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三国之大汉皇权 > 第623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三国之大汉皇权 第623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者:铁骑绕龙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1:04:56 来源:88小说

诸葛亮说出这句话,面上满是自信之色。

“哦?”最为关心此事的崔郡急忙拉住诸葛亮,急道:“孔明,你年纪虽小,但老师对你最为器重,想来必定有高论,快快道来与为兄听。”

诸葛亮、崔郡、石韬、孟建、徐庶等人素来为友,几人经常谈论天下大事,互相辩论。而在其中,诸葛亮和庞统两人虽然年纪最小,却最受到庞德公和司马徽的器重。

诸葛亮微微一笑:“广元兄之前说的几条,亮都听到了,不过亮却不敢苟同。”

石韬哈哈一笑,回道:“孔明,愚兄早就想听听你的高见了,赶紧说来听听吧。”

“不知道诸位注意到没有?”诸葛亮走到了人群中郎,诸多鹿门学子围绕在他身旁,都看着他,想要听听诸葛亮有什么话说。

“上个月,曹孟德公开表示支持刘烨驱逐乌桓人,并且提供给了刘烨五千石军粮。”诸葛亮开口道。

“这是自然,大将军出兵对付乌桓人,天下百姓无不支持,曹孟德之所以支出军粮乃是为了博取天下民心。”孟建一针见血道。

“不错!”诸葛亮颔首道:“公威兄所言一点也不错,曹操送给大将军粮草为了博取天下民心,而这就是大将军的制胜法宝!”

“楚汉争霸,夫项王勇冠三军,高祖屡败屡战,却最终能够获胜,何也?”诸葛亮慷慨激昂道:“项王虽然神勇千古无二,但是却残忍好杀,经常屠城,屠军。巨鹿之战大获全胜,二十万秦军全部被坑杀,又焚烧阿房宫,秦人大失所望。”

“反观高祖,入关以来约法三章,秦人百姓无不欢呼雀跃。高祖最初被项王分封至巴蜀、听从淮阴侯之谋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秦人父老无不喜悦,项王失关中人心而高祖得关中民心,故而楚汉争霸连年数载,而高祖终能获胜!”

诸葛亮环视周围鹿门学子,朗声道:“诸位,如今大将军为了河北百姓,不惜以弱击强,以寡击众,天下百姓孰能不支持大将军?河北百姓必定踊跃参军,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如此一来,大将军岂能不胜?”

“此乃得民心者得天下也!”

“好,好!”

啪啪啪!崔郡激动的满面通红,拍动双掌,高兴道:“孔明这句话说得真好,得民心者得天下也,大将军抗击乌桓,正是得民心之举,焉能不获胜?”

“好,孔明这句话真乃真知灼见。”

一名胡须花白,面容温和的老者笑呵呵的走了过来。诸多鹿门学子见到这名老者,顿时面容肃然,双手叉在一起,弯腰下拜。

“学生见过庞师。”

“呵呵,都起来。”这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鹿门书院的创始人,荆襄大儒庞德公。

“老师。”见到庞德公,诸葛亮也弯腰下拜。

庞德公笑呵呵地扶起了诸葛亮,称赞道:“孔明,你这句话说得很好,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以来不外如是。”

“夏桀荒淫残暴,故而商汤易之,而商纣残暴,周武又代之。商汤得民心乃有天下;商纣失民心而亡天下,由此可见王道之要在于民众。”

庞德公轻捋胡须:“厉王残暴,周人道路以目,因此国人暴动;桓灵二帝任用小人,士大夫群起抗争,乃有党锢之祸。天下百姓宁愿家破人亡,也要庇护士人,正是因为民心所在。而此战大将军为幽州百姓与乌桓人决战,不论胜负都将拥有天下民心,即便失败也可以卷土重来,此方为王者之道也。”

听到庞德公的一番论述,孟建、崔郡、石韬等鹿门学子纷纷有所领悟,弯腰下拜。

“多谢老师解惑,学生等受教了。”

庞德公捋着胡须呵呵一笑:“没什么,方才广元、公威两人所说也都颇有见地,不失为智者之见,为师颇为欣慰,还有州平,你们三人学有所成,这几日便下山去吧。”

“啊?学生在鹿门书院获益匪浅,还不想离开老师。”崔郡急忙弯腰道:“学生愿意跟在老师身边继续学习,请老师不要赶走学生。”

孟建和石韬也弯腰道:“学生所学不过皮毛,还请老师不要赶走学生。”

庞德公微笑摇头:“非是为师赶你们走,只不过你们所学已经足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们也该出去看看了,死读书是不好的。”

崔郡叹了一口气,双眼微红竟然流出一丝眼泪,对庞德公拱手道:“既然如此,学生等不敢忘记老师教诲之恩,日后必定报答。”

庞德公哈哈大笑:“为师教育你们岂是希望报答?不过是希望尔等都长成栋梁之才,报效国家,安抚民众而已。”

“记住。”庞德公忽然严肃道:“若是谁将来作奸犯科,为官任上欺侮百姓,不要再提自己乃是鹿门学子,为师立刻将他逐出书院,永不录用!”

孟建、石韬、崔郡三人精神一凛,齐声道:“学生等谨记恩师教诲,不敢有所违背。”

“好,你们收拾收拾,这几天便出去吧。”庞德公温言几句,随后转过身来,走进了草堂之中。

“真羡慕三位师兄啊,能够出去游历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羡慕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够出仕。”

石韬哈哈一笑,摸着诸葛均的头道:“小均,你只要好好读书,到时候你就是不想出来,老师也会把你赶出来的。”

诸葛均低声嘟囔道:“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三弟。”诸葛亮正色道:“你不要总是想着出仕,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如今你所学才多少,岂能随便出仕?即便是做了地方官也不过是庸才,还不如不做。”

“留在鹿门书院,好好读书,成才之后自然什么都好说,知道么?”诸葛亮严肃道。

“知道了,二哥,你可比大哥管的宽多了。”诸葛均不耐烦道。

“哦,对了,孔明。”石韬道:“说起子瑜,他去什么地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