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凤舞隋末 > 第十四章 备战

凤舞隋末 第十四章 备战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7:47:38 来源:书海阁

这铁料按照后世的说法,大致分为生铁和熟铁两种,其中生铁为白口合金熔点略低,约在一千一百至一千二百度,熟铁为高纯度的纯铁,熔点差不多在一千三百五十度上下。

在古代,基本上只有大型的铁矿在使用土高炉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木炭作为燃料将铁矿融化成铁水后直接浇铸成生铁块,但生铁因为杂质较多,既硬却脆,因此也就只能采用长时间加热的方式将生铁中的碳化铁分解为铁和石墨,再通过锻打消除其中的大块渗碳体,这便也就得到了熟铁,

只是,一旦将生铁加工成了熟铁之后,再用木炭锻炉来煅烧却是完全不可能再还原成铁水了,因为以木炭炉的温度根本就不能再烧得化了。

虽然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用煤进行冶金的理智,但隋代基本上也就只有大型的矿区或者露天煤矿产地附近才会有人用煤来作为燃料来冶铁,而芦山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哪有什么煤炭可用,自然用的只能是木炭了。

而且,何春又不是专职的铁匠,且铜的熔点也就一千度而已,对燃料自然不会有什么更高的要求。

知道了这么一个情况后,黄小刚也是只能白瞎了,在没有煤的情况下,他当然也不敢吹牛逼能把熟铁化水,只是看着何春领着村中的六七个小伙,好像磨洋工一样从早到晚一整天也就能打出个六、七十个箭头,就感到无限的蛋疼。

须得知道,就算按照总量五十把弓弩,每把弓弩至少一壶箭(三十支)的标配计算,这就足足需要一千五百个箭头了。

可问题是,不管黄小刚蛋疼与否,芦山村的条件以及何春的效率就是如此,急也急不来。

倒是黄小刚多嘴问了一句用青铜铸造箭头可能,何春倒是表示他有这个技术,只是芦山村没有铜料,虽然村民家中每户也能拿出几十上百个五铢钱来,可比起一枚青铜箭头至少需要五、六枚铜钱的铜量,这特么就是杯水车薪了。

所以,当时间来到七月初八,也就是吕固与他定下五日之期的第四日,约定好的二十把竹弓和三十把竹弩都已经制作完成,并且还多制出了至少五成的余量作为储备,可何春这边打造出的箭头却还不够三百枚。

没办法的情况下,黄小刚也就只能让帮忙制绳的妇女开始给竹箭杆贴羽装箭头开始制箭,经过不断的调试,黄小刚定下了竹弓配箭长三尺八寸,竹弩配矢长九寸的规制,选择鹅大羽(翅羽)和尾羽分别来做箭羽和矢羽。

不过,当黄小刚拿着弓弩和箭矢正式来做测试时,得到的数据让他自己也感到惊讶,首先就是竹弓的平射距离比他自己估算的要远了近一倍,竟然能达到差不多十丈,也就是快三十米远的距离,以四十五角抛射的距离也达到了快五十米,这样的射程要说比起军队里的制式武器而言肯定是个笑话,可放在了芦山村这样的山野,并且拿来对付的敌人还是一群依旧拿着农具转职的贼兵,这可就难说了。

至于竹弩威力更是可怕,平射居然能达到二十丈远,抛射更是接近三十五丈,也就是一百二十米,按照刘大虎的说法,这等威力便是比起如今隋军所用的制式装备也差不了太多了。

最后,黄小刚也管不得何春磨蹭的速度,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挑了其中质量最好的一弓一弩并各三十支箭矢给自己和黄娜装备,并且还利用制胶的便利,用鹿皮做了护臂、护胸还有护指手套。

到了七月初九这天,芦山村的五十多个青壮便也首先回来,他们入山前后约有半月,倒也猎得不少野味转回,只是这些人还没歇上一口气,吕固便也动员起来开始在村中大搞建设。

这几日的时间虽然吕固调动了不少人手和资源给黄小刚制作弓弩,但他也在同时领着村中的妇孺并刘家村的人手在大量制备材料,青壮一回来他便开始修葺楼墙备战,一付誓要将芦山彻底城寨化的样子。

因为芦山村本身的位置就在山梁上,并且村中屋舍又是集中建设,所以搞城寨化倒也简单,直接顺着最外围的一圈房舍修建起一圈土墙,再将路口、门辕各处修上石墙和角楼,一座城寨便也成了形状。

一瞧五日之期已过,也没见着有贼兵来扰,吕固在验收了弓弩之后,便也把帮手的青壮全都撤走去搞基建,只留下了帮忙制绳的妇女和帮何春打铁的几个青壮给黄小刚指使,等于今后这两组人专职来做箭矢了。

到了七月十二,刘家村的青壮也都赶到了,不过竟然只有四十余人,一问才知道他们躲入山中之后,曾经两次遇到贼兵进山拉丁的斥候队伍,两次接触下来竟是损失了二十余人,并且刘家村的青壮也同时带来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是听闻朝廷已经派出了齐郡郡丞张须陀领军进剿左匪,而坏消息却是芦山北面的蔡家坳、黄村和韦家洼子都遭到了贼兵的袭击,并且有一队怕是百余人规模的贼兵,正在往芦山方向寻来。

得了这个消息后,芦山村人和刘家村人都是大为慌乱,不过这时候刘驷和吕固却是站了出来,指挥村人再次加固城寨的防御,什么礌石、檑木也都搞起,甚至还临时又抽掉了二十多人来给黄小刚,要他领着继续来做竹弓弩,这一次也不计较数量了,能做多少便算多少。

这之前吕固只是要求制作弓二十、弩三十,怕是对这次的匪情还很乐观,认为芦山村藏在深山之中,就算贼兵前来袭扰也不会来多少人,加上村中的青壮也就五、六十人,只要人手一把够用就好,可如今听了最新的消息,也才知道贼兵一出动就是百余人的规模,并且还采用的是地毯式的扫荡模式,也就知道自己托大了。

反正之前之处的胶绳还剩下许多,黄小刚这边物料也都凑手,便也二话不说赶起工来。

只是,即便是又给何春增加了十来个人手,可他的箭头产量依旧不行,如今堪堪也就是每日百五余枚的样子。

终于,到了七月十四这日一早,便有负责外围警戒的村中猎户急忙来报,说是一队百余人的贼兵队伍押着两个瞧起来应该是蔡家坳村的村民作为向导,径直往芦山来了!

喜欢凤舞隋末请大家收藏:(wuxia.one)凤舞隋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