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两百十五章 日本与潜艇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第两百十五章 日本与潜艇

作者:锋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17:57 来源:书海阁

事实上日本接触潜艇的历史比人们想象中要早的多,在一**零年九月十六日,刚结束对日本的访问准备前往印度的奥斯曼帝国木制护卫舰【埃尔图鲁尔】号,不幸遭遇到台风袭击,战舰最终在纪伊岛岸边搁浅并沉没,船上六百多名船员与乘客中只有六十九人幸存,剩下五百八十七人当场溺死或失踪。

幸存者得到了日本当地民众的救助,随即搭乘一条赶来救援的德国炮舰【沃尔夫】号,送往神户港进行治疗。到了第二年一月,当时的明治天皇亲自下令,派遣巡洋舰【金刚】和【比叡】号,运送海难的幸存者返回奥斯曼帝国。

对,你没有看错,不过这两条可不是后世的二傻,而是当时日本海军最先进的木制覆甲巡洋舰。金刚型巡洋舰采用风帆和蒸汽双重动力,由英国著名的舰艇设计师爱德华.詹姆斯.李德爵士亲自设计,由赫尔船舶公司与米尔福德港船厂分别建造。如果以当时英国海军的标准,这两条船撑死了只能算是一等装甲护卫舰,但是日本帝国海军却把这两条军舰,归入了装甲巡洋舰的序列,实在是因为日本当年国小力微,手头上一堆从世界各地捡来的旧式军舰,这两条的吨位和火力确实比得上旧型巡洋舰了。

金刚型装甲巡洋舰安装有三门克虏伯一百七十毫米加农炮,六门克虏伯一百五十毫米加农炮以及两门七十六毫米口径阿姆斯特朗回旋喷...咳咳..加农炮。同时还装备了四门三十七毫米与四门二十五毫米单管速射炮,甚至还配备了一根当时都算是时髦武器的三百六十五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以发射英国生产白头鱼雷。

这两条巡洋舰吨位大,适航性好,火力凶猛,武器种类齐全,只不过此时两舰的舰龄已经超过了十年,所以退居二线被日本帝国海军当成了海军士官生远洋实习的训练舰。

一**一年一月二日,巡洋舰【金刚】和【比叡】号带着六十九名【埃尔图鲁尔】号上的幸存者以及日本海军兵学校第十七期少尉候补生,踏上了远赴奥斯曼帝国的漫长旅程。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船上这群海军候补军官生里,存在着好几名未来的日本“军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东乡平八郎夸赞为“智谋如涌”的“天才参谋”秋山真之了,不过这位被日本海军吹捧为“用兵如神”的名将,那是还只是一只二十三岁的菜鸟。

不去谈日本人路上经历了多少艰险,反正两条船顺利的到达了奥斯曼帝国。在伊斯坦布尔港停留时,日本海军官兵们惊奇地发现,在奥斯曼海军码头上停靠着两条他们从未见过的奇怪舰艇。向土耳其水兵打听之后他们才知道,这竟然是两条以蒸汽作为动力的潜水艇。

因为听说希腊海军准备购买潜艇的消息,秉承“你有我也一定要有”理念的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决定去英国求购潜艇这种“神奇的武器”。

老实说英国人看到订单时也有些傻眼,这种新玩具皇家海军自己都没有呢。结果查下来发现希腊人当时购买的,原来是瑞典军火商索斯滕.诺登费尔特设计的蒸汽潜艇,既然找到源头就好办了,诺登费尔特当时正好在英国推销他的改进型潜艇设计,于是巴罗造船厂按照诺登菲尔德的设计图纸,制造了两条诺登菲尔特改进型蒸汽潜艇。

这种原始潜艇排水量只有一百吨,长度达到了三十米,安装有一台两百五十马力的燃煤蒸汽发动机,水面航速六节,水下航速四节,潜水深度达到了四十九米。艇载武器是两根三百六十五毫米鱼雷发射管,以及两门三十七毫米单管甲板速射炮。

奥斯曼海军用苏丹的名字为这型潜艇命名,一条被命名为【阿卜杜勒.哈米德】号,另一艘被命名为【阿卜杜勒.麦吉德】号,这是哈米德苏丹的父亲,第三十一任奥斯曼苏丹的名号。

实际上这种潜艇只是虚有其名,它没有解决潜艇的水下动力,潜水时是依靠压缩空气罐里的空气,推动蒸汽发动机的活塞运行,这种潜艇在水下最多只能活动几分钟时间,根本没有实战用途,实际上只能算是一种半潜式舰艇。而且发射鱼雷后舰艇重心会改变,舰艇变的相当不稳定,甚至危害到航行的安全。因为当时这两条潜艇才刚刚服役两年,土耳其人还正在新鲜头上,对这种新型武器兴趣未减。

日本人第一次见到了潜艇的实物,当时就被这种神奇的武器吸引住了,只不过日本人的消费理念,比土耳其人要谨慎的多,主要还是日本当时的国力比较贫困,那时候距离甲午战争还有四年时间,日本全国上下正收紧了裤腰带发展海军,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哪里比得上奥斯曼帝国这种随意撒钱的真土豪,几万金镑的往水里抛,苏丹都不会眨一下眼睫毛。

虽然日本与蒸汽潜艇擦肩而过,但潜艇这种武器已经给日本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甲午战争结束之后,日本在满清身上啃下了一大口肥肉,日本海军也开始财大气粗起来,于是潜艇这种武器,第一次出现在了日本海军的采购清单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那是一**八年,在美国费城进行访问的【笠置】号巡洋舰上,一名年轻的海军军官佐佐木高智中尉,在报纸上看到荷兰的发明家霍兰刊登的广告,当时霍兰正在费城推销他设计的潜艇,也就是著名的“霍兰型潜艇”。佐佐木高智马上与霍兰取得了联系,并亲自体验了霍兰式潜艇的水面与潜水航行,随后这位中尉就立即向海军省写了报告,对这种舰艇的发展前景推崇备至。

别看这位中尉的军衔不高,但人家家门够高啊,佐佐木家是侯爵,而高智正是佐佐木侯爵家的长男。

当时霍兰给日本人开价是二十万美元一艘,加上生产技术的转让,在那个年头也算是良心价了。那时的日本海军正是东乡和秋山那一辈当道,对这种可以潜入敌军海港偷袭的武器还是很有兴趣的,于是开始和霍兰磋商采购事宜。可惜因为当时日本海军正在进行第三期扩建,购买潜艇的费用被挪用到其他舰艇的建造费用里去了,重新计算预算又太麻烦,结果这笔交易就此被搁置了起来。

原以为日本海军又一次将和潜艇擦肩而过,结果在六年之后,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因为在这一年,惨烈的日俄战争爆发了。

在旅顺港和外海战役中,日本连续损失了好几艘舰艇,而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已经开始远征,海军决定临时拿出一笔钱来,从国外购买舰艇补充实力,于是霍兰的潜艇又被列入了采购清单里。

这次日本海军毫不犹豫的支付重金,一次就购买了五条潜艇,足足一百万美金,但当时没人会想到俄国海军会败得那么快那么惨,日本抢购的霍兰式潜艇到货太晚,根本没能赶上实战。

不过日本海军还是对这种武器投入了极大的期待,他们把五条霍兰潜艇编成了第一潜水战队,日本海军的潜水战队从一九零四年到一战爆发之前,所有的研究和训练都是围绕着霍兰型潜艇展开的。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的潜艇才抓住了一次历史机遇,完成了几乎可以称为脱胎换骨般的飞越。当时日本分到了七艘作为战利品的德国U艇,终于得以一窥世界上第一流潜水艇的真容。德国潜艇无论是结构、布局还是采用的技术,都远远不是日本拥有的那些霍兰式可以相提并论的。

日本海军就此大开眼界,原来世界一流的潜艇是这样制造的,那还不立即开始拆卸研究,尽快仿制出同一水平的日本潜水舰来。

但是日本人很快就发现,即使是有了实物在那里,以日本当时的设计能力和建造技术,根本无法仿制出可以和德国性能相比的潜水舰。因为日本缺少的不光是造船技术,还缺乏对潜艇设计概念清晰的工程师。

于是日本人启动了金元战法,耗费重金从德国挖来了日耳曼尼亚造船厂的设计主任泽赫尔博士,在那位德国造船专家的指导下,日本海军开始设计符合日本海军自身需求的日本潜艇。也就是从那时起,日本的潜艇才真正开始向国产化迈进,在随后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化潜艇。可以说,日本近代潜艇的发展,全都是建立在一战德国潜艇的技术基础之上的。

而日本海军的海大系列远洋潜艇,就是在泽赫尔博士的设计上演变而成的,所以这条伊60号潜艇,完全可以算是U106号的日本远亲。

pS:谢谢大家的支持,求票求订阅,作者会继续努力。

今天是背景科普章节,故事情节我们明天再继续。。

喜欢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