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抬头一看,只见董芸胀红着一张小脸,眼角似有泪痕,嗔怪道:“大哥去哪儿也不说一声,我还以为你已经走了呢。”
“对不住,芸儿,我想就在旁边,所以没有来得及对你说。”
“大哥这身衣服哪来的?”董芸奇道,“我正打算带大哥去买一身呢?”
刘墉知道董芸很奇怪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哪里弄来的这一身衣衫,突然冒出个念头想逗逗这个可爱的姑娘,便道:“芸儿,给你看样东西。”
董芸好奇的凑过头来,只见刘墉得意洋洋地把伸进怀里,掏出来,手一摊,霍然是两锭银子,足有二十两。
董芸大惊,道:“大哥,你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刘墉笑道:“我骗来的。这样,我们既相识一场,当是有福同享,这十两银子就送给芸儿了。”说着,拿了一锭银子就往董芸的手里放。
董芸又急又气,道:“大哥怎么能做这种事,这种脏东西我可不要。”
刘墉见董芸信以为真,忙道:“芸儿,大哥逗你的!大哥又怎么能干骗人这种勾当呢。实话对你说,这是大哥当了东西得来的。”
董芸摇摇头,一脸的不相信,颤声道:“大哥你身上又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怎么可能当出这么多钱,你别真是骗来的吧?”
刘墉见弄巧成拙,忙道:“我真的是当了东西呢。要不,你随我去那家当铺对质如何?要是我说了假话,叫我……”刚想发个誓言,董芸急忙打断他,说道:“大哥别发誓了,小妹相信了。”
刘墉双手一叉,故做深沉地道:“像你大哥这么大义凛然,正直无私的人,怎能做这些无耻之事。”
董芸一见,掩口轻笑。刘墉见她心情大好,又陪笑道:“大哥前面说的都是逗你玩的。不过,大哥想把银子给你可是真心的。”
董芸又喜又惊,摆摆手坚辞不要,说道:“大哥送的玉坠小妹已经觉得太过贵重,怎能再要大哥的银子呢。而且此去徐州,山高路远,大哥远比小妹更需要银子。”
刘墉道:“芸儿你听大哥说。大哥是真的喜欢你这个妹妹——”这倒不是刘墉为讨好董芸说的,而是刘墉那个家族,父亲那辈全是男子,到他那辈也全是男的,整个家族里的人都梦想有个女孩,因而见到可爱的董芸自然有种亲近感。董芸却不知刘墉此时的心理,听他说个“喜欢”,脸登时羞得通红,忙低下头来,不敢让刘墉看见。
刘墉却没注意,顾自说道:“我呢又不会买东西。芸儿去选些首饰或者绸缎,当是大哥送给妹妹的礼物。好了,不要推托,要不大哥可生气了。”语气霸道,不由分说一手抓过董芸的小手,一手把银子放进她的手心里,然后握住她的手指卷过去捏住。
董芸感觉刘墉温暖的大手捏住自己的手腕、手指,内心一阵狂跳,雪白的脖颈都羞红了,忙轻声道了声谢,小心放进怀里,对刘墉道:“大哥还没告诉我你的银子是怎么当来的呢。大哥以前可是告诉过我身上没有东西了啊。”想了想,道:“难道是大哥身上的那套衣衫?”董芸知道刘墉身上的那套衣衫是很少见的,不过没想过能值这么多钱。
刘墉笑道:“不完全是。主要是当了条腰带,还有这个——”,说着,把怀里的一张拾元的钞票摸出来,放在董芸的手里,“这个送给你。”
董芸看着钞票也是一脸的茫然,这东西会这么值钱?
刘墉道:“芸儿,你要去哪儿?不如我们一边走我一边说给你听。”
董芸道:“嗯,我要去驿馆。”
一路上,刘墉就把自己当东西的经过讲给一遍,董芸听了,嘻嘻笑道:“真没看出大哥身上有这么多宝贝呢。”
刘墉抬眼一看,眼前是一间客栈模样的住所,只是大门前挑着两个灯笼,上而写着个一个“驿”字。
董芸上前问门房道:“陈伯,华先生在吗?”
“哦,华先生说是要再想一想,已经出去好一会儿了。芸儿姑娘,外面冷,你快进里面等吧。”
“华先生还没想到办法吗?”董芸喃喃自语,又道:“大哥,我们进去吧。”领着刘墉找到那华先生的房间,推门进去,刚想掩门,又觉得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不妥,便留了一条缝,即是这样,董芸仍是心中乱跳,脸上发烧。
刘墉却没留意,只是打量这房间。只见这间房不太大,陈设也极简单,门正对的墙边放着一个一米左右的木制大案,案上只有一把茶壶,几个杯子和一个笔筒、笔架,几卷竹简。刘墉见案的两边空无一物,心中一叹,怎么没人发明凳子或是椅子什么的,写个字都要跪着该有多累啊。感慨了好一会儿,又四处张望,只见另一面墙上开着个门,打着帘子,里面想来便是卧房吧。奇怪的是,只要是空的地方都放着好多架子,架子分成几层,每层都放有一个筛子,里面都装满了东西。刘墉进门时便闻见了,那是中药的味道。
刘墉虽说大学学兽医的时候学过中兽医学,也背过好多方子,对药物的药性、药效等极是熟悉,不过他那个年代的医师不用自己去采草药,都是使用泡制好的现成品,真正接触的鲜药并不多,所以他对好多药物只是知道名字,却没见过,可以说是真正的“理论家”。
刘墉捏了一块药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扭头问道:“芸儿,华先生是个大夫?”
董芸答道:“嗯。华先生是虞县长请来的。大哥,你先坐,小妹说给你听。”待刘墉坐下,董芸继续讲道:“虞县长的父亲得了病,请了好几个名医都没瞧好,虞县长又是极孝顺之人,就四处求医问药,把庐江府最好的大夫也请来了,可还是没有瞧好。后来听人说华先生医术高明,人称神医,虞县长便亲自去请了来。”
刘墉问道:“华先生来了可是药到病除了。”
董芸叹道:“很奇怪。一用药就见效,可是管不了多长又要复发,时好时坏的。华先生也想不明白。”
刘墉奇道:“那芸儿你……,你也会医术吗?”
董芸“咯咯”笑道:“我哪会什么医术。只是华先生要的一些草药是药铺里没有的,要到山里去采。董大哥不是在县衙当差吗?就让我给华先生带路,顺便也让我保护一下先生,所以我就认识了。如今华先生再要用这些药就不用亲自去采了,我去采就成了。”说着,把背兜里采的药材放在桌上。
刘墉“哦”了一声,道:“虞老爷的病很严重吗?怎么这么多名医都瞧不好。”
董芸道:“我也不太清楚。听华先生说好像就是咳、喘,全身没力什么的。奇怪的是吃了华先生的药后就不咳、不喘,但是不能停药,否则过两天又会再犯。华先生想了好多法子都断不了根,很是头疼。”
正在这时,就听得外面有人道:“华先生回来了!芸儿姑娘在你房里等你呢。”刘墉和董芸连忙站起身来,只听见一阵缓慢而扎实的脚步声走来,门“吱”的一声,从外面走进个老者。
那老者身材高大,鹤发童颜,满面红光,笑容可掬,道:“芸儿姑娘来了。哦,还有一位公子。快请坐。”
董芸忙上前见礼,“见过华先生。”
刘墉也上前抱拳道:“见过华先生,在下刘墉。”
那老者忙还礼道:“不敢。老朽华佗。”
“神医华佗?”刘墉惊道,心说自己真是笨啊。姓华又被称为神医的不就是华佗吗?
“老朽正是华佗,神医可不敢当啊。”华佗一阵苦笑。
董芸小心道:“华先生,可是还没想到办法?”
华佗叹了口气,道:“老朽思之良久,始终不得其法。”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方子,边看边摇头。
三国时纸张还不是很普遍,这药方写在块麻布上。刘墉偷眼看去,上面写的是药名和剂量。毕竟是学过医的,刘墉对这些药的功效还是知道的,的确是止咳平喘的良药。
华佗喃喃自语道:“老朽自问药方的配伍、剂量都没问题,为何老是断不了根呢?”
刘墉听得华佗说了一个老字,再想想刚才看到的药方,心中一动,想起读书时老师说的一段话来,但还不敢肯定,拱手向华佗问道:“请问华先生,那老太爷的症状如何?”
华佗一惊,道:“公子难道懂医吗?”董芸也一脸惊讶地看着刘墉。
刘墉哪敢说自己是兽医呢,只得道:“不敢,略知一二。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能否请老先生说下,在下或许能给先生提一点建议也说不定啊。”
华佗为人极是谦虚更不会以貌取人,想了想道:“公子所言极是。老太爷六十六岁,体形消瘦,面色微红,胸闷气急,呼吸气促,,喉间有痰,粘稠难咳。平时静养还好,一动则气喘。另外常有腰痠腿软之证,每遇寒冷天气则上述症状更加明显。另查舌苔白润,脉象浮数。”随即把药方递到刘墉手中,道:“妨劳公子为老朽参详一下。”
刘墉接过药方,刚听了华佗的描述,再仔细看了看华佗的用药,心中已有九成把握,脑中想了想以前所学,便道:“我看先生的用药,似乎少了两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