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270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270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草原上的汉子虽然举止粗野,但也颇守信义。当初刘欣能够收服他们,除了强大的武力以外,答应提供茶叶给他们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去年没有能够兑现承诺,今年如果再拿不出茶叶的话,刘欣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地位恐怕就要直线下降了。今年的这批茶叶绝对不能有失,所以刘欣特别强调,需要由张昭亲自押运。

  其实一路上,安全是不用担心的,否则刘欣也不会让张昭负责押运,而会选派一名能征惯战的武将。江南多雨、气候潮湿,这才是运输茶叶的大敌。只要淋了雨,再好的茶叶也将变得一文不值。张昭颇识天文地理,这一路上也是费尽了心思,使出十八般武艺,方才保得茶叶顺利抵达襄阳。

  刘欣看完张昭呈上的清单,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去年茶叶的出产不过百斤,今年就能够达到三千斤,已经是个不小的进步了。”

  张昭拱手说道:“可惜,这里面有一大半是低劣的叶茶。”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草原上那些匈奴人购买茶叶是用来煮奶茶的,叶茶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错了,如果真把芽茶提供给他们,那才是暴殄天物呢。”

  茶叶还是在刘欣的提议下生产出来的,自然没有那么多品种,只是简单地分为芽茶和叶茶。顾名思义,芽茶就是从茶树上采摘下的嫩茶,叶茶则是已经长成的大叶子。不过,无论芽茶还是叶茶,加工的工艺都是一样的,不要说匈奴人,就是普通的大汉百姓,也只有富裕人家才能够喝上叶茶。

  尽管经过了一年的努力,茶叶的产量仍然很低,尚不足以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这次张昭前来襄阳,把今年出产的所有茶叶都带了过来,就连他自己都没敢留下一两。

  听说匈奴人购买茶叶是和羊奶或者马奶一起煮来喝的,不由大呼惋惜,连声说道:“那些匈奴人真是糟蹋了好东西,主公不会要将叶茶都卖给他们吧。”

  刘欣笑着说道:“物以稀为贵,我怎么能将叶茶全部卖给他们呢?这样吧,一千斤芽茶按照官员品级进行配售,一千斤叶茶卖往草原各部,还有一千斤叶茶作为官府专营商品,销往西域诸国……”

  正说话间,刘欣看到大厅门外有个娇小的身影一闪而过,他眼力甚好,认出是蔡珏房里的一个小丫鬟,不由挥了挥手,说道:“子布,这些茶叶是你辛辛苦苦运过来的,如何分配就由你看着办吧。记得从我那一份里拿一些送给庐江郡的桥玄桥员外。”

  桥玄前几天刚到襄阳的时候,就向刘欣抱怨过,他喝不到最好的茶叶。其实,桥玄不仅喝不到最好的茶,就连普通的茶他都喝不到,因为市面上根本就没有茶叶出售,他过去喝的茶,还是刘欣在庐江的时候送给他的。

  张昭并不知道刘欣探访寻找“二桥”的往事,但他却知道刘欣任命了一个民间监督员,专门负责监督各级官吏,而这个民间监督员正庐江郡的桥玄。说实话,张昭还是很佩服桥玄的,在他的监督之下,庐江郡上自太守,下至胥吏,一个个履行职责都是兢兢业业,庐江城的发展也比其他地方要快上许多,这里面多少也有桥玄的一份功劳。

  听说刘欣要送茶叶给桥玄,说明刘欣对桥玄的成绩还是十分肯定的。张昭自然是满口应诺,拱手告退。

  刘欣等张昭走了以后,自己也踱出大厅,却不见了那个小丫鬟的人影。州牧府里的规矩甚严,那个小丫鬟是蔡珏身边的人,按道理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现在这个小丫鬟出现在了这里,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蔡珏有事要和自己说。

  蔡珏大多数时间都在府里照顾着那一双儿女,再就是偶尔查看一下那几间店铺的账目,从来不会主动过问政事。但她毕竟是襄阳蔡家的人,一点不关心家族的事情好像也说不过去,她派丫鬟到这里来一定有什么事情。

  刘欣忽然想起蔡和来了。蔡和是蔡珏最小的弟弟,襄阳书院的第一届学生,去年出使西域的效果还是让刘欣十分满意的。刘欣也曾经答应过给蔡和安排一个合适的官职,只是最近没有太多的事情,刘欣也乐得轻闲,整日在家中陪着妻妾儿女,竟然把蔡和的事情给忘记了。

  不用说,蔡珏派丫鬟到这里来,一定是想问问自己对蔡和的安排。至于蔡珏前些日子为什么没有问,而今天派人来问,想必是这几天蔡家有人托过话了吧。

  刘欣以为自己已经想到了问题的症结,不由笑了起来,连声吩咐道:“来人,速去请田丰大人过来一下。”

  既然要给蔡和安排一个官职,刘欣就准备搞得正式一些。而田丰是吏部尚书,通过他安排的官职才算得上正式。这既是对蔡和的认可,也是对蔡珏的一个交代。

  田丰和沮授一样,都是在冀州时就跟随在刘欣身边的老人,他们的才学或许不及郭嘉、程昱等人,但他们的忠诚度却勿庸置疑,也最得刘欣的信任。不过,由于沮授执掌着幻影秘谍,因此他与刘欣接触的机会更多一些,而田丰就很少有机会蒙刘欣单独召见。

  听到刘欣派人相请,田丰吃了一惊,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穿着家居的常服匆匆跑了过来。

  刘欣不由笑道:“元皓,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用着急,来,先坐下喝口茶。”

  田丰这才发现自己的异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刘欣对面坐了下来,喝了两口茶,定了定心神,这才问道:“不知主公召属下前来,有何事吩咐?”

  刘欣颔首道:“襄阳书院创办已有十年,第一届五十名学生今年便将毕业,不知道对他们的安排,你可有打算?”

  襄阳书院创办的初衷,就是为了替大汉培养人才,书院的学生除非自己不愿意,否则毕业以后都是要入朝为官的。田丰是吏部尚书,掌管着天下官员的任免,自然早有准备。

  听到刘欣问起这件事,田丰想了想,拱手说道:“学生们在书院虽然小有所成,但实践不足。属下以为,当令他们先由小事做起,可将他们分往中县,担任县丞或者缉捕使臣,待一年以后进行考评,方可委以重任。”

  刘欣点了点头,说道:“此法虽然稳妥,但是你想过没有,长安城马上就要修建完成了,到时候六部都将迁往长安,六部的机构也将充实完善,需要大量的人手,放着这些书院的学生不用,难道还要去其他地方招揽人才不成?”

  大汉过去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乡里举荐制度,而且能够获得举荐的大都是士族子弟。刘欣设立书院之初,就采取了士族学生和寒门学生各一半的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在朝廷官员当中注入新鲜血液,避免士族一家独大的局面。

  为了防止引起天下士族世家的反弹,这些打算现在还是高度机密。不过,这些机密倒是不需要瞒着沮授、田丰二人的。因此,听了刘欣的话,田丰已经大体明白了刘欣的意思,不由欠身说道:“若是如此,属下以为,可以将这些学生安排进六部各司衙门。”

  未来的大汉朝堂,将再也没有三公九卿的位置。当然了,像杨彪、黄琬这些选择坚定地投靠刘欣的前朝旧臣,他们的官位还是得以保留的,只是没有实权罢了。换言之,从今往后,三公九卿只剩下议政的资格,没有执政的权力了。代之而起的朝廷中枢,将是刘欣在襄阳重新设立的内阁和六部。因此,田丰才会对进入六部的人选慎之又慎。六部中的这些官员就相当于过去的三公九卿,让刚刚走出书院的学生担些要职,如果不是刘欣特意点明,田丰还真的不敢拿这个主意。

  谁知,刘欣却摆了摆手,说道:“这倒不必。只是正当用人之际,如果让这些学生从县里做起,起点未免太低,要想担负重任,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刘某的意思,可以将他们分配到条件比较好的郡府,担任郡丞或者长史,若是通晓武艺兵法的,也可以去地方军中担任一名校尉。等半年以后,如果可堪大用,就调入六部任职吧。”

  刘欣这样安排也是无奈之举。无论内阁还是六部,现在还只是个空架子,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们,现在都只是履行了一个谋士的职责。但是等到迁都长安以后,一切都应当走向正规,六部机构也必须尽快充实起来。

  现在,长安城里的六部衙门都已经建好了,需要补充的无非是里面的人员。书吏、杂役多的是,最缺的反而是六部的侍郎以及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员。如果在太平时节,这些人完全可以从各郡县抽调。但是天下尚未平定,郡县作为大汉王朝的根基,保持相对稳定是十分必须的,那里的官吏刘欣是不会轻易调动的,至少暂时还不能调动他们,所以,这批襄阳书院的学生就成了最佳人选。

  其实,刘欣的安排与田丰并不矛盾,都是让这批学生先下基层锻炼一段时间,然后再委以重任。但是刘欣安排的起点更高一些,锻炼的周期也更短一些。

  田丰微一愣神,很快便明白了刘欣的意思,赶紧拱了拱手,说道:“属下这就去安排。”

  刘欣点了点头,忽然又问道:“元皓,蔡和你打算如何安排?”

  第688章委任状

  蔡和是刘欣的小舅子,这一点田丰自然是清楚的,既然刘欣突然问起蔡和的安置问題,在田丰看來,显然是要他对蔡和加以特殊照顾了,不过,刘欣能够放心地让田丰执掌吏部,就是相信他处事公正不阿。

  田丰想了一想,拱手说道:“启禀主公,蔡和与其他学生既然同样出自襄阳书院,就应该一视同仁,属下以为,可以暂时委以郡丞之职,不过,蔡家乃是襄阳望族,蔡和又是德珪的弟弟,为避嫌疑,可令他去往外郡任职!”

  若是别人安排,或许为了取悦刘欣,就会将蔡和安排在襄阳任一名郡丞或者长史,毕竟襄阳是蔡和的家乡,他的哥蔡瑁又是襄阳太守,而且襄阳的繁华举世无双,在这样的地方为官,更容易出成绩,也就更有机会得到升迁,但是田丰却与别人不同,一开口便堵死了蔡和在襄阳为官的可能。

  刘欣不禁哈哈笑道:“元皓,你弄错了,去年蔡和就率领着蔡家的商队远赴西域,后來又替刘某出使五国,比起其他学生來说,蔡和应该算是已经历练过一番了吧!”

  田丰这才恍然大悟,原來刘欣不是想将蔡和安排在襄阳,而是要将他直接安排进六部,不由沉吟道:“主公这样说來,也有些道理,只是……”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沒有只是,刘某正欲派人再次出使大宛、康居五国,而蔡和便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过,他上次是以白身出使的,终究名不正言不顺,这一次需要给他个正式的身份!”

  田丰沉思片刻,欠身说道:“大汉使节属礼部管辖,属下以为,可以任命蔡和为礼部外务司郎中,持节出使!”

  六部皆以尚书为首,设左右侍郎各一名,部下为司,各司以郎中为主官,员外郎、主事为属官,田丰一下子就提出让蔡和担任外务司的主官,并非因为蔡和是刘欣的小舅子,而是考虑到外交使节代表的是大汉的尊严,所以要给蔡和一定的身份地位。

  刘欣摇了摇头,说道:“郎中的地位比起郡守來,只高不低,蔡和年纪轻轻便居此高位,对他有害无益,这样吧,就让他以员外郎的身份暂时主持外务司的事务,等过些时日,由刘某亲自安排他出使的事宜!”

  按照刘欣最新设定的大汉官员品级,郡守是正五品,郡丞和长史都是正六品,而员外郎是从五品,介于郡守与郡丞之间,单从品级上看,这样的安排对蔡和是一种照顾,其实不然,如果在地方上担任一名郡丞或者长史,可以安安稳稳地渡过六个月的考察期,则出任使节却不同,虽然表面上风不无限,却隐藏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甚至会遇到许多危险,所以刘欣这样安排,也有让蔡和继续历练的意思在里面。

  田丰虽然是吏部尚书,但是吏部在襄阳却沒有什么固定的办公场所,不仅吏部沒有,就连兵部、礼部、工部、户部、刑部都沒有,甚至内阁学士们也沒有一个像样的办公场所,因此田丰的印信都是随身携带的,今天他來得匆忙,连衣服都沒顾得上换,但是印信却沒有落下,州牧府里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田丰“刷刷刷”地写完,盖上吏部的大印,一份委任状便新鲜出炉了。

  刘欣拿着这份新鲜出炉的委任状,兴冲冲地回到后宅,一眼便看见蔡珏姐妹正坐在一起说话,不由诧异道:“大姐,你什么时候到的!”

  虽然已经來到这个时代十二个年头,刘欣还是保留了一些后世的习惯,在他眼里,亲戚就是亲戚,沒有必要装什么官威,摆什么架子,这一声“大姐”便喊得自然而亲切。

  蔡玥却诚惶诚恐地福了一礼,说道:“民妇见过大人,民妇是,是來看看妹妹和小侄儿的!”

  刘欣笑了起來,刚才出现在大厅门外的那个小丫鬟正站在蔡珏的身后,而蔡玥说话又有点吞吞吐吐,如果说她到府里來和自己无关,鬼都不信,刘欣摆了摆手,说道:“大姐,都是一家人,沒有什么不好说的,只要是刘某能够帮得上忙的事情,绝不推辞!”

  亲戚之间就应该互相扶持,否则要亲戚做什么,虽说蔡珏的身份并非正室,刘欣对于蔡家的事情也会尽力而为的。

  刘欣早已打定主意,总有一天要坐上皇位,外戚干政是历任帝王的大忌,从古至今,有多少这样的事例,简直防不胜防,因此,刘欣根本沒有打算去防备自家的这些亲戚,举贤既不能避仇,也不需要避亲,用人的原则在于一看人品二看才学,最关键的还是要建立起相应的制度。

  蔡玥却不知道刘欣会如此大度,她嗫嚅半晌,欲言又止,还是蔡珏笑着将事情告诉了刘欣。

  刘欣沉吟道:“沒想到这个刘备如此能够折腾,难道他真的肆无忌惮!”

  其实,刘备不是肆无忌惮,而是深为忌惮,如果不是刘浜主动上门向他哭诉,他还会继续保持着足不出户的姿态,但是他这回“出户”本不要紧,却因为司马徽的一句话,惹上了不敢惹的事情。

  蔡珏心地善良,不想自己的夫君杀戮过重,慌忙劝道:“老爷,不如将裕儿和月英的亲事公开了吧,免得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再动什么歪脑筋!”

  蔡玥抱着和蔡珏一样的想法,也眼巴巴地看着刘欣。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这是两码事,刘备是个成年人了,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蔡珏更加吃惊了,连声说道:“老爷,刘备虽然有过,但是他好歹也救过浜儿的性命,若是杀了他,恐怕有损老爷的名声,还望老爷三思而行!”

  “好端端的,我杀他做什么。”刘欣打了个哈哈,心中却暗自冷笑,就这样杀了刘备,不仅对自己的名声有损,而且也太便宜了那厮,刘欣已经打定主意,既然你刘备这么喜欢折腾,那我就让你折腾个够。

  黄承彦的意思是让刘备闭嘴,他虽然沒有说得很明确,但是蔡玥与他多年的夫妻,却已经明白他的意思了,要想让一个人闭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去死。

  听说刘欣不想杀死刘备,蔡玥不禁有些焦急,连声说道:“刘大人,那我回去以后……”

  “大姐请放心,我可以保证,刘备再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胡言乱语了。”刘欣笑着摆了摆手,从衣袖里掏出一张纸片來,说道,“大姐,你來襄阳一趟,想必会去德珪家中看下月英吧,这里有一件东西,烦你顺道捎带给蔡和,让他明天一早來府里一趟!”

  刘欣不在襄阳的时候,黄月英就寄居在州牧府,刘欣回來以后,终有些不便,黄月英便住到了蔡瑁家中,蔡玥來襄阳一趟也不容易,确实有这个打算去蔡瑁家中看看女儿。

  蔡珏却不管这些,抢先接过刘欣手里的那张纸片,尖叫一声,满腹幽怨地说道:“老爷,你又要让小弟去去西域啊,路途又远,还尽是些不毛之地!”

  蔡珏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若是过去,刘欣这张纸片是说了交给蔡玥的,她可不敢这样放肆地抢过來,可是这十年來,刘欣对自己的女人都是采取一碗水端平的态度,蔡珏也渐渐不那么拘谨了。

  刘欣也不以为意,呵呵一笑,说道:“你懂什么,我大汉泱泱天朝上国,定要让四方來贺,蔡和做了这个外务司员外郎,将來是要载入史册,光宗耀祖的!”

  蔡玥心头一喜,赶紧从蔡珏手中拿过委任状,宝贝似的揣进怀里,说道:“请大人放心,民妇一定亲手交给蔡和!”

  刘欣点了点头,说道:“大姐,还有一件事需要和你商量一下,再过两三个月,襄阳书院就要迁往长安去了,当然了,这里的书院还会继续保留,但是大部分的老师的学生都会迁过去,月英是去长安读书还是继续留在襄阳,这件事你需要和承彦先生好好商议一下!”

  蔡玥想都不想就脱口说道:“当然是去长安读书了!”

  既然大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要迁往长安,不用说,襄阳书院肯定就会逐渐沒落下去,颍川书院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曾几何时,颍川书院名动天下,司马徽、庞德公等人都是书院的先生,荀彧、荀攸、郭嘉、徐庶、韩戏等大有才华的人都是书院的弟子,自从黄巾动乱以后,颍川书院便日益败落,虽然后來刘欣占据颍川以后,拨了一笔专款对书院进行了扩建,予以大力扶持,但是有襄阳书院这座大山摆在那里,颍川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蔡玥虽然是个女流,但跟黄承彦这样的大名士在一起生活了多年,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刘欣颔首说道:“既然如此,我可以让人在长安城内给你们留一所宅子,不过,你和承彦可要有思想准备,长安城不比襄阳,无论宅子还是日常所费,都不便宜啊!”

  黄承彦家中也数十亩薄田,混个温饱不成问題,但是要想在长安城里生活下去,沒有其他产业的话,就凭着这点田产的收入,恐怕难以承受,

  第689章升官

  刘欣的担心不无道理,别看长安现在沒有襄阳繁华,市面上的物价也比不了襄阳,但只要一旦定都长安,那里的地价、物价都会飞涨,如果是以前,刘欣完全可以让黄月英住在自己家中,多张嘴不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嘛。

  但现在不同了,刘欣一家进了长安以后,是打算住进皇宫的,虽然两家沾些亲戚,但是,即使黄月英是去探望她小姨,沒有特别的恩典,想要在宫里留宿一晚也不能够,更不用说长期住在宫里了,这就是规矩,谁也不能随意改变。

  本來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住校,对于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如果住校的话,食宿费用是可以全部免除的,黄承彦当然不符合免除食宿的条件,但是那点食宿却也微乎其微,他们家还是负担得起的,只可惜黄月英是个女孩子,住校却非常不合适,黄承彦和蔡玥夫妇也不可能放心,这一个选择直接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蔡玥非常清楚自家的家底,不要说长安了,就是在襄阳城里,也只能时常寄居在蔡家,听了刘欣的话,不由低着头沉思了片刻,说道:“承彦担着黄家的家主,月英求学的一点盘缠想必还是能够凑出來的!”

  蔡珏沒好气地说道:“大姐,你就别再提什么黄家了,自从黄祖与我家老爷作对以后,黄家便每况愈下,现在全靠姐丈一人撑着,你还能指望他们吗!”

  从前的荆州,黄家是与蔡家、蒯家齐名的大家族,其地位甚至还在另外两家之上,作为黄家的家主,黄祖早就当上了江夏太守,而江夏在整个荆州也是可以排进前三名比较富裕的郡府,那时候蔡瑁、蒯良还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随着刘欣入主荆州,逐渐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形势发生了突变,及时投效刘欣的蔡瑁和蒯良都渐居高位,而黄祖因为选择了对抗刘欣,连带着整个黄家也是日益凋零。

  当年蔡玥嫁给黄承彦的时候,蔡珏还只是个小毛团儿,而黄承彦却已经是一代名士,黄家更是有如日中天,当时这桩联姻被人传为美谈,如今却被蔡珏嗤之以鼻,蔡玥的脸上微微一红,便有些挂不住,但又发作不得。

  刘欣感觉到气氛忽然有些尴尬,不由笑了笑,说道:“黄家落得今天这样的地步,倒也怪不得承彦先生,只是承彦现在身为黄家的家主,却也应当为黄家的前途着想!”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蔡玥既然嫁了黄承彦,那就是黄家的人了,自然要向着黄家说话,忍不住叹息道:“刘大人说的是,我家夫君过去喜欢悠闲自在,如今不得已担了个家主的名份,只可惜黄家子弟大多不学无术,难成大器,承彦他费尽心思,也吸是徒叹奈何!”

  其实有一句话蔡玥沒有说出口,黄家后辈中也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那就是她的女儿黄月英,只可惜是个女儿身。

  荆州是刘欣起家的根本,他对于荆州几个大家族的情况自然了如指掌,不由点了点头,说道:“大姐,珏儿,襄阳的王家你们想必都听说过吧!”

  蔡玥姐妹一齐点了点头,但是却满脸的茫然,不知道刘欣忽然提到王家是什么意思,当年蔡、李、蒯、王并称襄阳四大家族,但是李家因为惹恼了刘欣,惨遭灭门之祸,现在只余下三大家族,但是,蔡、蒯两家是老牌世家,彼此之间多有联姻,而王家却是近二十年才发展起來的,家族中也沒有什么显要的官吏,如果一定要说王家和官府有什么联系,那就是他们有一个女婿叫张郃,是刘欣义弟兼大将。

  刘欣笑着解释道:“世界上可以发达的路千千万,并不是只有出仕这一条,王家能有今天,全靠着他们选择了经商作为他们发展的道路,这样一來,既不用与蔡、蒯两家争夺官府的那点位置,也不用和李家争夺有限的田地,黄家虽然沒有几个像样的子弟,但同样可走经商这条道路,而且有刘某的亲自扶持,你们想不赚钱都难!”

  蔡玥不由精神一振,有了钱,黄家就可以在长安城里买地建宅子,黄月英去长安城读书的事情也就沒有什么困难了,不过,她终究是个女流,这样的大事自然得由黄承彦來拿主意,蔡玥慌忙起身说道:“民妇在此多谢大人,待民妇回去问过承彦以后,再來答复大人!”

  刘欣呵呵笑道:“那刘某就不留大姐吃饭了,给蔡和的委任状还麻烦大姐一定带到,珏儿,我还有事,你替我送送大姐吧!”

  蔡珏翻了个白眼,说道:“大姐难得來一趟,你怎么就把人往外赶了!”

  蔡玥赶紧说道:“妹妹休要如此说,还是大事要紧!”

  刘欣却已经笑着转身向前面去了,不一会儿功夫,沮授就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了州牧府的书房,刘欣今天的心情仿佛特别的好,笑呵呵地说道:“公与,來,快请坐!”

  沮授倒也沒有和刘欣客气,拱了拱手,在椅子上坐了下來,说道:“主公召唤属下前來,有何事吩咐!”

  刘欣颔首说道:“也沒什么大事,请你來帮刘某起草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凡七品以上的官员,沒有成家的,都必须娶当地女子为妻,已经成家的,必须纳当地女子为妾!”

  沮授一愣,问道:“主公这是何意!”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公与,你听我把话说完,七品官员娶一名当地女子,六品官员娶两名当地女子,五品官员娶三名当地女子,以此例推,有违此令者杀无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