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凤舞隋末 > 第一百七六章 功民

凤舞隋末 第一百七六章 功民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7:47:38 来源:书海阁

至于逃户,也就不用多说了,便是那些为了逃脱税赋劳役躲入深山老林的百姓,在官方文件上这类人甚至都不算人,打杀他们与打杀野兽没有任何区别,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

然后,天凤军取消户籍的政策直接对应了“天赋人权”,在此基础上的“男女平等”也即是天凤军治下,女子与男子平权,女子一样可以参加科举入朝为官,参加军队成为将领,并在执业经商和功民权利上享受同等待遇,可以见官不拜,得受功田,并可世袭。

对了,这功民权益的出处又在招兵的榜文之中,天凤军的招兵榜文中阐明,凡是天凤军的将士,在服役达到一定年限,并立下相应的功勋后,可获得“功民”资格,功民也即是“有功之民”的意思,成为功民后的福利包括获得可世袭的功田、见官不拜、后代子女优先入学、入军、分配公田,还有养老、医疗保险等等福利好处。

而为了更好的把政令传到下乡村,黄小刚还顺手把县郡两级政府的官员制度改革了一下,将所有的胥吏、衙役全部更名为公务员!

所谓的胥吏,也即是指衙门里的工作人员,其中的“胥”也即是衙役三班里的班头、捕头、牢头等武职,吏则指文书、录事、佐史等小吏,这些人绝大多数没有正式的编制,属于衙门里的临聘人员,也即是典型的临时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吃的是官府正式财政饭,而大多数没有正式编制,月饷要么靠百姓交的杂捐(保护费)供养,要么靠领导赏赐。

那么既然天凤军讲究天赋人权,要搞人人平等,自然也得先给这些胥吏、衙役平等一下,于是也就在当众处斩了高密郡丞陆良立了威使了过大棒以后,立马给了比蜜糖还要甜的甜枣儿,宣布高密县郡两级的胥吏、衙役,只要愿意投效新朝便全部简拔为公务员,薪资等级按照正式公务员级别拨给。

为了显示这个公务员制度的严谨性,黄小刚当然不厌其烦的把公务员薪资评定和分级表公示了出来。

首先在薪资这一块,公务员的薪酬分为月例和年薪两个部分。

简单来说,天凤军的新朝公务员等级分为二十一级,与之可以对应的是隋朝九品官制当中的九品至三品官职,本着“粮本位”的货币基准政策,新朝公务员的每级薪资评定都以粮食来具体量化,比如说一级(初级)公务员每月的月例为主粮(指稻麦)两石、二级为五石、三级为十石、四级为二十石、五级五十石、六级一百石、七级二百石……依次类推上去,然后再以所在县上一年财政总收入的五分之一除“n”(n为全县公务员总人数)来作为年薪(也就绩效)。

对了,这里要多说一句,隋朝民间的谷物计量单位多为“斛”,而政府机关多使用的是“石”,二者的区别也就在“斛”必须用木制的“斗”来称量,规定十斗为一斛,而“石”则有确切的重量标准,一石约为后世的五十四公斤左右。

要知道,用斗这种容器来称量没脱壳的稻谷和脱了壳的精米或精麦,因为二者的质量不同,重量也是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对于隋朝人而言,二者并不能混为一谈,大致可以这么来看:没有脱壳的稻谷装满十斗为一斛,脱壳后的精米或精麦以五十四公斤的重量为一石。

而隋朝官员的俸禄是以斛来计算,一品京官(太保、太尉、太傅等)的俸禄是一年四千二百斛,二品为两千一百六十斛,直至最低的九品官员俸禄三百六十斛,所以天凤军的公务员薪俸制度便是以此为参照,五级公务员的总年俸便超过了隋朝九品的官员(县尉、县丞)。

除此之外,更规定只要成为五级以上的公务员就可以自动获得“功民”身份,可以分配“公务田”(类似隋朝的职田)。

当然,待遇好的同时,职责也更为明确,什么“公务员行为守则”、“公务员升迁管理条例”这些配套的文件则是黄小刚让黄娜一并拿了出来,直看得一众隋朝胥吏目瞪口呆,也不枉费她在黄小刚的威逼利诱之下,熬更守夜的下了大力从手机上的国考app里亲自手抄下来。

当然了,为了展示出新朝的好处,所有投效的胥吏、衙役,黄小刚大手一挥决定将入职基准都是从二级公务员起步,最高为七级(县级公务员七级封顶),并且拿出实打实的钱粮摆在了堂前,结果高密县的胥吏和衙役当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当即就表示愿意投效新朝。

当然了,没有投效的人当中,一部分本身就是隋朝政府的正式官吏,他们要考虑一个“从贼”的问题,万一日后天凤军扛不住官军的围剿土崩瓦解,官府一旦光复肯定会对他们进行追责,那时恐怕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另外一个就可能是面子问题,想要再等上一等看看情况再说。

对此,黄小刚也不着急,紧着已经投效的人来安排,很快也就把一个县衙运作所需的基础架构给支撑起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县衙的日常运作,只要依靠六个业务部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也称为六房。

县中主官里,县令虽然并不负责具体的事务,但又可以什么都管管,大多是能力强的什么都要管,能力弱的什么都可以不管,而县尉主要负责对外兵事,县丞和主薄才是主理六房业务的实际负责人。

这其中,吏房又称“吏书”,主管本县所属吏员的升迁调补、下委任状、衙内考勤、等级本县秀才、举人,管理乡中缙绅、丁忧以及邑人(城市人口)升迁、进学等等事务。

户房也称户总科提控,主要管理户册、和地亩清查、征税调庸,收缴钱粮。剩下的礼、兵、刑、工四房,大体的职责也就是掌管教育、军政、狱讼、营造这些政府职能,根据所属县的人口结构和产业趋向,人员配置各有多寡不同。

不过高密这地方,好就好在有县和郡两套班子,虽然黄小刚招募到的胥吏和衙役总数不过是全部人员的三分之二,但是凑出一套运作班子却是绰绰有余了。而且这三分之二的总人数还不少,居然有八十几人之多,其中职位最高者乃是高密郡的郡主薄。

这隋朝的郡属官员配置,比县属要更为精细,除郡太守、郡丞、郡尉由吏部直接任命外,还有主簿、县正、功曹、西曹、金、户、兵、法、士诸曹,均由郡太守自行辟置。

而郡主薄虽然不算正式的官员,但一县或是一郡政务运作的活儿基本上都是他来干,有了他来帮忙处理政务,可算是解决了黄小刚的很多问题。

喜欢凤舞隋末请大家收藏:(wuxia.one)凤舞隋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