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七百八十四章

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 第七百八十四章

作者:曾经的约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7:21:11 来源:88小说

司马懿越发地糊涂起来,忍不住道:“我知道青州军人才济济,那个叫做吕蒙的小子有着成为一流军师地潜质,现在一定在汉中战场上独当一面,可是。我被此人所骗被抓这一点没有必要和戏志才说吧?”

郭嘉微笑道:“司马懿你太糊涂了,你知道吕蒙这小子现在在哪里吗?他现在已经领着特种精英混进了荆州,在他的姐夫荆州将领邓当的手底下当押送粮草的官员……”

郭嘉此言一出,司马懿四人登时脸色大变,如此一来,荆州危矣!郭嘉看着司马懿。不动声色的打击道:“司马懿,你原本有三个机会把吕蒙地名字说出来,一个是在长安的监狱中对赵氏夫人,第二次是对戏志才。第三回是对阎芝,可惜地事情是司马懿你根本就未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这件事情才应该是你临死前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呢。”

司马懿闻言悔之无及,这件杀不死太史慈道也算了,现在却连吕蒙也要放过,更把这些人留下来在荆州成为最大地祸害,实在是让司马懿有说不出的难过。就因为急着逃走,又因为自己对着生平的奇耻大辱有着下意识的回避心理,才会铸下如此大错,现在更是错恨难反,却又怒得谁来?

郭嘉看着司马懿,淡然道:“人都是这样,对痛苦的事情就是会尽量回避,对于光荣的事情却会尽量移栽的自我强调,以便增加自己的信心,被一个无名小卒所戏弄那是何等的丢人,有戒备森严的长安大牢中神乎其技的逃脱出来又是何等的厉害,司马仲达就是在厉害,也不大可能避免人们的下意识心里吧,更何况戏志才也知道司马仲达被抓的是请乃是你生平奇耻大辱,更导致了家人被抓,若是你不提起,他又怎好意思询问呢?毕竟他也知道你是要到曹孟德处为官,日后同朝为臣,自然要对你体恤有加了。”

司马懿不能置信地看着郭嘉,眼中厉芒闪烁,连连点头恨声道:郭嘉,看来我司马懿低估了你,没有想到你算计别人的心思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不愧是青州第一军师,司马懿甘拜下风,心服口服。

郭嘉却摇头道:“我哪里有这本事?现在不妨告诉你一件事情,真正击败你的人其实乃是我青州军的后起之秀诸葛亮。在我青州五德院的军旅这个科目中,有一门特殊的学问,嘿,叫做“心理”,是我家主上独创的,这里面注意结合了《孙子兵法》“势篇”的知识,教给军人如何在战场上运用……嘿,对了,叫做什么“心理暗示”的东西,这么学问是上一次诸葛小子在长安教我的,我此次偷偷来长安,还有定下眼前这个计策其实都是诸葛小子针对你司马懿的性格特点设计的,若是你要心服口服,还是对着诸葛亮吧。”

司马懿闻言,头脑中显现出来第一次见到诸葛亮的样子,当时的诸葛亮就在太史慈的身边。一边深不可测的样子,那时就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这小子却一直深藏不露,自己地视线一直集中在了青州的其他几个军师身上,却忘记了这个小子,到了今天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败在诸葛亮的手中,登时想起了兵法中“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话。

这一次,他输得心服口服。司马懿却看向黄盖这三个恨得咬牙切齿的人,微笑道:“至于你们三人,当然也没有忌讳把这消息告诉给孙氏家族的人。”

到了此时,黄盖等人还有何话说?只剩下眼中一片带着怨毒的绝望。

郭嘉袖手站在大厅中,淡然道:“錇陵虽然是座大城,但是却不是沙场,四位如此出色的谋臣猛将居然死在这里,并且毫无还手之力,还真是委屈四位了,所幸今天风大,适合于杀人,连血都会干的很快,四位也算是死得其所了。”言罢,郭嘉对着徐康一摆手,徐康会意,命令士兵带着四人下去。

参军孙资见状忍不住想要说话,郭嘉却淡然道:不必多说,迟则生变。

孙资点头,郭嘉转过头来对梁畿道:你去阎芝那里进行招降,能够向我军的当然欢迎,不能投降的押送回巴川。梁畿点头应命下去了。

不一会儿,徐康带了四个人头献上。

郭嘉看着司马懿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心中没有丝毫的欢喜,反而有一种淡淡的失落,兔死狐悲的心情那是难免的,尤其是对着司马懿这惊才绝艳的谋士的尸首更是如此。直到梁畿回来,郭嘉才收拾心情,要徐康这四颗头颅装好,派人送到了太史慈的军中,然后微笑着询问梁畿,结果还算是喜人,除了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死硬派不肯投降之外,倒是有一些益州的人才投降,至于俘虏的益州士兵都是全体愿意投降,如此一来,郭嘉的手中就有了一万多人马,用来守护涪陵城可说是绰绰有余。

虽然自己的身边没有什么猛将,但是郭嘉也不需要,只从守城的角度来看。于吉和左慈两人的陆战功夫作用更大,站在城楼上作战走不能骑马吧?现在没有十万人都没有资格攻涪陵城,若要破城,则还需要更多的人马。

青州军的训练一向有肃,涪陵城中还有大批的军用物资可以使用,这一切对于郭嘉十分有利。

更何况,郭嘉知道太史慈等人正在宕渠和戏志才周旋,等到戏志才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只怕一切都完了。当然,光是自己夺下了培陵城还不够,鲁肃现在也应该攻下巴陵城了吧?

巴陵城外,严颜的大军正在缓缓出城,在严颜的带领下挥军北上,直奔德阳而去。

此时的德阳正处于荀攸和张辽的交战期间∷韭碥驳攘人逃到了拓渠,太史慈又岂善罢甘休?即使没有司马懿这件事情,太史慈也不会忍耐太久,现在孙策已死,荆州大乱。天下的形势从来没有这样有利于太史慈过,太史慈绝对不会让这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白白从手中溜走,自然会乘机挥军东进,拿下荆州?br/>

对于太史慈来说,现在唯一的阻碍就是西川还在刘备地手中,而且曹操还把荀攸和戏志才派到了西川来,有刘备,再加上庞统、荀攸、戏志才和在战斗中主力并未受到多大损失的益州军队,刘备是绝对有机会翻盘的。因此,太史慈春节过后对益州的进攻那是早晚的事情,司马懿的事情不过是个借口,因此太史慈进攻岩渠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毕竟进攻岩渠比进攻德阳要容易很多,若是太史慈汉中的大军集中力量进攻德阳,成都方面定然会插手了,而且进攻德阳,周围可以支援的城市太多,青州军并不占优势,但是岩渠相对来说就容易多了,先易后难,也是战略的一种。故此,现在荀攸坚定地认为太史慈现在正在攻打宕渠,而实际上派出的斥候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再进一步地情报他就不知道了,因为此时张辽已经封锁了内水,让荀攸很难有宕渠的消息来源。

不过从后方巴陵传来的消息却可证明荀攸的猜想,严颜的斥候也在时时刻刻注意着宕渠的动向,虽然内水的消息来源已经断绝,但是严颜的消息送到荀攸的手并不晚。因此,荀攸认为张辽现在这么做就是虚张声势,其目的根本就在于为鲁肃打掩护,鲁肃大军地目标绝对不是德阳,而是内水另外一面的宕渠。

有鲁肃的攻城部队在。荀攸自然对宕渠有几分担心,根据情报得知毕竟太史慈和贾诩的大军本身就有不少人,再加上攻城拔寨无坚不摧的鲁肃大军宕渠的形势十分危急,虽然有戏志才在那里,但是形势也不容乐观,各鲁肃交过手本書轉載文學網的荀攸自然知道鲁肃的厉害。虽然上一次输的心不甘情不愿,但是青州军攻城部队那无与伦比的实力是无须置疑的。但是要荀攸带领军队出城援救却又偏偏不敢,因为荀攸虽然有九成的把握确认鲁肃大军已经渡河,但是却怕自己自摆乌龙。被鲁肃算计,若是自己出城援救宕渠。鲁肃的真正目的却是自己防守的德阳的话那岂非更糟?

要知道鲁肃的大军在攻城的时候绝对不可以以常理判断,因为鲁肃大军可以通过种种办法把守城一方的地利完全打击掉,没有了地利,守城一方还不是束手就擒?莫要忘记,德阳被攻打下来的可能性是远远低于宕渠的,但是青州军要夺取西川就早晚要取得德阳,越是晚就越是艰难,所以鲁肃设置奇兵奔袭德阳并非是没有可能的事情,现在张辽封锁内水固然可以看成是为鲁肃大军渡江作准备,但是看成是为迷惑自己、引诱自己出城、帮助鲁肃大军突然攻击德阳扫清路障也未尝不可。

更何况即便是自己真的确定了鲁肃大军的动向,荀攸在现阶段也是无可奈何,要渡江的话,不管怎么也要打败张辽大军才可以。所以左思右想,荀攸便下命令给巴陵的守将严颜,要他带领一支军队被上,和他形成内外夹攻之势,对付张辽,顶要完全逼迫出鲁肃的真实目的来才会善罢甘休。至于巴陵城,则再一次交给原本有庞同指派,但因为严颜回到巴陵而退居二线的向宠来暂时防守。

故此,严颜这才带领一支军队出城北上迎击张辽,却不知道已经中了鲁肃的诡计。严颜大军北上没有多长时间便遭遇到了张辽大军的部将慕容烈,慕容烈遵照鲁肃预先制定的计策用几名斥候把严颜大军赚到一处山谷中指挥吕布手下悍将宋宪、侯成、成廉三人四面围攻。

严颜不愧是益州名将,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沉着冷静,居然被他攻占了一处山头,和慕容烈等人分庭抗礼。不过慕容烈等人早就预防到了这一点,和严颜大军纠缠一段时间后便佯装不敌,更引诱严颜劫营,连夜向北退去。

严颜在慕容烈丢弃的军营中发现了一些点火用的柴火,这些柴火都是一些碎裂的小船的木料。如此说来,严颜便越发地肯定这支军队乃是张辽派来封锁内水的军队,便下令军队北上,追击慕容烈。

严颜地视线只盯着张辽大军,却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后的巴陵。在严颜离开巴陵不久之后,鲁肃大军突然出现在了巴陵城外,四面攻城。

巴陵城此时剩下的守军不足三千,城中更无大将,面对足有五万人的青州攻城部队哪里是人家的对手?鲁肃不费吹灰之力,一个冲击便攻打下来了。在鲁肃的军队看来这连热身都不算。因为是一场完胜,时间又短。故此益州方面连消息都没有得到,鲁肃在占领了巴陵之后,先是派人通知涪陵城的郭嘉,告诉他既定目标已经达到,随后便派人到贾诩军中,要他执行下一步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