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异宝秘藏 > 第3章 赵三在鸡西

异宝秘藏 第3章 赵三在鸡西

作者:精分三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21:08:50 来源:书海阁

12岁那年,因为酒鬼父亲坠崖,赵大宝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祖父赵弘德留下的箱子。四个本子,三个是老牛皮的本子,扎扎实实的用油纸包着。剩下还有一个大厚本子的老笔记本,翻了翻似乎是赵弘德的日记。

赵大宝看书就头疼,加上酒鬼老爹虽然没事老是抽他。可到底是父子两个相依为命,老头子一死,赵大宝也没心思去细看这些东西。等村里的人帮衬着料理往了后事。赵大宝最先惦记的事儿,就是央求着老支书先给自己把名字给改了~

赵大宝这个诨名,许是老头子喝醉了随口起的。小赵对这个名字也很不满意,主要是他的发小刘虎家里养了个赖皮的菜狗子。就叫小宝~大宝小宝,听着就和兄弟俩似的。在村里小赵没少因为这个名字被人取笑。

当然,刘虎日子过的也挺难的,这村子都是一家人。刘家坡~就赵家一户是外来户。后头不知道拜什么神仙的杂庙边上住的孤老头,算辈份是刘虎他三叔公,他就叫刘小宝。反正刘虎遛狗从他门口过,喊一声狗就得挨揍。

但别管刘虎怎么挨揍,小赵这头都不得劲,等他老子死了刚过了头七下了葬,小赵就憋着翻了半天的书把自己名字给改了。赵大宝听着也不像个学名,他一说村里老支书也没啥意见。人家家里没大人了,叫啥不就自己做主了嘛~

就这么着,赵大宝成了赵三宝。年纪小不懂事,翻的是本历史书,写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小赵一看,这个人厉害啊?人家叫三宝,这三宝比大宝好像厉害。他一别扭就把名字给改成了三宝。

后来小赵知道了郑和的职业后挺后悔的,而且三宝感觉辈份比小宝又低了一点。

但等明白过来再要去改,人家老支书不乐意了。没工夫搭理你这没几天就又要改名字的。就叫三宝了!

赵三宝也没办法,和人说的时候,只能让人家喊他赵三,虽然听着更是没啥内涵了,可好歹比三宝要中听。

赵三宝12岁没了爹,好歹村里比较厚道,专门拿了笔钱。算是照顾赵三宝,小地方也没什么福利院。只能是让他吃百家饭,添个筷子添个碗的事儿。在哪家吃呢~哪家就画个道,回头村里给贴补一点。

没了大人管着赵三宝这个学习自然就见不得人了,读到初中毕业,他一个是也考不上好学校,二一个是也没人给他交学费,他爹一死,家里就剩几亩地了,村里帮忙给租了。够他吃穿的,交学费就别想了。到了这个地步,孩子一个人也没有个手艺,眼看着就要混社会去了。老支书给帮了个忙,给他活动了活动送去当了兵。

按说他年纪是不够的,可小地方,加上那个年头户籍管理没这么严格。私下里改了改年纪,老支书的儿子又是大裁军那年退伍回来的。还有些战友关系在,就把赵三宝连着村里另外一个小子一起给活动去当了兵。

跟赵三宝一起当兵的是他一铁哥们儿,比他大三岁,学了几年手艺没学出来,也闲着了。村子就这么大,同龄人不多都是男孩子容易往一块凑。村里一个赵三宝、一个养小宝的刘虎,还有就是一个这一起当兵的大个三个人最好。

这人叫刘元龙,人长的又高又壮。大伙都喊他大龙~小时候瞎玩闹,三个人在后头的杂庙里头磕头拜过把子。刘元龙行大,刘虎行二,赵三宝行三。他这赵三的喊法也就更瓷实了。

上了绿皮火车,一路向北。到了哈市附近的军营里头练了三个月,就给分配了单位。赵三宝和刘大龙也没被分开,这俩人都没什么关系。能送进来当兵已经是村支书出了大力了。到分配的时候,一没什么背景,二也没什么突出的表现,结果就成了铁道兵。

赵三宝和刘大龙这会儿都是傻小子,压根不知道这铁道兵是干嘛的~去驻地的车上,赵三宝还和刘大龙嘀咕呢:“咱们这是铁道游击队,我是刘洪,你是李正!”

刘大龙是挺憨厚的人,但这时候也挺不乐意的,电影他看过。刘洪那是铁道游击队的队长啊!拜把子他是大哥,凭什么赵三当队长?当下刘大龙就摇头:“不行不行,我是刘洪,你来李正。你看,我们都姓刘。”

“还铁道游击队?美的侬~我们这是去修铁路嘞。阿拉回头就给家里写信,阿拉哥哥认识人的,肯定要把阿拉调走的!”他们坐着一个大解放去驻地的,后斗上还有好些其他人呢。这时候边上一个白白净净的瘦高个听见了赵三和刘大龙的话,撇着嘴就『插』了一句话。

听这个口音,这是个魔都的城市兵。魔都那可是大城市,看这人的那个眼神和态度,显然是很鄙视赵三和大龙俩个的。

赵三和刘大龙也没搭理这魔都来的城市兵,后面车里气氛就有些尴尬。这一车也就十来个人,出去七八个和赵三他们一样的铁道兵,还有几个是别的兵种的。

车子晃悠了半天,天擦黑的时候到了城里。先去了人武部,然后就有人给赵三他们换车运到了城郊的一处驻地这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赵三和刘大龙当兵的这个地,叫鸡西。离着北韩很近~这地方赵三以前听也没听过。此地原本是女真人的地盘,可到了这个时候,基本已经是汉人为主了。也有满人和韩人,少数民族里头,韩人居多,还有极少数的少量蒙、回、锡伯、赫哲族人。

到了这地方,这七八个铁道兵就傻了。他们的驻地就在一个河湾边上,河滩上长满了一人多高的野草垛。住的是一片的平房~房前头『乱』糟糟的放着好些钢轨,边上还有堆煤的煤山。看着就跟个大工地似的~

不过东北物产丰富,当兵的这么也不会饿着。他们到这儿,先给分了班,然后班长带着就去吃了第一顿饭。说是接风洗尘,吃的是当地特『色』的冷面。大热天的虽然是北方,白天也有二十七八度,这一碗冷面下去,甜巴滋的还挺有新鲜感的!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赵三和刘大龙也是年轻不知道厉害还都挺兴奋的。第一天晚上都没睡着~

但第二天起来,他们就知道什么叫铁道兵了。这个兵种,可能不算特别危险,但累绝对是数得着的。三天的功夫,那个魔都来城市兵就哭了有六回。后来不知道是闹还是家里真有关系,第四天的时候人家真就调走了。

刘大龙是身体壮,赵三却是有些执拗,孤儿长大的再这么的骨子里头也有股子劲,怕被人瞧不起,咬着牙撑。扛铁轨扛的他肩膀上是磨起泡了再把泡磨破。左边烂了换右边,好点了再换回去右边也就差不多烂了。几天的功夫,人都好像脱胎换骨了一般。

苦难是会磨砺人的,赵三他们从才来时候每天聊到半夜不睡觉,到沾着枕头就着。从嫌东西吃不惯,到不管是什么上来就瞬间抢了个精光。

所有人,眼看着就精悍了起来。这个变化,比那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还来的要改变人。

铁道兵,那也是当兵的。军队的规矩还是有的,比如说这晚上就得站岗。开始几天,老兵是照顾新人没让他们上,这习惯了阵子就开始给赵三他们安排岗了。

这一天白天修了一段老铁路,晚上赵三和刘大龙一个岗。两个人一人一把81杠,就在大院门这守着。院子就在铁路边上,院子外就是穆棱河。这是乌苏里江左岸最大的支流。

穆棱是满语,是马和牧马的意思。这一片不是冬天冻死人的时候,水草丰美,是古代渤海国人牧马之所。

这院子看出去,正好就是穆棱河一角。白天干活累了,两个人怕打瞌睡被查岗的查到,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排遣瞌睡。

虽然是夏天,可东北的天气到了晚上河边小风一吹,也有些冷。这大白天干了一天的重活,消耗大了吃的也多,而且人饿急了,这吃东西就匆忙。不管生冷硬的塞进嘴里就嚼不细致就往下咽。都说当兵的钢牙铁胃,可这是仗着年轻。年纪大些因为年轻时候落下老胃病的也有不少。

赵三还好,饭量本来不大。边上的刘大龙就有些不行了,这一会儿的功夫,风一吹他吃的那一肚子东西就有些造反,肚子“咕嘟咕嘟”的响。

“不对头,我这肚子疼。三儿你看着点,我去边上解决下!”大龙捂着肚子感觉不太对劲。

赵三也没当回事儿,能吃会拉还事儿啊~摆手道:“走远点,去下风口啊!别飘过来熏着我了。”

“滚~”刘大龙骂了一句,把枪往边上一靠,转头就走。虽然是站岗,枪是真家伙,可子弹没给他们上。

这地方虽然是边疆,可其实很安定。站岗主要都是防着有人来偷铁轨。院子就这么大,喊一声一帮人就出来了。拿着枪就是装装样子的。其实这么多年也没人偷铁轨,倒是有当兵的自己把铁轨拉去卖了报损耗的。

刘大龙走了,赵三一个人看着门,他这会儿也才15岁,能来当兵是改的年纪。看着就小,见识不多胆子也不算大。这一会儿的功夫自己待着,风吹一冷,又没人心里就有些慌。脑子里头一『乱』,就想起他爹留下的那个箱子里的书来了。

前两天他当把那里头的书当小说这么看的瞧过两遍,还当故事一般的给刘大龙和刘虎说过。这会儿想起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来,不由的感觉就有些不对劲。好像那边河边的草丛里头,有什么东西盯着他似的。

听老兵们说,这一片可是有东边虎和人熊的。虽然这是城市边上,可附近挺荒凉的。这保不齐来个猛兽什么的,手里这枪没子弹没刺刀的不必个烧火棍好使啊~

赵三一紧张,开口就小声喊:“龙哥~龙哥你在不?”

草丛里头突然一动,一个黑影发出了一声短促的叫声“嗷~”的一下短促而凄厉。直接就对着赵三扑了过来~

喜欢异宝秘藏请大家收藏:(wuxia.one)异宝秘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