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凤舞隋末 > 第五百九六章 起锚待发

凤舞隋末 第五百九六章 起锚待发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7:47:38 来源:书海阁

天凤三年(619年),六月十五,黄县南山屺码头。

算起来,桑岛船厂始建于天凤元年,那时还是大业十一年(616年),因岛上有个渔村名为桑岛村,村中遍植桑树,村民以渔获和养蚕为主业,便选址在此建立了一家以建造民用船只为主的造船厂。

此外,在桑岛对岸的大陆上,还有一个南山屺,这是一个半月形状的内弯,本就是不错的避风内港,然后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改造和扩建,如今不但已经将其建成了一个拥有三十六个泊位的内港,并且在港口两边还建成了两家晒盐场,平均月产食盐在六万斤左右。

而经过三年的不断开发建设,这南山屺和桑岛两岸从原来八十户两百余人的海边小渔村,已然发展成了拥有近千户超六千人口的大型制造渔业社区,单是南山社区名下所属的海捕队便拥有船体超过三丈长的舢板二百来条,五丈以上的捕鱼船近百艏,以五牙舰为母版改装的大型商混船也超过了五十艏。

然后在去岁年末,因为黄娜的部队停驻黎阳跟李密对峙碰巧遇上了寒冬,黄小刚不得不又在南山建设了一个鱼鲊作坊和豆腐作坊,制作了大量的鱼鲊和油豆腐输送给黎阳部队补充营养,进而又给南山社区搞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简而言之,如今桑岛南山社区的经济构成里极有造船、制盐、渔业,也有属于精加工的鱼鲊、油豆腐食品作坊,比起之前惨兮兮的单一靠近海捕鱼和煮盐苦苦求生的小渔村可是强了太多。

而今日,但见得南山屺的码头之上旌旗招展,一支由二十四条五牙商混舰和近百大型高丽商船和捕鱼船组成的护航船队,正在港内起锚待发。

码头的看台上,高丽商人杨禄正红光满面的与各路前来祝贺道喜的商界同仁寒暄,眼下这支即将起航前往济州岛的开拓船队里,他一个人可是占了差不多四成的份额,总占比是众多小股东之首,自然也就获得了话事人的资格。

对于开发济州岛的计划,如今算是正式进入了第二期,而第一期总计调运十万八千料航运吨位的计划,也实际执行完成了超过八成以上。

当初针对日本还有济州岛开发的三期规划,是计划先在三年内打通旅顺港至日本京都的商业航线(外环线),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进一步组织人力物力去登陆济州岛,并在岛上设立初级农工商品的精加工中心,随后再慢慢来打通青岛港至济州岛的工业航线(内环线),而“长京”高速路和长崎港,以及长崎港至济州岛的贸易线自然属于第三期规划。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自打李淳风把黄娜弄出来的简易版六分仪玩明白以后,从长崎直航胶东也就成为了可能,比起要从胶州横跨渤海湾,然后沿着辽东半岛的海岸线绕着高丽半岛走上一圈再穿越对马海峡抵达日本四岛的航线来,这条从长崎中转济州岛直抵胶东半岛的航线省下的可不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而是超过了至少一千海里以上的航程。

所以最近这大半年,由高丽杨家和华夏商行组建的联合舰队,已经来回在这条航线跑了十余趟,把路线完全探开。得益于这个时代成熟的桨动船设计,往来的船队可以完全无视季风航行,船夫们喊着号子划着桨,用大半年的时间不但从日本运回了近五十万石的米粮和大量的原木、矿石,并也向济州岛和长崎运去了十多万吨各种物资和建筑材料,这也就使得二期工程不得不提前上马。

毕竟,如今在天凤军的直管区域内,非但不缺粮食了,黄娜从洛阳和黎阳源源不断运回的大量粮食还尴尬的出现了积压,即便黄小刚想足了办法在胶州新城又新设了四家联合饲料厂和开放酿酒业批准新建了近十家酒坊,也难以消耗这批粮食。

加上整个山东地区目前已经全面恢复了生产,并且公田法的试行也进入了第三年,民间不但不缺粮了,还有大量的余粮正在逐步的进入流通市场,尤其是整个东华四郡的大小地主们,当初天凤军这边要施行公田法,给所有的种粮户免税的时候,还嘲笑天凤军这帮人是泥腿子根本不懂什么治国之道,如今不但笑不出来,还饱受着爆仓之苦。

东华这边,正式实施公田法其实算起来还是在天凤二年。

新法颁布之初,见其中规定了不论公田私田,也不论田亩大小,只要种植主粮就可以免税的条目,地主们在弹冠相庆的同时,丝毫没考虑到这其中藏了老大一个深坑。

天凤二年算起来也算风调雨顺,而整个东华四郡之内播种的田地超过百万亩,除了部分新分公田由华夏商行方面下订单要求种植大豆和苜蓿之外,其中超过八成的田地都是种植主粮,虽然当年的主粮收获平均下来算不上丰收,但总的平均亩产至少也超过了一石。

然后,骚操作就来了,天凤军这边以华夏商行的名义,在四郡各县设立了大量的国储粮库,以略低于市价的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地主都处于观望的态度,他们虽然大多数人都看到了公田法里规定了售粮免税,粮商收粮要十税一的条目,可他们根本没想过这事跟自己有关,反正他们各家都有仓库,大不了就把粮食屯起来再待价而沽。

很快,各地粮库就把百姓手中的余粮收购一空,然后挂上了满仓的牌子停止收粮,并且开始使用“冲捣”土法来处理粗粮,而后开始对城镇居民销售平价国储粗粮,并且还给城镇居民们每家每户发了个粮本,规定成人每月可购买五斗、孩子老人每月可够四斗的平价粗粮。

而后又在东华商行名头下开设了一家连锁的粮行“五谷坊”,销售的是采用东华工业提供的精加工设备处理过的精粮,并且还是采用精细化的销售模式,价格自然也比粗粮贵了很多。

可这还没算完,很快各地“五谷坊”又挂牌销售起了黎阳精粮和日本进口精粮、精细面粉、精细麦粉、精细高粱粉、精细豆粉等粮食产品,全部是精加工、精包装,贵族的价格、贵族的享受。

如此一来,也就让原本还在观望着的粮商们和各地屯粮待售的地主老财们看蒙了眼。

喜欢凤舞隋末请大家收藏:(wuxia.one)凤舞隋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