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一百章 武器(三)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第一百章 武器(三)

作者:锋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17:57 来源:书海阁

关于这支冲锋枪,倒也没有多少特别的,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支缩小了的G3步枪。半刚性滚柱闭锁机构原本就是为使用中等威力的7.92短弹而设计的,所以改换成手枪弹在技术上没有任何压力。同时区别于同时代其他冲锋枪的闭膛射击模式,使它获得了远超同类的射击精度。

这支枪其实早就可以制造出来,h&K公司在开发G3的同时,展开了改进型号的研制,一共分为四种型号,分别对应同期北约装备的几种弹药,其中第四型发射的是9x19鲁格手枪弹(帕拉贝卢姆手枪弹),当时的型号是hK54,就是mp5的原型。

mp5冲锋枪在六四年开始试产,直到两年后才被联邦德国政府少量采购,成为德国联邦警察、边境巡警和陆军特种部队的制式装备。

这是一支相当精良的武器,加工需求和G3差不多,采用了大量的冲压件,有效降低了工时和材料成本。

历史上h&K靠这支枪赚了不少钱,因为它只售卖给政府机构,不对民间出售,使用这种武器的又都是各国的特种部队和防暴警察,所以在平民眼里mp5成为了政府权力的象征。

举个栗子,比如你身上穿着一套沙漠战术套装,左右手双持乌兹冲锋枪,隔壁那货却只穿个t恤沙滩裤,但是手里端着一支mp5,结果在百姓眼里,穿短裤那厮一看就是个FBI探员,而你虽然全副武装,却怎么看都是个墨西哥毒贩。

好吧又扯远了,现在回到德军身上,四零年的石油化工方面的技术还很有限,当时已经出现了化纤和尼龙,塑料和有机材料也已经投入了实际运用,但是德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只能算是在起步阶段。

徐峻拿得出材料配方,但是对化工生产流程和工艺问题,那就是七窍只通了六窍,好在欧洲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化工企业和专家,这些专业的问题就交给专业人士来解决,反正元首下达了死命令,在半年内至少要搞出个实验室成果出来。

徐峻首先选择的是尼龙66树脂,三九年杜邦公司就已经开始在美国生产这种材料,不过他们目前只用这种材料来制造合成纤维,还没有考虑过将其注塑成其他形状的产品,因为当时纺织业最为赚钱,能够为公司获取最大的利润。

杜邦还没有在德国注册专利,实际上注册了也没有关系,德国的化学家完全可以把它伪装成另一种产品,比如再添加入一些合成添加剂,转换一下工艺流程什么的,这一套德国人早就用的熟透了。

尼龙树脂将是制造G3和mp5护木和枪托的主要原材料,不过在这种材料量产之前,前几批产品就只能使用传统的木制原料了,重量方面会比98K要增加不少,但是考虑到日耳曼战士力大如牛,重上个五百一千克的应该没有多大影响。

有了新型的冲锋枪和自动步枪,接下来再来看看手枪。徐峻发现这上面真没什么改进的必要,德军中的手枪已经普及化,已经确定的制式手枪性能也十分优良,现在他所要做的就是统一枪支口径和子弹,减少后勤方面的压力而已。

子弹的制式确定为9mm鲁格手枪弹(帕拉贝卢姆弹),虽然威力不如美国人的点四五弹(11.43x23mm柯尔特手枪弹),但是考虑到初速和弹道,两者的差距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明显。或许点四五弹的停止作用比较强,但是鲁格弹在射击时更加准确。再鉴于德军已经装备了一大批使用9mm子弹的武器,徐峻就不考虑再改弦更张、横伸枝节。

手枪的问题讲完,接着再来说说手榴弹,德军目前使用的是m24长柄手榴弹,这也是一款相当经典的武器,除了向敌人投掷之外,还被士兵当作近战武器来使用,英伦战役中有不少英军士兵,就是在肉搏战中死于这种“战锤”之下。

这种手榴弹的缺点是体积太大不方便携带,德军士兵一般随身只携带两枚,插在靴筒里或者皮带上。生产厂为这种手榴弹准备了一种专用的携行袋,一次可以塞进五枚手榴弹,但是外形蠢的让人想笑,就是个长方形的覆胶防水包。

这本来是为工兵和突击队准备的,结果大家情愿在身上插满手榴弹,都不愿意背着这玩意儿上前线,除了难看之外,主要原因是在实战环境中,从里面取弹很不方便。

有些专家说德军手榴弹爆炸后的弹片太少,杀伤力一定会有所不足,并以此作为这种手榴弹落后于美军mKII手榴弹的证据。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完全搞错了概念,m24和mKII在本质上就不一样,它是一款标准的进攻手榴弹。

德军崇尚的是进攻,他们配备的当然是利于进攻时使用的手榴弹,m24的威力主要来自于它那足足有170克的装药,利用爆炸产生的高温与冲击波来杀伤无装甲目标,设计师特意将m24的弹壳从原型m18的铸铁改成薄钢板压制,除了便于加工生产之外,就是为了不会分裂出太多的弹片。

这种杀伤手段可以避免手榴弹在敌军阵地上爆炸后,碎裂弹片伤害到正在向敌军阵地冲锋,且毫无掩体遮挡的己方人员。

而mKII是一款标准的防御性手榴弹,理论上投掷者是躲藏在坚固的防御阵地后方,不用担心手榴弹弹片对己方造成的威胁,而飞散的弹片显然比冲击波,更适合杀伤群体目标,所以不但在弹体上刻了大量的沟槽,有的甚至还在内部填入了钢丝和钢珠等预制破片,为的就是爆炸后可以产生更多的弹片,增加有效范围内的杀伤力。

历史上中国也引进了大量德国m24手榴弹,并且还自行仿制了一些,只是当时国内很少有人了解进攻型手榴弹的概念,因为原材料匮乏,于是在弹体里填入了黑火药作为装药,本身这种设计的弹片就不多,改变装药后冲击波的威力也因此降低了不少,结果无法对敌军造成有效的杀伤,导致不少抗日将士只能在战场上与敌军短兵相接。

其实把m24改装成防御手榴弹的方法很简单,一战时期就有过类似的发明,那就是在弹体外再套上个预制破片外壳,或者在弹壳内用胶水黏上一层钢珠就行了,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乡下的家庭作坊都能完成。

pS:谢谢大家的支持,继续求票。

喜欢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