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警花闯三国 > 第127章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127章

作者:乱石兰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0:39 来源:免费小说

  正如甘宁所料。严白虎的确沒有想到他们这么快就來到了吴城。因为他自己离着这里还有百十里地。刚刚开始逃命的时候。严白虎确实跑得很快。几乎边喝水吃干粮的工夫都沒有。可是。自从在会稽拐弯向北以后。严白虎行军的速度就放慢了下來。而且就算严白虎想快。他手下那些那些毫无军纪的乌合之众也快不起來。等进了吴郡地界。速度就更慢了。那里是他的地盘。到了余杭县。严白虎就停下不走了。说是要在县城休整一番。其实是过了几天苦日子有些受不了了。想要大鱼大肉犒劳犒劳自己。也少不了在城里祸害几个良家女子。这一耽搁就是两天工夫。结果便落在了甘宁的后面。

  直到当天傍晚时分。严白虎才率领人马回到吴城阊门外。却见城门紧闭。严白虎正的开口大骂。猛一抬头。便见城门下面悬挂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他仔细一瞧。不觉大惊失色。城门下挂着的正是他弟弟严舆的首级。

  忽听一阵锣响。刚才还空荡荡的城头上刹那间冒出无数黑衣黑甲的士兵。苏飞手持长枪。哈哈大笑道:“严白虎。吴城已经换主人了。你还不赶快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苏飞说完。不等严白虎答话。将手一招。只见乱箭如飞蝗一样射向城下。严白虎不敢攻城。勒马往回便走。

  行不多远。只听得号角声声。道路两旁又杀出无数伏兵。左边一员大将。手舞双鞭。大声喝道:“严白虎。认得黄盖吗。你趁我家主公北上洛阳袭取了豫章。想不到你也有今天。哼。你的死期到了。快纳命來吧。”

  右边一员大将更不答话。挥刀便砍。正是甘宁。顷刻间便将严白虎杀得人仰马翻。严白虎情知不能抵敌。拨马往斜刺里一条小路奔去。甘宁哪肯黑体。带了一队人马从后紧追不舍。

  严白虎眼看着甩不脱甘宁。慌乱之间看见前方河边拴着一条渔船。他从小在水边长大。不仅熟悉水性。而且摆弄船只也是一把好手。顿时喜出望外。弃了战马。纵身跃上渔船。挥刀砍断缆绳。就以刀杆为篙。将船儿撑往河中间去了。

  渔船主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单身汉子。今天收获颇丰。又卖了个好价钱。准备晚上好好改善一下。正兴冲冲地去前面村子里沽了一葫芦美酒。剁了半只烧鸡往回走。便看到自己的渔船被人抢走。渔船主人慌了神。扔了手中的酒葫芦。朝着河中大喊。严白虎哪里理他。早放下手中大刀。摇起船的那支橹來。

  甘宁赶到河边。只见严白虎那匹战马自顾自地低头啃着青草。一个渔夫正在那里捶胸顿足。水流甚急。等甘宁问明严白虎的去向。只见河上那条小船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黑点。在下游处转了个弯便不见了踪影。甘宁懊恼地骂了一句:“奶奶的。又叫这厮跑了。真是比兔子还快。”

  那渔夫见一下子來了这么多兵丁。虽然丢了渔船。正哭丧个脸。却也不敢多说半句话。

  刘欣反复强调要做到军民一家。这一点甘宁倒记得甚牢。安慰那渔夫道:“你丢了一条渔船。却捡來一匹战马。却也不算吃亏。这样吧。战马你留着也无用处。就由本将军收归军中。只是本将军随身不曾带得银两。你可于明日早起去吴郡太守府里找本将军讨要。切记。切记。若是过了明日。本将军便不认账了。”

  或许有人会问。甘宁如何能够这么快便打下吴城。吴城始建于春秋时代。传说是由吴国名臣伍子胥所筑。坚固无比。若是强攻。沒有十天半月是攻不下來的。而且还会付出重大的伤亡。

  甘宁虽然看上去暴躁异怒。嗜杀成性。其实他并非是个莽撞的人。否则就算个人再是武勇。也不可能称霸长江这么多年。听到“锦帆贼”三个字各路水寇都会主动退让。当甘宁带着士兵们悄悄摸近城门的时候。发现尚未到开门的时辰。城头上也是一片宁静。看不到一个人影。甘宁眼珠一转。便有了主意。

  开城门的时间一般在日出时分。以鸡啼为准。所以当年孟尝君逃回齐国的时候。就有一个门客学鸡啼叫。骗开城门。从而留下了鸡鸣狗盗的典故。甘宁当然不会去学鸡叫。他的手下也沒有这样的人才。他想出了另外一个主意。其实那时候的人普通起得并不算早。鸡啼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沒有起床。但城门为什么要开这么早呢。因为有几类人是需要赶在大家之前进出城门的。而且天天如此。城市和乡村不同。并不能做到自给自足。许多东西都要从郊区运进來。每天到了开城门的时候。便有附近乡村的农夫们挑着担、推着车。将各种菜蔬运进城内。再将粪便清运出去。甘宁见离开城门还有一段时间。便命令士兵们在通往城门的各个路口设下埋伏。不管什么人经过。一律先扣下再说。

  随着清晨的第一声鸡鸣。城门缓缓打开。门外已经守候着许多菜农渔夫。他们仍然穿着打满补丁的布衣。担子里的青菜、萝卜还挂着清晨的露珠。活蹦乱跳的鱼儿不时将沾着丝丝腥气的河水溅得到处都是。一切都和往日沒有什么两样。守门的军士忍不住打了个呵欠。天色尚早。他还想去睡个回笼觉。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似平常的菜农渔夫。其实早已经换成了甘宁手下的士兵。那些青菜的底下也都暗藏着雪亮的钢刀。就在守门军士转身的一刹那。锋利的钢刀便架上了他的脖子。

  夺下城门的过程。轻松的让人咋舌。但是甘宁并沒有沾沾自喜。而是挥舞着大刀直接奔向太守府。此时的太守府还沒有开门。甘宁那双惯用的大脚又一次发挥了作用。轻松地踹开了大门。接下來便简单粗暴地一通乱砍。于是。保命要紧的丫鬟奴仆们很快就将甘宁引向了严舆的所在。倒霉的严舆正搂着个娇滴滴的美人儿睡得香甜。便被甘宁一刀砍下两颗人头。想是因为昨天晚上运动有些过度。外面这么大的动静愣是沒有将他吵醒。至死都沒有弄明白出了什么事。

  却说许褚领了马芸的命令。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赶往长沙。只见大街上人來人往。到处风平浪静。与往日并沒有什么不同。许褚放下心來。直接來到太守府。却只有蔡中迎了出來。并不见甘宁等人。事到临头。蔡中也不敢再作隐瞒。将事情和盘托出。许褚经过在刘欣身边的这些年。行事已经知道了轻重缓急。而不再是当年那个只知道杀得快活的许仲康了。他沒有急着去追赶甘宁一行。因为按照他的计算。现在赶上去也來不及了。而且他随行只带了数十名亲兵。长沙城中的大部分守军又让甘宁带走了。城里连一个象样的将军都沒有。他首先必须确保长沙城的安全。然后再考虑其他。

  许褚一面安排快马将这里情况汇报给襄阳。一面巡视长沙的城防。布置守卫的重点。哪里需要留意。哪里需要加强。作为参加过两次襄阳保卫战的大将。许褚处理起这些事情已经是有条不紊。

  收到许褚派人送回來的告急文书。马芸也是吃了一惊。不禁对甘宁的胆大妄为、擅作主张甚为恼火。马芸生气了。并不是因为担忧长沙的安危。有许褚在那里坐镇。至少短时间内长沙还是安全的。马芸担忧的是甘宁带出去的那两万水军的安全。他们孤军深入敌境。又缺少足够的后勤补给。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会全军覆沒。这支水军是刘欣花费了很大心血。倾力打造的。刘欣虽然沒有明确说过。但是同样來自后世的马芸非常清楚。刘欣为什么这样重视水军。已经不单单是着眼于那条滔滔长江了。

  第317章身高力大(一更)

  马芸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她立刻下令暂停甘宁的一切职权。由许褚代理水军都尉。并将这件事写在送往长安的公函中。交刘欣定夺。紧接着。马芸又下令将刚刚从武关调回來。正整装待发准备前往牂柯郡的四万第一军团士兵。抽出两万调往长沙。由许褚指挥。务必要将甘宁的两万水军安全地救回长沙。

  许褚接到命令后。立即带着这两万步军前往豫章。见到了程普。这才知道甘宁已经去会稽追击严白虎去了。只得匆匆交代了几句。又领军往会稽而行。來到会稽城下。却见城头上插着“汉”字大旗。分明是荆州水军的旗号。可是看那些士兵的衣甲却又不像。

  正迟疑间。城门开处。早有一队人马迎了出來。为首一员将领手舞大刀。高声喝道:“会稽城现在已归于荆州牧刘大人辖下。來者何人。速速报上名來。”

  许褚见此人身长八尺。状貌奇伟。却不曾见过。不由喝道:“吾乃飞虎亲卫统领许褚。汝是何人。怎敢冒充我大哥的部下。”

  飞虎亲卫是刘欣手下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名头甚是响亮。那人听了已是一惊。又看到许褚身后士兵的装束。与甘宁所率军队一般无二。慌忙翻身下马。拱手说道:“末将董袭参见将军。末将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麾下之人。现已弃暗投明。今奉甘将军之命守卫此城。绝非冒充。请将军明察。”

  许褚却不敢大意。轻提大刀。沉声说道:“兴霸何在。怎不出來见我。”

  董袭见他唤出甘宁的字來。更是确信无疑。抱拳说道:“甘将军留末将与虞郡丞守城。他自领军往吴郡去了。将军远道而來。可进城一述。”

  许褚虽然见他言辞恳切。却仍不敢放心。一眼窥见城门内停着许多大车。大刀往那边一指。喝问道:“你城内备了这许多车辆。欲往何处。”

  说话间。城内一人骑马赶來。直奔许褚的马前一跃而下。朝着许褚施礼道:“属下会稽郡丞虞翻拜见将军。这些车上装的都是粮草。是属下于城中征集了运往吴郡前线的。”

  许褚沉声说道:“你们既然已经投效我大哥。可知道私征粮草。扰乱民众罪不容恕。”

  虞翻和董袭面面相觑。半晌方道:“此事已经禀明过甘将军。他允诺过待战事已了。再作价偿还。”

  许褚听了这话。才相信他们是真的已经投诚。于是将手中的大刀垂了下來。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尔等要将账册记载明白。不可有强取豪夺、中饱私囊的事情发生。否则。我认得你们。我手中的刀可不认得你们。二位。这座会稽城就交与你们了。等将來禀明主公。自会记你们一功。许某这就前往吴郡相助兴霸。还请二位指一指路径。”

  虞翻慌忙说道:“将军且慢行。虞某还有一事相求。会稽虽然已经归顺刘大人。但是周围诸县尚未克复。王朗也不知所踪。江南一境最近颇多山贼水寇。虞某收集得这许多粮草。正愁无法运往吴郡。既然将军意欲前往吴郡。不知可否拜托将军抽调一支人马护送押运。”

  许褚沉吟道:“本将军前來。随军携带得大量辎重粮草。足以接济兴霸。先生收集的这些粮草就暂时囤于城里。以备不时之需。只是兴霸行事怎这般鲁莽。不肃清匪患便直接进军吴郡。也不怕被人断了后路。这样吧。我留下一队人马。你等再挑选些熟悉路径的向导。定将王朗余部以及那些山贼水寇一网打尽。”

  这是许褚对甘宁还不太了解。才会生出这样的想法。甘宁本是长江上的一名水寇。长年过着刀头舔血的生活。自然也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生存战斗之道。否则也不可能在长江中上游称雄多年。他在遭遇官兵围剿或者与其他盗众火并的时候。一贯的做法就是擒贼擒王。面对敌方的船队。只集中力量攻击对方主将所乘坐的船只。每每能够收到奇效。而且屡试不爽。这一次他也是故伎重施。先攻打郡城。斩其首脑。然后再对付余众。只是情况与往昔有些不一样。竟让王朗、严白虎先后逃脱。

  虞翻听许褚要留些兵马清剿山贼。赶紧拱手说道:“将军明鉴。江南地广人稀。这些山贼水寇入则为民。出则为匪。单凭武力怕是剿灭不尽的。只要四乡八邻的百姓们都能够丰衣足食。贼寇自然会消失无踪。”

  许褚低头沉思片刻说道:“许某只是一介武夫。虞先生说的这些许某听不太懂。但是我大哥大嫂却最爱听这些东西。不如我差些人马护送先生去襄阳。先生可以当面讲给我家大嫂听。如何对付他们还由我家大嫂决定吧。”

  看到虞翻面色迟疑。许褚继续说道:“虞先生。我家大嫂可不是一般的弱女子。她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就连名闻天下的蔡伯喈先生对她都要礼敬三分。我家大哥现在尚在长安。如果赶过去。一來一回颇费时日。你且将这些道理说与我家大嫂听。也是一样的。”

  蔡邕当年流放江南。便曾经在会稽、吴郡一带逗留。虞翻就算沒有见过他的面。也听说过他的声名。既然连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都对州牧夫人敬重有加。想必那位夫人定有过人之处。想到这里。虞翻赶紧收起了轻视之心。拱手说道:“如此。在下遵命便是。”

  如今武关已克。关中大地也渐渐归于平静。沿途各个驿站均设立妥当。从襄阳往长安的通信已然恢复正常。马芸在接到刘欣书信的当晚就回书一封。与公函一起送往长安。

  长安太师府现在已经成了刘欣的临时官邸。不过。刘欣也只占用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地方。包括他日常休息的那处净室。一间书房。还有一处小小的花园。但是房间里的家具已经换了一批。在刘欣的亲自指导下。几个刚刚召募來的木匠。也打了几张木椅。一张书桌。就连吃饭的桌子也换成了一张八仙方桌。

  坐在刘欣对面的程昱。一眼便瞄见摊在书桌上的那封私信上写着四个阿拉伯数字。却不解其意。倒不是程昱有偷看别人家信的嗜好。实在是刘欣漫不经心地将那封家信摊在书桌上。偌大一张纸上去只写了“1314”四个阿位伯数字。将整张纸占去了一大半。程昱就是想看不见内容也避不开去。投效刘欣手下这么久。阿拉伯数字他早就认识了。而且也觉得非常好用。却想不通这封家信上只有这四个数字代表的什么。当然了。他也沒有八卦到要去打听人家夫妻之间的私语。

  刘欣看着那封公函。脸色渐渐凝重起來。如果不是他已经拿下关中和武关。打通了与襄阳之间的道路。刘诞、孟获突然发难牂柯。倒确实有可能让他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接过刘欣递过來的那封公函。程昱匆匆看完又传给了郭嘉。郭嘉看到沮授所提议的让刘欣纳祝融为妾。然后再同去中南宣扬汉蛮一家的政策。抚掌大笑道:“公与先生此计甚妙。属下当年游历各处。也曾去过中南一带。知道火神在蛮族心目中代表着什么。主公若是娶了火神的后人。何愁蛮族不附。”

  刘欣已经有三年多沒有见过祝融了。按马芸信上的说法。当年的小姑娘现在身高力大。他不由的想起了后世赛场上重量级的柔道运动员。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摆摆手说道:“国家大事岂能寄托于一桩婚姻。也太过儿戏了。此事以后休再提起。”

  这倒是刘欣的真心话。來自后世的他可不相信通过一桩婚姻就可以收买一个民族。他相信共同的利益才可以让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看到郭嘉似乎还想再说什么。刘欣干咳一声。继续道:“奉孝。既然你去过中南一带。我就派你经汉中前往牂柯。协助子龙、恶來他们抵御孟获。若有机会则进军中南四郡。若沒有机会。只要守住牂柯就算大功一件。”

  郭嘉拱手道:“属下谨遵主公将令。属下还有一事。如今主公统领荆、益二州。又执掌大半个司隶。不出数日则凉州也将归于主公管辖之下。主公如今却只居荆州牧。恐难以服众。以难收诸州士民之心。听说曹操已经自封为丞相。袁绍也接受了刘协的诏书。担任大将军一职。其野心皆是昭然若揭。既然主公已经不承认刘协这个皇帝。那么天下无主。主公何不……”

  刘欣明白郭嘉的意思。他是要劝自己及时上位。赶紧抬手止住他的话。说道:“奉孝。刘某已经有言在先。待天下大定之时另立明君。如今虽然天下无主。但只要我等尽忠职守。又何愁八方士民不肯归心。当务之急。应当先重民生。令百姓丰衣足食。汉中百姓向來困苦。司隶各地又饱受董卓的残害。如何让他们富裕起來。过上好日子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正商议间。又有徐晃的书信从洛阳送到。说是虎牢关已经剩下一座空城。司隶之地也都尽收囊中。曹操全军皆退往濮阳。请示要不要趁胜追击。

  第318章还不止这些(二更)

  徐晃这封书信的到來。打断了他们刚才讨论的议題。刘欣趁机岔开话題。说道:“如今天下。曹操挟持伪帝刘协。占据青、兖二州以及豫州的部分地区。袁绍占据了冀州、并州。不日就将击败公孙瓒。吞并整个幽州。其余诸侯如陶谦、袁术、刘繇等人各霸一方。征讨董卓的战争虽然获胜。却也损耗巨大。如今只宜安抚百姓、剿除残匪、休生养息。我欲令公明暂时收兵。诸位以为如何。”

  郭嘉、程昱、蒯越三人都是连连点头。对于暂时罢兵的策略他们沒有丝毫异议。

  刘欣扬了扬手中那封书信。沉声说道:“这场战争给我们的教训异常深刻。就拿军队來说。过去。我一直强调精兵策略。过于重视了军队的质量而忽视了军队数量。以至于在兵力的使用上经常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完全可以趁着曹操新败。一举拿下豫州。甚至攻入兖州。但是。我们现在却不能这样做。战线拉得过长。许多地方说会出现兵力空虚。为敌所趁。就连襄阳都两次受到敌人的突袭。虽然襄阳最终守住了。但沿途百姓难免遭受刀兵之祸。人心也不免要有所动荡。”

  在冷兵器时代。同一兵种之间的战斗力实际相差无几。决定战争胜负主要依靠将领的武艺和智慧。刘欣的精兵政策实际上确实让他军队的战斗力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在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强大的机动力的前提下。战斗力的这种提升仍然不能保证己方立于不败之地。两次守住襄阳都有运气的成份在里面。见到刘欣能够主动认清自己的错误。程昱等人都是暗自欣慰。他们早就想提议扩大军队规模了。而且以襄阳的实力。完全能够负担得起庞大的军费。

  程昱现任兵部尚书。军队的召募、编组是他的份内之事。听到刘欣的话里有扩军的意思。赶紧起身说道:“启禀主公。属下以为如今主公管辖的地域渐广。兵力确显不足。有必要及时召募新兵。现在第一、二、五三个军团建制残缺。可将去年的新兵先行补充入这三个军团。以解燃眉之急。”

  刘欣将手一挥。断然说道:“不行。这次能够守住襄阳。那支新兵队伍不仅表现出色。而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剩下的都是浴血重生的勇士。我想将他们单独组成一个新的军团。暂编为第六军团。征讨董卓的这几场大战。缴获战马颇多。第六军团将全部由骑兵组成。编制五万人。可由各大军团中挑选优秀的骑手补充入列。”

  由一批新兵单独组成一个军团。而且是清一色的骑兵。足以看出刘欣对他们在襄阳保卫战中的表现非常满意。也是对他们作出的贡献最大的肯定。

  蒯越久居襄阳。又跟随刘欣多年。知道战马在南方是稀缺资源。从來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也可以组建一支独立的骑兵军团。不由激动起來。拱手说道:“主公若有这样一支骑兵军团相助。何愁霸业不成。只是不知道主公想要委任谁做这个骑兵军团的军团长。”

  刘欣沉吟道:“若论冲杀驰骋。翼德和子龙都能担此重任。这支骑兵将來要派大用场。子龙为人心细。人看还是交给子龙比较合适。”

  程昱笑道:“只怕如此一來。翼德将军要有意见了。”

  刘欣不以为然地说道:“当年我与公明、翼德他们七人结义。子龙年纪最小。做哥哥的让一让弟弟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再说了。五大军团我也都准备予以加强。兵力全部增加到十万人。第一、第二军团各设骑兵两万人。第三、第四、第五军团各设骑兵一万人。想來这样安排。翼德也应该沒话说了吧。”

  众人都笑了起來。郭嘉拱手问道:“子龙将军调任第六军团军团长。属下推举张辽担任第四军团的军团长。”

  刘欣点头说道:“文远为人忠义。才干也足以担当此任。只是他在徐州另有要务。恐怕一时分身乏术。”

  程昱起身说道:“这有何难。要以张辽为第四军团军团长。另委高顺为副军团长。暂领其军。”

  按照当初设立六部的分工。其余官吏包括各郡太守都由吏部尚书田丰任免。唯独军队将领必须经刘欣亲自任命。所以他才会在这里与众人商量各大军团主将事宜。

  经过这次扩军。刘欣正规军团的兵力总数将突破五十万。经过两三年的时间。如果都能训练成原來那样的精兵。横扫天下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了。想到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一统天下。程昱等人都是心潮澎湃。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四海平定。皇帝的宝座非刘欣莫属。他们这些人都将成为复兴汉室的大功臣。

  刘欣看到一次扩军就令他们的心情难以平静。不由摇了摇头。淡然一笑。说道:“不止这些。我还打算扩建水军。现在江陵造船厂已经造出了不少大型战舰。有的战舰。一艘就可以载接战之士三千余人。加上水手、弓手。人数可过五千。而水军的规模却始终维持在三万人。明显有些不足。所以我准备一并扩充水军。将水军分成两支舰队。编制各为五万人。第一舰队仍由甘宁统领。第二舰队就交由孙策吧。”

  郭嘉不解地问道:“启禀主公。属下有一事不明。据属下所知。我大汉原有两支水军。分别为扬州水军和荆州水军。人数各在万人上下。现在扬州水军已经名存实亡。而荆州水军在主公的统领之下却发展到了三万人。战船数量也扩大了许多倍。放眼整个大江上下。已无敌手。而主公治下政通人和。就连山贼都已消声匿迹。更不要说水寇了。主公还要组建这样庞大的水军。却是为何。”

  刘欣笑道:“奉孝。你游历四方。可曾见过大海。”

  郭嘉不假思索地答道:“大海属下自然是见过的。广阔无边。一片蔚蓝。美丽又壮观。当那滔天巨浪袭來时。令人震撼莫名。主公为何问起大海。”

  突然。郭嘉脸上神色大变。惊问道:“主公莫非想要学那秦皇故事。也要选派童男童女寻访海外仙山。求那长生不老之术。这些皆是方士惑人之术。主公万万不可相信啊。”

  刘欣听了一愣。沒想到郭嘉想到那上面去了。不由自嘲道:“我哪里敢求什么长生不老啊。要是能够活到古稀之年也就知足了。你们可知道。靠近岸边的是海。再往远行便为洋了。这片海洋蕴藏着无穷的财富。是我大汉民族未來的希望。我要将大汉的水军建设成一支真正的海军。能够在航行在无边无际的大洋之上。”

  程昱忐忑地说道:“属下听闻大海之上瞬息万变。风浪无情。就连近海的渔民也不敢远航。要让水军的船只能够航行在大海之上。那恐怕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主公刚刚要扩建五大军团。现在又要扩建水军。还要远征大海。只怕百姓负担日重。请主公三思。”

  刘欣不容置疑地说道:“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做成几件大事。岂不是枉來世上走这一遭。你们放心吧。我会量力而行。不会做出穷兵黩武之事的。扩军也好。组建水军也罢。目前都只是增加人员。强化训练。至于装备可以慢慢配置。总要在财力许可范围之内才行。”

  郭嘉等人不觉同时松了一口气。齐声说道:“主公英明。”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这一次我是下决心要对军队进行一次大改组了。蛮族军团这次在抵抗中南四郡的进攻中英勇善战。应当给他们正名。我准备将他们改组成第七军团。专事山地丛林作战。人数暂定两万人。还有。在襄阳保卫战中。工程队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支工程队一直实行着半军事化管理。我想将他们改组成一支正规军团。就叫工程兵军团吧。军饷待遇与正规军团同等。”

  每年募兵的时候。都有许多百姓踊跃应征。他们并不完全是冲着饷银去的。毕竟在荆、益二州百姓养家糊口已经沒有任何困难。当然也不是因为当兵可以经常吃到肉。虽然大家都过惯了节俭的日子。但现在已经不是从前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块肉的时代了。过去讲士农工商。这四个阶层属于良人阶层。而贩夫走卒却往往被人们瞧不起。但是在刘欣的治下。士兵们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入良人阶层。而且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

  这一切都源于刘欣实行的军民一家亲的政策。士兵们再也不敢随意骚扰乡民了。不仅如此。每当农忙时节。士兵们还会有组织地或者自发地走进田间地头。帮助百姓们耕地、播种、收割庄稼。正因为士兵们经常帮助老百姓义务干活。所以老百姓也都把士兵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士兵们受人尊敬。就越发感动自豪。也就有更多的百姓愿意加入到军队当中去。好男不当兵的历史在这里已经成为过去时。

  这支工程队大多数都由來自过去历次战争中的俘虏组成。现在竟然也能进入正规军队的行列。如果他们能够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喜出望外。同时。工程队经过这样的改组。在必要的时候也完全可以顶上去。承担起部分作战任务。弥补兵力不足。

  蒯越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刘欣的用意。连声说道:“主公此举可谓平添十万生力军。关键时候可以发挥大作用。经过这番扩军、改组。天下诸侯何足道哉。”

  刘欣大手一挥。说道:“还不止这些。”

  第319章挤兑一空(补更)

  听刘欣说到他对军队的动作还不止这些。三个人都瞪大了眼睛。不明白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刘欣继续进行改组或者加强。刘欣笑着说道:“我过去对于地方军一向不太重视。认为他们可有可无。现在才发现大错特错了。”

  在每一个郡县。地方军的人数虽然并不多。但如果将他们全部加起來。却是一支庞大的队伍。由于地方军军纪散漫。装备也比较差。训练更是可有可无。在百姓们的心目中。他们根本不是刘欣的军队。也就不受人待见。通过吕布、曹操先后实施的偷袭。也让刘欣认识到。必须下决心对地方军进行改组。而不能再把他们当成郡守、县令的私军。

  刘欣继续说道:“这次冠军县守城战。地方军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如果他们能够再强大一些。或许当地军民就不会遭受如此大的伤亡。今后。所有的地方军都要按照正规军团的标准进行训练和管理。”

  确实。如果地方军也能够拥有接近正规军团的战斗力的话。无论是吕布还是曹操如果要偷袭襄阳。沿途势必会遭到他们的阻击。从而迟滞他们的先进速度。为襄阳方面做好防守准备争取足够的时间。

  听完刘欣描绘的蓝图。程昱开始忧愁起來。欠身说道:“启禀主公。重建关中已经需要巨额的开支。现在又对军队实施这么大的动作。恐怕要入不敷出了。还请主公三思。”

  刘欣挥手说道:“有大汉钱庄做后盾。一切都无须担心。”

  正说话间。门外突然传來吵闹之声。蒯越眉头一皱。喝问道:“外面是什么人如此不懂规矩。不知道主公正在议事吗。还不快将他们轰了出去。”

  刘欣抬手止住蒯越。唤过把门的士兵问道:“是怎么回事。”

  士兵拱手答道:“回主公。是杨大人、黄大人带了一群朝臣在门外非要面见主公。”

  刘欣的脸色阴沉了下來。说道:“哼。这里曾经是董卓的太师府。想当年董卓住在这府里的时候。他们可有谁敢到这里大肆喧嚷。难道一个个都不把刘某放在眼里吗。唤杨彪、黄琬二人进來说话。其余人都在门外候着。”

  自从刘欣进了长安城。对这些朝臣们都是笑脸相迎。还从來沒有像今天这样板起脸來。杨彪、黄琬看到刘欣脸色难看。心中都打起鼓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先开这个口。

  刘欣下巴朝着杨彪微微一抬。沉声说道:“杨彪。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杨彪见刘欣点了自己的名。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要知道自从刘欣來到长安。一直对他们都是笑脸相迎。向來都是以杨大人呼之。像这样直呼他们的名字还是头一回。虽然心中害怕。但是既然刘欣已经点了他的名字。他也只好硬起头皮说道:“回大人。下官本不想來。都是被他们逼的……”

  说实话。杨彪对自己的处境非常清楚。虽然他位列三公。却一直在刘欣面前以下官自居。就是想要讨好刘欣。以保住自己的前程。就和当年他在董卓面前委曲求全一般。

  刘欣只是荆州牧。论官职应当在杨彪之下。但是对他自称下官也泰然处之。反而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说道:“行了。我不是问你怎么來的。你只告诉我來干什么就行了。”

  杨彪的身子不由得抖了一下。战战兢兢地说道:“回大人。外面那些朝臣们吵吵嚷嚷都是为了俸禄的事……”

  刘欣的脸色有些难看了。厉声说道:“据我所知。自从中平六年董卓专权至今三年。尔等这些朝臣拿到手的俸禄不超过三个月。刘某才來长安沒几天。一下子就将六、七两个月的俸禄都发给了你们。而且还承诺今后按月发放。难道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莫非真是觉得刘某软弱好欺。还是以为刘某的刀子不会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