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舞台之王 > 第686章 万能和弦

舞台之王 第686章 万能和弦

作者:七七家d猫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8:58:53 来源:书海阁

从创作层面来说,马克西姆的风格还是以流行摇滚为主,尽管因为罗南的影响,他也尝试了一些不同风格的杂糅,但流行摇滚依旧是他的舒适领域,区别就在于,过去这大半年时间,马克西姆也在成长,创作之中增加了一些更加成熟也更加动人的部分。

站在欣赏角度来说,流行性更强了。

站在技术层面来说,编曲更成熟了。

其实,两句话说的是同一件事,但应该如何理解呢?

所谓“流行性更强”,并不是说“投放进入市场验证,单曲成绩更好更受欢迎”,而是创作旋律的时候,和弦的排列组合就能够适合市场传播,也就是说,技术层面的编曲逐渐和音乐市场主流工业合拢。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需要追溯时间回望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披头士横空出世,纵横全球,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创造无数辉煌纪录,早早在1988年就入选摇滚名人堂,书写了一段不可复制也难以超越的历史。

披头士广受欢迎的背后,就能够初步看到音乐工业化的雏形,当然,乐队受欢迎的理由不可能是简单的一条两条,三言两语也很难说清楚整个来龙去脉,但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因,保罗-麦卡特尼和约翰-列侬也亲口给予承认:

他们在撰写和弦的时候,意外摸索出一个规律,人类的耳朵对于不同音频、不同和弦的排列组合是有着不同接受能力的。

比如说,金属摇滚的高频嘶吼,对于大部分人的听觉来说是超出舒适领域的;再比如说,爵士的低音呢喃,对于许多人的耳朵来说是无法感受到旋律舒适感的。就好像鲸鱼的声音一样,只有达到一定频率才能够听到。

也就是说,生理层面来说,有些旋律就更加容易“入耳”,但有些旋律则更加“刺耳”。

当然,这里所说的是一种“主流”感受,每个人的主观感受肯定还有不同,只是对于大部分普通听众来说,就是如此,自然而然地,这些“主流和弦”也就能够得到市场的更多肯定,主流成绩的出色也就是必然。

披头士在创作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这些“和弦”的规律,他们总结出了二十多三十种和弦,然后根据这些和弦完成创作——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专辑销量不断刷新历史,风靡全球。

从六十年代开始一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和弦”的秘密也慢慢被发现,越来越多歌手在创作的时候开始采用这些“舒适领域区间”的和弦,渐渐地,这些和弦被广泛普遍使用,甚至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于是也就被称为“万能和弦”。

比如说,“6415”和弦,经常能够在流行风格里看到;比如说,“”和弦,适合所有风格类型;比如说,“4321”和弦,大部分运用于节奏蓝调;比如说,“”和弦——这也是大名鼎鼎的卡农和弦;比如说,“1645”和弦,广泛运用于民谣;诸如此类等等。

这些数字,就是乐谱。

以“6415”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6”,可以看作钢琴黑白琴键上一个“拉”的琴键,将右手食指放在这个琴键上,右手中指则间隔一个琴键摁下去、右手无名指则间隔一个琴键摁下去,也就是说,右手同时摁三个琴键,手指与手指之间都是间隔一个琴键。

然后,左手则在“拉”的左侧寻找一个降八度的“拉”,左手的琴键不仅能够抓住音准重心,而且还能够增加音乐的层次。

最后,两手协作,同时摁下四个琴键,于是,这也就拥有第一个完整的音符,“6”。

接下来,“4”、“1”、“5”全部都是采用相同的原理,摁下不同的琴键,分别形成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音符,在演奏的时候,根据顺序演奏就可以了:

比如说,“6415、6415”;又或者是,“”,只要遵守“6415”的顺序,具体每个音符重复几次则没有规定,根据创作者自己的灵感重新排列,最终构成完整和弦。

类似的“万能和弦”,足足有超过三十个,也许另外还有更多组万能和弦等待音乐创作者们的持续挖掘,不仅运用于钢琴,其他乐器也全部适用。

掌握这些万能和弦,然后经过不同排列组合、再进行不同编曲后期,也就能够演变成为千千万万的不同歌曲。

这些作品,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更加容易入耳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加容易沉浸。

简单来说,也就是,“流行性更强”。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代音乐已经进入“流水线产业”,只要掌握万能和弦,然后在录音室里尝试不同组合,就能够如同流水线一般持续不断生产出全新作品,没有什么新意却总是能够在商业市场里收获成绩。

当然,万能和弦是人人都可以运用的,但到底如何变换出不同花样,又如何赋予万能和弦全新的生命力,这就是创作者的天赋能力了,同样的万能和弦,在某些人手中就是平庸,但在某些人手中就能够焕发生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除了披头士之外,迈克尔-杰克逊、艾德-希兰、魔力红乐队、泰勒-斯威夫特等等等等,几乎大部分当代流行歌手或多或少都使用过万能和弦。

单单是“6415”和弦就能够找到这些作品:

共和时代的“道歉(Apologize)”、阿兰-沃克(Alan-Walker)的“消逝(Fade)”,约翰-传奇(John-Legend)的“我的一切(All-Of-Me)”,大世界乐队(A-Great-Big-World)和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Christian-Aguilera)合作的“说点什么(Say-Something)”,阿黛尔的“你好(Hello)”。

等等等等。

上述作品,全部都是在“6415”和弦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音乐,也许相似,却又不同。

仅仅用一个“6415”和弦,就能够串联出三十多首经典流行金曲,甚至还有更多;艾德-希兰曾经在脱口秀节目上展示过这样的技能,用一个和弦,改编那些耳熟能详的传奇作品——其实,使用的也是万能和弦原理。

虽然现在主流音乐市场因为“万能和弦”的泛滥而导致音乐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流水线产品持续刷屏,但罗南并不排斥也不讨厌“万能和弦”,他所拒绝的是不经过思考也不经过再创作地频繁使用万能和弦。

看看艾德-希兰就知道,万能和弦在他的手中也能够变出一朵花来;同样,泰勒-斯威夫特也是如此,使用万能和弦只是一种媒介,但她的音乐真正动人的地方还是在于歌词所承载的情感,并且打动听众。

在马克西姆的最新创作中,他就大量采用了万能和弦,编曲更加成熟也更加完整,这是一个小小进步。

喜欢舞台之王请大家收藏:(wuxia.one)舞台之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