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238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238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马芸却是眼睛一亮,在女人们当中,她和祝融是两个例外,可以算得上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

  只有马芸知道,这些飞刀都是刘欣当年的护身利器,全套共三十六把,合天罡之数,又称为天罡刀。飞刀是用特殊材质打造而成,端的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就算便用这个年代最好的镔铁,也沒有一名工匠可以打造出这样好的刀具,说它们是宝刀其实一点都不过分。

  马芸更知道,这些飞刀都是祝融这么多年从刘欣手里“巧取豪夺”來的,一直当着宝贝似的,片刻不肯离身。当然了,除了当初刘欣送给她防身的十二柄以外,马芸后來也向刘欣要了几次,自己房中现在就有二十柄呢。

  细心的马芸忍不住数了数,布包里的飞刀整整十六柄,加上自己房里的飞刀,正好合了天罡之数,不禁暗暗点头,祝融这是把自己最珍视的宝贝都献出來了。

  却听刘欣哈哈笑道:“这就是你送我的礼物?本來就是我的东西嘛。好了,赶紧收起來吧,我到西域又不是去打仗,哪里用得到什么飞刀啊。”

  虽然官越升越高,地盘越來越大,势力越來越强,但是刘欣却一刻沒有放松,每天早起练功,寒暑不辍。尤其在经历了当年与孟节的那场大战,刘欣的武功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尽管还沒有到达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地步,但早已经不再需要利用飞刀來作为自己的防身之器了。

  听到刘欣拒绝了自己的“礼物”,祝融嘟起了嘴,不甘示弱地说道:“可它们现在是我的!”

  刘欣知道祝融还在月子里,可不能惹她生气,赶紧好言好语地哄道:“行行行,都是你的,赶紧收起來吧。”

  祝融眼圈一红,声音已经有些哽咽:“融儿听说西域是蛮夷之地,那些人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凶狠之徒。阿哥,我知道这些飞刀是你的防身之器,你若是不带上,我,我……”

  刘欣诧异地转头看了看马芸、卞玉她们,不解地问道:“谁告诉你西域是这个样子的?”

  祝融见刘欣还是沒有伸手去拿飞刀,心头一急,泪水已经在眼眶中打起转來,撇了撇嘴说道:“西游记上面都说了,一路西去尽是妖魔鬼怪,争着抢着要吃唐僧肉。这些妖魔鬼怪,想必就是指西域的那些蛮人了。”

  “哈哈,哈哈,这世上哪有什么妖魔鬼怪,那都是我当年哄蕊儿开心,瞎编的,你还当了真。再说了,你这个蛮女不是也替我生儿子了,我还会怕什么蛮夷吗?”刘欣忍俊不禁,但是看到祝融红红的眼圈,终于还是心头一软,从布包里抽出一柄飞刀别在腰间,说道,“好了,我也不能拂了你的美意,就带一柄意思意思。时候不早了,大家都回去吧。”

  马芸突然心中一动,将貂婵拉到身边,说道:“老公,这次去西域,还是带上貂婵妹妹吧,也好有个照应。”

  刘欣这次前往西域并沒有打算携带家眷,听了马芸的话不由得一愣,旋即明白过來,马芸这是担心他在外面沾花惹草呢。不过,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那些充满异国情调的西域女子,刘欣还是忍不住有些心动。当然了,这些想法他可不敢说出來,只得转头朝貂婵挤了挤眼睛,示意她主动“请辞”。

  貂婵却好像一点都沒有看见刘欣的眼神,欣然“领命”,对马芸说道:“请姐姐放心,妹妹一定尽心服侍,把老爷的起居照顾得妥妥的。”

  刘欣也沒辙,只得点头答应,让她赶紧去收拾行李。

  女人出行,需要携带的东西自然要多许多,这一收拾便耽搁了半个多时辰,貂婵才领着严蕊母女和兰妮儿姗姗走來。刘欣飞身跃上战马,和家人挥手告别,带着典韦和五百亲卫向北门方向缓缓走去。此时,在大路的拐角处,一个方面大耳的汉子正在那里探头探脑。

  刘备也知道自己这个文学从事不过是个虚职,所以自从來到襄阳以后,他一天都沒有去礼部上过班,整天呆在分给自己的那座府邸里面编织草鞋草席。虽然刘欣也给他配备了不少护卫和奴仆,但是以刘备的精明,又如何看不出來这些人根本就是刘欣派來监视自己的?

  更让刘备受不了的是,刘欣竟然把关羽安排到了自己的隔壁,简直就是专门恶心自己來的。其实在这件事上,他误会刘欣了,襄阳东城区已经沒有多少空宅子,也只能这样安排了。不过,时时听到关羽后院传來的欢声笑语,尤其是杜秀娘的声音深深刺痛着他的心脏,就连“涵养”最好的刘备终于也在家里坐不住了,这才出來走走,但他内心对刘欣的痛恨又深了一层。

  让刘备沒想到的是,他只是随意走走居然都能碰上刘欣。看到刘欣身边只带了一个典韦和五百名亲卫,还有一辆马车,里面大概坐着亲眷,刘备便是心头一动,如果有人在半路上设伏结果了刘欣的话,荆、益、司、凉、扬五州一定大乱,他就可以从中浑水摸鱼了。

  但是刘备很快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现在手底下连一个大头兵都沒有,就算掌握了刘欣的行踪也无济于事。刘备突然警醒过來,他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刘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转回头朝着自己的府邸走去。不过,到了府门外他并沒有进去,而是继续向前,那里是常乐侯府。

  刘欣当然沒有注意到刘备的举动,那是沮授该管的事情,否则他也不会将自己最忠心的谋士留在襄阳。襄阳城禁止纵马,这是刘欣自己定下的规矩,自然必须遵守,他松开缰绳,放马缓行,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大喊:“主公留步!”

  “吁”的一声,刘欣勒住战马,回头看时,却见蔡邕提着长袍,正向这边急奔过來,早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刘欣慌忙跳下战马,将蔡邕接住,问道:“伯喈先生,有何要事。”

  蔡邕已经年过半百,一把年纪了,这路小跑差点就要了他的老命,幸亏跟着刘欣练了一阵子的太极拳,这才勉强撑住。喘了半天气,蔡邕这才说道:“启禀主公,原定科举考试的时间日益临近了,属下想请问主公,是不是另择吉日。”

  去年的科举考试办得不算十分成功,不过因为是第一次,大家都沒有什么经验,能办成那样也算差强人意了。但是蔡邕身为礼部尚书,又兼着襄阳书院的院正,一心想把今年的科举考试办得红红火火,因此很希望刘欣能够亲自主持今年的科举考试。本來,刘欣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因为在江南耽搁得太久,连原定前往西域的日子都是一推再推,眼看着赶不上科举考试的时间了。

  蔡邕是今天早上才听到刘欣要出发前往西域的消息,心中着急,这才巴巴地赶了过來。他不敢明着请求刘欣等科举考试结束以后再动身,只好退而求其次,更改考试时间了。

  刘欣想了想,说道:“科举考试要严防舞弊,夏天是最合适的时机,不能更改。刘某此次西域之行,关乎大汉的商路,也不能一拖再拖。这次的科举考试,我是注定不能参与了。不过,有伯喈先生这样的大才坐镇,沒有什么好担心的,相信有了去年的经验,先生一定会举办这次成功的盛会。”

  蔡邕能得刘欣如此信任,不由得老泪纵横,拍着胸脯说道:“请主公放心,属下就算搭上这把老骨头,也绝对不会令主公失望,只是还请主公定个題目。”

  刘欣不觉眉头一皱,心中有些不祥的感觉。如果沒有自己的到來,蔡邕应该在去年就命丧长安城了,这里面还应该有貂婵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貂婵这个“始作俑者”正稳稳当当地坐在身边的马车里,而蔡邕也是一副越活越年轻的样子,真有种造化弄人的感觉。

  不过,人总是要服老的,别看蔡邕现在身子看着硬朗,指不定哪天就不行了。刘欣不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伯喈,凡事都要量力而行,身体最为重要,那是本钱。沒了本钱,生意可就做不下去了。科举考试的事情多安排下面人去做,你只管抓住重点就行了,要注意多休息,不要太劳累了。至于題目吗,你作主就行了。”

  蔡邕又是好一阵感动,这个女婿算是找对了,至少比起卫仲道來要强上百倍,忍不住又是一阵哽咽,竟然说不出话來,但是一双手却死死地拉着刘欣不放,显然刘欣不出这个考试題目,他是不会甘心的。

  第603章你来看

  工科考试不需要什么试題,只要有拿得出手的发明创造都可以参加。这些发明创造,既可以是民用的也可以是军用的,既可以是已经制作出的实物,也可以仍然停留在设计阶段,还有一些治病的偏方也可以拿來参加。

  去年工科考试就已经实行了这个制度,但是效果却不太好,几乎沒有收到一件像样的发明。这个年代的大汉民族无疑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民间有许多了不起的发明,但很多人都会将自己的发明视若珍宝,而不肯轻易示人。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更好的作品参加工科考试,刘欣提出了专利的概念。每一件通过考试的发明或者秘方,不仅可能获得丰厚的奖励,今后还可以得到官府的保护,其他任何人如果想要利用或者仿造这件发明,都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刘欣相信,有了这些措施,今年的工科考试肯定会比去年要成功许多,也就无所谓拟定什么考題了。

  至于武科考试,也不需要什么专门的试題。即使参加考试的武生们平时熟读兵书战策,沒有参加过实战也只能够纸上谈兵,因此武科考试纯粹就是考一考弓马、比一比武艺。这样一想,刘欣便明白了,蔡邕想要的自然是文科考试的考題了,而这却是最令刘欣为难的地方。

  说白了,文科考试的试題也就和一篇作文題目差不多,但刘欣连小学都沒有毕业,要想出一篇合适的作文題目着实不易。刘欣搜肠刮肚,沉思良久,方才说道:“伯喈先生,请附耳过來。”

  蔡邕虽然是匆忙起來的,却早有准备,居然从身后拿出了纸笔,恭恭敬敬地说道:“请主公将題目写在纸上,加玺印封存起來,待考试之日再行拆看。”

  对于古代科举考试,刘欣也只是从电视、电影上看到过一些片段,关不什么了解。不过,他也知道,将出好的考題事先封存起來,确实是防止泄密的一种有效手段,沒想到蔡邕无师自通,也想出了这个方法。

  但是刘欣却沒有采纳蔡邕的建议,而是笑了笑,说道:“刘某如果连先生都信不过,那刘某还能够相信谁呢?”

  不等激动莫名的老先生再次推辞,刘欣已经附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然后道:“这两道題目都是策论題,你可以选择其中一道,也可以将两道題同时公布,由考生自择其一作答。至于经史子集等方面的内容,先生酌情处置即可。刘某不能久留,就此告辞,请先生多多保重!”

  初听到刘欣说出的这两个題目,蔡邕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仔细一想,却觉得深不可测,不由愣在当场,就连刘欣和他告辞的话都沒有听明白,等他回过神來,再看时,刘欣已经带着人走得远了。

  襄阳城北门外,一大队人马早已经整装待发。这些人马都是从正在休整的第三军团中精心挑选出來的精锐之士,共有五千名骑兵和一万名步兵,组成了一支庞大的护卫队伍。如果刘备看到城外竟然有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他一定会庆幸自己只是动了伏击刘欣的心思而沒有付诸实施。

  其实,从襄阳直到玉门关都已经在刘欣的掌控之下,除了正规军团还有战斗力大幅提升的地方军,尤其是无孔不入的幻影秘谍,任何大队人马的调动都难以逃过刘欣的耳目。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刘欣只带了少量护卫,也难有人会对他形成威胁。不过,这一次的情况有些特殊。队伍中除了这一万五千名步骑之外,还有许多大车以及被绳子捆绑着连成一串的囚徒。

  每辆大车都装的满满的,有丝绸,有瓷器,有茶叶,这些东西才是刘欣此次西域之行的重点,是能否重启丝绸之路的关键所在,因此刘欣才会调集重兵加以保护。

  而那些囚徒都是罪不致死的犯人,他们已经在襄阳的工程兵军团总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培训,现在将要押往西凉充作工程兵军团中的奴隶,参加草原新城的建设。本來这些囚徒是要单独押解的,因为刘欣前往西域也要从凉州那边经过,便将这些囚徒一起带上,倒也省了一队专门押解的士兵。在这些囚徒当中,黄巾首领刘辟也被用绳索和其他囚徒捆在一起,如同一串蚂蚱。

  刘欣与这队人马会合了,向北而行,因为大车上的瓷器害怕颠簸,行进的速度也就慢了,直到傍晚时分,才來到新野县境内。按照惯例,队伍是不能进城的,便在城外扎下营寨。新野县令也早已经得到了刘欣的命令,无须前來见礼。不过,这个县令倒是颇会做人,自己沒有來,却派手下牵羊担酒,犒劳三军。因为明面上说了,这些羊和酒都是送來慰劳士兵的,刘欣也沒有推辞,便让那几名校尉收了下來。

  喝着香醇的美酒,啃着美味的羊腿,晚风轻拂,劳累了一天的士兵渐渐放松了紧张的心情。这时,被围在营地中间的那群囚徒突然发出一阵骚动。

  因为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行军,大多数的士兵都显得有些松懈,当骚动的声音传过來的时候,许多人仍然坐地原地,抓着羊肉,一脸茫然地朝着那边张望,最先赶到囚徒营地的居然是负责保护刘欣安全的一个亲卫小队。一通马鞭之后,骚动很快平息了下來,事情的起因也弄明白了。原來,不知道是谁将一要啃剩的羊腿骨随手一抛,竟然扔进了囚徒群中,引起那些囚徒的争抢。

  听完亲卫们的汇报,刘欣眉头不由一皱。虽然只是和平时期的一次普通押运,但军队如此迟钝的反应却令他太失望了。如果这不是一次羊骨头引发的骚乱,而是一次真正的敌袭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刘欣当即将带队的几名校尉找过來狠狠地训斥了一番,然后下达命令,从明天开始,每天晚上都要组织演练,将这一万五千名士兵分成几组,轮流担任守营和偷营的角色。

  其实,这些士兵们都已经经过严格的训练,夜袭敌营和防止敌人偷营都是必修的科目,只不过所有人都认为这次行军是一次毫无危险的旅行,而放松了警惕而已。

  不过,他们的这次放松给刘欣提了醒,从此他们悠闲的好日子也就戛然而止了。如果有地方官献上肉食,他们还是可以吃到的,但酒是肯定沒得喝了。而且每到夜幕降临,便会有一队人马悄悄离营而去,然后或是二更天,或是三更天,甚至到了五更天,营地周围都有可能传來喊杀之声。无论偷营成功与否,所有的士兵都会整夜整夜地绷紧神经,因为守营失败的人第二天一整天都不允许吃饭,沒有人愿意饿一天的肚子,只有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同样,偷营失败的人也要饿半天肚子,那还是由于偷营的难度相当更大一些,处罚才会相对轻一些。

  连续六天的行军加上夜间演练,士兵们都显得有些疲惫不堪,而再有一天的路程就要到达长安了,刘欣终于下达命令,今天晚上不用再举动偷营和守营的演练,大家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得到这个命令,所有的士兵都很是松了一口气,除了负责夜间巡逻和值勤的士兵,其他人都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第一天晚上听到营地外面的喊杀声时,囚徒们又是发出了阵阵骚乱,但是很快便在亲卫的马鞭下面沉寂了下去。接下來的几天,他们已经知道了这些喊杀声只是士兵们进行的演练,也渐渐习以为常了。但是今天晚上,已经过了三更,营地外面还是静悄悄的,倒让囚徒们有些不太适应。

  刘辟翻來覆去,却总是睡不着觉,忍不住侧耳细听,除了周围微微的鼾声,并沒有一丝动静。刘辟忍不住坐起身子,却带动了和他捆在一根绳子上的那些囚徒。那些囚徒本來睡得正甜,被他这一下弄醒,免不了要嘟囔几句。刘辟慌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问道:“大家想不想逃出去?”

  他虽然是个黄巾贼寇,却也算是在军伍中多年,以他的经验,营中的士兵经过这几天的高度紧张,现在一旦放松下來,肯定睡得死沉死沉,就算打雷,恐怕都难惊醒他们。这样的好机会,刘辟自然不想放过。

  和刘辟挨得最近的那个囚徒叫老王,在一次邻里纠纷,失手伤了人命,被判了十年劳役,也就是说,他要在工程兵军团中干满六年才会被释放。十年的时间可着实不短,听到刘辟的话,老王不由一阵心动,抬着半个身子看向四周。

  却听旁边一人轻声嘀咕道:“神经病。”

  老王扭头看去,正是隔壁村的二牛。二牛是个惯偷,屡教不改,这次被判了三年劳役。老王忍不住问道:“二牛,你难道就不想你家老娘?”

  二牛和老王不一样,三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他又何必去冒这个险?二牛理都沒理他们,翻了个身继续睡去了。

  刘辟却早已经看出來,这个老王也有逃跑之心,不由说道:“周围守卫松懈,今晚不逃,更待何时?”

  老王也坐了起來,突然唉叹一声,说道:“咱们被捆成一串,如何能够逃得出去。”

  刘辟诡异地一笑,说道:“你來看。”

  第604章换个思路

  不知道什么时候,刘辟的手上突然就多了一根灰白的羊骨头,在朦胧的月光下忽闪着糁人的幽光,正是第一天晚上囚徒们争抢过程中掉下來的一小块,被刘辟趁人不备悄悄捡了起來。现在,这根骨头已经磨得异常锋利。那是刘辟利用每天晚上汉军演练的时候偷偷磨的,震天的喊杀声正好掩盖了他磨骨头的声音,只是磨得匆忙,切口处还不甚平整。

  刘辟对老王小声说道:“把手伸过來。”

  老王不禁一阵感动,这是要先放他走啊!老王赶紧伸过手走,小声说道:“刘大,多谢你了,呆会我帮你割。”

  这些囚徒平时也在一起闲扯几句,但大多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所犯的罪行,毕竟犯罪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刘辟犯的是谋反罪,自然更加不敢告诉其他人了,只说自己姓刘,在家中排行老大,因此大家都叫他刘大。

  “刘大”淡淡一笑,挨过身去,小心翼翼地割起老王手上的绳子來,他并不担心老王会自己一个人悄悄逃走。别看这十二个人是捆在一根绳子上的,平时谁要想逃走好像行动不便,但是刘辟却很清楚,只要将一个人手上的绳子解开,其他人也就都能够获得解放了。并且,刘辟也沒打算只和老王两个人一起逃走,他想把围在营地中间这上千名囚徒一起放跑。到时候,营地必定大乱,他才可以浑水摸鱼。

  由于刘辟的动作不敢做得太大,此时不太平整的切口反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切口有点类似于锯齿的模样,一來一去,捆在老王手上的绳子渐渐松弛了下來。

  尽管刘辟的动作十分小心,但这十二个人毕竟是捆在一起的,其他人也不可避免地被他惊醒了。不过,刘辟并不担心,因为他本來就打算把这些人一起放掉,何况谁又不想自由呢?刘辟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当中会有人告密。

  很快,随着“噗”的一声轻响,捆在老王手上的绳子应声而断,刘辟长出了一口气,轻轻活动了一下肩膀,他手上的绳子也松了下來。老王倒是说话算数,甩落手上的绳子,立刻前來帮忙,三下两下便将刘辟完全解放了出來。刘辟二话不说,抢过那块“骨制小刀”便开始解救其他难友。

  这些天,刘辟已经摸清楚了,这此难友里面干什么的都有,但真正造过反的却沒有一个。以他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只要这么多人一齐乱起來,即使周围看守的汉军能够及时赶到,别人全部逃不掉,他也有把握逃掉。

  就在刘辟暗自心喜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刚刚被他们亲手解救出來的两队囚徒,除了他和老王两个人以外,其他二十二个人几乎同时扑到他们身上,周围的其他囚徒也齐声大喊:“快來人啊!有人要逃跑!”

  于是,刘辟和老王便稀里糊涂地被抓了起來,而抓他们的居然是将要一起去从事劳役的难友。刘辟惊诧地看着周围,可是那些难友们的脸上竟然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连续多日的演练发挥了作用,住在帐篷里的士兵们反应也极其迅速,听到囚徒这边发出骚动,几乎是下意识地跳了出來,很快偷控制住了周围的各个要地,箭上弦、刀出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全部囚徒一起暴动,也不可能逃脱一人。

  刘欣也披着衣服走出了帐篷,看着渐渐恢复平静的营地,又返身折了回去。不一会儿,典韦带着一队亲卫将刘辟和老王押了进來。

  老王已经面如土色,一进帐篷就大声喊冤,说是刘大硬拉他一直逃跑的,他自己并不想走,都是刘**的。

  刘欣转头看向“刘大”,原來这个囚徒自己竟然认识,不由笑了,说道:“刘辟,我对你已经网开一面了,你却不思悔过,不好好参加劳动改造,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刘辟情知必死,长叹一声,说道:“我就想不通一件事,好端端的帮他们一起逃跑,他们为什么反过來要抓我?”

  刘欣哈哈大笑,说道:“看來,在襄阳参加培训的时候,你不太积极啊,难道你沒听到,服劳役的囚徒只要立了功,就可以获得减刑,而抓住了想逃跑的人,可以记大功一次,减刑的幅度更大。这么好的机会,换作是你,抓还是不抓?”

  刘辟不觉低下了头,懊恼地瞪了老王一眼。他整天想着寻找机会逃跑,确实沒有用心听课,当然不知道这些规定了,可老王为什么也不认真听课呢?但是他已经沒有时间去弄明白这些事情了,随着刘欣轻轻挥了挥手,几名亲卫一齐上前,将他和老王拖了出來。

  天光大亮,队伍集合完毕,继续向长安进发,朝阳下,两颗悬在辕门下的人头显得格外地狰狞。

  长安城南门外,一大批官员早已经守候在那里,刘欣在徐晃、黄忠、向朗、贾诩等人的簇拥下进了这座气势恢宏的大汉都城。马车里,严蕊看着周围熟悉又陌生的景象默默发呆,而吕绮玲则明显有些兴奋,貂婵的嘴角微微浮起一丝笑容,她知道,她今后的家就将安在这里了。

  仅仅时隔一年,长安城已经大变样了。城墙还是那座城墙,但是走进城里,整齐宽阔的道路令人眼前一亮。道路两旁繁忙的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到处都是穿着统一制服的工程兵、穿着要满补丁的粗布衣服的民夫以及背心上标明号码的囚徒,整个长安城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工地,许多建筑也已经初见雏形。刘欣不由赞叹道:“巨达,速度蛮快的嘛。”

  向朗拱手说道:“回禀主公,长安的城墙几乎沒有受损,属下只是适当进行了修缮加固。城里的道路是将士们冒雪整修的,今年雪化以后又铺设了石板和细砖,道路两边也栽种了行道树。如今主要的街道均已修建完成,如果所需材料能够及时供应的话,年底之前属下便会将一座崭新的长安呈现在主公面前。”

  刘欣看出向朗的脸上并沒有丝毫兴奋,知道他话里有话,点了点头,说道:“巨达,是不是材料上有什么困难?”

  向朗苦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主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不仅砖石,就连木料也全部需要从关外转运,有时候干着干着沒有材料了,工程也只能停下來。非但如此,还要抽调一批材料运往草原,如果再不想想办法,今年恐怕……”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巨达,你是不是想在关中开砖窑、建石场、伐林木?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些事情想都不用去想!不过,材料短缺的情况也是事实,我会增派一支军队,加快从关东转运材料的速度。但是不管有多么困难,草原新城都必须在入冬前完成,所有的材料必须优先保证草原新城的建设。实在不行,长安城的建设就先停一停!”

  贾诩等人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虽然刘欣一直在强调,要等天下平定之日才另立明君,但是他手下这些人却已经等不及了,都希望能够在迁都长安的这一天扶保刘欣登基。如果长安城的建设延后,那就意味着刘欣登基的日子也要延后了,他们封妻荫子的日子自然又要等上些时日。

  几乎在场的所有人心中都有这个想法,但他们之间并沒有进行过联络,也沒有人把这番话说出來,只是默默地埋在心里,等到合适的那天付诸行动即可。他们与杨彪、黄琬等朝廷旧臣不同,他们都是刘欣的亲信,是跟着刘欣一起打天下的老人。他们不需要像杨彪等人那样为刘欣称帝摇旗呐喊,刘欣是不会忘记他们功劳的。

  但是,贾诩还是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启禀主公,关中林木繁茂,就算砍伐一些也沒有什么大碍,还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主公何必舍近求远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刘欣來自后世,知道如果现在砍伐了山上的树木,再取了地里的土來烧砖,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到时候大风一起,黄沙漫漫,不仅长安城,就连整个关中都不再宜居了。不过,这些道理一时半会也和他们讲不明白,刘欣只得打了个哈哈说道:“不为别的,就因为我喜欢这里的绿水青山!”

  这个理由足够强悍,他是这里的主人,他喜欢的东西,别人自然不敢破坏,也就沒有人敢再提什么意见了。不过,众人还是在心里暗暗嘀咕,只为了多看几眼绿水青山,就要浪费这许多人力和财力,一向节俭的刘欣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奢侈了呢。他们却不知道,这样清新的空气,这样清澈的河水,放在刘欣原來那个时代,可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奢侈品啊!

  刘欣当然也明白众人的心思,看到向朗有些黯然的神色,刘欣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如何解决材料短缺的问題,咱们不妨换个思路嘛。”

  第605章钉子户

  “换个思路?”正在为缺少建筑材料而忧心不已的向朗忽觉眼前一亮,连声问道,“主公的意思是?”

  刘欣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道:“我这一路过來,并沒有碰上一支运输材料的队伍,却是为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