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凤舞隋末 > 第六百七三章 问饮

凤舞隋末 第六百七三章 问饮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7:47:38 来源:书海阁

午后,雪渐消,风也渐停。

原本被阴霾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天空,慢慢的被阳光烧灼出了无数的孔洞,将斑斑点点的光芒洒向了大地。

而此时裹着皮毛大衣,高坐在完成度最多也就百分之六十,乍一看还是半成品的高仿**楼城上,一面喝着用红泥炭炉温着的梅子酒,一面斜眼远眺的黄小刚,口中也不知道碎碎念着什么。

倒是站在一旁的吕二十九娘,抱着一个硕大的皮斗篷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指着远方不停的在说说笑笑。

生于大业十二年(616年)的小黄浩,如今已经三岁多了,但见得这小子不但长得虎头虎脑的模样,头上还专门戴了一顶绣着虎头的小帽,不过此时因为城门楼上北风也大,自是把一张小脸也吹得通红。

而这小子也到了刚学会说话,学会问为什么的年岁,也就听他用一把软糯的童音,磕磕绊绊的不断向二十九娘问着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

二十九娘逗弄了一会小黄浩,到底也是烦了,便也转身道:“夫君,雪也停了,可是该去迎一迎咱家二娘了?”

黄小刚习惯性的伸手一捋颌下短须,这短须是自打他有了儿子就按照此时的习惯开始蓄留,三年多的时间本该能有个半尺来长了,倒是他嫌费事自个儿修短,如今也就三寸来长,就听他哈哈一笑道:“急个甚子!我自然安排了人手,等她进了三环,咱们再下去不迟。”

二十九娘听着倒是有些急了,便也埋怨道:“这雪也忒大了,就不能多行几步去迎?”

黄小刚却是一瞪眼,抬手先饮了一杯热梅子酒,而后才慢条斯理看着已经雪停风静的天空,高声吟道:“冬日青梅酒,红泥小火炉。雪漫天将晴,能饮一杯无?嗯嗯!好诗!好诗!仲达,快给我记下来!”

随着黄小刚的呼声,也就瞧着边上一个年纪怕有五十来岁的小老头儿,忙不迭的从怀里掏出了一本书札和一根木工铅笔,笨手笨脚的用抓毛笔的手法抓着铅笔尾部,一个字一个字的把黄小刚的新诗给记录下来。

不过短短的二十个字,他竟是记了能有三分多钟的样子,记完之后也才瞧他躬身问道:“敢问监军,此诗以何为题?”

黄小刚想了想,顿时也给难住了,这诗他是自己编了两句又抄了两句,但原诗的名字他是真不记得了,也就隐隐约约记得抄的两句应该是白居易的原作。

不过,起名字什么的其实也不难,当即黄小刚便笑道:“就叫‘问饮’,来来来!仲达,能饮一杯无?”

说着黄小刚便也取来一只新杯,满上了一杯热梅子酒,递给了小老头儿,便瞧他忙不迭的搁下书札和铅笔,诚惶诚恐的双手接过一饮而尽,而后也才在书札上记录道:“天凤三年十一月二十八,孔氏颖达奉天凤监军敕录制,《问饮》。”

瞧着这姓孔名颖达,字仲达的小老头儿,记录个时间名字又是磨磨蹭蹭的花了好几分钟,黄小刚也是无奈了,尤其是看他用抓毛笔的手法来抓铅笔,当真是让人蛋疼得一逼。

反正闲来无事,黄小刚便也故意问道:“这……仲达啊!此笔好用么?”

孔颖达闻言,却是忙不迭的点头笑道:“好用!好用!臣只是不惯,待日后惯了便好!惯了便好!”

黄小刚闻言一笑,便道:“那你说,日后若是将此笔推行天下,可是好事?”

孔颖达当即被问得一愣,但他脑筋也是转得极快,忙也答道:“自是极好的!此笔一个是轻便,再一个是廉价,若真能推行天下,当是天下学子之福也!”

黄小刚听得顺耳,当即哈哈大笑着又给他倒了一杯梅子酒:“好!仲达都觉得好,便肯定是真好了,来!且再饮一杯!”

这黄小刚饮的梅子酒,乃是采用了今年夏天新采的青梅,和他命人搞出高粱酒混合酿制,这头一杯叫孔颖达喝下还问题不大,待饮下了第二杯后,便也瞧见他的面孔终于开始泛红。

也在这时,就瞧他红着脸大着胆子道:“不过,微臣也有一言,还想请监军斟酌些许,所谓文章千古事,其中之妙,便在笔墨纸砚,这铅笔虽好……却终究替不得毫笔呐!”

黄小刚自然明白他话里意思,只是笑道:“仲达多虑也!这古人造物,讲究顺其自然,而今人造物,讲究的是怎么方便怎么来。这毫笔写字虽然好看,可费事不便,写几个字又是要研墨、又是要晾纸、字又写不小,相当麻烦,哪有铅笔方便?”

这话说得孔颖达不得不点头承认,这世人求繁弃简者少,求简弃繁者多,大多数人做事当真是按着怎么方便怎么来,所以日后铅笔替代毛笔显然是大趋势所在啊。

然而,也在这时就听黄小刚话题一转,却道:“对也!仲达可还记得,我提议将如今的用字,做些简化之事?”

孔颖达闻言当即猛吸一口凉气,然后忙也把头摇得像是拨浪鼓一般,急道:“嘶!此事万万不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黄小刚顿时瞪眼问道:“如何不可啊?”

孔颖达一边摇头,一边抚须道:“仓颉造字,字中含有天地至理,一笔一划,本就是天规地矩,如何能简之?再说……要把字减成四笔、五笔,这……这……这成何体统?”

黄小刚听来好笑,便伸指沾了杯中残酒,先在桌上写了一个“马”字,然后又在旁边数着一二三又写了一个“马”字,跟着又写了一个“鸟”,然后还是数着一二三四五,再写下了一个“鸟”字。

然后就看着孔颖达的手一抖,竟是硬生生的捋下了好几跟胡须下来。

那么好了,黄小刚都把这孔颖达给逗了半天,也得说说这人来历了。

这孔颖达字仲达,本是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本是孔子的第31世孙。

此人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至隋大业初,被杨广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

而后隋末大乱,在原本的历史轨迹里,他后来是投靠了李唐,先是做了一段时间的国子监祭酒(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长),再为东宫侍讲,后受诏撰定《五经》义训,总共一百八十卷,名为《五经正义》。

《五经正义》可是唐代科考“明经”科的标准教材,于唐高宗时成书,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此后注释儒经必须以此为标准,科举应试亦必须按此答卷,不许自由发挥。

因此唐以后的科举规则和出题方式,基本上就是由他始制,可算是科举之鼻祖。

喜欢凤舞隋末请大家收藏:(wuxia.one)凤舞隋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