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凤舞隋末 > 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

凤舞隋末 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7:47:38 来源:书海阁

最终,有关阿舅军是如何在狄县城前土崩瓦解的消息,紧赶慢赶的还是赶上了六月初十的班船,于六月二十抵达了旅顺港。

看着黄娜发来的军报,尤其是看着里面轻描淡写的字句,黄小刚除了哭笑不得之外,倒也没有太多的想法,毕竟黄娜可是有着主角光环的位面之子,打出这样看似跟扯淡没什么区别的大胜仗来倒也是理所当然啊!

哦嚯嚯!六千五破十五万!这可是传奇级别的胜利啊!

虽说整个战役当中,像样的战斗也就打了一场,但最终结果对己方有利便行了,至于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估计得留给后世的史学家慢慢去研究了。

回过头来,黄小刚也算明白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为什么在隋末的历史当中,把山东群雄肛的死去活来的张须陀,最后却在李密的手上死得不明不白……真相往往很愁人啊!

此外,对于窦建德和孙宣雅投靠的事情,黄小刚虽然存着一个担心,不过看起来黄娜的处理思路应该问题不大,她的计划是把窦建德和孙宣雅带来的人马精简之后各自收编为一个营,然后编入天凤军的预备役序列进行训练,如果听话好用就带着一起玩,要是不老实就干脆将其改为派遣军,送到辽东来开荒就是了。

至于窦建德和孙宣雅这两人,原则上是不准备让他们继续领兵了,但也不能马上就夺了他们的兵权,所以让他们兼了“营长”的实职之外,也给了他们每人一个“参军”的虚职,按照黄娜的想法,以后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把“总参谋部”弄出来,作为他们养老的地方也就成了。

也不用操心黄娜在临淄那边如何收尾,黄小刚却是要赶进度加快旅顺港这边的建设,做好安置大量移民的准备工作。

想想看,阿舅军这上上下下的十几万人,就算黄娜最后勉强能收拢一半,挑三拣四下来也得有个万把人的青壮对吧?全弄来辽东开荒不特么嘎嘎的好啊!

不过,想要全面开发辽东,就得先把整个辽东半岛给占下来,而要占下整个辽东半岛,就得把实际控制线从眼下的奢卑城往北推进,能推到辽东城(今辽阳)当然最好,最近也得推进到乌骨城(今丹东市)下,所以这渊太祚和乙支文德在安平(今辽宁庄河)筑城的动作就有点恶心了,无异于在辽东半岛的中心位置扎下了一枚钉子。

而此时,就算是再笨的人也明白过来,这两人一上来就筑城的动作还真不是臭棋一步,反倒当真可谓是神来之笔。

但是,即便叫高丽人埋了钉子也无所谓,因为单是一个旅顺港的港区在三五年内就已经足够黄小刚折腾的,就这么大一块地方让他安置个一、二十万人都绰绰有余,要知道后世的整个大连人口近千万,单是旅顺口区的常住人口便超过三十万。

所以,要是有十万人给他安排过来,黄小刚有信心三五年间就能把旅顺港发展成一个集轻工业、远洋航运、造船、制造、仓储物流等等为一体的大型热港,成为天凤军的重要战略根据地。

也不管奢卑城的范炯和郑熊两人怎么跟渊太祚和乙支文德过招,黄小刚很是耐心的埋头在旅顺港搞他的基建,尤其是五月份黄娜从高密给他调配了一批工匠过来增援后,建设速度倒也增快了少许。

到了五月底,整个港口区域的一期下水工程终于如期竣工,并且木材厂中处理好,做好干燥和脱水的第一批原木也全部出厂,不过鉴于旅顺港的造船工匠们还没研究好如何根据船模来制造黄小刚想搞风帆船,所以干脆黄小刚就把这批木材拿来建造港区的商业民居,先把商业区给弄起来再说。

此外,随着从奢卑城矿区运来的铜铁矿石逐渐堆积,但已经探出的煤矿却还没有人力组织开采,不得已之下黄小刚只能先调集人手把港区的铸锭场先搞起来,然后采用最为费工费料的木炭还原法先把铜矿石给处理了,铸成铜锭运回东华,至于铁矿石就只能先放着,等着以后挖出了煤矿再说。

忙忙碌碌,转眼就到了七月中旬,也就在黄小刚刚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观察好了潮汐,然后正领着人在港口北面的后岭(今旅顺口区后沙包村)海边,将滩涂改造成阶梯式晒盐场时,班船却送来一个叫人震惊的消息:四月二十八,李渊开雁门关引突厥始毕可汗入关,并向突厥称臣,又自称唐公(还是李唐),拥立代王杨侑(杨广孙,父昭乃杨广长子)为帝,杂用绛白,改易旗帜,以示突厥,逐据太原、雁门、楼烦三郡,传檄诸郡起兵反隋!

瞧见如此消息,黄小刚也是吓了一跳,忙也翻找之前的军报,倒是见了之前四月得到的消息,二月的时候这什么突厥始毕可汗领军十万进逼雁门关,太原留守李渊还领军三万前往雁门关驰援,怎么转眼他就跟突厥人搞在了一起,还把突厥人放进了关内。

莫名其妙之下,倒是看到了黄娜的来信,提到她上学的时候曾经听历史老师讲“渭水之盟”,明确的提到过李渊起兵反隋时曾经与突厥有过约定,所以李世民才会在渭水便桥之上痛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后来又杀白马与突厥可汗之结订立新约。

不过,在历史书上倒也不把这个事情当做是叛国投敌或卖国求荣,毕竟后来李二同志可是把突厥给灭了,然后自己给自己美化了一笔,给出官方的说法是: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那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

大业十三年六月,李渊接受刘文静结好突厥、资其士马以益兵势的建议,亲为书启,卑词厚礼,致书始毕可汗(向突厥称臣),以求得其帮助,书云;“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

始毕可汗回书,表示若李渊称帝,愿以兵马助之。李渊以为时机未到,裴寂等乃请先尊炀帝为太上皇,暂立代王杨侑(炀帝孙,父昭乃炀帝长子)为帝,传檄诸郡,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以示突厥。

七月,李渊发兵晋阳(今山西太原),攻入关中。

喜欢凤舞隋末请大家收藏:(wuxia.one)凤舞隋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