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191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191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关羽听了这话。就知道刘备已经不打算继续追究秦谊的过错了。不禁放下心來。他却不知道刘备已经美美地品尝过杜秀娘的滋味。仍然满怀感激地说道:“小弟代秦将军谢谢大哥了。”

  刘备摆了摆手。说道:“二弟。你先不要忙着谢我。为兄已经想过了。这杜氏终是有夫之妇。非贤弟良配。为兄欲为贤弟觅一门好亲事。男大当婚。贤弟休要推辞。”

  第480章后悔不迭

  关羽并不知道今天在秦谊家中发生了什么。他只以为刘备担心他会沉迷于杜秀娘的美色。而消磨了意志。这才想要为他说一门亲事。好分散他的注意力。一直以來。刘备待他都比亲兄弟还要亲。他也十分敬重刘备。根本不会想到其他层面上去。

  既然刘备已经这样说了。关羽怎敢拂了刘备了好意。而且为了让这位令人敬重的大哥放心。尽管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关羽还是露出了一脸感激的神情。拱手说道:“但凭大哥作主便是。”

  刘备对自己这位结义兄弟太了解了。根本不相信他会这么爽快就答应下來。继续说道:“二弟。你就不想问一问。为兄替你说的是哪家的姑娘。”

  关羽本來对于刘备替他说亲的事情就沒有太大兴趣。所以不假思索地说道:“有大哥作主。小弟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才是我的好兄弟。”刘备呵呵笑道。“二弟。为兄所说的乃是曹豹将军的爱女。年方二八。姿容秀丽。正可为贤引的佳配。”

  前段时间。曹豹想将女儿献与刘备的事情。关羽自然是清楚的。现在听说刘备要给他说的这门亲事。居然就是曹豹的女儿。不由吃了一惊。连连摆手。说道:“大哥。此事万万不可。”

  刘备奇怪道:“有何不可。”

  关羽嗫嚅半晌。终于正色说道:“回大哥。在小弟心中。此女与长嫂无异。”

  刘备放声大笑。说道:“贤弟。你多虑了。那天为兄之所以拒绝曹豹。其实就是想替贤弟说成这门亲事。”

  关羽沒想到刘备时时刻刻在为自己操心。感动不已。连声称谢。便将这门亲事应了下來。却哪里知道。这只是刘备临时想起來的一个借口而已。否则刘备又为何要等到今天才提起这件事呢。

  刘备见关羽答应了这门亲事。并沒有完全放下心來。他知道关羽虽然最重情义。但是万一得知自己在这件事上欺骗了他。也难免与自己反目成仇。所以。自己与杜秀娘之间的事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关羽知道。

  但是。刘备也知道。他过去和关羽走得太近。食同桌、寝同席。出双入对。比夫妻之间还要亲近。除非他今后不再去找杜秀娘。否则这件事早晚会让关羽知道。可是。经过今天这一场。刘备知道自己再也放不开杜秀娘了。他不仅今后会继续纠缠杜秀娘。而且要想个万全之策。让她和自己做个长久夫妻才好。这样一來。要想瞒住关羽。只有将关羽远远地支使开去才行。

  在回府的路上。刘备就一直在思考。现在见到关羽对自己说的那门亲事兴致不高。虽然满口答应。却更多的是出于感激。不由更坚定了他要将关羽调走的决心。

  刘备上前一步。用力握住关羽的双手。一脸郑重地说道:“贤弟。你我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这么多年來在一起。早就胜过了亲兄弟。为兄真的不舍得与你分开啊。”

  关羽自然又是一番感动。连声说道:“大哥放心。小弟就算成亲以后。也会每天与大哥在一起的。”

  既然这么多年來。刘备能够放着房中的美妾不顾。而整天与他这个小弟呆在一起。关羽相信自己也能够做到不为女色所迷。继续整天围着这个大哥转。

  关羽哪里知道。他这番话却将刘备吓了一跳。如果关羽整天和刘备呆在一起。刘备哪里还有机会去找杜秀娘快活。

  刘备只得苦笑道:“贤弟。你想哪里去了。为兄是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需要交给你去完成。只是这样一來。不仅贤弟可能身陷险境。而且你我兄弟之间许久都难以见上一面。着实叫为兄好生为难啊。”

  关羽神情凝重起來。拱手说道:“大哥尽管吩咐。纵使是刀山火海。小弟也在所不辞。”

  刘备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贤弟。广陵空虚。无人镇守。必多盗贼匪患。为兄思來想去。除了贤弟。徐州再沒有人能够担此重任。只是……”

  关羽一抱拳。说道:“大哥不用说了。小弟明早便动身前往广陵。保证令大哥无忧。”

  刘备这样做并非完全是为了将关羽支开。他也想要恢复广陵的秩序。虽然广陵及辖下各县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笮融的破坏。许多百姓也都渡江南下。但是也难免有一些百姓留恋故土。不肯远离。还有一些百姓受害不深。或者藏匿起了一些粮食。足以熬到明年夏收。这些百姓也是不会远离的。所以。只要经营得当。过不了几年。广陵就会渐渐繁荣起來。对于缺少地盘的刘备來说。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基业。

  当然了。这件事完全可以交给其他人去做。刘备手下除了关羽之外。虽然再沒有什么出色的武将了。但是像陈珪、陈登父子以及孙乾、简雍等人。都是善于处理政务的高手。而短时间里。广陵并不会发生什么战事。沒有哪一个诸侯会在这时候对那片刚刚遭受荼毒的土地感兴趣的。

  刘备这时候将关羽派出去。更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让关羽暂时离开自己的身边。好让自己有机会能够去找杜秀娘。只要是刘备的命令。关羽就会无条件地去执行。哪里会想到这里面还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次日清晨。关羽便点起一万兵马。离了徐州南门。迤逦往广陵而去。他却不知道。刚刚还在城门外泪流不止地为他送行的那位仁义大哥。此刻正急吼吼地直奔徐州城北……

  襄阳城南门外。刘欣也在亲自相送几个人离开。那是受到刘欣的邀请。特意从吴郡赶回來参加庆功酒宴的糜竺、虞翻、甘宁等人。

  张昭、张紘二人并沒有在这里。他们不约而同地婉拒了刘欣的邀请。仍然留在了吴郡。这二张是徐州的名士。颇有资财。即使迁到了江南。生活也无须担忧。不过。这几天。他们也沒有忙着置办产业。而是继续在难民营帮忙安顿逃难过來的百姓。毕竟一下子从江北过來上百万的难民。需要做的事情确实太多了。

  臧霸、徐盛却都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次邀请。他们并不像二张那样矜持于自己的身份。尤其徐盛。更想通过这次机会來谋一个进身。刘欣自然要满足他们两个人的愿意。让徐盛到水军之中担任一名校尉。因为张辽在徐州的时候与臧霸有过一些交往。彼此熟悉。刘欣则将他分配到了第四军团。

  二张虽然沒肯來到襄阳。不过。今天刘欣送别的这群人中。却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面孔。那便是太史慈。

  太史慈被甘宁擒获以后。是一百个不服气。认为自己输得冤枉。吵着要和甘宁真刀真枪地打上一场。若是放在往日。以甘宁的火暴脾气。说不定就真的和他比个高下了。但是。甘宁经历了停职待参的教训。已经谨慎了许多。根本不理睬太史慈的叫嚣。不过。甘宁还是很欣赏太史慈敢于一个人就來阻挡水军舰队的勇气。也沒有过分为难他。而是派了一队士兵。将他押解到了襄阳。

  刘欣听说甘宁居然擒获了太史慈。而且将他押解到了襄阳。大感意外。來自后世的刘欣是深知太史慈为人的。不假思索地便将他作为了自己收服的对象。赶紧迎了出來。亲自解开他身上的绳索。又脱下锦袍披在他的身上。这番做作当然是学得后世孙策对待太史慈的那一套了。

  不过。太史慈对于刘欣的好意并不领情。抬手照着刘欣便是一拳。他在历史上愿意归顺孙策。完全是因为两个人刚刚经过了一场大战。颇有点不打不相识。惺惺相惜的味道。而现在。太史慈本來就对于自己的失手满不服气。又哪里肯将刘欣这个文质彬彬的“小白脸”放在眼里。正要拿他开刀立威。一洗心中的闷气。

  可惜。太史慈低估了刘欣的实力。放眼天下。自从孟节死后。再论拳脚功夫。已经沒有一个人能够是刘欣的对手了。太史慈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刘欣都是好整以暇。轻描淡写地便将他的招数化解掉了。

  太史慈并非浑人。交了几下手便知道自己与刘欣的差距太大。刘欣根本沒有出全力。索性住了手。说道:“不打了。我不是你的对手。”

  刘欣哈哈大笑。说道:“东莱太史慈果然与众不同。”

  太史慈吃惊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东莱人。”

  自从被擒以后。他只说出自己的名字。并沒有多说其他事情。而且他在刘繇军中。也只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校尉。张英、薛礼他们一直就沒把他放在眼里。因此。他实在想不通。刘欣为什么对他很了解似的。

  果然。刘欣继续说道:“我不仅知道你是东莱人。我还知道你英雄了得。又事母至孝。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怎么样。有沒有兴趣來助刘某一臂之力。”

  太史慈自知不是刘欣的对手。他在刘繇帐下不受重视。到了这里。虽然是俘虏身份。刘欣却待他极厚。到了这个时候。又哪有不答应的道理。慌忙翻身拜倒。因此。当糜竺、虞翻、甘宁他们來到襄阳的时候。庆功宴上又多了一个人。

  因为江南有百万难民等着安置。糜竺等人也不便久留。庆功宴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刘欣便为他们送行。一直送到城门外。这才依依惜别道:“可惜二位张先生不曾能够來此。令刘某引为憾事。”

  太史慈朗声笑道:“主公放心。待我回到吴郡。将庆功宴的事情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会后悔不迭。”

  第481章解决之道

  糜竺笑道:“子义。你想错了。二位先生淡泊名利。即使主公委以要职。估计他们也会百般推辞。哪里会后悔呢。”

  昨天晚上的那一顿酒宴。拉近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距离。糜竺对太史慈的称呼也亲近起來。不过。对于太史慈认为张昭、张紘会因此而后悔。他还是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这两位张先生就曾经先后回绝过陶谦的延请。可见他们并不在乎能不能获得一官半职。

  刘欣也笑了起來。说道:“他们后不后悔刘某不能确定。不过。刘某想來。他们这样做并非淡泊名利。只是有些自持身份。子仲若是不信。等到明年春天。刘某亲自登门相请。他们一定会答应出仕來助刘某一臂之力。”

  “哈哈。哈哈”太史慈前仰后合。发出一阵放肆的大笑。

  甘宁不悦道:“子义。你难道不相信主公的话吗。”

  昨天晚宴以后。甘宁与太史慈借着酒兴较量了一番。结果平分秋色。不过。两人的关系却好了起來。但是。好归好。甘宁却容不得人对刘欣有半点怀疑。在他看來。刘欣的判断从來就沒有错过。既然刘欣说了。张昭、张紘终会出仕。那么他们就肯定会出仕。又有什么可笑的。

  刘欣对自己的判断也是深信不疑。历史上孙策派人相请张昭、张紘。他们起初也沒有答应。后來孙策亲自登门。还不都是欣然领命。如今。刘欣的身份、地位和实力。比起历史上的孙策來强上不知道多少倍了。他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刘欣降尊纡贵的亲自邀请呢。所以。在刘欣听來。太史慈的大笑并非对他的怀疑。而是已经认同了他的话。

  果然。太史慈挥了挥手。说道:“兴霸。你胡说什么呢。我怎么敢怀疑主公的判断。至于那两个古板的家伙肯不肯出來当官。我哪管他。我说他们会后悔。是因为他们错过了一顿好饭。等到了吴郡。我一定要告诉他们。我吃了些什么菜肴。保管他们谗得直流口水。哈哈……”

  众人这才明白太史慈说的是怎么回事。不觉连连点头。一致认为太史慈这番话说得十分有理。

  昨天晚上那顿酒宴确实是他们生平以來吃过的最好的酒宴。而且这样的酒宴。就算你有再多的钱。也沒地方吃去。

  晚宴上的各种菜肴都是他们从來沒有吃过的。只因为这些菜只有州牧府的人才会做。至于如何做这些菜。一些关键的技艺至今沒有外传。因此。除了州牧府。在其他地方是不可能吃到这样酒宴的。

  刘欣手下虽然人才济济。但是迄今为止。有幸品尝过州牧府手艺的。除了他那六个结义兄弟以外。也只有沮授、田丰、蔡邕等寥寥数人。加起來绝对不会超过十五个人。昨天应邀参加晚宴的一共也只有十个人。除了糜竺等六个外。还有张郃、张辽、高顺、张任四人。他们是第三、第四军团的正副军团长。更为难得的是。昨天酒宴上的所有菜肴。都是刘欣亲自下厨烹饪出來的。

  都说君子远庖厨。只是刘欣从來沒有将自己当成一个谦谦君子。因此他也不会介意亲自下厨。这些年以來。州牧府里已经培养出了一批技艺高超的厨娘。就连朱倩现在也很少亲自下厨了。按道理是不需要刘欣动手的。不过。在刘欣看來。糜竺他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一百多万徐州百姓顺利地接过长江。并且初步安置妥当。这样的功劳怎么封赏都不为过。他亲自下厨弄几样小菜。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但是在糜竺、甘宁他们看來。这份荣耀却是用任何封赏都换不到的。因此听了太史慈的话。一个个深表赞同。

  刘欣听太史慈这样一说。自然明白其中的缘由。哈哈笑道:“照子义这样一说。他们确实应当后悔了。像昨晩那样的酒宴。恐怕他们是很难再有机会吃到了。”

  “哈哈。哈哈……”众人都爆发出一阵大笑。也不知道是在笑张昭、张紘错过了一顿好饭。还是笑他们沒有眼光。放着这么好的主公却不知道追随。

  送别了糜竺等人。刘欣并沒有急着回转州牧府。而是缓步走上了襄阳街头。襄阳的大街上依然像往常一样繁华。南來北往的客商川流不息。大大小小的商铺宾客盈门。

  看到这样的情景。刘欣并沒有感到丝毫兴奋。相反。他的眉头却越拧越紧。因为一年以后。他的整个权力中心将要逐步迁往长安。到时候。襄阳城还能够继续保持今天的繁荣吗。

  刘欣的担心不是沒有道理的。虽然沒有任何人明说。但是襄阳现在的地位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大汉王朝的首都。而刘欣非常清楚。就算后世一次小小的乡镇合并。都会让原先的一个集镇退化成破落的村庄。何况这是一次迁都呢。

  但是。刘欣却不得不这样做。上千年的见识告诉他。当中国大地发生分裂的时候。总会出现北强南弱或者西强东弱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军马。因为今后相当长的年代里。骑兵都是最强大的兵种。常常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谁拥有更多的军马。谁就占据了先机。别的暂且不论。单凭能够更方便地获得战马这一项。刘欣就必须将权力中心迁到长安去。

  事实上。除了更容易获取战马以外。刘欣选择长安作为权力中心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长安周边有四座雄关拱卫。易守难攻。未战已经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再比如董卓修建的郿邬城。刘欣并沒有像历史上的吕布那样一烧了之。而是将其加以改建。完全可以作为新的研发中心和庞大的军事基地。

  也就是说。当权力中心迁往长安以后。襄阳除了仍然是州城以外。主要功能将集中在民用方面。目前的襄阳在民用物品方面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尤其襄纸和白瓷更是当地的两大拳头产品。

  但是。在研究了大汉疆域图以后。刘欣已经决定明年春天开始。就要将白瓷的生产基地逐步转移到豫章去了。因为刘欣知道。后世的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那里的条件更能够生产出优质的青白瓷。而根据他的记忆推断。景德镇应该就在今天豫章郡的鄱阳县位置。如今豫章已经在他的治下。他沒有理由不将白瓷生产搬迁过去。

  至于襄纸。暂时还不会进行搬迁。但是等他将來拿下九江郡的时候。那里也难免要建立起新的纸厂。终会对襄纸造成一定的冲击。

  从内心來说。刘欣不希望看到这座承载了他实现宏图霸业希望的城市沒落下去。但是他又不能为了照顾一座城市而放弃全局。这也正是刘欣的为难之处。

  刘欣边走边想。突然看到前方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也如他一样。一边走一边在思考着什么。刘欣停下脚步。仔细一瞧。认出來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曾经处心积虑想要置他于死地的王允。只是许多日子不见。王允仿佛变得更老了。满脸的皱纹。头发也越來越白了。

  王允也看到了刘欣。连忙让过一旁。拱手说道:“草民王允见过刘大人。”

  刘欣一愣。他记得自己早就答应过貂婵。让王允去襄阳书院任职。他怎么还以草民自称。难道是王允拒绝了自己的好意。不过。王允既然能够主动和自己打招呼。说明他对自己的感观已经有所改变。应该不会拒绝出來做事吧。

  突然刘欣记了起來。貂婵好像说过。她一直沒有去见王允。而是希望刘欣能够陪她一起去。刘欣也已经答应了。只是最近担心徐州难民的事情。竟将这件事忘到了脑后。

  王允见到刘欣满脸惊异。却一言不发。羞愧地说道:“刘大人。这些日子。草民在襄阳看了许多。也听了许多。终于明白自己过去是真的错了。如果草民过去做了什么对不起大人的事情。还请大人海涵。”

  刘欣知道。像王允这样一个固执的人。如果不是真的有所感悟。是不会轻易低头的。不禁露出了笑容。说道:“王大人说哪里话。刘某岂是小肚鸡肠的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今后休再提起。前几天。刘某就想陪貂婵姑娘一起去探望王大人。只是事务繁忙。一直未曾得空。倒要请王大人见谅才是。”

  王允听刘欣提到貂婵。不觉潸然泪下。哽咽道:“都是草民糊涂。恐怕小女现在也不愿意再认我这个义父了。”

  刘欣哈哈笑道:“王大人。你多想了。貂婵姑娘还是很敬重你这个义父的。她之所以一直沒有去探望你。都是想等刘某同去。她还替你求了一份职司。到时候由她亲口告诉你吧。”

  王允吃惊道:“大人说的可是真的。你还愿意起用王某这个罪人。”

  刘欣之所以答应给王允安排职司。并不仅仅是为了收拢人心。也不是因为貂婵的请求。而是他知道。王允与曹操、刘备、袁绍等人不同。他沒有自立的野心。之所以反对刘欣。只不过是因为他心目中的皇室正统是刘协而已。

  不过。从王允今天的表现來看。刘欣知道王允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不由正色说道:“这汉室江山终是我刘家所有。王大人是忠于汉室的。这一点刘某非常清楚。又怎么会放弃王大人这样的忠臣而不用呢。刘欣今天正有一事左右为难。不意巧遇王大人。倒让刘某想到了一条解决之道。”

  第482章有利大家沾

  王允拱手说道:“不知大人遇到了什么为难之事。可有草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这些天在襄阳的所见所闻。以王允在官场上勾心斗角、浸淫多年的经验。自然能够分清这些百姓嘴里说的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又如何能不知道民心所向。至少在襄阳。百姓们都是向着刘欣的。王允虽然还看不到“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高度。但是刘欣深得百姓拥护。又有汉室宗亲的身份。如果他想当皇帝。肯定容易为天下人所接受。不知不觉中。王允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王允表现得如此热情。倒令刘欣十分意外。不过。刘欣当年既称偷中之王。自有一身绝技。他不仅善于察言观色。伪装自己的本事也绝对一流。即使他不刻意所为。别人也很难看穿他的心思。当然了。他的这一套对付马芸却全然无效。

  听了王允的话。刘欣的脸上波澜不惊。看不出是喜是忧。只是淡淡地说道:“这些事情就不劳烦王大人操心了。刘某已有应对之策。到时候自然会说与王大人知道。”

  王允不觉有些失望。他并不甘心就这样被废为一个庶民而郁郁终老。同样位列三分。杨彪、黄琬都活得比过去还要滋润。他心有不甘啊。不过。刘欣虽然说了不用他來操心。但仍然称呼他为王大人。显然并沒有将他当成一个庶民來看待。这样的话。他就还有起复的机会。

  刘欣见到王允脸上阴晴不定。早猜到他在想些什么。不由笑道:“王大人。你回家耐心等候吧。就在这几日之内。刘某必定陪貂婵姑娘去你府上走一趟。”

  王允大喜道:“那草民就在家中恭候大人光临了。”

  接连过了两天。刘欣都沒有去看望王允。他并非有意吊着王允的胃口。而是临近岁末。有些更重要的事情急需处理。

  潜伏徐州的幻影组织在战乱中遭受了严重破坏。不仅许多秘谍死于非命。就连配属给他们的十只信鸽也损失殆尽。这也是沒有办法的事情。许多百姓在逃难过程中食不裹腹。就连洞里的老鼠都被挖出來吃掉了。而那些扮成普通百姓的秘谍。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他们随身携带的鸽子自然成了别人眼中的美味。又何以幸免呢。

  要在短时间内将徐州的幻影组织恢复到两年以前的规模和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在徐州城中幻影的核心人物都沒有遭到重大伤亡。基本的框架还在。勉强还能够维持运作。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资金和人员。

  资金的事情比较好办。刘欣前几天发起为徐州难民捐钱捐物的运动。本意只是为了增强治下各郡县百姓的凝聚力。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各地捐赠活动开展得十分踊跃。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收到了大量钱粮物品。倒为刘欣节省下一大笔开支。这样一來。刘欣就可以腾出足够的资金來支持徐州幻影的重建。

  但是。人员的补充就要困难得多。因为秘谍不同于其他人员。不仅要掌握特殊的技能。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更要求高度的忠诚。刘欣向來重视情报工作。所以襄阳的幻影总部一直都在召募、物色和培训合格的秘谍人选。但是。在这之前。刘欣已经让沮授将大部分人员调往了江南三郡。因为那里一下子多了上百万人口。难免有其他诸侯的细作混杂在里面。需要专业的秘谍人员去加以甄别。

  其实。别的诸侯并不会像刘欣这样重视情报工作。有些人甚至直到战前才会出去几队侦骑斥候打探一下军情。像这种在逃难的人群中安插细作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但是。刘欣却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他对江南是寄于厚望的。

  刘欣知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都缺少金、银、铜这些贵重金属。所以到了后世。甚至专门成立一支部队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勘探和开采黄金。刘欣和马芸虽然都依稀记得一些重要矿藏的大致地点。但是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无论勘探还是开采都十分困难。即使能够找到这些矿藏并加以开采。也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如果不想通过自己开采來获得这些资源。那只要向外索取了。索取有两条途径。一是武力掠夺。二是贸易所得。刘欣虽然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但他本质上并非是一个推行强权的人。所以。在这两条路上。他更倾向于通过贸易手段來达成目的。这也是他想要重建西域都护府。重开丝绸之路的主要原因。

  丝绸之路是一条商业之路。但是输出的商品却不仅限于丝绸。刘欣知道。有三件商品一定会受到西方贵族的喜爱。从而可以为大汉王朝换回大量的真金白银。这三件商品就是丝绸、瓷器和茶叶。而江南恰恰就是或者即将成为这三件商品的重要产地。其中有许多技术都需要严加保密。事关大汉王朝的经济命脉。刘欣又怎么能够不小心一点呢。

  所以。在重组徐州秘谍的事情上。刘欣能够做的也只能是调拨钱物和调整现有人员了。正因为人员上的捉襟见肘。才整整耗费了刘欣两天的精力。也只能勉强保证徐州幻影能完成一些基本任务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