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267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267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既然是亲戚。就不要站在门外面说话了。大家一起进府吧。”刘欣知道乔玄这个人脾气的些古怪。他到这里來绝对不可能是走亲戚來了。不由呵呵笑着将他们一家让进府里。忽然说道。“乔员外。你今天來。不会只是串门走亲戚的吧。是不是还想履行一下你的职责。”

  这时候。刘欣已经想起來。乔玄不仅是庐江的富绅。还是他亲自任命的民间监督员。负有监督各级官吏的职责。

  乔玄精神一振。正待说话。却见乔夫人一边朝他连使眼神。一边抢先说道:“刘大人说笑了。我们真是來走亲戚的。”

  刘欣早已看出这里面有什么问題。不由笑道:“原來真是來走亲戚的。既然如此。婵儿。你带着乔夫人和孩子们到后面玩去。我陪乔员外说会话。”

  女眷自有女眷招待。这就是走亲戚的规矩。乔玄为人不仅正直。而且行事刻板。这些规矩自然更要遵守了。乔夫人也不好赖在客厅里不动。只得起身随着貂婵往后面去了。临走时还不住地向乔玄使眼色。

  乔玄对于自家夫人的小动作视而不见。等到客厅里只剩下他和刘欣两个人的时候。忽然脸色一变。说道:“刘大人。去年你聘请乔某担任民间监督员时。曾经说过。乔某有权监督各级官吏。不知道这话还算不算数。”

  “当然算数。怎么能不算数呢。來人。看茶。”刘欣呵呵一笑。指着小丫鬟刚刚端上來的茶碗。说道。“來。坐下來边喝边聊。这可是今年的新茶。”

  茶叶如今在上层社会中已经流行开來。去年在庐江的时候。刘欣就曾经送给乔玄半斤好茶。喝过一次以后。乔玄就上了瘾。但市面上却再也买不到这么好的茶叶。就连普通的茶叶也十分紧俏。今年的新茶更是有钱也沒地方买去。乔玄已经有半年沒有闻到茶香了。

  端起茶碗。乔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赞叹道:“果然好茶。可惜乔某只是一介平民百姓。无福消受啊。”

  刘欣听出他话里有话。不由正色说道:“去年的茶叶产量有限。普通百姓自然难以买到。不过。江南已经开辟了许多新的茶场。今年的茶叶产量会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上三番。条件稍好的人家都能够喝上茶。当然了。茶叶作为一种商品。也不是任何人都会喜欢。同样也不是任何人可以消费得起的。就拿襄阳來说。刘某在此经营多年。现在还有不少家庭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肉。国人历來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刘某看为是大错特错了。”

  乔玄指了指碗中那些碧绿清澈的茶水。说道:“可是像这种顶级的茶叶。就算有钱也不可能买到吧。”

  这些茶叶都是在清明之前采自会稽山中的几棵野茶树。每年的产量不会超过两斤。这几棵野茶树现在是重点保护对象。有一队士兵昼夜守卫。采下的新茶也全部送往襄阳。外人自然是有钱也沒有地方买去。刘欣平时自己喝的茶叶也只是普通茶场产的明前茶而已。这些茶叶只有招待贵客的时候才会拿出來。若不是貂婵认下二乔做干女儿。乔玄这辈子恐怕也不可能喝上这么好的茶叶。

  其中的关节情由。第一时间更新刘欣当然不可能向乔玄作详细解释。不由打了个哈哈。说道:“乔员外。茶的事情咱们暂且搁下不提。还是说说你想反映的问題吧。是不是庐江太守有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情。”

  乔玄却沉声说道:“庐江太守倒也循规蹈矩。乔某想说的是你刘大人的问題。别的不说。单说茶叶。你一个人就霸占了整个大汉最好的茶叶。这算不算是个问題。”

  自己好心好意地拿出极品茶叶招待乔玄。沒想到居然惹出事來。刘欣不由苦笑道:“乔员外错怪刘某了。刘某日常所饮茶叶与市面上所售的并无差别。而且是刘某自已掏钱所买。这样的好茶只是用于重要的公务接待。比如番邦使节來朝。再比如像你这样的大汉民间监督员。是肃清吏治的重要一环。才有幸得以品尝到这等好茶。说起來。刘某还是沾了你的光啊。”

  乔玄听刘欣说的振振有词。一时倒也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只得干咳一声。说道:“不错。乔某此次前來。就是履行职责的。乔玄要说的人就是刘大人你。”

  刚才乔玄提到茶叶的问題。刘欣还以为他只是借茶叶的事情试探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让他的这个民间监督员可以畅所欲言。沒想到他还真是來给自己挑刺的。不觉一愣。旋即站起身來。朝着乔玄深施一礼。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是世人大多看不到自己的过错。所以才需要旁人指出來。刘某也是俗人一个。自然不能例外。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乔员外明言。刘某一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乔玄沒想到刘欣这样好说话。顿时呆住了。迟疑半晌方才说道:“不瞒大人。乔某此次前來。是抱着必死之志的。大人刚才已经承认了。你我两家是亲戚关系。若是乔某言语中有什么不到之处。惹恼了大人。还望大人看在亲戚的份上。饶过贱内和两个**。乔某九泉之下。感激不尽。”

  刘欣不禁皱起眉头。厉声说道:“乔员外这说的什么话。就算你我之间沒有那样一层关系。刘某也不会对你有什么不利之举。就算你有什么话说的不对。大不了刘某免掉你的民间监督员就是。何來的性命之忧。乔玄。你今日所來。究竟为了何事。若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刘某可不欢迎你了。”

  乔玄这才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顿时羞惭满面。拱手说道:“回大人。是这样。乔某在庐江听到传闻。北方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事。是大人故意挑起來的。大人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斗个两败俱伤。大人好坐收渔人之利。”

  刘欣的脸色不由凝重起來。沉声问道:“刘某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吗。”

  乔玄心头一凛。咬牙说道:“可是大人有沒有想过。北方的战事旷日持久。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死于非命。而大人身为四州总管。暂摄朝政。却只顾自己在襄阳声色犬马。逍遥快活。却对天下苍生不管不顾。敢问大人。此等行径是有罪还是无罪。”

  刘欣沒有说话。而是紧紧地盯着乔玄。那股凌厉的眼神看得乔玄心里阵阵发毛。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丝丝冷汗。

  忽然。刘欣展颜一笑。说道:“这恐怕不是乔员外自己的想法吧。不知道乔员外是受了何人指使。还请乔员外如实相告。”

  其实。就算乔玄不说。刘欣也已经猜到是谁了。因为这番话和前些日子祢衡在襄阳散布的那些谬论如出一辙。

  因为大汉快报在襄阳的影响力比其他地方要大得多。再加上这些年來。刘欣在襄阳的所作所为给当地百姓带來了不小的实惠。因此刘欣在襄阳最受百姓爱戴。祢衡的话在襄阳根本就沒有太多的市场。最后还落得个“狂生”的评语。被迫灰溜溜地离开了襄阳。

  但是祢衡也是有些见识的。襄阳是刘欣的“根据地”。这里行不通。他自然要跑到其他地方去卖弄他的思想。

  第680章引导

  祢衡虽然狂。但并不傻。如果说哪里最容易接受他的思想。自然非北方曹操和袁绍的辖地莫属。但是那里战乱频繁。祢衡才不会去送死呢。否则当初他也不会來到荆州避难了。

  既然北方去不了。剩下來比较合适的地方就是刘欣新打下來的地盘了。西域算一个。但那里的胡人恐怕更在乎自己的生意。沒有人愿意听他在那里高谈阔论。交州的情况与西域大同小异。刘欣在那里的统治虽然并不巩固。但异族人的凶残和多变的气候。也不是他这样的文弱书生可以适应的。

  这样一排除。剩下的就只有扬州和徐州的下邳、广陵二郡的。祢衡第一站便來到庐江。他年纪虽轻。却早已经名声在外。來到庐江以后。祢衡遍访士绅。乔玄自然也在其列。

  不过。绝大多数士绅对于祢衡说的话也只是虚与应付。说到公开反对刘欣。这些士绅就开始含糊其词。顾左右而言他。不置可否。虽然刘欣拿下庐江不过一年。但是这一年中发生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來形容。不仅士绅们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就连普通百姓也是丰衣足食。谁会吃饱了沒事干。却触刘欣的霉头。但是。祢衡的言辞太过犀利。这些士绅也不敢得罪他。更不敢向官府首告。

  不过。祢衡总是赖在庐江不走。而且隔三岔五地上门拜访。倒也令那些士绅们不胜其扰。需要花钱招待也就罢了。万一传到刘欣耳朵里。自己与祢衡勾结反对他的统治。那可是灭门之罪啊。也不知道是谁想出來一个主意。把祢衡推荐给了乔玄。

  乔玄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但是乔夫人却不允许他胡乱说话。即使被刘欣委以民间监督员的职责。也不让他随便评论时政。其目的自然是怕他惹祸上身。乔玄也知道乔夫人这样做的原因。倒不好让乔夫人担心。所以祢衡几次登门都被他回绝了。祢衡并不死心。整日守在乔府门外。终于被他逮到一次机会。拦住了乔玄。第一时间更新

  祢衡是当代名士。既然当面碰到了。乔玄也不敢视而不见。否则他那支生花妙笔。一定可以将乔玄批烂、批臭。而祢衡不愧文才卓著。三言两语便将乔玄说得晕头转向。当即答应亲自前往襄阳找刘欣问罪。

  其实。祢衡的本來意思是想让乔玄和他一起发动士绅。共同反对刘欣。毕竟刘欣现在名义上也只不过是大汉的一名高官。理论上只要大家一致声讨。就可以将他赶下台。但是乔玄却惦记着自己民间监督员的身份。他不愿意在背后议论人非。想要当面向刘欣问个清楚。

  乔夫人听说乔玄要到襄阳质问刘欣。吓得魂飞魄散。第一时间更新苦苦相劝。乔玄只是不听。无奈之下。乔夫人只得携着一双女儿陪着乔玄一起來到襄阳。指望利用与貂婵之间的关系。來保住乔玄的性命。

  乔玄虽只是一个文人。却十分仗义。听到刘欣问他是受何人指使。连连摇头。说道:“是乔某自己提出來的。与旁人无关。更沒有人背地指使。”

  刘欣颔首道:“既然沒人指使就好。乔员外。你是刘某请來的民间监督员。不管你说的对与错。刘某都不会怪罪于你。只是你所说的那些东西牵扯到军国大事。有些情况刘某也不好对你明言。刘某也有难处啊。”

  乔玄见刘欣在自己的责问下。居然丝毫沒有气恼。不禁也被刘欣宽广的胸襟所折服。不由拱手说道:“不知道大人有何难处。只要草民能够帮得上忙的。大人尽管吩咐。”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刘某多谢员外的好意。只是刘某的难处。恐怕非员外所能解决的。也罢。刘某就对你实话实说吧。要想平息北方的战乱。无非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派人劝和。二是以战止战。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如今曹操拥立刘协。袁绍拥立刘表。想让他们两家罢兵言和。恐怕沒有人可以做得到。但是要让刘某出兵。那里摆着两个皇帝。你让刘某到底帮助哪一家呢。”

  乔玄顿时愣住了。第一时间更新刘欣说的不错。如果想避免生灵涂炭。除了劝和。只有动武了。劝和显然是不可能的。唯有诉诸武力。但是这样一來。刘欣就面临一个选边站队的问題。当然了。刘欣选择站在哪一边。哪一边就会获胜。

  不过。乔玄很快又想起祢衡的话來。连忙欠身说道:“刘大人。乔某以为大人现在要做的就是制止北方的战乱。大人的实力。乔某也略知一二。恐怕就算大人同时向曹操、袁绍开战。他们也不未必是大人的对手吧。如果去年大人不动手还情有可原。如今交州、江南均已平定。大人仍然按兵不动。还不是想保存实力吗。”

  刘欣忽然脸色一苦。第一时间更新叹息道:“乔员外。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不错。以刘某目前的实力。就算曹操和袁绍联合起來。刘某又何惧之有。可是。你想过沒有。他们手里一人握着一个皇帝。刘某要打也只能打一个。打完一个。只要让另一个來坐天下了。但是。刘某到底帮谁好呢。”

  乔玄只想着要尽快平息北方的战乱。却从來沒有考虑过这样复杂的问題。不由低头深思起來。半晌方才说道:“这个问題倒是难办。按说刘协该为正统。但刘表却更有名望。”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乔员外。你还只考虑了一个方面。你再仔细想一想。无论刘协还是刘表。他们可有一点做皇帝的尊严。大权还不是掌握在曹操和袁绍的手里。无论刘某帮了哪一个。这大汉的江山终会落入外姓人的手里。刘某又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刘某不是不想去制止北方的战乱。而不是知道该如何去做啊。”

  乔玄沉默了。他是个遵循正统的人。天下应该姓刘。这一点绝对不能改变。可是。只要刘欣出兵。战乱平息。坐天下的不是刘协就是刘表。但这两个人都是傀儡。到时候。只怕连刘欣都要大权旁落。

  “要是皇帝在襄阳就好了。刘大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一统大汉江山。”乔玄长叹一声。说道。“草民愚钝。受奸人蒙蔽。第一时间更新言语中得罪之处。还望大人见谅。”

  “哎。乔员外这说哪里话。刘某早就有言在先。你是刘某请來的民间监督员。无论你说什么。刘某都不会怪你。”刘欣一边说。一边猛地一拍大腿。说道。“对啊。你刚才说到。要是皇帝在襄阳就好了。我怎么沒有想到呢。”

  乔玄吃惊地说道:“草民只是随口一说。现在皇帝在曹操、袁绍的掌控之下。他们怎么肯放皇帝來到襄阳呢。”

  刘欣挥了挥手。说道:“不。你沒有瞎说。这两个皇帝并非先帝所立。刘协还是董卓这个乱臣贼子所立。刘表却是袁绍所立。既然他们能立。第一时间更新为天下苍生计。刘某又为什么不可以立个皇帝。你这句话。可令刘某茅塞顿开。刘某一定要在汉室宗亲中挑选一位德才兼备的子弟出來。做这天下之主。然后高举义旗。讨平曹操、袁绍这两个逆贼。”

  乔玄沒想到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居然让刘欣想到了解决办法。不由得心中一喜。脱口说道:“这么说。大人不日便可以兴兵讨贼。平息战乱了。”

  刘欣摇了摇头。说道:“事情哪那么容易啊。谁來做天下之主。要慎之又慎。之不仅关系到北方诸州的百姓。更关系到天下百姓未來的福祉。你不记得黄巾之乱了吗。如果选人不淑。将置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矣。”

  乔玄的心顿时一凉。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熄灭了。他猛一抬头。忽然眼前一亮。拱手说道:“如果草民记得不错。刘大人好像也是汉室宗亲吧。”

  刘欣刚才说了那么多。就是想将乔玄往这方面引导。现在终于等到了这句话。不过。刘欣依旧不露声色。一脸茫然地说道:“不错。刘某确实是汉室宗亲。”

  对于做不做这个皇帝。刘欣一直在犹豫。所谓雷霆雨露。皆出君恩。皇帝高高在上。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看似风光无限。但是背后的苦恼又有谁人知道。

  首先。帝王无家事。就连选择一个继承人。也要考虑朝臣的意见。其次。皇帝也沒有自由。更不要说有多少私人空间了。看看中国象棋里的帅被限制在几个小格子里。就知道了。还有。皇帝的权力实在太大。一不小心就会迷失自我。同样。皇帝的权力大。有野心的人就总想着坐上那个位置。这个职业的危险性也就大得出奇。历史上沒有得到善终的皇帝比比皆是。

  但是。正由于皇帝的权力太大。不做皇帝。就难以保证自己和家人绝对安全。万一让别人做了皇帝。就算自己这一代仍然掌握重权。皇帝不敢对自己如何。可是谁能保证自己百年以后。皇帝或者他的继任者不会对自己的后人下手呢。为了子孙考虑。这个皇帝还非做不可。

  其实。以刘欣现在的地位和实力。他就算公然称帝。别人也奈何不了他。但是。刘欣还是想在得到大多数民心的基础上。再坐上那个位置。

  如今。他手下的谋臣武将肯定是支持他的。否则也不可能帮着他一起打天下。穷苦百姓的日子现在越过越好。这样的幸福生活都是刘欣给他们创造的。在他们眼里。刘欣就是他们的神。是要顶礼膜拜的。肯定也会支持他。唯一的变数就是那些士族乡绅。所以。刘欣才借机将乔玄往那方面引导。看看他的意思如何。

  乔玄急于平息北方的战乱。还黎民百姓一份安定的生活。哪里考虑过那么多问題。听到刘欣亲口承认自己便是汉室宗亲。不由深施一礼。说道:“既然刘大人本是汉室宗亲。自然也有资格做这个皇帝。”

  第681章委屈了

  “算啦。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将刘某批得体无完肤。如果刘某再作此非份之想。难免生起内乱。荆、益、扬、凉、司隶诸州的百姓好不容易过上安定的日子。乱不起啊。”刘欣摆了摆手。长叹一声。说道。“北方的战乱。刘某也是十分心痛。乔员外。有一点请你放心。那些逃难过來的百姓。刘某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

  想到自己听信祢衡的花言巧语。也曾经怀疑过刘欣的德行。乔玄不禁暗自羞愧。拱手说道:“刘大人。乔某不才。在庐江还有些人望。草民回到庐江以后。一定……”

  刘欣知道乔玄这个人认死理。他既然想到皇帝的位置应该由刘欣來坐最为合适。轻易是不会改变的。刘欣自然也就不需要他再赌咒发誓表忠心。连连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咱们不谈这些。乔员外。你我既然是亲戚。你们一家远道而來。刘某少不得要尽下地方之谊。襄阳城里别的沒有。好玩的地方却多的是。不如就请乔员外在襄阳盘桓数日。一切费用都由刘某承担。员外意下如何。”

  乔玄这时恨不得飞回庐江。先将祢衡臭骂一顿。然后再组织庐江的士族乡绅。联名上书。劝刘欣登基。听到刘欣要留他在襄阳多住几天。乔玄慌忙推辞道:“刘大人公务繁忙。日理万机。草民怎敢打扰。”

  刘欣哈哈大笑道:“乔员外。你既是來串门走亲戚的。哪有一见面就回去的道理。就算刘某有对不住你的地方。那也要问问你夫人和孩子们的意见不是。”

  乔玄红了脸。连声应道:“是是是。还是先问问她们。”

  此时。州牧府的后院却热闹非凡。不时爆出阵阵欢声笑语。乔玄家的这两个女儿年纪尚幼。但却已经是不可多得的美人胚子。尤其这两个小姑娘的眼睛。顾盼流离。虽然还是不解风情的年纪。却仿佛已经能够勾魂摄魄。若是将來长大成人。不知道要迷倒多少男子。

  因为有过了“二桥”的故事。又听貂婵从庐江回來以后。说过认下乔家姐妹为义女的事情。卞玉、蔡琰等人早就想亲眼看看乔靓、乔婉这对姐妹了。如今这两个小美人儿就在面前。顿时都围了上來。个个自然是欢喜得不行。

  马芸当然知道这两个女孩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乔、小乔。不过。现在二乔已经被貂婵认为义女。自然不用担心刘欣会在她们身上动什么脑筋。再加上马芸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动了心思。想要添一个女儿。现在看到这样两个小美人儿。最是喜欢。索性一手拉着一个。也要让她们喊自己干娘。

  乔夫人现在已经知道。貂婵不过是刘欣的侍妾。而眼前这位大着肚子的美貌妇人才是正牌的州牧夫人。自然有心巴结。于是乔靓、乔婉姐妹又多了一位干娘。

  这时。郭照走了过來。手里托着一个漆盘。里面琳琅满目。都是西域进贡的金银珠宝。马芸对乔夫人说道:“你我以后便是亲家了。这些珠宝就送给孩子们做个见面礼吧。”

  听到“亲家”两个字。乔夫人母女并沒有什么意外。倒是托着漆盘的郭照小脸微微一红。半年前。刘欣已经与黄承彦商定了刘裕与黄月英的亲事。只是为了不引起刘备、庞德公、司马徽等人的注意。这件事沒有公开而已。但是。作为侍候在马芸身边的贴身丫鬟。郭照还是清楚的。

  郭照年纪虽小。但是她自幼经历坎坷。心智比起年长她几岁的女孩子还要成熟一些。再加上经常与刘裕、黄月英一起玩耍。便有了几分那方面的意思。她虽然也是名门之后。只是家逢突变。如今身份低微。这些想法也只能埋在心里。却不敢说出口來。

  她刚才受了马芸的命令。却房中取些珠宝。沒有听到马芸认下两个义女的事情。只以为马芸所说的亲家。又是为哪位少爷选了媳妇。而看依偎在马芸怀里的这两个女孩子。年纪都与刘裕相仿。说不定便是替刘裕说的亲。便有些不快。

  郭照终究是个小孩子。她虽然极力掩饰。却又如何瞒得过马芸的眼睛。不过。马芸虽然看出來郭照似乎有些心思。却也沒有朝那方面去想。只是打趣道:“照儿。第一时间更新你平日里总是要和月英比个高下。如今碰到乔家姐妹俩。你和月英都要被比下去啰。”

  乔夫人看到郭照衣着华丽。不像普通丫鬟的装束。慌忙赞道:“小姐天生丽质。将來一定是个大美人儿。”

  郭照不由得眼圈一红。颤声说道:“乔夫人言重了。奴婢只是府里的一个丫鬟。并非什么小姐。”

  马芸沒想到平时活泼开朗的郭照今天居然变得这样敏感。忍不住将她拉到面前。嗔怪道:“你个傻丫头。自从到了家里。本夫人可是从來把你当作自己孩子看待的。第一时间更新可不曾有半点亏待了你。也罢。索性我就认你做个义女吧。”

  郭照却慌乱地摆了摆手。说道:“奴婢出身卑贱。不敢有些非份之想。”

  乔夫人可比乔玄圆滑世故得多。她看出來马芸对这个小丫鬟的喜爱是发自心底的。她更知道。和这些大人物身边的人搞好关系有时候比和大人物搞好关系更加重要。乔夫人不由笑道:“小姑娘。不如我收你做个义女吧。乔家虽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好歹也是士宦之家。”

  乔玄也曾经做过一任太守。后來碰上刘宏公然卖官。而他性情耿直。不愿沾染铜臭。这才挂冠而去。所以。乔玄现在虽然无官无职。但乔夫人说乔家是士宦之家也不能算错。

  郭照年纪虽小。却颇有心机。她不敢马上答应。反而偷偷看向马芸。

  马芸不明白郭照为什么不愿意认自己为干娘。但看她的意思。倒是愿意认乔夫人为干娘。不由笑道:“照儿。还不快谢谢乔夫人。”

  郭照大喜。朝乔夫人福了一礼道:“女儿拜见干娘。”

  今天出外郊游踏青。刘裕、马凡、刘丕、刘珺这几个稍微年长些的孩子都在书院上学。并沒有和马芸她们一起。而留在府里的几个年幼孩子。只顾自己玩耍。并沒有注意他们的母亲在谈些什么。唯有刘浜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不住地拿眼睛瞄向乔靓、乔婉姐妹。

  外人都知道刘浜是刘欣和马芸的“长子”。刘欣一家去郊外踏青。刘裕他们因为上学不能成行也就算了。而刘浜在家闲坐。如果不带着他同行。免不了又要落人口舌。所以。今天这些郊游踏青。刘浜也在其中。

  其实刘浜的年纪也不大。堪堪十三岁而已。但是刘浜常识虽然沒多少。经历却甚是丰富。尤其被软禁庐江的时候。见过了许多阴暗面的东西。生理上虽然沒有发育。心理上却已经开始早熟。当然。以刘浜这个年龄。他的眼睛自然也只会盯着比与他年龄相仿或者还要年幼的小姑娘身上。

  刘浜本身就是侯爷。刘欣除了派了一队亲卫保护他的安全以外。并不限制他的行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有机会随着刘备一起拜访司马徽、庞德公这些高人隐士。但这些人都是些老头子。家里也沒有什么年轻漂亮的女眷。而一般的大户人家。家教又十分严格。那些千金小姐大多缩在闺阁之中。又岂是刘浜能够碰到的。

  州牧府里倒是有不少漂亮的小女孩。但那都是刘浜的“亲妹妹”。刘浜的心理再阴暗也不会去打她们的主意。唯一经常见到的两个漂亮小姑娘就是黄月英和郭照。

  刘浜其实还不懂得如何去欣赏女人。郭照只是个丫鬟。他还不屑于接触。而且郭照是马芸身边的人。他也不敢因此惹马芸不快。不过。刘浜倒是在州牧府里遇到过黄月英几次。他也试图上前搭讪。只是黄月英对他不甚理睬。有一次。刘浜硬是想拦住黄月英的去路。结果惹恼了刘裕。挨了一通拳脚。还被马芸责令闭门思过一个月。从此再不敢招惹黄月英。

  今天。刘浜踏青归來。回到州牧府以后。就应该向刘欣、马芸道别。然后返回自己的常乐侯府。只是乔玄一家的突然出现。打乱了原先的安排。刘欣、马芸也不好立刻就将刘浜赶回去。只好也将他带进了府來。这一回府不要紧。却让刘浜看到了两个绝色的小姑娘。那双小眼睛便不由自主地迷茫起來。

  不过。看归看。有马芸坐镇在那里。刘浜的心里还是非常忐忑的。自然不敢作出任何举动。

  其实。乔夫人虽然一直陪着马芸她们说笑。眼睛却也在府里悄悄观察。她可比乔玄看得真切。这天下迟早是刘欣的。乔家现在与刘家的关系是属于干亲家。但远不如儿女亲家來得紧密。所以。乔夫人眼睛一直在观察刘家的几个男孩子。可惜。这几个男孩都不超过七八岁。唯有一个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却生得又矮又胖。如果让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嫁了他。那就实在太委屈了。

  第682章你的地盘你作主

  乔夫人看了一圈,没有选中满意的“目标”,只得收起心思,又和马芸她们拉了一会家常,便开始担心起乔玄来。她当然知道乔玄这次来是为了什么,但是她更知道以乔玄的脾气,她是无论如何也劝不动的。所以,乔夫人才想利用自己与貂婵的关系,现在又攀上了马芸,估计全家老小的性命应该能够保住了吧。

  忽然,门外有丫鬟来报,刘欣要留乔玄一家在襄阳游玩几日,女眷们就烦请三夫人和六夫人陪同,他亲自带乔玄参观襄阳三院和西郊的训练中心。没有安排马芸和卞玉陪乔夫母女一起游玩,是因为她们两个都怀了身孕,所以只好将这个“重担”落到了蔡琰身上,而让祝融陪着一起去,则是出于安全考虑。襄阳治安虽然一直不错,但也难免会有几个宵小之徒。而蔡琰和乔夫人母女都生得美貌,尤其那对小姐妹,更是人见人爱,万一有人突生歹意,糗就出大了。

  乔夫人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这就说明刘欣没有因为乔玄的无礼而生气。接下来三天,乔玄一家都留在襄阳城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