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中国城(中)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中国城(中)

作者:锋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17:57 来源:书海阁

“中国城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我保证你在全欧洲都找不到像这样的...嗯...该怎么说呢...”克雷抬起头打开了驾驶室顶部的天窗。

“你想说聚集地?”韦尔贝在烟灰盒里掸了掸香烟。

“嗯...可以这样来形容,先生,但并不很精确,实际情况比资料上记录的更复杂得多。”克雷按下仪表盘下方的点烟器,而后从车载烟盒里拿出一支卷烟。

“据我们掌握的情报,现在这些中国人的处境很糟糕,他们急于获得外界的帮助。”韦尔贝皱着眉头翻看着膝盖上的文件。

“外界的帮助?”克雷笑了起来,他在包着皮革的方向盘上轻轻墩了墩烟卷,随后拔出了弹起的点烟器。

“最近的那份报告还是我撰写的,韦尔贝先生。”克雷低下头点燃了烟卷:“很显然,蹲在办公室里的先生们,搞混了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不过这完全可以理解,这就是他们和我们这些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我们会使用脑子思考问题。”

看上去这位特工对上级颇为不满,不过鉴于他此前的那段遭遇,韦尔贝觉得可以体谅这种心情,换做是他落入那种窘境,说不定会比克雷尖酸刻薄一百倍。

情报总局确实有失误的地方,这份潜伏计划从制定之初就显得有些仓促,很多细节问题都没有考虑到,总算这些特工接受过很全面的训练,心理承受力非常高,要是换成早期保安总局训练的那些人,恐怕早就已经搞出大纰漏来了。

“你的意思是说,这些资料有问题?”韦尔贝抖着手里的文件问到。

“不,资料并没有问题,但是要看你如何去解读它了,先生。”克雷说完偏着头,摇下了驾驶席一侧的车窗。

“嗨,警官!前面究竟在搞什么!”司机对着一名叉着腰站在路中间的巡警大声喊道。

“别停下,继续往前,先生。”巡警没有回答克雷的问题,他只是不断用那根警棍画着圈。

“愚蠢的条子,看来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克雷猛吸了一口卷烟,随后把香烟换到了左手上。

“以这种速度,我们十有**要迟到了。”韦尔贝隔着车窗瞥了一眼那位巡警。

看上去三十几岁的年纪,穿着挺括的藏青色制服,左胸别着S.F.P.D的七角星徽,佩着全套武装带,枪套里插着一支硕大的M1917左轮。

“为什么我们不往右转。”韦尔贝提议到。

“必须过了前面两个路口才能想办法绕路,右边整条街都是有轨缆车的线路,看看前面那些车,这里可不是只有我们才是聪明人,先生。”克雷从烟盒里再抽出一支卷烟叼在嘴里,右手拿着还剩半截的烟蒂续上火,随后把烟蒂按进了仪表板下的烟灰盒里。

“好吧,这由你来做主。”韦尔贝开朗的笑了起来,一个有性格的部下,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情。

“你前面还没说完,克雷,关于中国城的问题。”韦尔贝把话头拉了回去。

“哦,那些中国人,我刚到旧金山的时候,可没少跟他们打交道。”过了路口后车流的移动速度有些加快,克雷手法利落的换了个档位。

在一九四零年代,旧金山中国城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人口数量,都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社区,世界最大中国城在当时不是一句吸引旅游者的广告,而是实至名归的荣誉。

近代华人走向世界,可不是什么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故事,里面充满了黑暗、血腥和肮脏的交易。

十九世纪中期全世界掀起废奴运动浪潮,被视为人权和道德改良组织以及教会的伟大胜利,当然不应该抹杀掉那些道德高尚者的功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废奴浪潮背后所隐藏的,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方面拥有的巨大的实质性的利益。

比如美国的废奴,就是工业资本对农业资本,改良派对保守派,新贵族与老贵族、新移民与老移民之间的博弈,最终引发了南北战争,这场内战决定了美国的政治与利益版图的重新划分,并且直接影响到了美国未来一个世纪的发展方向。

废奴运动虽然成功了,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后遗症。虽然政治家们因为废奴立场,在政治与名利方面获益丰厚,但是对于殖民资本家来说,这根本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彻彻底底是一场灾难。

因为无论是美洲本土还是中南美洲,亦或是遥远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都必须获得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用来填补黑奴释放后产生的缺口。

黑人成为雇佣工人之后,严重降低了蓄奴资本原本获得的净利润。曾经的奴隶主们必须尽快找到黑奴的替代品,在他们的玉米地、甘蔗园、烟草田、咖啡园、棉花田里劳作,同时担负起筑路、开矿行业里不需要太多技术的重体力工作。

英国殖民者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绝佳的候补,那就是几乎拥有无穷人力资源的“我大清”。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期,在那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国力一直在不断的下滑。十全老人成功败光了祖宗们留下的积蓄,即便是留下个和中堂让儿子宰杀,但国家的元气已伤,颓势已现,以嘉庆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力挽狂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更重要的是民心也随着国力的衰败开始乱了,就在这半个世纪里,中国大地上接连发生了一连串的天灾**,水、旱、蝗、瘟几乎年年登场,为了活命饥民们只能离乡背井,往他们认为能够吃得上饭的地区流浪。

与此同时,中国的总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发生了爆炸性的增长。从乾隆六十年到咸丰元年短短五十年时间里,全国人口从三亿一千万增长到了四亿三千万,人口增长再遇到因为灾害造成的粮食歉收,结果必然是各种物价飞速上涨。

同时鸦片贸易导致白银大量外流,而国家却反而以白银作为农业税收货币,为了把铜钱兑换成白银,农民一年的收获大部分落入了地主和粮商手中,大量自耕农因此失去土地成为佃农,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兼并情况愈演愈烈,甚至陷入了恶性循环。

而经济衰落必定会引发政治动荡,从乾隆末年川楚地区发生的那场持续八年的白莲教叛乱开始,一直到咸丰元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满清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能力。

而此前的鸦片战争更是把满清政府外强中干的本质,彻底揭示在了整个世界的面前。当“我大清”再也撑不住那副唬人的架子的时候,距离它鞠躬下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早期中国苦力的招募地是在厦门,最鼎盛时厦门城里同时开设着六架中介行,五家是英国人开的,另外一家的老板是荷兰人。每年由此地向外输出的中国苦力数量超过两千人,“卖猪仔”这个专属名词就是从这时候诞生的。

当时外国中介行因为语言不通,通常会把招募份额分包给中国本地的掮客,这些人福建话叫做“客头”,每招募到一个苦力,客头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佣金。

福建两广的居民很早就有出海谋生的风俗,乾隆嘉庆年间大量北方难民涌入沿海地区之后,原本就缺乏的耕地变的更加紧张,乡间出现了大量失地农民,出海跑南洋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闽粤地区的居民基本都选择去东南亚发展,比如婆罗洲、越南和菲律宾,也就是当年郑和船队曾经走过的路线。

这些沿海的百姓并不抵触去海外谋生,但是中介公司招募到的人数却一直难以上升,因为不到万不得已,大多数人还是不希望离开祖辈居住的土地。

那时候每征募到一个苦力,中国掮客们就能拿到一笔佣金,差不多相当于本地工人一个月的薪水。为了能够多赚上一笔,一些人开始昧起了良心,他们勾结起了当地有活力的社会团体,也就是臭名昭着的“三合会”,这些人渣坑瀣一气,合起伙来干起了坑害同胞的买卖。不惜采用坑蒙拐骗甚至公然掳掠的方法,把一个个中国百姓送上了西洋人的苦力船。

为了欺骗苦力上船,掮客们完全是无所不用其极,比如说他们会欺骗一些无知的中国百姓,说中国的一个时辰等于外国的两个小时,所以合同上签订的时间,其实只等于中国年的一半,花一半时间赚一倍的钱,这种机会可不能错过。

而三合会最擅长的方法是开设赌局,随后出老千让参赌者欠下一大笔赌债,目的是逼迫对方出海还债。更有甚者直接采取绑票的方法,在野外拦截无辜的过路人,装入麻袋后送上苦力船。

这些登上苦力船的百姓,就像刚出生的猪仔一样懵懵懂懂,不少人心中还怀着带着财富衣锦还乡的希望,根本不知道什么样的命运在大洋对岸等待着他们。

PS:谢谢大家的支持。

喜欢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请大家收藏:(wuxia.one)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