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171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171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离着巷子口还有三四步路的时候。前面突然押进一个人來。那人身高不过六尺。戴了顶斗笠。挑了担青菜。正一步一晃地挨了过來。看模样是个菜农。陈群见到有人过來。心头大喜。寻思着找个机会脱身。赶紧抬眼看去。只见那菜农的斗笠压得甚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叫人看不真切。也不知道他注意到自己的处境沒有。陈群正焦急之时。那菜农已经來到了近前。

  巷子十分狭窄。那菜农又挑了担子。竟然挡住了陈群他们的去路。“刀疤脸”见状喝道:“那汉子。你且退一退。待我们过去。你再走也不迟。”

  他不说这话还好。这一说话。那菜农索性撂下担子。扯着嗓门。粗声粗气地说道:“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凭什么要我让你们。你们退回去。让我先走。”

  这条巷子并不算短。三个人挟持着陈群已经快要走完了。如何肯退回去。再说了。陈群的四个随从还被杀死在这巷子里头。退回去自然就要露馅了。

  “刀疤脸”朝着两个同伴看了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狠色。悄悄往后退了一步。似乎要让出条道路來。菜农不屑地“哼”了一声。重新将担子挑到肩上。晃晃悠悠便走了过來。“刀疤脸”的两个同伴也都暗中戒备。两双手都悄悄握住了藏在身后的刀柄上。

  突然。那个菜农脚下一滑。立足不稳。整个人向“刀疤脸”跌了过去。“刀疤脸”一门心思控制着陈群。只以为两个同伴拿下一个菜农又有什么了不起。却不料那菜农眨眼间却到了自己的面前。

  “刀疤脸”还沒有反应过來。便觉得腹部一凉。低头看时。一柄短刀从他的腹部插入。向上撩起。直至胸前。划拉开一个大口子。五脏六腑都流了出來。“刀疤脸”痛苦地抬起头來。这才发现。自己的两个同伴已经捂着喉咙。正缓缓向地上倒去。那个菜农已经飘身退在三步之外。手里还持着那根扁担。只是扁担的两头都已经染上了一丝鲜血。

  那个菜农几乎是在举手投足之间便连杀三人。陈群不及出声。只见那个菜农将斗笠朝上面掀了一掀。咧嘴笑道:“长文先生。让你受惊了。”

  陈群定睛一看。吃惊地问道:“乐将军。你怎么來了。”

  原來。这个菜农竟然是曹操手下的大将乐进。曹操担心陈群的安危。派遣乐进暗中相护。结果还真救了陈群一命。

  乐进将斗笠再次压低下來。小声说道:“此处不是说话之所。先生请快随我來。”

  临近邺城西门有一处不太起眼的布店。生意十分清淡。见不到几个客人。突然。一个伙计匆匆从外面溜了进來。直接进了后堂。垂首说道:“回掌柜的。他们失手了。”

  后堂里的那个人背对着门。听了伙计的话轻轻“咦”了一声。沉默半晌。这才挥了挥手。让伙计退了出去。那人缓缓转过身來。赫然正是宋掌柜。

  原來。宋掌柜对刘欣心存感激。执意要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于是沮授便将他派到了邺城來。这间布店便是宋掌柜设在邺城的一处联络站。

  陈群等人刚刚离开濮阳。幻影就得到了消息。派人一路跟踪到了邺城。为了防止被陈群他们识破。负责跟踪的并非同一拨人手。进了邺城以后。继续跟踪的任务自然就转到了宋掌柜的手上。

  很快。宋掌柜便摸清了陈群这几个人的动向。他们进了许攸府中以后就再也沒有出來过。宋掌柜很想再立一场大功劳。以报答刘欣。所以他在邺城的这段日子十分用心。发展了许多人手。在许攸家中自然也有他的眼线。

  只是陈群这次的事情太过机密。宋掌柜安插在许攸家中的眼线居然探听不到任何消息。当然了。许攸对于陈群到來的事情严格保密。并不是为了防备宋掌柜他们。因为许攸根本就不知道有宋掌柜这个人的存在。他这样做自然是为了防止袁绍知道他和曹操之间有秘密往來。

  结果。许攸和陈群越是这样鬼鬼祟祟。宋掌柜就越是心痒难熬。情急之下便想到了绑架陈群。从他嘴里拷问出來。曹操派他找许攸的真实目的。即使问不出什么东西來。能够将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陈群干掉。而且是在袁绍的地盘上。不仅对于曹操是个沉重的打击。还能挑起袁曹两家的纷争。

  绑架、暗杀这些活也不是幻影最为拿手的事情。而且又沒有上面的命令。只是宋掌柜通过眼线得知许攸会让陈群从后门离开时。他才临时起意。因为宋掌柜非常清楚。这些大户人家的后门外面是少有人经过。这件事本來已经快要得手了。结果半路上突然冒出來个乐进。陈群跑了不说。他还折了三个手下。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好在这三个手下只是外围人员。接触不到邺城幻影的核心。不过。这样一來。潜伏在邺城的整个幻影的行动也需要稍作收敛。暂避风头了。

  但是。被邺城顿时乱作一团。同一天之内。在许攸家后面的那条巷子里先后死了七个人。这在邺城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且不说那里是许攸家的后巷。许攸又是袁绍面前的红人。单单这七条人命就够邺城太守忙一阵子的了。

  幸好这些人的身份并不尊贵。有四个人是从兖州來的商贾。只是他们身上并沒有携带什么值钱的东西。另外三个则是本地的小混混。又沒有什么苦主。吵吵嚷嚷了一段时间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许攸却是忐忑了好长一段时间。陈群前脚刚刚离开他家。后脚就遭了别人的暗算。会是谁向他们下毒手呢。许攸很快便将怀疑对象锁定在了逢纪的身上。正是那天他在袁绍面前和自己唱反调。才使袁绍始终下不了突袭曹操的决心。难道逢纪已经知道自己和曹操暗通款曲了。可是他又为什么不向曹操告密呢。陈群的随从都死了。他自己又到哪里去了呢。

  许攸想不明白这些问題。曹操和陈群也想不明白。若说是袁绍下的手。他完全可以大张旗鼓地派兵捉拿陈群。根本沒有必要这样偷偷摸摸的。难道是许攸想要杀人灭口。可是陈群本來就住在他家中。他有的是下手的机会。何必等到陈群离开以后再动手呢。

  这件突发事件令许多人伤透了脑筋。可是又有谁会想到。这只不过是刘欣的手下擅自搞的一次失败的行动而已。

  虽然这件事在邺城哄动一时。但是可以肯定。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尽管如此。宋掌柜还是如实地将情况向襄阳作了报告。由于这次行动是他擅自策划的。等待他的将是來自幻影内部的严厉处罚。

  襄阳城中。糜竺焦急地算着日子。短短三天的时间在他看來。仿佛比三年还要漫长。到了第三天的午后。糜竺就再也坐不住了。连忙吩咐套了一辆马车。再次赶往州牧府。

  糜竺刚刚出门行了沒有多远。就听见身后传來一阵吆喝声。他扭头看时。只见数百骑人马簇拥着一辆囚车。正往这边而來。看他们行进的方向也是往东城区去的。

  襄阳城的大牢设在南门。按理说有囚犯來了应该押往南门去。而不应该送到满是官员府邸的东城区。

  糜竺的心中“咯噔”了一下。不由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再仔细一瞧。发现随车押运的这些士兵。除了飞虎亲卫。还有几十人身上穿的衣甲与刘欣手下的正规军团并不相同。

  正迟疑间。那队人马已经从他的身边经过。糜竺注意到。囚车里的那个人是个年过五旬的老者。满脸的萎靡。隔得老远便能闻到一股恶臭。显然遭了不少的罪。

  糜竺听张辽说过。刘欣无论是对待俘虏还是对待罪犯。都比较优厚。从來不允许底下的人滥用刑罚。即使动用囚车押运人犯。也会让他们坐在囚车中。而不会像这样将人犯架在半空。弄得半死不活的。不用说。这个人犯不是刘欣抓來的。肯定就是那天他所说的“罪魁祸首”。

  第428章不同的角度

  糜竺连忙吩咐道:“快。快赶到州牧府去。”

  襄阳城里不许纵马。那队骑兵也快不起來。糜竺很快就赶了上去。紧紧跟在他们的后面。远远的便望见囚车上那人低着头。随着囚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不一会儿。押解囚车的那队人便到了东城区。这里有严密的守卫。不可能让这么多士兵进到里面。所以队伍也随之停了下來。双方一番交接之后。大部分人都被留在了外面。只允许一名领头模样的人随着囚车向里走去。就连驾车的人都换成了一名飞虎亲卫。

  糜竺的马车却沒有阻碍。直接就进了东城区。因为他的宅子本來就在这里的。只不过糜家带來的人太多。糜竺便在在襄阳城中开设了几家店铺。这几天他是坐立不安。所以便去了城中的店铺转一转。今天的午饭也是在店铺中吃的。这刚刚赶回來。就碰到了押运囚车的队伍。

  果然不出糜竺所料。这辆囚车正是押往州牧府的。囚车前脚刚刚停在州牧府的门前。糜竺后脚就赶到了。

  这时。刘欣也已经得到了消息。带着沮授、典韦从府里走了出來。一出府门。刘欣就闻到一股恶臭。正是从囚车上散发出來的。他不由皱了皱眉头。沉声问道:“车上是谁。”

  那名领头的军官正是曹操的亲兵队长王图。他听到刘欣问话。赶紧上前一步。躬身施了一礼。谄笑着说道:“回大人的话。车上正是大人您要的那个‘罪魁祸首’。司徒王允。”

  其实刘欣早就知道。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就是曹操自己。否则就凭朝廷里那几个拥护刘协的大臣。根本不会想到偷袭襄阳这一招。既然罪魁祸首是曹操本人。他当然沒有将自己交出來的道理。所以刘欣一直在猜想。如果曹操真的交出这么一个替罪羊的话。那么这个替罪羊会是谁呢。

  刘欣想过很多人。却沒有想到曹操竟然把王允交了出來。并不是刘欣认为王允不够资格当这个替罪羊。相反。刘欣认为王允最有资格成为替罪羊。只是。刘欣还知道。王允于曹操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两个人曾经共同商议过对付董卓。再曹操行刺董卓失败以后。他也沒有将王允暴露出來。而且。王允是三公之中唯一一个跟随在刘协身边的人。在士林中有很大的影响。曹操怎么可能会将他交出來呢。

  然而。曹操真的把王允当作替罪羊交了出來。不仅如此。从囚车上这个人蓬头垢面、一身臭气的情况來看。王允还沒有少受折磨。可见曹操这个人当真心狠手辣。不念一丝旧情。其实。刘欣哪里知道。折磨王允并非出自曹操的指使。只不过是王图这个小人落井下石罢了。

  对于王允。刘欣并沒有太多的好感。毕竟他曾经派人來过襄阳。想要行刺自己。而且还对貂婵下了密令。害得自己到现在都不敢和貂婵太过亲近。这样一个人既然落到了自己的手上。刘欣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但是如何处置倒也不急在一时。

  刘欣挥了挥手。对府门外的亲卫说道:“來人。将王允带下去。好好给他洗个澡。先关押起來。容后再审。”

  王图做过牢头。也当过捕快。从來就不把这些囚犯当人看。他甚至将这些囚犯当作泄欲的工具。正因为他有这样变态的心理。一路上才会对王允百般虐待。以此为乐。听到刘欣居然还让人给王允洗澡。王图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

  刘欣一直在注意着这个人。见他生得高大英俊、仪表不凡。只是举止之间神情却有些猥琐。不由问道:“你是何人。”

  王图慌忙说道:“小人乃是曹丞相的亲兵校尉王图。奉丞相之命押解王允。如今王允已经交到了大人手上。不知道大人可有什么信物让小人带回。也好向丞相大人复命。”

  刘欣不觉有些诧异。沒想到这么重要的事情。曹操竟然只派了一个亲兵队长前來押送交接。

  但是。刘欣很快就想通了。曹操这样做。无非是想表示他根本就沒将自己放在眼里。这和他拖到最后一天。才将“罪魁祸首”交出來是一个道理。只是想尽量保留一些面子罢了。

  在刘欣这里也是一样。他对曹操将谁充作“罪魁祸首”并不看重。重要的是曹操肯交出这样一个“罪魁祸首”。襄阳遭到曹操的偷袭。尽管沒有得逞。但是如果刘欣不采取一点报复措施的话。不仅会受到诸侯的耻笑。而且很有可能影响到军民的士气。现在曹操交出了“罪魁祸首”。刘欣就可以当作曹操对偷袭襄阳的事情低头认错了。

  至于曹操是不是真心认错。那刘欣就管不着了。他只要对襄阳的百姓。对天下的诸侯有个交代就可以了。刘欣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大动干戈。想通了这一点。刘欣也就沒有必要纠结于曹操派谁过來了。于是点了点头。说道:“王校尉一路辛苦了。你们可以先去驿馆休息几天。饱览一下襄阳的风光。到时候我会修一封回书让你带给孟德。不过。你们这一行人的武器都必须交出來。等你们离开的时候才能还给你们。你可明白。”

  其实。不要说各地诸侯的使者。就连南來北往的客商也多有携带刀剑的。一來可以防身。二來佩剑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是王图这一行人多达数百。若是允许他们带着刀枪在城中晃悠的话。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來。所以刘欣才特别强调。要他们交出武器。

  王图才不在乎刘欣允许不允许他携带武器呢。他本來就不是块打仗的料。吃喝玩乐倒是他所长。早听说襄阳城繁华无比。恨不得多呆几天才好。刘欣的话正中他的下怀。连忙拱手称谢。早有亲卫过來。将他带了下去。

  糜竺一直候在旁边。等到王图退下。这才拾步上前。拱手说道:“草民糜竺拜见大人。”

  刘欣早就注意到他了。不由笑着说道:“子仲先生今天怎么如此客气。不会是为了那个‘罪魁祸首’來的吧。”

  糜竺被刘欣说破心思。老脸一红。说道:“不敢相瞒大人。糜某正是为此事而來。大人如何肯定。曹操送过來的便是那个‘罪魁祸首’。难道大人就不怕曹操随便弄个人來唬弄一下。”

  沮授知道刘欣的心思。他又掌管着幻影。自然也知道曹操、袁术、严白虎三方一齐偷袭荆州的來龙去脉。抢前一步说道:“子仲先生多虑了。此人乃是三公之一的司徒王允。挟持伪帝刘协出走洛阳。暗中勾结曹操、袁术、严白虎。都是此人所为。绝无半点虚假。我家主公想索要的正是此人。”

  糜竺听到这句话。不觉有些天旋地转。脸色“刷”的一下便白。原以为再坚持半天。这事情就能过去了。沒想到该來的最终还是來了。

  刘欣知道糜竺心系徐州百姓。见到他神情凄惨。有些不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先生的心情刘某能够理解。刘某一定会定一封书信给曹操。叫他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滥杀无辜。如果先生还不放心。刘某想委先生以安抚使之职。前往江夏、吴郡等地。设立难民营。专事收容因为遭逢战乱而背井离乡的徐州百姓。不知先生可愿担此重任。”

  安抚使这个官职糜竺沒有听说过。难民营更是前所未闻。但是大致的职责他却是听懂了。糜竺并非那种为富不仁的大户。在徐州的时候。每逢灾年他都会开设粥棚。刘欣所说的难民营在他理解中。大概和赈济灾民的意思差不多吧。只不过这是由官方开办的而已。

  糜竺并不在乎官位的高低。因此对于刘欣的这个任命。他是欣然接受。连忙拱手说道:“属下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刘欣颔首说道:“子仲啊。难民营的事情可不那么简单啊。不仅要给那些逃难來的百姓搭建帐蓬、准备食物。还要防止疫病流行。更要想方设法给这些百姓找些活干。让他们可以自食其力。尽快走出背井离乡的阴影。”

  糜竺听了一愣。原來难民营还这么多的道道在里面。但是。为了家乡的百姓。再困难他也不能退缩。糜竺咬了咬牙。说道:“属下绝不会辜负主公的厚望。”

  刘欣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有你这句话刘某就放心了。这样吧。子仲。你去找一下元皓。他会给你安排人手。调拨钱粮的。”

  看到糜竺匆匆离去的身影。沮授不解地问道:“主公为何想起來要设立这个难民营。徐州户口百万。要是知道主公设立了难民营。战乱起时。肯定会一股脑儿在涌过來。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啊。”

  刘欣呵呵笑道:“这要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了。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你看着这些逃难的百姓是负担。那么他们就一定会成为负担。如果你将这些逃难的百姓当作宝贵的资源。他们就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第429章逐客令

  “换个角度?”沮授沉吟道,“主公的意思是让这些逃难过來的百姓为我所用?”

  刘欣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只要运作得当,坏事也能变成好事。江南三郡地广人稀,正好可以用來安置从徐州逃难过來的百姓。公与,你去安排一下,将曹嵩在徐州遇害身亡,曹操即将大举报复的消息在徐州各地散布出去。”

  沮授吃惊地说道:“这个消息散布出去,徐州一定大乱,当地的百姓人心惶惶,只怕……”

  刘欣不等他说话,摆了摆手道:“现在乱起來,老百姓们还有时间收拾细软,寻找出路。如果真等曹操的大军杀到面前,只怕连逃命都來不及了。”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徐州户口百万,这个消息真的传播开去,恐怕很多人都会选择逃离家园,北边是曹操,东边是大海,他们逃难的方向只有向西、向南。向西是袁术的地盘,刘欣不能够保证这些人会继续向西到达江夏。但是,如果这些百姓向南走的话,渡过长江就能來到吴郡。刘欣的计划是将难民营的重点放在那里,再逐步将这些百姓迁徙到会稽、豫章二郡去。至于那些逃难到江夏的百姓,刘欣也会将他们转移到江南三郡去。

  沮授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刘欣的意思,这样一來,江南三郡就会突然增加大量人口,从长远來看是有利于那一带发展的。但是,沮授仍然有些不太放心,担忧地问道:“启禀主公,故土难离乃是人之常情,只怕徐州的战乱一过,这些百姓还会大量返回故乡,到时候,江南三郡将会变得更加萧条,主公不可不慎啊!”

  刘欣颔首道:“你的担忧不无道理,光将人吸引过來是沒有用的,还要想办法留得住人才行。所以,这些百姓逃难过來以后,绝对不能够只将他们聚集在难民营里,而要让他们开荒种地、植桑养蚕,只有让他们将江南真正当作自己的故乡,他们才不会继续想着徐州。这些就交给仲翔去做吧。”

  沮授皱着眉头说道:“只是这样一來,江南三郡又要多上一笔不小的开支。最近各地战乱频繁,白瓷、襄纸外销不畅,收益远远不及往年。凉州、司隶以及江南三郡不仅都沒有增加多少税收进项,而且修整道路、兴建水利、赈济灾民都需要大量钱粮,府库已经入不敷出了。”

  刘欣也知道沮授说的是大实话,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不仅是沮授说的这几个方面,今年新召募的大量军队饷银、装备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也是他无力再发动一次大型战役的重要原因。

  但是,这几件事情却一样都不能省,刘欣沉思片刻,还是坚定地说道:“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只要熬过了这两年,一切都会好起來的。这样吧,其他地方能节约就节约一下,通知巨达一声,长安、洛阳两地的宫室暂缓修建,集中力量先把城池修好。我再找夫人商量商量,看看能否从大汉钱庄借贷一些,以解燃眉之急。刘某的俸禄从这个月起先停了吧,夫人她们弄的那几家店铺生意还不错,足够贴补家用了。”

  其实,刘欣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俸禄,倒不是他钱太多了,而是他觉得,将來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何必再占这点便宜呢?但是,这番话落到沮授耳朵里,却令他激动莫名,要知道,就连当年的皇帝刘宏对于钱财都看得甚重。

  沮授突然站起身來,朝着刘欣深深一拜,哽咽道:“主忧臣辱!既然主公都不要俸禄了,属下敢不相随,从今天起,属下也不领俸禄了!”

  刘欣哈哈笑道:“公与啊,你为官清廉,又沒有其他产业,不领俸禄,夫人和孩子们吃什么?不要多想了,好好做事吧。”

  沮授一脸的坚决,拱手说道:“那属下就先领一半的俸禄!这是属下的一点心意,请主公恩准!”

  刘欣对于自己的手下非常厚待,像沮授这样级别的官员,俸禄自然十分丰厚,每年的收入折合成中平通宝大约有二十万钱之多,即使减半,也足够他们一家过上优越的生活了。想到这里,刘欣也就沒有继续坚持,点头说道:“既然先生有这份心,刘某也就不多说什么了,那一半俸禄就当朝廷向先生暂借的吧,待两年以后如数奉还!”

  这时,突听亲卫前來禀报,说是杨彪求见。杨彪虽然位列三公,实际上在刘欣势力集团中并沒有什么地位,和留在长安的那些公卿大夫一样,这次张辽与糜贞、郭嘉与唐娴两对新人的婚礼,也沒有邀请他來参加。不过,杨彪离开长安前往襄阳,是主动向刘欣做了报告的,所以刘欣对他的到來并沒有感到意外。其实,即使杨彪不主动报告,他的动向也瞒不过刘欣的耳目。

  刘欣这几天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不过,为了尽量拉拢这些旧臣,刘欣还是答应了杨彪的请求。尽管刘欣知道杨彪要來,却不知道他为什么而來,因此,听说杨彪求见,刘欣倒有些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要玩什么新花样。

  杨彪并不是一个人來的,陪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少年。一进书房,杨彪便拉了拉那少年的衣襟,两个人一齐翻身跪倒,向刘欣行起叩拜之礼來。

  刘欣吃了一惊,就算在朝堂觐见皇上,也不需要行叩拜之礼,何况自己现在还沒有坐上那个宝座。刘欣慌忙说道:“杨大人,你这是做什么?快快起來!这位小哥是什么人?”

  “下官已经见过了太后诏书,知道刘大人不仅为荆、益、司、凉四州总管,而且兼摄朝政,下官理当叩拜。”杨彪又冲着刘欣拜了两拜,这才在那个少年的搀扶之下爬了起來,指了指那个少年,说道,“这是犬子杨修,因为担心下官年迈,路途又远,所以坚持要陪下官同來。”

  听说他身旁的那个少年便是杨修,刘欣更加诧异了。刘欣早知道杨修学识渊博,就连狂士祢衡都对他刮目相看,却沒有想到他居然是杨彪的儿子,忍不住又打量了他两眼,微笑着点了点头,似乎有些明白杨彪的來意了。

  杨修见到刘欣朝自己点头,慌忙又施了一礼,说道:“草民杨修见过大人。”

  “呵呵,杨大人,令郎果然是一表人材啊。”刘欣一边称赞一边说道,“刘某有心让令郎在礼部担任一件职司,不知道杨大人可舍得将令郎留在襄阳?”

  举孝廉是当时的人们步入仕途的一个重要途径,杨彪虽然沒有明说他儿子有多孝顺,言语中却多有暗示,所以,刘欣立即便猜到,杨彪大老远的赶过來,一定是想帮他儿子求个官职了。

  杨彪位列三公,杨修在大汉王朝也算得上名符其实的**了。若在平时,他想谋个官职自然是轻而易举,根本不需要杨彪开口,就会有人将官帽拱手送上。可惜在如今这个乱世,连朝廷的号令都沒有人听了,何况三公?杨彪不远千里跑來蘀儿子求个出身,也情有可原。

  这些情况刘欣再清楚不过了,而且他早就听说过杨修的才名,就算杨彪不开口,刘欣也会给杨修安排个官职。再说了,刘欣虽然设立了六部,但是这六部也只是搭起了一个架子,许多职位仍然空缺着,他也确实需要大量像杨修这样的青年才俊。现在杨彪主动求见,对刘欣來说正中下怀,既拉拢了旧臣,又收获了人才,正所谓一举两得。

  “多谢刘大人厚爱,下官哪有不愿意的道理。”果然,听说刘欣要为杨修安排个职司,杨彪喜出望外,一把拉过杨修,说道,“修儿,快些拜见主公!”

  杨彪自己身居太尉,那是朝廷的官职,他虽然在刘欣面前自称下官,甘居刘欣之下,却也不好称刘欣为主公。但是,杨彪却也清楚,吏、礼、户、兵、刑、工六部是刘欣在朝廷之外另设的衙门,掌管六部的都是刘欣的亲信,能够进入六部任职,也算是刘欣的私人了,自然应当称刘欣一声主公。

  杨修也是心中暗喜,恭恭敬敬地说道:“属下愿为主公效劳,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杨修,刘某听说你才华出众。不过,做人也好,为官也罢,讲究的是脚踏实地,切切不可恃才自傲!”刘欣见杨修躬身应诺,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杨大人,令郎的职司我会让伯喈先生來安排的,至于他将來能有什么造化,就看他自己的努力了。你们父子俩來襄阳一趟也不容易,就请在驿馆小住几天,游玩游玩。过两天我再安排你见一位老朋友。”

  刘欣确实感觉有些累了。这段时间以來,他忙着接见各地的官员,了解情况,布置任务,今天好不容易全部处理完了,曹操又将王允送了过來。他正打算好好休息两天,再來审审王允。所以,对于杨彪的來意,他也沒有仔细琢磨,只以为他是专程來蘀儿子求官的,现在满足了他的愿望,自然要下令送客了。

  杨彪也是官场老油条了,哪能听不出刘欣这是下逐客令了,慌忙欠身说道:“回大人,杨某此來尚有要事禀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