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凤舞隋末 > 第四百二七章 科举细则

凤舞隋末 第四百二七章 科举细则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7:47:38 来源:书海阁

黄小刚虽然没办过报纸,但在后世自然看过不少,所以基本的套路他还是明白的。

所以作为创刊号,他也没准备搞成花里胡哨的大杂烩,而是言简意赅的直奔主题,毕竟内容多了全凭抄先生手抄,速度怎么可能提得上来。

在头版安排了几条近期发生的重磅消息后,第二版的内容就比较接地气了,用了一整个版面介绍了天凤军即将实行的科举制度细则。

比如说天凤军的科举制度有严格的分级制度,凡男女年满十二岁便可参加由县组织的童生试乡试,合格便可获得童生资格,获得童生资格的学子能够得到每月半石粮食的养俸为期六年,并可进县学修读凡男女年满十八并获得童生资格者,才可参加县试,合格便能晋级为秀才,每月可得一石粮食及一贯钱的养俸并获得进入郡学修读的资格也是为期六年凡男女年满二十四并获得秀才资格者,才可参加郡州试,通过便能获得举人的资格,方能参加春闺,并可以获得每月两石粮食及两贯钱的养俸为期还是六年。

此外,童生、秀才和举人考试分别在每年的六月、九月和十二月,原则上不允许越级考试,也即是必须遵循童生进秀才、秀才进举人的顺序,不能一上来就让你去考举人,但同时允许连考,也即是六月考童生过了,就有资格参加九月的秀才试,要是秀才试也过了就可以参加十二月的举人试,要是全考过就可以参加来年三月的春闱了。

而春闱也被称为国考,每年的三月择期举行,考试的地点如今先暂时放在高密,以后会确定在新朝的首都。然后参加考试的举人在通过考试后,会获得进士的资格,正式获得国家发给的俸禄,但却还不能做官任职,而是需要进入未来即将组建的国务院下属各政务司进行学习和培训,合格之后才会授予官职并确定序及实职。

就目前来说,草拟的国务院下属政务司大致分为:律法、商业、农业、工业、国防、外交、审计、教育、公安、财政、建设、水利、医『药』、资源、交通、航海、航天、秘等司。

但是,由于篇幅的原因,报纸上只是粗略的提了一下考过了国考的进士还需要进入政务司学习,以及政务司大致有如下的分支机构,但细节什么的就没提了。

当然这里要多说一句,之所以规定十二岁才能考童生,十八岁才能考秀才,二十四岁才能考举人,目的就是为控制考生的数量,虽然什么甘罗十二岁就当了宰相的事情肯定会出现,而且历史上少年聪慧之人也是不少,但这对于国家正常取士而言却不是正道,而且经过后世教育产业化的洗礼,舅侄俩也知道普及教育很重要,但精英化的教育才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所以在未来,一旦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新朝,将首先推行的是三年义务教育,规定全民范围之内,凡孩童年满九岁就必须进入公立学校上学,而三年的义务教育内容也不会太多,主要就是一千五百个常用字还有基本的加减乘除,此外再加上一点山川地理、人文风俗和思想德就行了。

之后还是参照唐宋元明清的模式,分设县学、郡州学乃至大学机构,对学生以三一淘汰的制度也即三人中取一人来进行选拔和精英化的教育,先从点上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然后再徐徐图之。

此外,对于养俸的问题,本来按照黄小刚的意思是不用给什么钱的,最多给点粮食就成了,古代不也是给点粮食意思意思,不过黄娜却是提出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奖学金制度,所以这才提出对秀才和举人给予特别的奖学金优待,毕竟对于普通乃至贫困家庭出身的学子来说,每月一、两贯钱就可以极大的改善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生活了。

而由于做的基础准备是普及三年义务教育,所以对于可以预期的庞大童生群体也就仅仅给每月半石粮食的鼓励,的确就是个小小意思。

至于报纸背面的三、四版,内容就是一份童生试和一份秀才试的模拟试题。

童生试的卷子为文综类型,也就简单的安排了一些填空、默写、释义、计算还有四百字短文,摘取的主要就是隋朝较为普遍的蒙学籍里面一些较为简单的内容,不过其中得拦路虎乃是里面的计算题,虽然只有仅仅八道题加减乘除各两道却占了四十分的规模,而这套卷子的满分为一百分,六十分为及格,乘机超过九十分才能获得童生资格。

南北朝至隋末的这个时代,蒙学的教材已经很多,千字文已经出现作者周兴嗣是南北朝时代的人,如秦朝李斯的仓颉、汉朝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蔡邕的劝学、史游的急就篇、班固的太甲篇、朱育的幼学、陆机的吴章、还有王劭俗语难字等等,不过这些蒙学教材也并非是全国通用的,毕竟在这个时代文化知识还属于奢侈,只有高门大户还有官宦人家才有能力收集籍,并且根据需要来用来教育下一代。

而秀才试的卷子虽然也是文综类型,但题目的知识含量可就比童生试至少超过一百倍,其中涵盖了五经内容的填空、默写、释义题仅占了二十分的样子,然后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的部分的选择题占了四十分,最后的四十分则分别的是申论也即策论占二十分,四道中等数学题占二十分。

五经指诗经尚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四确定始于宋朝,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那么,什么叫做中等数学题呢?

题例一:甲乙分住两地,邀约来年春夏之交相见,二人于同月同日出发相向而行,甲乘马车日行四十里,乙骑马日行五十里,二人于二十六日后相见,问乙比甲多行了多少里路程,若乙早出发几日可不用多行这些路程。

题例二:假设圆周直径在三点一四倍径的情况下,今有仓城粮垛五十座,每座高五丈、直径六丈,已知粮垛中仓储壳物每立方尺为一石体积的情况下,如要安排每次可搬运四十石壳物的牛车来清空仓城粮垛中储藏的壳物,以每天可派出车辆为一百八十辆计算,需要几日才可清空整座仓城?

喜欢凤舞隋末请大家收藏:(wuxia.one)凤舞隋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