算现在回师也已经无济于事,倒不如冒一次险。

  于是,曹操连夜将军队撤往陈留。陈留是他起兵的地方,更有当地士族世家卫家的支持。但是曹操只在陈留补充了一些粮草辎重,便经陈国进入汝南境内。卫家虽然巨富,但还不足以养活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曹操需要另寻源头。

  汝南并不算富裕,但是曹操却知道当初糜芳就是通过汝南走私粮食前往濮阳的,那就说明汝南境内一定积蓄了大量的粮食,甚至糜家的根基已经从徐州迁至汝南也说不定。糜家当年就是徐州首富,现在又跟了刘欣,早就全身流油,如果能够抄了糜家,那他就既有钱又有粮了。

  曹操可不是什么善茬,当年起兵以后缺少粮草,他就派兵掘了不少公卿王陵,让他抄一个富室之家更不在话下。只要有了钱有了粮,要不了多久,他曹操又可以东山再起,收复濮阳也是指日可待。

  当然了,曹操之所以如此有信心,完全基于他的一个判断。如今刘欣有两大敌人,一是他曹操,另一个就是袁绍。现在虎牢关之围已解,他曹操也丢了濮阳,落荒而逃,刘欣肯定会将矛头重点对向袁绍。因为袁家四世三公,手下又兵多将广,钱粮无数,更有鲜卑、乌桓相助,那才应该是刘欣的劲敌。刘欣不可能放任袁绍不管,却来追击他曹操。只要刘欣与袁绍再打上一段时间,他曹操就可以在徐扬一带重整旗鼓。

  汝南一境果然如曹操所料,兵力空虚,沿途诸郡县只有少量地方军驻守,城池也十分破旧,并没有经过特别修缮,几乎是一鼓而下。但是令曹操失望的是,汝南各郡县都十分贫穷,根本不像刘欣治下的地方。

  其实,曹操不知道的是,虽然汝南等郡虽然是和江南诸郡一起被刘欣占领的,但是刘欣手中的资金也不是无限的,他必须考虑发展的先后问题。而江南是刘欣发展的重点,汝南得到的资源也就相对少了一些,侧重点还在于解决百姓的温饱。大汉的百姓十分淳朴,他们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就行。所以,汝南虽然没有像江南一样迅速富裕起来,但是百姓们仍然对刘欣歌功颂德,却给曹操造成一个假象。

  曹操自然不甘心,继续挥师向南,进入了九江境内。九江郡是扬州第一大郡,寿春、阴陵、历阳都曾经做过扬州的治所,当年就算刘欣攻打九江的时候也颇费了一番力气,又岂是曹军容易攻克的。

  果然,曹操进入九江以后,立刻遇到了一只拦路虎。

  -,

  第790章寿春攻防战

  这个拦路虎就是高大坚固的寿春城,而镇守寿春城的正是曹操的老部下满宠。【:寿春不仅是扬州的治所,而且是个战略要地,但是扬州刺史张昭现在却在江南的吴郡,所以,由谁来担任九江太守、坐镇寿春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因为满宠本是曹操手下的降将,又武艺平平,让他来镇守寿春,众人多有反对,只是刘欣力排众议,坚定地把九江交给了满宠。满宠得到刘欣的信任,心情激动,每日里起早贪黑,一心扑在寿春的城防上。

  本来,刘欣从第五军团抽调了八千人马给他,再加上寿春原来的两千地方军,堪堪凑够了一万人,再依托寿春坚固的城墙,守上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

  忽然有一天,满宠接到命令,要抽调那八千名第五军团的士兵北上,寿春城的兵力一下子变得空虚起来。虽然寿春离着前线还有一段距离,当时的形势也不是特别紧张,但满宠还是敏锐地察觉出一些危险。

  满宠立刻派人通知了汝南太守蒯奇,让他加强戒备。汝南是九江西北的屏障,只要汝南不失,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暂时都打不到这里来。但是蒯奇是襄阳蒯家的子弟,自恃身份,对于满宠的示警毫不在乎,结果短短一天就丢了汝南,自己也险些丧命,仓皇逃回了襄阳。

  在派人向蒯奇示警的同时,满宠也加强了寿春的守备,第一件事就是征召民壮。刘欣向来反对征召民壮从事守城、运输等工作,一是这些民壮没有经过训练,很容易造成较大的伤亡,另一方面除了农闲时节,其他时候要是征召民壮必然会影响生产。但现在形势紧急,单单依靠两千地方军肯定是守不住寿春的,满宠也只有冒着被刘欣处罚的危险,下令征召民壮。

  寿春一带的百姓过去生活得相当艰难,自从刘欣来了以后,他们才逐渐解决了温饱,所以他们对刘欣的爱戴是发自内心的,听说太守征召民壮,纷纷踊跃报名,将太守府门前挤得水泄不通,半天的时间就征召了一万三千多人。

  满宠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坚壁清野。满宠的坚壁清野做得相当彻底,不仅将寿春城周围乡村的百姓全部撤进了城里,甚至命令寿春西北五十多里处下蔡县的百姓也全部撤进寿春城,只给曹操留下一座空城。这样一来,寿春城里虽然多了很多百姓,吃住都是个大问题,但也多了五百名经过训练的地方军士兵,这些人都将成为守城的中坚力量。

  接下来,满宠便开始整合守城力量。他将地方军和民壮打散了进行重新编组,每十一人为一队,队长是地方军士兵,队员则是普通民壮。士兵们配备弓弩和霸刀,民壮则配备长枪和推杆。弓弩的使用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就算配给民壮他们也不会使用。民壮的任务就是往城下抛滚木、擂石,泼金汁和烧红的铁沙,再一个就是用推杆推倒敌人的长梯。

  现在天气炎热,第五军团的士兵开拔以后,留下了一些冬季穿戴的盔甲和辎重,现在满宠把它们全部利用了起来,分发给那些民壮。虽然穿上这些盔甲显得十分难受,但是盔甲的防护力却一流的,可以很好地保护这些没有多少战斗经验的民壮,大幅降低人员伤亡。

  满宠又将这一千五百名地方军士兵与一万民壮组成的混合编队分成三拔,一拔守城,一拔训练,一拔休息,每两个时辰一换,昼夜不歇。另外一千名地方军士兵则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与攀上城头的敌军作殊死搏斗。

  这样高度紧张的备战从第五军团的士兵被调走以后就开始了,寿春城的许多官吏对于满宠的做法很是不以为然。但是昨天,汝南失守的消息传了过来,全城顿时紧张起来。

  满宠披上重甲,在寿春城中挨家挨户地进行安抚,动员大家,万一开战,请他们及时对城头上的守军进行支援。其实,满宠并不需要他们上城厮杀,只要他们能够提供一些后勤支持,比如运送物资、做饭送饭、救护伤员等等。

  因为刘欣在攻占寿春以后,曾经对这里的士族进行过一番清洗,许多支持袁术和刘繇的士族被抄了家。而这些士族之间长期联姻,彼此早就结为一体。所以,那些幸存下来的士族世家对于满宠如此简单的要求,也是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甚至有人开始暗中串通,想要做曹操的内应。

  不过,寿春城内的百姓,包括那些被满宠撤进来的百姓倒是非常积极,还有许多人主动提出来要上城御敌。他们刚刚过了一年多的好日子,可不想就这样失去。满宠当然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如果让这些没有经过丝毫训练的人一哄而上,徒然增加伤亡不说,还会扰乱原先的防守。不过,满宠也做了两手打算,将百姓当中的青壮男丁组织起来,让他们在城上城下负责运送物资和伤员,顺便也让他们感受一下战争的气氛,必要时可以充作预备队。

  曹军来得很快,战争说打响就打响了,事先没有一点征兆。黑压压的大军出现在寿春城下,几乎没有列队便向城头发起了攻击。这支精锐的部队虽然在攻打虎牢关的战斗中吃了大亏,但是汝南一战又让他们恢复了些许信心,而上蔡这座空城更是让他们对汉军有了新的看法。

  看到城下像蚂蚁一样涌过来的曹军,城头上无论是地方军还是民壮都开始露出怯意,有些人的腿肚子已经开始发抖。满宠见状,一把抢过弓弩,朝着城下的曹军便是一箭射出,“嗖”的一声,一名正在冲锋的曹军士兵应声倒下。

  城头上发出一阵欢呼。满宠随手将弓弩扔给旁边的士兵,大声说道:“大家看,曹军也只是血肉之躯,并没有三头六臂,没什么好怕的!一箭下去照样是死!为了你们的家人免受敌人的欺凌,杀!”

  城头上的地方军士兵和民壮们齐声呐喊,羽箭如飞蝗般射向敌军,不时有曹军士兵中箭倒地。但是,更多的曹军士兵踏着同伴的尸体,冒着矢雨,继续向前冲来。

  很快,曹军就逼近了护城河。一些曹军士兵跳下护城河,冒着汉军的箭雨,在护城河上架起一座座浮桥。满宠冷笑一声,沉声喝道:“换火箭!”

  一支支火箭射向浮桥,护城河上很快出现了一条条火龙,刚刚奔上浮桥的一些曹军士兵惨叫着滚入护城河中。现在河水猛涨,寿春城的护城河深达两丈有余,曹军士兵大多来自北方,不习水性,很多人扑腾了几下便沉入河底。

  倒身经百战的曹军并不会被一条小小的护城河难倒,浮桥不成,那就用土来填。二十万曹军充分发挥了人多力量大的优势,一个个装满泥土的沙包被扔进护城河。护城河的水几乎不流动,沙包扔进去不会被冲走,越堆越高,很快就露出了水面。

  汉军仗着弓弩射程的优势,不断地打击着敌军。许多扛着沙包的曹军士兵没有冲到护城河边便倒下了。后面的同伴索性将他们和沙包一起推进护城河内。曹军到底人多势众,护城河上转眼间就出现了几十道由沙包和尸体共同垒起来的堤岸,这条护城河再也不能成为寿春城外围的屏障了。

  这一次,曹军没有鲁莽地直接冲向城墙,而是在护城河对岸排好阵势,举着大盾一步步向寿春压了过去。汉军弓弩虽利,却也无法穿透曹军的大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队曹军离着城墙越来越近。

  忽然,曹军队中发一声喊,几百架长梯一齐架上城墙,无数曹军士兵一手扶着长梯,一手握着环首刀,拼命地往城头爬去。攀上长梯的曹军士兵立刻失去了大盾的掩护,汉军弓弩手又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彼此离得这么近,几乎可以做到箭无虚发。只是曹军太多,而城头上的弓弩手却只有五百名,就是不停地射下去,又能射死多少曹军呢?

  这时候,一直躲在弓弩手身后的民壮开始发威,一根根滚木、一块块擂石被抛下城头,长梯上的曹军士兵被砸得头破血流,惨叫着摔了下去。更惨的是被金汁和铁砂淋上,顿时烫得皮开肉绽。金汁和铁砂都有巨毒,淋上以后不仅难以治愈,而且疼痛难忍,惨嚎声令人毛骨悚然。曹军的攻势也为之一滞。

  忽然,一队曹军弓弩手冲过了护城河,从城下朝着城头展开反击。许多没有经验的民壮纷纷中箭,不过他们有了厚重的盔甲防护,伤亡倒不是很大。毕竟曹军弓弩的威力和射程都没有办法与汉军相比,而且寿春城高达数丈,箭矢到了城头已经威力大减,汉军用优质镔铁打造的盔甲完全可以防住。一些受伤的士兵和民壮很快被城里的百姓抬下城头,接受救治,而这些百姓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整个寿春攻防战进行了两个时辰,曹军动用了各种手段,都被满宠一一化解。同时,满宠为了保证守城士兵和民壮有充沛的体力,也将轮换的时间调整为一个时辰。

  曹操见一座小小的寿春城竟然如此顽强,不由大怒,亲自擂响了战鼓。又一波曹军蜂拥着冲向寿春城。

  -,

  第791章诈降

  在战鼓声腔的激励下,曹军向寿春发动了一波比一波猛烈的攻击。无论左右如何相劝,曹操直擂得双臂酥麻,也不肯停下来稍歇。曹操非常清楚,他现在已经失去了根基,如果再不及时攻下一块富庶的地盘,这二十万大军的人吃马嚼就很成问题,更不要说补充军械箭矢了。

  这场攻防战打了整整一天一夜,曹军数次攻上城头,都被满宠组织的预备队赶了下去,城上城下到处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守城的地方军士兵和民壮已经伤亡过半。城里的许多青壮百姓已经顶了上来,人数并没有多少变化,但战斗力下降得极其严重,守军的士气明显开始低落下来。

  眼看着又一天的黎明就要到来,城外曹军的攻势却越来越猛,满宠万分焦急。忽然,有一群人从城内直奔城头而来,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寿春城几个士族世家的族长。

  这些人来到寿春城头,当先一人拱手说道:“满大人,这仗不能再打下去了,还是赶紧投降吧。”

  满宠看清来人是城中大户李家的家主李平,正待发怒,忽然心头一动,故作为难地说道:“不瞒诸位,满某原本就在曹公麾下任职,早有归附曹公之意,只是曹军攻势甚急,如今又缺个信得过的人互通消息……”

  李平见满宠有些心动,不由脱口说道:“满大人既有此意,那就赶紧亮白旗啊!我等家中正好有几个胆大的奴仆,可以让他们出城替大人传递消息。”

  满宠摆了摆手,说道:“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与曹公接洽的,也需有一定的身份才行。本来满某倒是合适,只是满某昔日做过对不起曹公的事情,自觉无颜面对曹公,所以……”

  李平拱了拱手,说道:“大人确有此意,小民愿意替大人一行。小民在寿春城也稍有名望,想必定能为曹公所容。”

  满宠调来寿春不久,李平对满宠并不了解。现在知道满宠竟然有过背叛曹操的历史,李平便动开了心思。在李平看来,满宠哪里是无颜面对曹操,分明是怕曹操对他来个秋后算账。而且是凡英雄人物,大多瞧不起反复小人,想必曹操也不会例外。李平倒有心借此机会搞掉满宠,自己取而代之。

  自从刘欣占了寿春以后,便开始强调买卖公平,外地来的那些客商挤占了李家许多生意,因此李平对刘欣早就恨之入骨。李平这次来城头相劝满宠,是做了两手打算的。如果满宠答应投降,那就万事全休。如果满宠不答应投降,他就假意支持满宠,暗地里却纠集城中的士族大户趁夜起兵,夺城献于曹操。到那时候,他们李家便可以在寿春扬眉吐气,生意也自然会蒸蒸日上。

  满宠听到李平主动请缨,沉思良久,方颔首说道:“李先生大义,满某替全城百姓谢谢你了。”

  昨天夜里,曹操没有继续亲自擂鼓,因为他的两条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不过,曹操仍然不肯离开战场休息,坚持指挥着手下的士兵一**地攻向寿春城。忽然,曹操就看见寿春城头上亮起了一面白旗。

  曹操连忙挥了挥手,大声说道:“鸣金!”

  铜锣响起,正在冲锋的士兵如潮水般退了下来,汉军也没有趁机施放弓弩偷袭,喧闹的战场一时宁静下来。

  只见寿春城楼上垂下一只吊篮,吊篮里坐着一个中年士人,正是李平。吊篮落到地面,李平战战兢兢地爬了出来,双手高举,一路小跑着向曹军阵前而来。

  曹操使了个眼神,一直跟在他身后的曹洪策马向前,伸手一抄,提溜起李平,拨马回来,将他扔在曹操面前。

  李平不敢爬起,匍伏在地,说道:“曹公在上,请受小民一拜。小民受九江太守满宠之托,献上降书一份。”

  “你说什么?”曹操并不知道镇守寿春城的是谁,听了李平的话不觉一愣,连声问道,“守城的是满宠?”

  李平叩首道:“满大人说了,他本是曹公旧部……”

  曹操的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冷哼道:“满宠好大的胆子,竟敢派你前来诈降!左右,与某拖出去砍了!”

  李平大骇,连忙说道:“曹公饶命啊!小民是真心打算归附曹公的,就算满宠不降,小民也打算与曹公里应外合。”

  曹操忽然哈哈大笑,挥退左右,说道:“你且起来,曹某问你,城中现有多少人马?”

  李平从地上爬起来,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将他所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曹操,然后说道:“禀曹公,满宠实乃反复小人,曹公不可不防。”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冷笑道:“那你又为何帮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