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275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275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关于刘浜的近况,马芸也是清楚的。看到刘浜吞吞吐吐的样子,马芸早就明白他心里的想法了,不由笑着说道:“是不是不想读书?不想读就不读吧,没人会强迫你。”

  因为刘浜的特殊身份,所以在他的学业方面,马芸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刘浜好学上进,即使刘欣、马芸不给他安排老师,他也可以自己找些书来看。毕竟外人都知道他是刘欣的“长子”,他真正想学的话,什么书都可以看到。但是如果刘浜自己不爱学习,马芸自然不会强迫他,难不成还要刻意去培养一个对自己儿子有威胁的“外人”不成?

  听说马芸不强迫他去读书,刘浜越发心喜,说道:“娘,那以后孩儿住在家里,是不是可以经常看到那天来的两个漂亮妹妹了?”

  第701章记仇

  马芸的脸色当场由晴转阴,沉声道:“什么漂亮妹妹?”

  刘欣高大英俊,蔡琰她们又都是花容月貌,生出的女儿自然个顶个的漂亮。在外人看來,她们与刘浜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关系,但马芸心里清楚,刘浜与她们一点血缘关系都沒有。尽管刘浜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但马芸还是心生警惕。

  刘浜听出马芸语气不善,顿时低下了头。但是,那天桥家姐妹的倩影始终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刘浜终于还是壮起胆子说道:“就是,就是那天踏青回來,在门口遇到的……”

  马芸吃了一惊,这才明白,原來刘浜嘴里所说的漂亮妹妹并不是府里的那些女孩,而是大桥、小桥!马芸不由认真打量起身边这个不起眼的小家伙來,五短身材小眼睛,居然就惦记上了“二乔”,还真有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意思。

  马芸脸上的讶色只是一闪而过,很快便恢复了平静,正色说道:“她们是來自远方的客人,早回家去了,你以后不可能再见到她们。巧儿,房间都安排好了吗?”

  巧儿笑着说道:“回夫人,都安排好了,一应器具都是现成的,大公子直接搬过去就能住了。”

  马芸点了点头,说道:“恩,那你先带浜儿过去看看吧。”

  刘浜终于确信自己可以住在州牧府里了,而且今天刘欣和马芸对他都不太严厉,心情不由放松起來,说道:“娘亲,孩儿想先回去取些东西,还有那几个得用的下人……”

  无论是刘备的文学从事府还是刘浜的常乐侯府,里面伺候的丫鬟奴仆,其实都是幻影的人,既有秘谍,也有外围人员。这些人员表面上对刘备和刘浜都是十分恭顺的。当然了,他们表现得再恭顺,也瞒不过刘备这个人精。但刘浜还只是个孩子,在他眼里,这些“下人”还是得用的。

  在刘备前往日南“赴任”的时候,沮授就把他府里的人都撤走了。而在刘欣看來,刘备死了以后,再在刘浜身边安插那么多的耳目,既沒有必要,而且也不太厚道。所以,在刘欣打算让刘浜住进州牧府的时候,常乐侯府里幻影的人也就到了撤走的时候。

  幻影的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忠诚度勿庸置疑,但他们毕竟是干脏活的,马芸怎么可能让这些人住进自己家中?听说刘浜不仅想回去拿点东西,还要挑几个下人过來,马芸不耐烦起來,说道:“行了,家里什么沒有?再说,过几天就要搬去长安,差不多的东西都要丢下的,还拿什么。至于下人,家里多的是,你挑一挑就是了。”

  刘浜毕竟年纪小,他并沒有发现马芸对待他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他刚刚进屋的时候,马芸还是非常热情的。可是当听他提到桥家姐妹以后,马芸的眼神中就有了几分厌恶,只是念在他年纪尚轻,隐忍着沒有发作。

  刘浜还在为今天得到了“父母”的宠爱而得意忘形,听说可以让他自己在府里挑选下人,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指了指郭照,大声说道:“娘亲,孩儿要她做我的婢女!”

  “啪”的一声,马芸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霍”地站起身來,怒叱道:“放肆!”

  刘浜还只是个未长成的少年,对于男女之情还处于懵懵懂懂的阶段,他讨要郭照做自己的婢女,并不是看上了郭照的美貌,而是想要对郭照进行报复。

  刘浜虽然经历了一些坎坷,但他终究是在侯府长大的,骨子里还是残留着一些贵族子弟的意识。在士族大户家中,丫鬟婢女们和奴隶并沒有多少区别,主人不仅可以将她们像财物一样随便赏赐,甚至可以当场打杀。只要马芸答应将郭照赐给他做婢女,到时候还不是任由他折磨。

  但是刘浜却忽略了一件事,马芸对他的态度才刚刚好了一点,他还远远沒有达到得宠的地步,就想讨要马芸的贴身丫鬟,不惹恼马芸才怪。何况,马芸将郭照留在身边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郭照也是出生于官宦人家,小时候她父亲就给她取字女王。马芸更知道,历史上正是有了郭照的帮助,曹丕才能够在与曹植、曹彰争夺世子的斗争中最终胜出。这样一个女人,即使她现在还只是个小姑娘,马芸也不可能放心让她和刘欣的任何一个儿子走得过近,更何况是刘浜这个“外人”呢?

  刘浜见到马芸突然发怒,不由得小脸煞白,浑身哆嗦个不停。还是巧儿从旁劝道:“请夫人息怒,小心动了胎气。”

  马芸这才满脸不悦地坐了下來,看到刘浜惊恐万状的样子,又觉得他怪可怜的,不由叹了口气,说道:“浜儿,你是男孩子,身边自有书僮和家奴伺候,要丫鬟做什么?不仅是你,就是裕儿他们身边也都沒有丫鬟。”

  刘欣和马芸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十分重视,尤其那几个男孩子,更不会让他们在生活在脂粉堆里。所以,马芸说刘裕他们身边沒有丫鬟伺候并非托词,而是事实如此。

  刘浜听到马芸口气松动,又觉得委屈起來,撇了撇嘴,说道:“可是孩儿在常乐侯府……”

  他的话说了一半,突然看到马芸眼中精光一闪,吓得赶紧闭上嘴,低下头,一声也不敢吭了。

  马芸确实很生气。刘浜今天一來就询问桥家姐妹的事情,接着又想讨要郭照,活脱脱一个小色鬼。若不是早知道刘浜的年纪,马芸甚至怀疑刘浜隐瞒了自己的年龄。

  当听刘浜说起常乐侯府,马芸不禁怀疑那些安插在侯府里的丫鬟是不是勾引了刘浜。但是转念一想,马芸便打消了这个念头。那些丫鬟都是幻影的人,受过严格的训练,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而且,就算她们实在耐不住寂寞,也不可能去勾引一个小孩子啊。

  这样想來,刘浜变成这样子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受了刘备这个伪君子的诱导。想想刘备在杜秀娘事件上的所作所为,就可以肯定刘备也是个好色之徒,他真做出将刘浜往邪路上引诱的事情來,也很正常。

  想到这里,马芸心中释然,又尽量和言悦色地说道:“浜儿,你有所不知。当初你一个人住在常乐侯府中,娘亲自然要安排人照顾你的饮食起居。现在住在这里,就沒必要了。”

  刘浜不敢再多说什么,施了一礼,说道:“孩儿但凭母亲做主。”

  马芸这才挥了挥手,说道:“巧儿,带他下去吧。”

  巧儿答应一声,带着刘浜往院子外面走去。

  刘浜不由奇怪,问道:“巧儿,你要把我带到哪里去啊?难道我的住处还在其他地方吗?”

  巧儿并不是普通的婢女,除了几位夫人,其他人都不会直呼她的小名。刘浜并不知道这些情况,而且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在乎,照样把她当婢女看待。巧儿是贫苦人家出生,当然不会和府里的“大少爷”在称呼上计较,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回大少爷,你和几位公子都住在前面的偏厅,这座后宅是女眷们住的地方。白天可以进來向夫人们请安,晚饭后如非召唤,是不可以进來的。”

  离了刘欣、马芸的视线,刘浜忍不住趾高气扬起來,冷哼一声,说道:“州牧府里好大的规矩!”

  正说话间,一个少年匆匆从院门前走过,看到巧儿和刘浜,慌忙停了下來,喊道:“巧姨好!这位……噢,大哥好!”

  巧儿一看,满脸堆起笑來,拉了那少年的手,说道:“三公子,今天又不用上学,怎么也不來看看你娘和巧姨。”

  那少年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巧姨你冤枉凡儿了,早上我來过了,可是你和娘都不在。”

  原來这少年是刘欣和马芸的第二个儿子马凡。刘裕和马凡都是巧儿从小带大的,而巧儿自己又一直未能生下一儿半女,因此对待这兄弟二人的感情就像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

  巧儿爱怜地摸了摸马凡的小脑袋,叮嘱道:“走路慢着点,别这样风风火火的,小心摔着。”

  “嘿嘿,谢谢巧姨,我天天练功,摔不着的。大哥他,噢,不,是二哥,”马凡刚才还笑嘻嘻的,转头看到冷着脸站在旁边的刘浜,赶紧改了口,一脸的郁闷,说道,“二哥他好不容易从父亲那里讨來了方天画戟,正在校场玩呢。我得赶紧过去,说不定也能抢过來舞上两把。”

  他本來排行老二,现在凭空冒出个大哥來,他的位置也只好往后面挪了挪,心情自然郁闷了。

  巧儿不由嗔怪道:“老爷也真是的,方天画戟这样的兵器是能够随便给孩子们玩的吗?凡儿,告诉你哥哥小心点。”

  马凡嘴里答应一声,撒开两腿又飞也似的跑沒影了。而刘浜这个“大哥”,自始至终对马凡都沒有好脸色,甚至连一句话都懒得和他说。倒不是刘浜故意摆大哥的架子,而是他心里记着仇呢。

  第702章海外的土地

  刘浜性格乖僻,还有那些一点欺软怕硬。他沒來襄阳之前,身边沒有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倒也沒什么事。到了州牧府以后,少不了要与刘裕他们一起玩耍了几次。

  刘裕、马凡、刘丕这几个年龄大点的男孩子,虽然年纪比刘浜小,但是身材却比刘浜高大,再加上自幼习武,把刘浜举起來都是跟玩一样。

  刘浜不敢欺负刘裕他们,便转而去欺负那些女孩子。他來州牧府的次数并不多,但几乎每次來都要闹点事情出來。这一年多,他不仅欺负过黄月英、吕绮玲这样的外人,还欺负刘珺、刘瑛这两个“亲”妹妹。

  刘裕兄妹几个从小在一起玩耍,感情深厚,自然不是刘浜这个“外來户”可比。看到刘浜欺负妹妹,刘裕他们兄弟三个自然不肯袖手旁观,免不了要教训他一番,结果自然是以刘浜完败而告终。

  小孩子之间磕磕碰碰、吵吵闹闹总是难免的,刘欣这个做家长也不想管得太宽,索性來个各打五十大板。其实这样处置对刘裕他们不太公平,但刘欣向來对他们严厉,他们倒也不觉得挨通骂有什么难过。倒是刘浜,心里多少有些不大痛快,反而记恨起几个“弟弟”來了。

  记恨归记恨,但是技不如人,刘浜也只能摆摆脸色而已。看着马凡渐渐跑远,刘浜狠狠地“啐”了一口,跟着巧儿向外面的院落走去。

  就这样,刘浜在州牧府安顿了下來,一日三餐也可以享用那些难得的美味了,只是他并不快乐。

  过去刘浜來州牧府,只是吃顿饭或者串个门子,有下人领着,所以也沒有特意交代他府里的规矩。但是现在不同了,在搬往长安之前,他将一直住在州牧府,巧儿免不了要向他讲一讲州牧府的规矩。

  州牧府的规矩并不算森严,除了后院、书房和大厅,别的地方他都是可以随便去的。书房和大厅是刘欣议事的地方,不要说他了,就是夫人们也不可以随意进出。而后院,除了每天去给马芸请安,刘浜自己都不愿意进去,因为那里有许多顶灰贯甲、手持刀枪的女兵,他看着就有些害怕。据说这些女兵都是六姨的手下,而且只听六姨和夫人的,如果刘浜闯进了不该进的地方,她们可不管你是不是少爷,是真会痛下杀手的。

  这样的规矩并不是针对刘浜一个人制定的,刘裕、马凡他们同样必须遵守。只不过,刘裕、马凡他们有自己的学业,即使现在放假了,他们还要练武和温习功课。偏偏刘浜既不喜欢习文也不喜欢练武,所以他最大的感觉就是闷得慌,还不如自己一个人住在常乐侯府的时光。

  因为刘备已经死了,沒有了刘备这个幕后黑手,在刘欣看來,刘浜已经不成威胁了。所以,刘欣并沒有过多地关注刘浜心态的变化,而是将注意力集中迁往长安这件大事上。

  其实,州牧府的东西早就收拾停当,只要刘欣一声令下,立刻便可以出发。刘欣继续呆在州牧府,是在等最后一批驻守外地的将领归來。

  又过了几天,第一军团的徐晃、庞德,水军的甘宁、周泰、程普、黄盖先后回到了襄阳。随同徐晃一起回到襄阳的还有第一军团的两万骑兵,这支骑兵将成为护送刘欣北上长安的主要力量。

  在出发之前,刘欣沒有专门接见徐晃,而是专门接见了甘宁、周泰、程普、黄盖这四个水军将领。

  徐晃是刘欣的义弟,当年刘欣从居巢北上河间的时候,就是由徐晃担任护卫的。除了这层关系,他还是劝刘欣登基的中坚人物。那一年,刘欣假借金甲神人的名义,让沮授、田丰、徐晃、赵云四人对于刘欣是天下正主的看法坚定不移,长安城将要发生的那件大事,就是他们四个人共同策划的。因此,将自己全家的安全交给徐晃,刘欣是完全放心的,自然不需要专门接见和特别的安排。

  四位水军将领对刘欣的忠心是不用怀疑的。甘宁是跟随刘欣的老人了。因为孙家的事情,程普、黄盖现在对刘欣是绝无二心。周泰是水寇出身,刘欣不仅沒有因此瞧不起他,反而直接任命他为水军副都督,就冲着这份信任,就算让周泰赴汤蹈火,他也在所不辞。

  尽管如此,在出发之前,刘欣还是亲自接见了他们。

  看着面前坐得像标杆一样笔直的四员大将,刘欣笑着问道:“怎么样?大海上的生活还习惯吗?”

  甘宁首先打开了话匣子,连声说道:“主公,你是沒有见识过。有一次末将正带着船队大海上训练,忽然刮起一阵狂风,浪头掀起來,足有城墙那么高。当时末将正坐在船头上,颠得七荤八素,五脏六腑仿佛都要吐出來了。后來下了船,末将走路都打晃,好几天才恢复过來。”

  刘欣点了点头,说道:“现在你们知道了吧,长江虽然也有风浪,可是和大海比起來,那只是小巫见大巫。我倒是有个建议,你们可以将秣陵造船厂的工匠带到海上去,让他们一起参与航行,见识一下大海的威力,这样或许可以造出更适合在大海上航行的船只。”

  程普一拍大腿,赞道:“主公这个方法好。现在水军中所用的战船虽然经过多次改进,但是在大海上总是有些不太平稳,如果让那些造船的工匠能够亲身经历一下,肯定对他们建造船只大有帮助。”

  “水军在大海上已经训练了一年有余,等你们的家眷迁往长安的事情结束以后,就将他们拉出去遛一遛。”刘欣站起身來,指了指挂在后面的那幅大汉疆域图,说道,“先易后难,先从沿海的岛屿练习起,再逐渐向远海扩展。那里还有许多土地等着你们去征服,将他们并入大汉的版图!”

  开疆拓土是每个军人的梦想。甘宁他们一直以为自己身在水军,而江南悉平,他们对于刘欣统一大汉几乎毫无用处。沒想到刘欣扩展疆域的决心远超秦皇汉武,竟然已经放在了遥远的海外。要想取得海外的土地,自然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水军,甘宁等人顿时觉得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纷纷站了起來,一齐拱手说道:“末将等绝不负主公所托!”

  刘欣摆了摆手,让大家都坐下來,正色说道:“海外这些岛屿,大多数都是无人居住的荒岛,即使有人,那也是些沒有开化的野人。所以,你们最大的敌人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和复杂多变的天气。要战胜这样的敌人,除了坚持艰苦的训练,配备适合大海航行的船只,还必须掌握天气的变化。”

  听刘欣这样一说,甘宁等人都是面面相觑。他们是武将,让他们上阵杀敌,眉头都不会皱一下。但他们现在要面对的敌人居然是大海和气候,这简直就是与天斗啊!

  刘欣看到众人的表情,忽然笑了起來,说道:“其实也沒什么难的。你们要做的就是收集沿海每天的天气情况,将它们归纳整理,从中找出规律。看看什么季节刮什么风,什么季节容易发生风暴,至于潮汐的变化许多沿海的渔民都清楚,你们派人稍加打听就知道了。罗盘已经配发给了你们,在大海上辨别方向问題不大了,但是你们单单依赖罗盘还不够,还需要学会观测天象,利用天上的星座作为参照。”

  周泰拱手说道:“回主公,你说的这些东西,末将等都不太懂,不知主公可否讲得详细一些?”

  刘欣笑着说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事情要慢慢來。气候资料我已经派人开始收集了,到时候整理一份发给你们就是。但是天文地理方面的许多知识,你们却需要专门学习。正好,长安城将要举办一期进修班,是由书院的老师亲自授课的,到时候你们一起参加吧。”

  这期进修班和高级将领研修班不同,是专门针对初级学堂的教师举办的,授课内容主要是数学和自然。如果放在后世,这些知识就显得非常简单,甚至只能算是科普级别的。但是对于这个年代的人來说,就已经是十分深奥的理论了。

  而对于甘宁、周泰这些水军将领來说,其中许多知识相当实用。比如,告诉他们地球是圆的,对于他们在大海上航行就很有帮助。而潮汐、风暴的形成,洋流的变化,五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几个重要的海峡,这些來自后世的科普知识,都将让他们对于即将征服的大海有全新的认识。

  要让一个普通人相信这些知识,本身就要费不小的力气,就连那些书院的老师在传授这些知识给他们的学生时,都是将信将疑。但是甘宁他们却不同,他们是军人,军人已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刘欣一直向他们灌输的道理。所以,刘欣并不要求他们相信或者弄懂这些知识,只要他们接受这些知识,并且按照这些知识行事就可以了。

  又休息了两天,这些返回襄阳的将领也基本上收拾得差不多了。在一个仲夏的早晨,大队人马离开襄阳,朝着长安进发。

  第703章冲击营地

  从襄阳到长安的这条道路,刘欣已经走过多次了,除了貂婵,其他女人都沒有走过,免不了透过特制的车帘东张西望,最兴奋的还数那些孩子们,能够出一趟远门,别提有多高兴了,唯一感到忐忑不安的只有刘浜,也难怪,才十三岁的孩子,短短几年之内,就从居巢迁到庐江,又从庐江迁到襄阳,现在又要从襄阳迁往长安,每次迁居,他的生活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他的心情又怎么能够安宁呢。

  这里已经属于刘欣控制的核心地区,加上丝绸之路的重新开通,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对刘欣的崇敬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而随行的官兵除了第一军团的两万骑兵,还有一万五千名飞虎亲卫,徐晃、典韦、许褚、庞德、甘宁、周泰这些随迁的将领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所以,安全是不用担心的,刘欣也乐得让孩子们放松一下,权当是一次长途旅行。

  荆州百姓对刘欣和他亲手组建的大汉军队的拥戴是发自内心的,见到有军队经过,许多百姓都自发地涌到路边,送上馒头、清水还有鸡蛋。

  太后何莲也在队伍当中,这样的情景,当年她被李儒送给刘欣,在去襄阳的路上,就曾经看到过,当初,何莲也怀疑过,这种情景很可能是刘欣故意强迫百姓们演的一场戏,但是在襄阳住了这些年,何莲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刚开始到襄阳的时候,由于受了李儒的蛊惑,何莲整天担惊受怕,就沒有睡过一天安生觉,慢慢的,她才发现,那些话都是李儒编造的谣言,刘欣既沒有杀她,更沒有污辱她,反而对她礼敬有加,现在,原來的儿媳妇唐娴变成了她的义女,还嫁了郭嘉那样的才子,何莲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來越像个正常人了。

  闲暇的时候,何莲也会静静地思考,她儿子已经被董卓害死了,虽然刘协也是她丈夫刘宏的儿子,但她与刘协的关系一直不好,而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更是被她毒死的,如果刘协坐了天下,她只怕不得善终。

  看着大道两边的百姓像欢迎自己的亲人一样欢迎着这支队伍,何莲的心情就难以平静,也许正如郭嘉所说的,只有将大汉天下交给这样一个受百姓拥护的人,才绵延万世。

  郭嘉也是参与谋划那件大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劝说何莲、唐娴将传国玉玺交给刘欣,为此,郭嘉沒有少在何莲面前讲刘欣的丰功伟绩。

  传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这枚玉玺的移交也就象征着帝位的传承,正因为玉玺如此重要,许多野心勃勃的家伙才会对玉玺念念不忘,当年的孙坚和刘备都是当中的一个。

  刘欣攻克徐州,顺利夺得了传国玉玺,他并沒有像孙坚、刘备那样据为己有,而是将玉玺交给了何莲,在刘欣不承认刘协合法地位的情况下,让何莲这个太后掌管传国玉玺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也说明,刘欣并不是一个贪婪的人。

  何莲非常明白传国玉玺的重要性,如果由她将这枚玉玺亲的交给刘欣,那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尽管何莲已经不问世事,而且她也失去了所有的权势,但真要将这枚玉玺交出去,她还是有些不舍,直到今天,再次看到田间的百姓对刘欣的拥戴,何莲终于不再犹豫,扯过一块黄绫,将玉玺包了起來,再也不看一眼。

  同样跟在队伍中的还有孙策一家人,孙策和刘蕊成亲以后,刘欣一直沒有让他统兵驻守地方,而是让他协助文聘负责训练基地的日常事务,起初,孙策对此还是颇有怨言的,他是个英雄,应该征战疆场,呆在大后方实非他所愿。

  刘欣不让孙策领兵,并沒有防备他的意思,几年下來,无论豫章还是庐江的百姓,心里还记住孙家的人已经寥寥可数,而孙策自己也已经彻底臣服,变成他手下忠心耿耿的一员大将,刘欣将孙策留在后方,还真是因为不忍心让他和刘蕊这对小夫妻两地分居。

  不过,刘欣的苦心也沒白费,两年下來,孙家终于添丁进口,吴淑、吴贤两位夫人抱上了孙子,乐不可支,孙策初为人父,也感觉到了肩上的责任,不再嚷嚷着去征战疆场了,孙坚虽然早亡,但两位吴夫人治家甚严,孙家的队伍便成了最安静的一支,几乎听不到有人说话的声音。

  因为现在是仲夏时节,天气炎热,而刘欣也不急着赶路,所以到了中午,他便下令队伍择一处荫凉的所在扎营休息,这些年來,刘欣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保护自然,开垦农田也是优先选择那些因为动乱而抛荒的土地,因此一路上还是可以看到不少茂密的树林,就在刘欣下达休息的命令时,前方就有一片林地。

  队伍中有许多家眷,即使在自己的腹心地带,安全也不可不防,飞虎亲卫们很快便将林子搜索了一遍,确信沒有危险以后,才发出信号,然后,士兵们在外边围成一圈,让家眷们在林荫处休息。

  这里地势平坦,林子里只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发出阵阵欢快的鸣叫,清清的溪水从林间穿过,草地上盛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蝴蝶飞舞,蝉鸣阵阵,别有一番趣味,这时候,最快乐的便是那些孩子们了,下了马车,许多孩子便在草地上奔跑起來,捉蝴蝶,翻筋斗,原本安静的小树林顿时喧闹起來,一些受惊的小鸟腾空而起,在林子上方盘旋不去。

  刘欣跳下马來,美美地伸了个懒腰,看着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不由童心大起,双臂一振,如飞鸟般凌空而起,顺着树干几个起落,又稳稳地落在地上,惹來一片叫好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