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285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285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你不说,我想总会有人愿意说的。”关羽冷笑一声,突然抬手照着姚期的脖子就是一下。只听“咔”的一声脆响,姚期的身子便软了下去。关羽朝着马六一指,“你来说!”

  这次汉军面对的是曹操、袁绍、鲜卑和乌恒四方联军,敌人的兵力总数早就超过了百万。面对这样的强敌,刘欣也不想再行妇人之仁,已经下达了命令,对一些冥顽不化的战俘,必要的时候可以当场处决。关羽现在就是行使这项权力。

  看到关羽一个手刀便取了姚期的性命,马六哪里还生得出半分顽抗之心,有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全部交代了出来。

  姚期、马六在袁军中都是校尉之职,手底下也掌管着几千人马,虽然不可能知道更高层的决策,但袁军的基本动向,他们还是清楚的。关羽听完马六的交代,当即做了一个决定,下令立刻全军集合。

  按照刘欣原来的部署,埋伏地荡阴的军队将在后天发动对邺城的袭击。当然了,这次袭击只是佯攻。所谓攻其必救,邺城是袁绍的大本营,不仅袁绍本人和他的家眷,就连袁绍手下绝大多数文武和他们的家眷都在邺城。如果邺城受到攻击,袁绍肯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黎阳的部队回援。这样的布置,就是典型的围点打援。

  但是通过马六的交代,关羽发现袁绍的军队调往黎阳的速度比预想得还要快。如果等到后天再动手的话,恐怕黎阳的袁军已经开始攻打朝歌了。

  为了阻挡鲜卑骑兵南下,刘欣抽调第四军团的主力攻打界休诸县的事情已经在副军团长以上的将领中进行了通报。所以,关羽非常担心朝歌不能顶住袁军的进攻,他必须抢先动手,吸引袁绍的注意。

  集结在荡阴的二十八万大军,彼此之间有严格的分工。负责佯攻邺城的是第一军团的五万步兵,这支部队已经潜伏到了荡阴以北五十里处,只要一声令下,半天之内他们就会出现在邺城城下。而关羽的任务是率领第三军团的两万步兵,袭击从黎阳回援的袁军后队。

  在得知马六的交代以后,关羽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偷袭魏郡的内黄县。内黄在荡阴以东五十里,这里是袁绍的屯粮之所,也是黎阳前线袁军的粮食供给基地。攻占了内黄,就等于断了前线袁军的粮道。

  关羽当即决定兵行险着,当然了,他也没有忘记将自己的这个决定告知军团长张郃以及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徐晃。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刘欣授予了副军团长以上的将领以临机专断之权,所以关羽这样的安排并不违规。但是得到了关羽的报告,徐晃还是大吃一惊。

  只要关羽的人马出现在内黄城外,就会立刻引起袁军的警觉,这次的作战计划就有暴露的危险。徐晃无暇多想,立刻决定调整作战计划,整个战役提前两天全面打响了。

  袁绍在邺城这个大本营上很花了一番血本,不仅城墙修得高大坚固,城里积蓄了足够全城军民两年之需的粮草,还是邺城周围修建了四座屯兵城。这四座屯兵城拱卫在邺城的四周,城内没有百姓居住,驻扎的全是军队。徐晃要佯攻的就是邺城最南面的一个屯兵城,叫做武城。

  汉军的动作很快,从接到徐晃临时下达的命令,到整队出发,只用了小半个时辰。佯攻的本意就是吸引袁绍的注意,所以也用不着遮遮掩掩。而且这一次的佯攻又多了一个作用,为关羽的行动作掩护。

  第一军团的五万大军正午就出发了,旌旗蔽日、战鼓喧天,浩浩荡荡杀奔武城,有如一股黑色的钢铁洪流。

  最近这一带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支军队经过,百姓们害怕遭到牵连,早就躲进了深山,田地里一片荒芜骑士王的骑士。不过,像汉军这样明目张胆的进军,而且目标直指邺城以南的门户武城,还是很快引起了袁军哨探的注意,警报飞马传进了邺城。

  听到这个消息,袁绍大吃一惊,自己攻打河内的部署还没有完成,与曹操的联盟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商定,没想到刘欣居然先打了过来,而且摆的是擒贼擒王的阵势。

  袁绍慌忙召集众谋士商议,商量了一下午,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刘欣在太原的行动只是一次佯攻,目的是吸引袁军主力赴援太原,结果未能得逞,这才孤注一掷,想要强攻邺城。而这时候,袁军的主力虽然没有调往太原,却已经调到了黎阳,邺城再加上周围的四座屯兵城,总兵力只剩下十万人。而汉军大张旗鼓,给人的感觉仿佛有数十万之多。这就让袁绍紧张了起来,立刻传令黎阳的军队回援,并且派人联络曹操,请出出兵协助。

  率领汉军担任佯攻的是第一军团的两员偏将史涣和王威。他们抵达武城以南十里处扎下营寨,稍事休整以后,连夜开到了武城城外。汉军虽然只有五万人,开到武城城下的也不过两万人,却人手两三支火把。武城守将吕旷从城头上望下去,只见城下一片全是火光,看样子足有十万之众。吕旷不敢出战,命人紧闭城门,同时燃起烽火,向邺城告急。

  汉军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按部就班地组装起各种攻城器械来。这一回刘欣是下了血本,尽管是佯攻,还是将投石机、云梯这样的重型器械都派了过来。

  此时,袁绍也爬上了邺城城头,看着武城方向缓缓升起的烽火,心中焦急,却不敢派出援兵。因为根据哨探的回报,这支汉军足有二十万之众,派兵出城无异于自寻死路。但他也不肯放弃武城,毕竟那里是邺城的门户。思虑再三,袁绍派了两名信使前往武城,下令吕旷死守待援。

  大概是担心腹背受敌,汉军只围住了武城的东、南、西三面,而放开了北面,袁绍的信使倒是毫不费力便进了武城。吕旷见自家的信使来去自如,也是信心大增,让信使回复袁绍,发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并且献上一计,希望袁绍在后天派兵进入武城,待黎阳的援军到来时,再给汉军来个里外夹击。武城城中的兵力毕竟只有一万,要想里外夹击,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信使离开不久,城外便传来了“轰隆隆”的巨响,汉军开始攻击了。汉军并没有发动冲锋,而是将八十具投石机一字排开,对着武城城头一通乱轰。投石机经过多次改进,现在既打得远,又打得准,每个投石机一次可以抛出十多个石弹。不过现在是夜间,投石机操作手们对自己的攻击效果无法进行评估,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校正。尽管如此,漫天的石雨还是给守城的袁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对于投石机这个武器,袁军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在持续一年多的那场激战中,曹军也多次使用过投石机,成功地压制住了袁军弓箭的优势。但是曹军的投石机威力还不到汉军投石机的五分之一,射程也要近上许多。

  汉军投石机一次齐射可以发射上千枚石弹,如果躲避不及,即使举着盾牌也毫无用处,往往连人带盾牌一起被砸翻。其实,何止是盾牌,许多石弹直接飞过城墙,落在城中的军营里,许多躲在帐篷里的士兵也被砸死砸伤。

  汉军的石弹仿佛无穷无尽,发射了一轮又一轮。袁军士兵都心惊胆战地倦缩在墙角,或者躲到了距离最远的北门附近,仍然不时被砸到地上然后又弹起的石块击中。

  武城的守军就这样在忐忑不安中挨到天明,汉军的石弹攻击终于停止了。当守军士兵们战战兢兢地从各个隐蔽点爬出来的时候,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夜的攻击,武城的城墙也变得千疮百孔,城里原本整整齐齐的军营也已经东倒西歪,还不时可以看见被砸得稀烂的尸体。等他们爬上城头,这才发现城外静悄悄的,汉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收兵回营了。

  而在邺城东南一百五十里处的内黄,恶战持续了一整夜,仍然没有停歇的迹象。

  第728章陷坑

  内黄城的西南有一片叫做黄泽的湖泊,内黄城也因此得名。关羽率领的两万步兵虽然出发得比佯攻邺城的军队要早,但是因为这片湖泊的阻碍,关羽只得绕了一段路,等他们抵达内黄城的时候,也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关羽没有耽搁,立刻下令攻城。他麾下的这两万步兵原先的任务是伏击黎阳袁军的后卫、辎重部队,因此并没有携带投石机、云梯、冲车之类的专用攻城器械,就连普通的长梯也是在到达内黄以后赶制的。

  没有了攻城器械的帮助,这一场攻城战打得十分艰苦。从黄昏一直打到天亮,汉军数次攻上城头,又数次遭遇了袁军的反扑,双方伤亡惨重,城上城下到处都是战死者的尸体。整整一夜的战斗,关羽已经付出了伤亡三千人的巨大代价,而守军的损失只多不少。

  按说作为攻城一方,一比一的战损比应该值得骄傲了,但是关羽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内黄城虽然靠近黄泽,但是并没有顺势开挖护城河,城墙也不算特别高大。对付这样的城池,以汉军的训练水平,应该毫不费力。然而,打了这么久,却没能攻下来,令关羽感到非常意外。

  事实上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内黄既然是袁绍的屯粮地,肯定会派有重兵把守,城内的守军多达五万之众,负责镇守内黄的也是河北的名将蒋奇回到古代当将军全文阅读。如果不是因为天黑看不清楚城外有多少汉军,说不定蒋奇已经带人杀出来了。

  除了五万守军,内黄城里还有六万多民夫。这些民夫本来的任务是负责搬运粮草,但现在遇上了敌袭,让他们干些抛擂木、砸石头的活计还是可以胜任的。这样一来,守军的人数至少可以增加一倍。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不容忽略。弓箭手数量众多一直是袁军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弓箭手作战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箭矢,为了不影响战斗力,需要及时进行补充。因此在内黄城中储存了大量的弓箭,甚至还建有专门生产弓箭的作坊,预备了大量制作弓箭的材料。而弓箭同样是守城的利器,城里的箭矢仿佛不要钱似的射出去,任谁在这样的情况下攻城,都难以讨得了好。

  眼看着伤亡越来越大,而天亮以后,己方的实力又将完全暴露,关平忧心忡忡地说道:“父亲,这仗不能这样打了!”

  这是关平第一次上战场,也是第一次直面生死。虽然在去年的武科考试中,关平也经历过殊死搏杀,但是与这种真正的战争场面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不过,经过这一夜血的洗礼,关平已经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关羽皱眉问道:“那你说这仗该怎么打?”

  事实上,关羽并不擅长攻城战,他在历史上的主要战绩也大多集中于野战或者两军对垒的时候。所以,面对爱子的质疑,关羽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虚心向他询问。

  关平在训练基地的这段时间,跟在文聘后面学了很多东西,而文聘就是一个善于攻城守城的将领。

  不过,在缺少大型攻城器械的情况下,除了拿人命去填以外,也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所以关平考虑的不是攻城的方法,而是其他方面。

  关平拱了拱手,说道:“回禀父亲,内黄是袁绍的屯粮重地,我们攻打这里的消息,想必袁绍很快就会知道,肯定会派来援兵,到时候我们难免腹背受敌。”

  关羽摆了摆手,说道:“这些我都知道,捡重点的说!”

  关平迟疑道:“这城一时半会恐怕打不下来,咱们的目的不过是断绝袁军的粮草,孩儿以为可以用火攻。”

  关羽沉吟道:“城都进不去,如何用火攻?”

  关平摘下腰间的硬弓,说道:“咱们的弓弩比袁军射得远,只要抵近城下,搭上火箭……”

  关羽摇了摇头,说道:“屯粮重地,岂能没有防范。你知道他们的粮草堆在什么地方吗?就算知道了,你的火箭可以准确射到那里吗?就算射到了,你又怎能肯定粮草堆上有没有覆盖防火的用具?”

  对于儿子这样不靠谱的想法,关羽并没有生气,只要他肯动脑筋,就是进步。

  火攻的办法被关羽否决了,关平想了想,又指着内黄城,说道:“父亲请看,内黄城的北面是荡水、东面是清河,西面是黄泽。既然火攻不行,咱们可以改用水攻。”

  关平的想法并不错,他们袭击内黄的目的并不是夺取这座城市,也不是抢夺城里的粮草,而是要破坏这些粮草。破坏粮草除了一把火烧个干干净净,还可以让粮草浸水,发霉腐烂,效果也是一样。

  关羽沉声说道:“陛下三令五申,绝对不能伤害老百姓。两军对垒,杀死守城的民夫已属迫不得已,如果再决开河堤,令无辜百姓遭灾,你我父子的罪过就大了。”

  关平看着不远处的内黄城,恨恨地说道:“那咱们就继续用人命往上填吗?”

  “不!咱们撤!”刚才还坚持继续强攻的关羽忽然就改了主意,挥了挥手,说道,“平儿,你刚才的话提醒了我少年医仙。只要断了袁军的粮道,再多的粮草堆在内黄城里同样没用!”

  汉军动作很快,随着关羽一声令下,转眼间撤得无影无踪,比来得时候还要迅速。他们还带走了伤员,还带走了阵亡同袍的遗体。如果不是内黄城下散落的石块、箭矢、擂木以及斑斑血迹,谁也不会想到这里刚刚进行了一夜的激战。

  蒋奇站在城头上,看着空荡荡的城下,不屑地哼了一声,说道:“想要浑水摸鱼,没门!”

  黎阳城的袁军大营中,正在展开一场辩论。邺城和内黄求援的急信都已经送到,前线的袁军将领的意见分成了两派。以高览、许攸为首的一方主张先解内黄之围。一是内黄离黎阳比较近,救援方便,二是内黄的粮草一旦有失,前线五十万袁军必将军心不稳。而以麹义、辛评为首的一方却主张先救邺城,理由很简单,那是大本营,不仅袁绍在那里,众人的家眷也在那里。

  前线的统帅是颜良,他本就是一勇之夫,听了双方争论不休,一拍几案,大声说道:“大将军待颜某恩重如山,如今大将军遭遇敌袭,颜某又岂能坐视?不要再议了,颜某亲领十万铁骑往救邺城,尔等率步卒随后来助!”

  这时,乌恒首领蹋顿起身说道:“我愿为将军前部!”

  颜良也知道乌恒骑兵骁勇,抚掌说道:“好!那就请王爷领军先行,颜某随后便至!”

  高览蹙眉道:“启禀将军,末将以为内黄亦不可不救。”

  颜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既如此,分你三万兵马,往救内黄,其余诸将随我杀回邺城!”

  就在颜良调兵遣将的时候,太原的鲜卑前锋已经出现在了大陵城郊外。鲜卑人是昨天上午出发的,正午抵达太原以南的梗阳城后,大肆劫掠了一番,一直拖到傍晚才继续动身,前锋到达大陵境内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

  这次担任鲜卑前锋的依然是辽东鲜卑和那几个小部落,只是统领已经由弥加换成了慕容雄。慕容雄从一个小部落的首领变成执掌十个千人队的大将,正自春风得意。他的部落虽然小了点,但他好歹也是一部首领,知道要让部下拚命,必须给他们一点甜头。所以一路南下,他对士兵都是极其放纵,所过之处,都是一片狼籍。

  进入大陵境内以后,慕容雄更是想好好洗劫一番,然而令他意外的是,沿途所过的村庄仿佛都已经遭遇过强盗一般,就连地里都是光秃秃的,就算有几棵野草也长得稀稀拉拉,连战马都没得吃了。

  鲜卑人打仗是不带给养的,饿了就宰牛羊、喝马奶,至于战马,草原上反正有的是牧草。进入中原以后,他们的战马就啃食地里的庄稼。现在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地里的庄稼应该足够他们的马儿饱餐一顿,谁知道一进入大陵,地里却一片焦黑,早被大火过了一遍。

  慕容雄不相信汉人舍得把庄稼全部付之一炬,这一块田地大概是不小心遭遇火灾而已,于是下令士兵继续前进。

  忽然传来一阵人喊马嘶,前方腾起一大片烟尘,有骑兵飞马来报,说是前方遇到了一大片陷坑,冲在最前面的五六百骑兵都掉到了坑里。

  慕容雄策马来到陷坑前面,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陷坑里,无数人马拚命挣扎着,人的惨叫、马的悲鸣,传入耳中,不寒而栗。

  这处陷坑设置得十分巧妙,十多匹马踏上去根本没有任何影响,直到数百骑一齐过去的时候才轰然倒塌。陷坑的底部插着许多削尖的毛竹,最先掉进去的人马当场就被刺了个通心透,不死也只剩下半条命了。不仅如此,汉人还在陷坑里撒了生石灰。前面的人掉下去插在竹尖上,腾起的石灰却将后面掉下去的人马眼睛都烧瞎了,即使不死也没有战斗力了。

  慕容雄生性残忍,看着在陷坑中苦苦挣扎的同胞们,冷冷地挥了挥手,说道:“放箭!”

  第729章幸存者(补更)

  鲜卑人都是骑『射』的好手,战马围着陷坑一通奔驰,『乱』箭齐发,陷坑里惨叫声此起彼伏,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慕容雄在马上朝着大陵方向一指,说道:“继续前进!”

  前锋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尽快冲到大陵城下,将大陵城的守军困在城里,待后续人马到达以后,再展开攻城。现在,鲜卑队伍中有高干提供的冲车、云梯,还有大批太原民夫,这些民夫才是攻城的主力。鲜卑人的任务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和精湛的『射』术攻击城头上的守军。根据高干提供的情况,大陵、平陶诸县的城墙都不算高,他们的弓箭完全可以『射』上城头,以他们的『射』术肯定可以给守军造成相当大的杀伤重生之天价村姑。

  然而,慕容雄的骑兵绕过这处陷坑,向前冲了不过三五里,忽然又是一声巨响,前面的骑兵再次遭遇了陷阱,又损失了五百多人。还没有看到汉军的影子,就损失了整整一个千人队,慕容雄有些恼羞成怒,大声喝斥道:“都分散开来,一齐向前冲!我就不信了,他们还能有多少陷坑。”

  从这两处陷坑的情况下,几十骑踏上去都不会有反应,如果将人马分散开来,应该就不会有事了。

  鲜卑人骑术精熟,听到慕容雄的命令,很快便成散兵队形,九千多名骑兵,漫山遍野铺了开来,嘴里发出阵阵怪叫,气势反而比刚才还要浩大,慕容雄不禁有些自鸣得意。

  忽然,冲在前面的骑兵纷纷栽倒在地,战马痛苦地悲鸣不止,落在地上的鲜卑骑兵们有的连声惨叫,有的不知所措地傻站在那里。后面的战马收不住脚步,又纷纷撞了上去,顿时人仰马翻。

  慕容雄“吁”的勒住战马,沉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这时,一个骑兵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正是依附于鲜卑的匈奴人阿尔丁。阿尔丁神情痛苦地递上一枚黑黝黝的小东西,皱着眉头说道:“回大人,地上有许多这种东西,马蹄都被扎伤了,就连小人屁股上也被扎了一下。”

  地里的庄稼本来就被放火烧过,到处焦黑一片,黑『色』的扎马钉撒在其中更加不起眼,鲜卑骑兵顿时就着了道儿。这些扎马钉虽然不会致命,但是战马伤了马蹄就再也无法奔跑,甚至连站立都成问题。没有了战马,鲜卑人的战力就要大打折扣。尽管鲜卑人骑术高超,后面的骑兵也及时止住了冲势,但这片撒满扎马钉的田野还是让他们损失了两千匹战马。离着大陵城还有二十里,慕容雄的十个千人队能够继续战斗的就只剩下七个了。

  更可怕的是,前面还不知道有多少埋伏在等着他们。慕容雄第一次犹豫起来,挥了挥马鞭,指着阿尔丁他们这些失去战马的骑士说道:“你们走前面,仔细搜索!”

  这些人都来自匈奴或者其他一些小部落,每次打仗他们都被迫冲在前面,现在失去了马匹,还必须继续在前面探路。虽然心有不甘,但这就是他们的宿命,他们也无力反抗,只得遵照慕容雄的命令行事。

  他们常年生活在马背上,都有些罗圈腿,本来走路就不快,现在又要防备夹杂在草木灰里面的扎马钉,速度就更慢了。要知道,他们脚上小牛皮做成的靴子虽然可以防止骑马里磨伤脚趾,可是对于扎马钉却全无用处,只要不小心踏上了,照样扎透脚背。

  幸好汉军抛撒扎马钉的区域并不多,走了一两里路,又被扎马钉扎伤了五百多人以后,终于再没有听到有人惨叫。

  骑兵靠得就是速度,跟在这群失去战马的家伙后面慢吞吞地走了这些路,早已经没有了气势。慕容雄知道,只有设法冲起来,才能发挥骑兵的优势,他顾不上那些伤员,抽出弯刀朝着大陵方向一指,大喝一声道:“冲!”

  此时,他们离着大陵城只有十里地了,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攻城,而是围绕大陵城奔驰一圈,炫耀武力,让汉人见识一下鲜卑骑兵的威武,再顺便劫掠几个小村子。

  眼看离大陵城越来越近,一路上并没有什么阻碍,慕容雄正在心里嘲笑汉军无能,忽然就看见前方黑压压一群骑兵迎了过来。慕容雄不禁大喜,他在袭扰汉境的时候曾经和袁军骑兵交过手,自认骑『射』的本领应该远在汉人之上。他不怕和汉人野战,就怕汉人龟缩在城池时不出来。这些汉军不知死活地冲出来,正好给他立功的机会,也不枉魁头让他做了这个统领。

  鲜卑人的强项是骑『射』,看到汉军骑兵冲了过来,不待慕容雄发令,队伍奔驰的速度就自觉地放慢下来,许多人摘下弓,抽出箭,做着攻击前的准备。这些鲜卑人自幼在马背上长大,且骑且『射』不是不能,只是准头要差许多。

  但是,对面来的汉军骑兵却越来越快,离着鲜卑人还有三百步远,便是一通『乱』箭『射』了过来龙在边缘最新章节。鲜卑队中曝发出一阵放肆的狂笑,那是在嘲笑汉军沉不住气,隔了这么远就忙着放箭,能『射』到个鬼?他们的弓箭早就握在手中,要等到两军相距百步的时候才会『射』出去,这样才能造成最大的杀伤。

  可是,他们的笑声还没有停止,很快就转变成了凄厉的惨叫。“嗖嗖嗖”的声音从他们耳旁穿过,汉军的羽箭如雨点般落了下来。猝不及防的鲜卑骑兵纷纷中箭落马,羽箭『插』在他们身上,兀自晃个不停,足见力道之大。

  汉军骑兵弓的『射』程本来就比鲜卑要远得多,再加上战马高速奔驰所带来的惯『性』,『射』得更远,力道更大。而且汉军的骑『射』不像鲜卑人一样是一次齐『射』,汉军是分段『射』击的。

  这次出击的骑兵只有三千人,他们分成了三波。第一波一千骑兵『射』完以后,立刻挂上弓,抽出马刀。这时,第二波一千骑兵紧接着又『射』出了一波箭雨,然后挂弓抽刀。接下来便是第三波……

  鲜卑人在第一波弓箭的打击下,冲在前面的五六百骑纷纷栽倒,倒在地上的人马又将后面的骑兵绊倒在地,阵形顿时大『乱』。这时候,又有第二波、第三波箭雨袭来,转眼间,鲜卑骑兵便死伤惨重,而且是伤在他们最擅长的骑『射』下面。

  慕容雄大声喝斥着,想要止住『乱』势组织回『射』,却已经来不及了。许多鲜卑骑兵手上还抓着弓箭,汉军骑兵已经冲到了近前。汉军骑兵手上都挥舞着锋利的马刀,一边奔驰,一边左砍右劈。鲜卑人手忙脚『乱』地去抽取弯刀,大多数人的弯刀还没有出鞘,就已经身首异处了。

  汉军骑兵的马刀异常锋利,战马都是西域进来的好马,拥有极强的爆发力,也就是对付这些骑术高超的草原民族还需要做出劈砍的动作,如果是普通的步兵或者是骑术一般的骑兵,只需要将马刀横在前面,利用战马的冲击力就可以轻松地割下人头。

  只是一次冲锋,鲜卑前锋骑兵就已经队形大『乱』,四分五裂。这支汉军骑兵是张辽亲自率领的,他一马当先,从鲜卑骑兵阵前一直杀到阵后,大刀一挥,又翻身杀了回来。

  汉军骑兵来回冲杀了三次以后,仍然骑在马上的鲜卑人已经寥寥可数。慕容雄不愧是首脑人物,在汉军骑兵的连番冲杀下,他居然挺了过来,还砍杀了两名汉军骑兵,只是自己也挨了两刀,背上被拉开一条长长的口子,鲜血染红了身下的战马,骑在马上摇摇欲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