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 第两百一十五章 计划

所以短期内,刘一峰与邱麒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更别说他还要靠邱麒麟的帮助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船队呢。

除了邱麒麟,自己在金山城第二大人际关系就是非敌非友的张亦知了。

说实话,刘一峰一点都不想和这个人打交道。死了那么多兄弟,自己都差点丧命,说没情绪那刘一峰也太可怕了。理智冷静到这种程度的人,某种程度上他也不会有追随者了,因为所有的追随者都可能成为他随时舍弃的筹码。

但张亦知展现了诚意,并直接表明了愿意和自己做交易,对方厚实的背景的确让刘一峰很是心动。

最后他决定一码归一码。

和张亦知的账日后时机合适了再算,现在还是先和对方合作,借他的资源早日在洛杉矶地区建城殖民。

除了张亦知外,金山城剩下的就是众多商行的掌柜了。这其中很多是短期内有用的,有些是未来可以接触的,刘一峰很仔细的把他们给分类了。

其中被他列为短期内必须要接触下的,是东山州最大的粮食供应商,在藟山城外开垦了无数良田和牧场的,代表孙家的孙掌柜,因为刘一峰下一步准备开连锁店赚钱了。

穿越过来也有一年了,虽然不清楚中原本土的情况,但到了东山州的餐饮业是一度让刘一峰感到震惊的发达。比如樕山城的那个自助餐,虽然自助的内容和后世的自助餐厅相比少的可怜,但那种经营方式的的确确是自助餐。

藟山城更不用说了,虽然种类不如后世,但刘一峰始终记得3个城区边缘地带那无数个卖早餐的摊位。还有他自己开店的时候,无数过来试探收买,挖墙脚,碰瓷捣乱,谈合作的人,全部都是藟城区餐饮业的人。

仿佛大明百姓对于民间餐饮业如此发达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这可不是工业化后的后世,除了鳌拜金承佑这类没见过世面的人,其他汉人全部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要知道藟城区的餐饮行业的密度,在刘一峰看来已经比后世一些6线城市还要多了。

包括食府,食铺和饭店的概念,也是这个时代的大明百姓约定俗成的当做了常识。

按照刘一峰的理解,食府相当于后世的高档会所和高档餐厅,食铺相当于中低档饭店,饭店自然就是路边店的水平了。

如此约定俗成的常识,至少需要10年以上才可能形成。而刘一峰对他身边人的观察,最西边的关中人,最北边的晋地人,最南边的岭南人,最东边的金州人,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居然都有这常识,那么形成常识的时间10年绝对不够,至少30年。

很多后世年轻人并不知道,所谓刻在华夏人dNA中的喝热水,其实也是50年代开始的,而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观念才真正的传遍全国各个阶层。

你可以选择不喝热水,但在大夏天长辈叫你喝热水,你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而在其他国家,夏天你让别人喝热水试试,别人绝对会用关怀智障的眼神看你。

30年左右的时间,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才变成常识,继而才有所谓的刻进dNA。

这边的大明百姓对于大明餐饮业如此发达,一点都不奇怪,也就说明大家吃饱饭很久了,吃饱后肯定要追求吃好了,才会有如此多的饭店。

当然还有个原因是东山州地广人稀,然后早期发展的都是农业,粮食产出有些过剩。

藟山城周围的那片平原,已经是一个接近华北平原的规模了,早期开垦的良田如今都荒废了三成了,因为实在不需要那么多粮食。这个时代的人又没有通货紧缩的概念,不会学后世资本家宁愿倒掉也不出售,直接导致了东山州的粮食价格远低于本土。

这也是件好事,至少在本土很难吃起肉的民夫,在东山州两三天就能开次荤。如果是在商行工作的平民,或者收获颇丰的探险者,顿顿大鱼大肉都是可能的。

所以刘一峰经过思考后,决定先靠餐饮业赚自己的第二桶金。

这个提议在开会的时候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李鸿基他们见识过藟山城那个炸物小店的辉煌,后来加入的宋献策,马晨和赵老五等人则是已经品尝过刘一峰的手艺了,他们都对刘一峰开店必然赚大钱充满了信心。

不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未来有一天,他们也会像冯硕一样,成为某家着名食铺的店掌柜。

因为刘一峰要开的是连锁店。

他的布局已经想好了,高端的食府,就以张钧这边为主,他的名号已经初步在金山城权贵圈打响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做一些后世的大菜震撼这边的人了。

中端的食铺才是他竞争的主力,但他不准备和金山城已经逐渐成熟的食铺掌柜们拼刺刀,他要剑走偏锋,不开传统意义上的食铺,而是开类似藟山城的炸物小店和金山甜庄这类非堂食的店。

说白了就是后世的小吃店,而且还是连锁为主的。当然也不是完全不支持堂食,也会安排堂食空间的。只是不像传统的食铺那样完全以堂食为主,刘一峰的安排是类似后世的美食城那种,公共堂食空间。

他也不知道到时候是降维打击呢,还是水土不服,但他还是有信心的,就因为他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然后也做了市场调查。

金山城和藟山城樕山城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娱乐太少。

本来古代的娱乐就少的可怜,金山城更少。

樕山城和藟山城有中高低3挡吃喝的地方,有听戏唱曲的地方,有听评书的地方,有高档的青楼,有低档的私闾,只要肯花钱,还是有娱乐可言的。

而金山城目前最缺的就是女人,别说青楼了,女闾私娼都没有。要想女人,要么花钱来张钧食府这样的地方,要么去东边深山老林中找棕皮女野人。这两点对金山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的娱乐项目除了偶尔去听听评书,大多数就只剩吃了。

这也是为什么刘一峰的金山甜庄在庙会后,生意依然这么好的原因。本来卖的就不算贵,按照李鸿基和郑芝龙这两个在本土吃过甜品的人的话来说,价格只有本土的三分之二。所以哪怕庙会结束后,优惠力度小了很多,最多就是8折,他的金山甜庄生意依然兴隆。

走过路过的人,没钱的,比如民夫,都喜欢买一串糖葫芦或者刚出锅的糖油果子,几个人分着吃。有钱的会除了糖葫芦和糖油果子,也会买几砖米花糖吃。至于嵌字豆糖,暂时还没到公开销售的程度,因为他搞的饥饿营销,基本处于预订货状态,生产出来就直接送到客户手中的。

刘一峰相信,他的连锁小吃店和美食城开起来后,这些没啥娱乐的金山城百姓,绝对会慢慢的被他从后世抄来的营销手段给忽悠到乖乖买单的。未来金山城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淘到金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消费水平只会越来越高的。

在他的畅想中,元宵节就这么结束了。这对大明百姓而言,意味着万历五十三年正式开始了。对刘一峰来说,则是他穿越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626年正式开始了。

(第二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