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给玄德当主公 > 第六百五十七章 废三公

我给玄德当主公 第六百五十七章 废三公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11:52:13 来源:88小说

这段时间以来,众人纷纷商议给刘俭安排何等的官位,这件事一直成为朝中公卿以及这些刘氏宗亲的一件大难事。

虽然这次进入长安废帝,匡扶朝政,表面上的刘氏宗亲的领导者不是刘俭,但那只是对外名义上的宣称,实际上到底怎么回事儿,大家都心里有数。

没有刘俭,光凭这些诸侯王和刘氏宗亲,谁敢轻易进长安?

谁敢在朝堂上指责天子的过失?

谁又敢高声喧喊废立之事?

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有刘俭撑腰,大家也都是按照刘俭的意思,顺水推舟的来处置这些事。

新皇帝登基以后,所有的人都自然要回归自己的属地,按照朝廷的旨意办事,而毫无疑问,刘俭将留在朝堂之中辅助天子管理这个国家。

而当今天子刘协很显然是一个荒淫之人。

这个小子这次来长安处理这么大的事儿,据说还带了不少的歌女和舞姬,每天晚上自己一个人偷偷在帐中取乐,可见其根本也不是个什么明主。

所以,刘俭的官位和爵位就很关键了。

皇帝不管事儿,那以后管事的自然就得是刘俭。

他的官职这,一定要衡量拿捏准确才是。

但就是因为不好界定,不好拿捏,所以这事儿才难处理。

一开始有人提议,不如封刘俭为大司马大将军,犹如汉朝初期的卫青一般,如此可以彰显其功绩。

但是这个建议很快就被荀彧和荀攸叔侄给否定了。

因为不论是什么大司马,亦或是什么大将军,再或是大司马,对于现在的刘俭来说都不适合……大将军虽然有开府之权,但名义上也不过是军事方面的最高长官。

若是将一朝之政全部交由大将军处理,未免有些越俎代庖之嫌了。

刘俭今后可不只是要处理一**事,更多的还是要全面掌控一国的政务。

所以简简单单的一个大将军之名,还不足以能够达成刘俭的志气,也并不能够使刘俭今后在朝堂中畅通无阻。

赵王刘豫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同时他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刘豫众人说道:“大将军功盖寰宇,不如以诸侯王之礼待之,令朝廷给大将军封王,诸位以为如何?”

听了这话,众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这个主意非常好。

特别是那群诸侯王。

“不错,在我刘氏宗亲中,如今对大汉朝贡献最大的人就是大将军了。”

“给大将军封王,这是对大将军最高的礼遇!”

“对呀,这也是向朝廷,向天下万民承认了大将军这十年来对我大汉朝所做的功绩,让天下人给大将军歌功颂德。”

一众刘氏诸侯王们纷纷点头,认为此事非常好,而且他们非常想让刘俭称王。

因为这样一来,刘俭就跟他们一样了,这些诸侯王就等于是一个团队的人了。

一想到刘俭也会成为他们刘氏诸侯王中的一员,这些宗亲心中都是异常的高兴。

于是,这些刘氏宗亲们也不顾荀彧和荀攸,还有一些其他朝臣的反对,纷纷开始上表,希望新天子刘协能够敕封刘俭为诸侯王,并予以其封地。

但很可惜,这只是这些诸侯王们的一厢情愿。

在这些诸侯王们上表,希望天子敕封刘俭为王的当天晚上,荀彧和荀攸叔侄相约刘表、马日磾一块儿来到了刘俭的暂居之所。

他们想向刘俭建言,让他不要盲目的称王。

特别荀攸的心中很是急切,

因为这个时候对于刘俭来说,对于大汉天下来说,都是一个关键时刻。

刘俭一旦哪一步做不好,对于汉室天下的未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但是事实上,荀攸着实有点儿小瞧了刘俭。

或者说,他还是不知道刘俭的为人。

“末吏,见过大将军。”

一看这四个人一起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刘俭当即就猜到了他们的意图。

“四位深夜时刻拜访于我,想来一定是因为刘氏宗亲们向朝廷上表,欲推举我为王的奏章吧?”

“几位不必如此紧张,刘某人虽然是愚钝之徒,但也不是蠢的没边儿,这诸侯王现在到底能不能当,我自己心中还是非常清楚的。”

众人一听刘俭这么说,众人皆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看起来刘俭并没有因为进驻长安掌握了最高权力,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他还保持着一颗冷静的心。

荀彧对旁边的荀攸说道:“公达,你看我就说了,咱们的大将军岂是普通的庸碌之辈可以比的?他不会因为**而失去了理智,也不会因为胜利而骄傲自满,妄行错事,你大可不必如此担心。”

荀攸此刻也见识到了刘俭的理智清明,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下来了。

“叔叔所言甚是,只不过侄儿原先虽与大将军颇有神交,但是一直不曾见过面,很多事情都是耳听过来的,故而这心中没底。”

“今番见到大将军的风范,也让荀攸心中更加安定了。”

“大将军真吾主也!”

刘俭哈哈大笑道:“公达如此忠心,让某很是感动,你放心,有些事情我必然不会妄自行事。”

“这诸侯王,我若是当了,回头封地当在何地?一旦有了封地,我若是不前往封地就任,必然为人抓住把柄,毕竟这天下看我不顺眼的人还是很多的,我若是前往封地就任,那这朝堂之中的事,我又如何能够坐镇此处监督指挥呢?”

“所以这个诸侯王,我是当不得的。”

荀攸心中很是满意,对刘俭也是越发的敬佩了。

“大将军真知灼见,目光长远!”

刘表道:“诸侯王当不得,大司马大将军也不合适,那以诸位之见,大将军的官职应该如何拟定?”

“莫不是要以太尉或是司徒之职任之?”

这话问出来之后,众人都有些犹豫了,不知如何作答。

刘俭言道:“其实,不论是司徒,亦或是司空,再或是太尉,这些年来,朝中屡屡更迭不休,而且任三公之职的权臣,亦或是大将军,都会以录尚书事的名义来制衡天子。”

“虽然这种事都是因为人为人心,但是制度上的漏洞多少也是有一些的,所以,以三公之职录尚书事的政治体系,已经不适于大汉,至少短时间内不适合。”

荀彧听到这里的时候,眼皮子不由跳了一跳,他似乎知道刘俭想要做什么了。

但是荀攸、刘表等人对他不甚了解,

荀攸道:“大将军难道是想改尚书台制?”

“不,我的意思是,咱们可以商讨商讨,改一下三公的制度。”

四人听了这话,彼此惊愕的互相对望了一眼。

很显然,这个改三公的制度实在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大将军想要如何改变三公的制度?”

“三公之职,在我大汉朝这些年来,一直是虚有其名而无有其实,屡次更迭三公人选而不能使朝政顺利下达。”

“依照刘某人看来,三公这些年的只不过是用来彰显地方望族之贵,亦或是被天子用来推卸责任之用,而身为朝中群臣之首,却并未对朝局有什么好的推动。”

“其实三公之制,按道理来说并不一定非要改,若在太平盛世,只需优化一下三公手中的权力就可以了,但是当此非常之时,天下大乱,世道并不太平,若是将权力过度分散,反倒是对朝局不利,待日后天下大定之后,可衡量三公的职务与权力,但现在还需快刀斩乱麻才是。”

荀彧向着刘俭拱了拱手说道:“大将军是想废除三公?”

刘俭笑道:“正是如此。”

“我有意废除三公而立丞相制度,不知四位以为如何?”

四个人听了这话,心中都升起了滔天巨浪。

他们彼此间互相观望,开始揣度刘俭的真实用意。

这些人之中,荀彧跟随刘俭的时间最长,对刘俭的抱负自然也是最清楚的,而且他也非常的尊重刘俭。

所以,刘俭今日的想法并没有让荀彧感到意外。

荀攸等人的心中则是颇为惊诧,因为他们也都是老政治家的,没想到的事情自然是比较深远。

现在的刘俭,可不只是要给自己谋一个适合执政的官位。

他在废除三公,设立丞相的时候,就是摆明了要将自己的权力凌驾于皇权之上。

三公或是大将军,都是归于皇权管辖和节制的。

但是一旦废三公立丞相之后,所有的权力都将集中在丞相一个人的手中。

而丞相在某种意义上,在这个特殊期间就成了天子的代言人,而成为了丞相的刘俭,身上又有着汉室宗亲这个身份,他将超脱于皇权以外,在朝堂之中独自设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体系。

这个体系是身为皇帝的刘协所无法渗透的,最终也将取代刘协掌管这个国家。

若是换成汉室宗亲以外的人来做件这件事,无疑会是让人觉得这是在谋取大汉,妄图篡汉夺取刘氏江山。

但是刘俭做来,这件事就并不显得那么恶劣了,

因为刘俭也姓刘,他也是汉室宗亲,他就算是这么做了,在外人看来,最多不过是刘氏家族内的家务事,是刘氏宗族自己的宗族事务管理问题。

这并不会上升到谋逆篡汉这些问题角度上,谁让刘俭他姓刘呢?

荀攸和刘表等人没有说话,但是他们脑中却在飞速的考虑着这件事。

最终,他们还是想明白了。

在这件事上,他们无法忤逆刘俭。

而且就身份而言,刘俭也确实有资格来做这件事。

刘氏宗亲以外的人做这事属于篡逆。

身为刘氏宗亲的刘俭,做这件事,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若是大将军已经决定,我等自当以大将军为先,极力促成此事。”

“好。”

面对这几个人态度,刘俭很是满意:“只是这件事关乎天下,关乎整个朝堂的格局,也不能因为我一句话,就随意改变,而且具体怎么改变,又应该走一个什么章程,这件事就交给伱们处理了,我不插手。”

荀攸和荀彧等人自然是明白了刘俭的意思,随即点头称是。

刘俭又看向刘表:“景升兄。”

刘表被刘俭这么一叫,顿时吓了一跳。

“大将军……怎好这般称呼?”

“景升兄与先帝同辈,我与先帝以兄弟相称,当今天子尊我为皇叔,那我与景升兄自然是同位一辈了,景升兄年纪长于我,我以兄称之,有何不可?”

刘表听了这话,很是惭愧。

不过刘俭的话确实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他与刘俭就是同宗兄弟。

“景升兄,刘氏诸侯王们自有他们的一套处事办法,但是我刘氏宗亲,其他的名士,大多皆如一盘散沙,而景升兄身为八及之一,声名遍布天下。”

“从今往后,这约束宗亲名士的事情,就有赖景升兄了。”

刘表急忙道:“大将军这般吩咐,表自当尽力。”

“立丞相制度之事,大将军若是有什么想法,可随时派人告知刘表,表虽然人微言轻,但也必然尽全力在宗室中来回传递信息,并将诸人的想法随时汇报于大将军。”

“如此甚好。”

……

建安元年二月末,已经被议定罪责的王允,杨彪,还有与他们同谋的二十余名官员,以及这些人的家眷亲属,被朝廷判处斩立决。

他们所有人都被押上了长安城的刑场,在围观百姓的注视之下,一个个的被砍下头颅,一个个的暴尸荒野,从此,他们与他们的家族将消失在这天地之间!

此番处刑,牵动了将近五千人,一时间,整个长安城腥风血雨,城外的鲜血遍地,令人心惊胆颤。

如此大规模的屠杀,近些年来在京师可以说是极少见的。

按道理来说,长安城的百姓对此应该是议论纷纷,至少,如此血腥的屠杀,应该会令很多长安百姓觉得主持此事的刘俭是一个暴虐之人。

但是很奇怪,这种事偏偏没有发生。

因为刘俭在事前已经将王允、杨彪等人的罪状公示于天下,同时还将证据刊印,散布于诸郡诸县令天下人皆知道他们的罪责。

同时,刘俭进入长安之后,一直在致致力于开仓济民,对于普通百姓很是优待。

长安百姓在刘辩小钱之政的压迫下,已经过得非常的痛苦了。

他们买不起粮食,朝不保夕,很多人甚至已经处于饿死的边缘。

对于他们而言,在刘俭来之前,生活是绝望的。

但是刘俭抵达长安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至少现在的刘俭做的都是为了让他们吃饱的实事。

那一斗斗米粮,那一项项有利于民生的政令,可不是凭空而来的。

长安的黎民是分得清好坏的。

刘俭用粮食养活了他们,所以在他们看来,刘俭别说杀了几千人,他就是杀了十万人,在长安的人看来,刘俭也是好人。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谁让关中的人现在都指着刘俭养活呢?

在王允和杨彪等这些人被诛杀的前一天,刘俭亲自去监狱看望他们。

刘俭有意跟王允聊一聊,

大家彼此谈一谈这些年来的风里雨里的斗争之事,并对人生做一下总结。

王允虽然输了,但刘俭也勉强把他看作一个对手,他渴望能够在这个对手死之前能够送他一程。

大家彼此潇洒的道一声珍重。

但是王允的表现有些不佳。

他在监狱里疯了一样的指着刘俭的鼻子大骂,同时告诉刘俭,自己做鬼都不会放过他,终有一日要变成厉鬼,回来把刘俭身上的肉一块一块的咬下来。

面对王允如此没有风度的表现,刘俭只能很无奈的告诉他。

“似尔等这般的鼠辈,在阳间不是我的对手,日后到了阴间,你们一样是被我杀剐的存在。”

“做鬼,你也是在我之下被我踩着脑袋的小死鬼。”

“你就先到九泉之下当小鬼吧,等我把阳间的事儿都处理好之后,我再到阴间好好的再重新修理你们。”

“就算是到了阴间,我也是阎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