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ì期:~11月12rì~
战国雪第四十七章:hūn秋古事(九)
低语声在马车内轻轻回转,智知道,耶律明凰此时的茫然并不是仍沉沦于悲苦,自怜自哀的神伤,而是沉醉于hūn秋激烈,对千古不朽功绩的神往。【】
呼延年看着智的眼光中早多了份赞赏,他先前一直在纳闷,智今rì找公主既是要去城南办事,那以智的缜密xìng子就该在马车内向耶律明凰详述此行事宜,可智只是一开始稍提了一句,见耶律明凰情绪低沉,立即改口,转为长篇累牍的讲起了hūn秋古事,后来听着两人一问一答,呼延年已完全明白了智的苦心,醒悟到智是用古人古事相喻,以此不留痕迹的点拨着耶律明凰。
咕的一声轻响忽然扰乱了自语声,一抹绯红蓦的飞上耶律明凰脸颊,羞不可抑的低下头,偏偏肚子里又传来了几声饥响,整整一天半未吃东西,便是铁打的壮汉也吃不消,何况是这娇柔公主。
耶律明凰臻首低垂,生怕被智看到自己的羞窘,心里好生后悔方才未从小侍女的食盘里抓些点心垫饥,虽知智不是为一口气而幸灾乐祸的人,可被心上人看见自己的窘态,实在是件尴尬至极的糗事。
正胡思乱想时,一股油脂香忽然传入鼻中,闻着这甜腻腻的味道,满心羞窘的耶律明凰忍不住循着香气一抬头,只见面前桌几上不知何时已多了一油纸小包,一双洁净修长的手慢慢打开纸包,露出几张焦黄酥软的煎饼,香味愈浓。
“还热着,吃吧。”智把纸包轻轻推至耶律明凰手边,平和的语声一如既往,不含一丝取笑。
早饿得全身虚软的耶律明凰哪禁得住这香气,只觉这几张再寻常不过的民家粗食对吃惯了jīng致美食的她竟有着莫大的诱惑,不由自主的伸出手,脸上羞红未褪,心下却是好奇,“你…哪来的…煎饼…”手一触及尤带温热的纸包,耶律明凰忽然想起,刚才与智问答之间,曾看见他几次似是不经意的探手衣袖,又想起智曾一言不发的中途下车,她顿时恍然,难怪自己撒娇让呼延年去买吃食时,一贯宠溺她的呼延年忽然一脸古怪笑容的推脱,原来自己的任xìng绝食智并没有视若无睹,而是一直放在心里,所以悄悄下车为她在街上买来点心备下,却又藏于袖中不愿明说,而这煎饼刚买来时必定烫热,怕饿急了的她被烫着,所以他一次次伸手探袖,等煎饼渐温才拿出来,想不到,这忽然对自己冷漠的男子竟还有这份细腻之心,更想不到的是,他为什么要连这份关怀都隐藏得如此之深?
耶律明凰小心翼翼的捧着油饼,就象捧着世上最美味的珍馐,凑到唇边,一小口一小口的咀嚼着,看一眼呼延年脸上的笑意,她的脸容蒙上了娇羞,又看一眼智波澜不起的面容,她脸上也现出了一丝甜甜笑意,伴着煎饼中的细糖,一直甜入心底。
许是饿得久了,虽然耶律明凰的吃相极为雅致,可几张煎饼还是很快吃尽,手上满是油渍,“这煎饼…真好吃…”她看着他,轻轻道。
从衣袖中取出煎饼后,智的目光便游离一侧,没有再看耶律明凰,也未把她脸上甜甜的羞涩收入眼中,左手却又伸入右手衣袖中,取出一方素白手巾,放在桌上。
耶律明凰向他展颜一笑,接过手巾,仔细擦着手上油渍,想和智说几句柔言细语,但智的目光始终不肯和她相视,“又故作冷漠吗?那又怎知我手上粘了油腻?”心里想着,脸上巧笑嫣然,故意问道:“听小七说二哥特意给你做了柄匕首,让你藏在左手袖里,想不到你的右手衣袖里也能藏这许多东西,有煎饼,又有手巾。”
“殿下心里,似乎不该留意这等小事吧?”智拂了拂衣袖,没有理会耶律明凰的娇语浅笑,神情冷然的如同私塾中最死板的先生,“臣刚才提出的疑问,您还未回答,秦国,为什么能强大?”
“面冷心热!”这一次,连呼延年都在暗暗嘀咕,“刀子嘴豆腐心,明明是极在乎的,何苦又冷口冷面,公主才有了笑容,可别又被惹得愁苦。”
幸好,耶律明凰一直惦记着先前的疑问,听到智冷冷的问话,只是无奈的笑笑,便又认真思索起来,当年初听父皇和宫中史官讲述hūn秋时,她只觉这已过千年的史事,无论谁胜谁负,似乎都只是过往云烟,从未曾想及胜败因果,以她的xìng子,就算这其中真有什么耐人寻思的缘故,她也不会费神深究,若今rì是旁人向她问起,她早已无jīng打采的推搪不理,但今rì提问的恰是她心里最在乎之人,而且是两人这几rì里难得的面对相处之时,耶律明凰哪舍得怠慢,兼之智把hūn秋古事如故事般说来,令她颇感兴趣,而且她心里也颇觉诧异,为何这称雄争霸之事竟能令她如此动心,心中更隐隐觉得,智对她说起这hūn秋古事,似乎是在点拨些什么。
“是地利?秦有函谷关为国门,以天险拒六国?”耶律明凰自己先摇了摇头,“函谷关虽险,也曾被魏国两度夺取,而且秦国若只知仰仗地利偏安一隅,顶多也只是守成之国,怎能一扫天下?是因为军士?变法后的秦军锐士骁勇善战,天下闻名,可六国也各有死不旋踵的jīng锐,魏国武卒,韩国铁军,楚国丹阳军,赵军轻骑,燕国劲卒,齐国技击士,就算一**力不足,但六国合纵,兵马合聚,足以抗衡秦军…”耶律明凰一边说一边不断推翻自己的论断,忽想起自己一开始对秦孝公所做的忍辱负屈,不因逆境颓废失志的评价,她眼睛一亮,肯定道:“是君主,秦有明君,所以强大!”
“明君?也不尽然。”智的身躯向后一仰,安靠在座位上,神情如先生指点学生般,雍容耐心,“秦有明君,六国亦有。论变法强国之君,魏国有开变法先河任用李俚的魏侯,韩国有任用申不害使韩国强盛二十年的韩昭侯,楚国有重用屈原,一改楚国历代国君闭门造车的楚威王,这三位君主都是慧眼远见之人,治国之道堪称hūn秋罕见。论大开国中气象之君,齐国齐威王青年登基,减赋税,招贤能,设稷下学宫,集天下士子,于临淄建商会齐市,兴齐国商贾,使六国对齐刮目相看∴国燕昭王少年时遭jiān臣子之窃国大乱,登基时燕国国库空虚,军不过万,民不聊生,势如水上浮萍,飘摇yù坠,燕昭王布衣粗食,亲督农耕,巡视百业,吊死问孤,锣民民颓敝之心,重振国势。论武霸纵横之君,赵国北境常年有东胡,林胡,楼烦三大部为外患,饱受异族侵扰,直至被誉为hūn秋军神的赵灵武王横空而出,按胡人轻骑作战之法大改赵**制,创三十万胡服轻骑,一战击杀三胡五十万联军,震惊六国,这几位君主都是各国翘楚,都算是名副其实的一代明君,可他们为什么不能一统天下?”
耶律明凰哑然无言,半晌才苦笑道:“不是能臣辅国,也不是明君治国,那又究竟是什么缘由呢?”她顿了顿,略带着撒娇的口吻道:“智,你就告诉我吧?”
“殿下,其实您的回答已对了一半,秦能一统,确实是因为国有明君,但人力有时而尽,hūn秋七国并立,数百年征战,又怎是一代之功,殿下,臣方才向您讲述了这许多hūn秋旧事,其实也已说出了六国兴亡之理,六国皆有明君,明君在位,也都能招揽能臣,使国中臣民竭尽忠诚效力,但这一代明君之后呢?若秦国也只凭一代英明君主之力,又怎能建下一统霸业?”
“一代君主之力不足?”耶律明凰神sè一动,心中似有所悟。
“正是,秦能一统天下,靠的不是一代明君,而是代代相传的明君!”见耶律明凰终于有所领悟,智神sè一霁,朗声道:“hūn秋之时有人以一句话概述六国大起大落的兴亡,‘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意思便是指这六国虽各有生机勃勃,国势强大的兴旺之时,但它们的败落也是在匆匆之间♀六国都曾出过被后世赞誉千年的君主,但他们的身后却无同样英明的君主相继,因此他们的国家才会最终亡败,这样的例子在六国中数不胜数,如魏国魏侯虽开创变法先河,重用吴起为将,拓下千里疆域,使魏国迎来历代最具霸象之时,但魏侯死后,接位的魏武侯却因忌惮吴起而将他逐走,使魏国陡失栋梁,到了魏惠王即位,魏国虽仍能凭魏王当年之余荫称霸一方,其实已是外强中干‖样的还有楚国,楚国固守旧习,朝野百敝丛生,好容易有位楚威王废除旧制,重用屈原变法,又全力支持苏秦合纵之计,使楚国迟暮之气大消,可楚威王逝后,他的儿子楚怀王任用jiān佞,消极变法,最后逼得上大夫屈原投江殉国,成千古憾事…”
为使耶律明凰领会其中道理,智一桩桩的讲述着六国败亡之事,“燕国燕昭侯于国家将崩时继位,面对强仇齐国,他一步一步谨慎持国,内以贤德治国,外以软弱惑敌,又得名将乐毅之助,最后以十年苦积之力一鸣而起,大破齐国六十万兵马,打得齐国仅村存两座城池,似燕昭侯这等君主,其才具足称为一代明君,偏偏他的儿子姬乐器小无德,才智昏庸,竟中齐国反间计,罢黜名将乐毅,致使燕昭侯毕生绸缪的灭齐之计化为乌有…”
“齐国齐威王,六国中最负盛名的少年霸主,在位时颁下几十条仁政治国,可他为齐国强大所付出的一生心血到了他的孙子齐湣王手中,不但被一一糟蹋,最后还险些被燕昭侯和乐毅灭了齐国,而被骂为战国暴君的齐湣王最终也自食恶果,被齐人万刃凌迟,弃骨荒野※国之中,先君辛苦立业,处心积虑积累国力,召四方贤能,却被后继之君昏聩而误,荒废朝政,召四面楚歌,这等悲凉之事,也正是六国败亡之因…”
洋洋洒洒说完了六国,智又将话题转至了秦国,“秦能一统天下,正因为它有着代代相传的明君。当然,秦国也经历过和六国一样的危运,秦穆公之后,秦国数代乱政,险被六国分灭,然而从秦第二十六代君主秦献公嬴师隰开始,先有中兴之君秦孝公赢渠梁变法,又有秦惠王嬴驷以远交近攻之连横策制衡六国,后有秦昭王嬴稷大败六国,有这数代的英明君主,才使秦国rì益强大,之后即位的君主嬴柱和嬴异人两位君主,虽不如先祖英武,但也非昏聩亡国之辈,再有这两代君主兢兢业业保得国运不失,待皇位传至嬴政手中,终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是因为代代相传的明君吗?”耶律明凰回味着智的见解,悠然点头。“是啊,六国都曾出过大有作为的明君,六国也都曾因明君在位而强盛,但因为没有同样英明的子孙继承,六国的强盛也只如昙花一现,秦国强大,也非一朝一夕之力,而是数代君主努力所得。”
“殿下,其实臣所说的,不单是战国之事,也是历朝历代兴亡凋敝的缘由。”智又缓缓道:“世间每朝每代,凡开国君主,必是千百年难得一遇之人才,以一人之力收服四方,以一人之德使天下归心,而每一朝的中兴之君,也必是继往开来,除弊扬清之人,这一代明君,或能开国,或能强国,可任这些明君如何天纵英才,威服四方,但他们也只能保得国祚一代,要想江山永固,则要靠他们的后继之君来承继,因此每代君主临终传位时必是慎之又慎的挑选继承君主,希冀他的子孙能守得江山千载不移,但世间事总难如意,历代皇朝,最后总失于昏庸暴君失政误国,致使四方揭竿而起,否则,这世间也不会有这许多改朝换代之争,便是一统天下的秦朝,也只历经二世便亡国♀一代代王朝更替,却是那些开国明君始料不及。”
“是啊!”耶律明凰想着秦国由吞扫**至尘封于史的没落,由衷点头,“由明君盛世转为暴君乱世,,代代兴亡如出一辙,可惜的是那些历经艰辛创下基业的君王,若他们在天有灵,想必也会痛恨自己的一世辛劳流失于子孙的昏聩无道,辜负了先人代代相传的苦心…”
“哦?”听耶律明凰怅然感慨,智意味深长的一笑,“殿下,代代相传之事何止hūn秋古事,这大辽江山不也是如此吗?数十年前,您的爷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草原崛起,开创契丹皇朝,草原大小部落数百,唯太祖有此胸襟豪情将部落开拓成国,独大草原,但也因此引来各部敌视,因此太祖在位十九年,每一rì都是如履薄冰,既要战战兢兢的治理国政,化游牧为居民,又要随时抵御四面侵扰,太祖之后,是您的父皇登基为君,皇上在位这些年里,上马横扫草原,下马处治朝政,几十年如同一rì,世人只看到为君者的无上荣耀,可殿下生于皇室,这其中艰辛滋味,您必然知晓,是吗?”
不等耶律明凰接口,智忽然坐直身躯,肃然正视着这位辽国遗孤,“殿下,听臣向您讲述了这些hūn秋古事,您也从中知晓了兴亡之理,古事如镜,可照今朝,如今辽国正值危急存亡之时,皇上把江山托付给您,那您就是大辽新君,也是大辽国的第三代君主,那么,臣斗胆请问,您又会在此时何所作为?您又会是位什么样的君主?”
“什么?”耶律明凰听到这突如其来的一问,顿时愕然,“我会是什么样的君主?”
“是!您会是什么样的君主?”见耶律明凰一脸茫然,智加重了语气,正sè道:“两代君皇辛苦创下的江山已托付于您,而您所承受的又是前所未有的艰险,国都沦丧,叛贼猖狂,数十万叛军随时颠覆江山,而您手中只有这一城一国,可这依然是代代相传的基业,当此时刻,您又会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或者说,您想成为怎样的君主?是把先皇的英明代代相传,还是如那历代败落王朝一般,一代不如一代?”
“我…我会是什么样的君主?”耶律明凰口中喃喃重复着同样的话,双眼怔怔的看着智,可她的目光又象是透过了眼前少年,透过了马车板壁,悠悠然的看向了遥远之处,代代相传的基业,先人艰辛,后人之责,一直以来如噩梦般压在心头的沉重,父皇深邃眼神中的无尽希冀,在她耳边的殷殷嘱咐,还有那直喝苍穹的一声长吼,“吾儿当为女帝——”
“吾儿当为女帝——”
泪水从耶律明凰眼中夺眶而出,模糊了双眼,却又将她的视野洗涤得无比清晰。
请推荐
更多更好无错全小说,尽在。
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