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古代地主婆 > 第110章 逢灾事李二爷当朝问治田

古代地主婆 第110章 逢灾事李二爷当朝问治田

作者:希行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6 05:03:43 来源:闪舞小说

熙宁十年八月初,接连几下的大雨终于停了,京城的上空青碧如洗,今日丽日当空,白云悠悠,这种天气任谁看了都该有个好心情。但很不幸,对于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来说,他已经被连日来的坏消息打击的焦躁不安,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已经坐在朝堂上,至于外边是什么样的天气,他根本无暇理会。

“……..十七日,黄河大决于曹村上埽,二十六日徐州上报,北流断绝,黄河南徙,汇于梁山泊、张泽泊,分为二支,南支合南靖河入淮,北支合北清河入于海,昨日郑州荥泽报黄河又决,又河北大雨,地方守吏上报,水深至二丈!河阳水涨成灾,沧卫河涨成灾……”侍御史知杂事蔡确手捧的奏折几乎散落一地,急速而稳健的声音回荡在朝堂上,冲击着上至皇帝下至百官的心脏。

“损失如何?”皇帝按住眉头,这是他登基以来,听到的黄河最大的灾情,他的神色凝重,让本就有些病态的面色更加难看。

“陛下,目前已有四十五个州县被淹,三十万余顷田受灾,数万房屋荡然无存,受灾人数超过七十万户,总人数达到三百余万!死亡人数现时虽然不能统计,但是以微臣估算,至少有数万。”工部尚书忙忙的出列,在如今已有了几分秋凉的时节,身上的汗湿透了官袍,说不上是紧张还是忧伤,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

这话让朝堂上一片吸气声,去年旱灾灾情尚未缓解,竟又出现如才大面积的水灾,真是天不佑我朝?当然没人敢说出这句话,而接下来皇帝尚未问责,就有人站出来追责了,云某某部门好大喜功大开水利以至于各地纷纷修葺道路、浚清河道耗费国库华而不实等等,矛头直指向以蔡确为首的坚定新法党,只把本就不是好脾气的蔡确气的浑身哆嗦,挽着袖子就站出来。

蔡确是什么人?是言官,而且被人誉为屡兴罗织之狱的人,按道理此次水患不该由他这个御史台的人上奏,但疏浚黄河、漳河、御河的规划,农田水利法等等这些王安石倍推崇的新法中的项目,都是由他一手操办的,如今水患大灾,就如同毁了他心血一般,哪里忍得住。

“….既见朝庭法令有所不便,不明上章疏,而但于执政处阴献其说!”蔡确一番言辞下来说的那反对党代表灰头土脸,“我来问你,你既然知晓虚瞒虚报,为何不早奏来?”

朝中诸臣纷纷低头,暗道,得,这小子完了,蔡大人刚用此话骂走了曾经一个战壕的沈括同志,皇帝如今最见不得就是王安石大人刚刚离朝,有些人就按捺不住想对新法做手脚,果然,盛怒的皇帝立刻下令让此人收拾包袱外放去了。

“卿速将水灾一带的地方守吏的名字与官职都报上来,都水监勘察沿路水利,朕要重罚有关官吏殆于职守之罪!”是年不到三十的皇帝一反往日的阴柔,声音尖利,面色青紫,一举一动中都带上皇家特有的杀气,蔡确以及工部,都水监,包括司农寺的官员都应声接旨。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救灾,眼见便要入冬,而灾民们衣食居住都无着落,再者农田损失过大,如何补救亟待解决,还望陛下明鉴!”新任侍郎李蓉出列说道,眼角的余光看到都水监的好友冲自己用掩在身后的手表达了谢意,不由嘴角隐下一丝笑,朝堂应对,利己不损人,举手之劳嘛。

皇帝靠在龙椅上,吐出一口气,是啊救灾,几百万的灾民啊,几十万的良田,这个时候正是水稻要丰收的时期,如今全部化为泡影了!皇帝的目光扫过众臣,见他们个个低头不语,不由泛起一丝心酸,目光落在人后的一个瘦的不像朝廷大员,倒像逃难的饥民一般的年轻人身上。

“刘卿!”皇帝精神一振,忙唤道。

“臣在!”刘小虎忙走上前来,感觉朝堂里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算起来他大概有一个月左右没有上朝了,猛然间对着神色不明的注视有种不适应的感觉。

“朕闻卿自七月歇假以来,浏览藏书,并外出游历,近日才回,可去了哪里?”皇帝看着这个有些日子不见的少年,见他肤色黑了许多,人虽然瘦,但面上精神熠熠,身上带着一丝清新的乡野之气,不由缓解了一丝闷气,慢慢问道。

“臣前往泰和,拜访了屠龙翁。”刘小虎躬身答道。

“屠龙翁?”皇帝皱了皱眉头,在记忆中搜寻这个人,似乎在哪里听过一般,邓绾见状,忙出列道:“陛下,此子为六年时江州司马”

皇帝一下子想起来了,恍然道:“哦,就是那个在官府题诗不为官要去种田的小子!”

邓绾便笑道:“正是,拂袖而去不为官,宦海几见心向田,问谁摘斗摩霄外,中有屠龙学前贤的狂生。”

皇帝喜欢诗,但这首诗他却不是很喜欢,至于这个人也没多少印象,不由好奇的问道:“刘卿与他旧识?”

刘小虎便点头道:“臣白衣时游历吴越与之相识,先生农事精通,曾指导臣救治稻瘟。”

皇帝哦了一声,忙道:“那么此人也是一位农事奇才?他为何不为官?”这话问的,刘小虎面上微讪,唇齿间似乎萦绕一丝苦涩,慢慢道:“先生说,农者,政之所先,因此潜心农事,不得分心…….”

喜欢古代地主婆请大家收藏:(wuxia.one)古代地主婆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皇帝哦了声,失了兴趣,暗道此人不过也是个埋身待求名的人罢了,便将思绪回到眼前,皱眉道:“如今水患刚退,正值秋种之时,刘卿可有何好的对策?”

刘小虎思付片刻,深吸了几口气,才道:“针对淹水过长,势必绝收的田里,臣建议大量播种菉豆,菉豆虽过了播种时令,但尚可以补种,水稻被淹之地,须清沟排水中耕翻土,以不影响冬麦播种。”

看他款款以对,皇帝暂时松了口气,道:“如此,刘卿还请与都水监同去巡查,以指导各地秋种。”

刘小虎躬身应了尚未入列,就听李蓉在一旁道:“陛下,如今成安曹氏已经归居成安,距京城不远,可否招来,或能协之刘大人?”不由身形一顿,有些僵硬的转过身,看了那李蓉一眼,听皇帝咳了两声道:“那个,刘卿,意下如何?”话说皇帝问罢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实在是此次水灾严重,皇帝心里却是没了底,病急乱投医,也顾不得什么脸面问题了。

刘小虎猛的转回身,僵着脊背,慢慢道:“陛下,此次水患,虽至水稻绝收,但尚未到秋种之时,只要做好冬麦,豆,菜种植,不足以危害来年粮产,臣…..臣等众僚但尽全力便可。”

皇帝便打着哈哈允了,趁着刘小虎归列,冲李蓉使了个眼色,李蓉何等机敏即可知晓,不多时早朝在午时的时候终于散了,饿的前心贴后心的大臣们纷纷奔家而去。

刘小虎被邓绾等人拉着,说些别后重逢的话,跟随的众人纷纷说些大人此趟公差,实乃利民大事,举足轻重归来必定加官进爵之类的恭维艳羡之语,刘小虎但笑不语,一面谢过各位,便告辞要去,被邓绾一手拉住笑道:“许久不见,这就要出门,可要吃个痛快才行,哪里能放你去。”就有众人纷纷附和,刘小虎忙低头道:“久未进孝,愧为人子,各位见谅,待彦章此趟归来,自当大醉以谢诸位。”

听他这样一说,知道他老母病卧床榻,众人便不好挽留,说些话拥着他步出宫门,刘小虎上马辞别时,眼光扫过散朝的众人,独不见李蓉身影,不由咬了咬牙,将缰绳一勒催马狂奔而去。

那黄河水患大灾,对于京城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只不过来往的船只更多了起来,桥头街角讨饭的人多了些,时近中秋,街上门面彩楼花头遍结,因行人众多,刘小虎不得不牵马而行,闻得四周酒楼新酒芳香,便去打了一些,又买了些新上市的螯蟹转回家门,张四正在门口扎花灯,见他来了忙接过来。

“夫人可在?”刘小虎随口问道,一面拍了拍衣裳迈进家门,听那张四在后道,“刚买了果子回来”便点了头直往刘氏屋子里去了。

刘氏坐在中堂的长塌上,正用笨拙的右手描鞋面,见他进来忙放下笑道:“今日这么晚?”一面唤在里间收拾的新买的丫头去传饭,刘小虎将买的蟹让她送到灶上,小丫头接了自去了,刘小虎坐下来,先说了些闲话,才说了自己又要出门的事。

“无妨,在其位谋其职,你安心做好官家的事,我如今好多了,你在外勿念。”刘氏含笑道,一面拉过他的手拍了拍,顿了顿道,“只是,怕你媳妇不高兴,好好与她说说。”

刘小虎点头应了,小丫头拿了烧鹅肉、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儿与热粥来了,刘小虎见了不由道:“奢侈了些,我只用些饼儿粥便可。”

“夫人特意留的。”小丫头便说道,刘小虎就不言语,吃了两口肉,便不吃了,刘氏一面描着鞋一面道:“我听说受灾人多,京里已经奔来不少逃难的,张四说街坊们有捐钱捐物的,我想咱们也捐些去,”说着停了手,叹了口气道,“当年咱们也逃过难,知道那苦。”

说完自己心里一怔,便有不好受,再看刘小虎停了筷子垂目若有所思,便知跟自己一般想起了那人,忍不住鼻头一酸,听门外脚步声响,宋玉楼在外道:“张四,把门看严了,如今城里讨饭的多起来,仔细放进来!”一行说打了帘子进来,手里托着盘子放了枣梨。

喜欢古代地主婆请大家收藏:(wuxia.one)古代地主婆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