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 第两百零二章 嵌字豆糖

“欣哥,你快点!”

“好啦好啦,来了来了。”

嘴上这么说,但孙欣依然慢条斯理的,怎么看都不像在着急的样子,主要是他真的不喜欢甜食。他们今天要去庙会上看一家昨天很出名的甜食铺子,据说那家商行昨天发了几百只糖葫芦,还让人试吃好吃的油果子。

还有那从没有人见过,名字叫米花糖的甜品。一个海事局的官员走后门买了点,在海事局内部招待大家吃,路过的吴三桂吃了后眼睛都亮了,可惜等他赶到庙会时,刘一峰已经关店了。

庙会是有夜场的,金山城也没有严格宵禁,但刘一峰他们还是在申末(下午4点50左右)就宣布了关门,吴三桂扑了个空。

但他打听清楚了明天庙会开门的时间,所以今天一早他就拉上了孙欣去逛庙会,吃昨天最热门的糖葫芦,糖油果子和米花糖。杨长白一早就离开了,他说他还有约。

吴三桂是还有些小孩心性,但孙欣已经自诩是大人了,大人吃甜食算什么,所以才会有些不情不愿的拖延。

“走啦,走啦!”

好不容易孙欣终于出来了,吴三桂抓住他就上了马,然后自己也跳上了马两人就冲到了庙会场地。

“二位大人,这边请。”

他们两当然不用排队,直接被海事局小吏牵着马走向了庙会大门。路过那长长的人龙时,吴三桂和孙欣听到几乎所有排队的人都在讨论一家叫金山甜庄的店。

就连对甜品不感冒的孙欣都忍不住问到海事局的小吏:“这金山甜庄,难道就是昨天最火热的那家店铺?”

“回孙大人话,是的,他家昨天送糖葫芦,还能试吃油果子,那米花糖特别好吃又香又甜,还卖的巨便宜。不过我昨天和他们家伙计聊过,现在是半价,未来可能就没这么便宜了。”

不便宜针对的只是民夫而已,其实他们这些海事局的小吏,偶尔买一盒改善生活或者送礼什么的,还是消费的起的。至于吴三桂和孙欣,两人问了价格后,连反应都没有,在他们看来太便宜了。

应天府同样有很多甜品铺,价格比那米花糖贵多了。

在东山州生活久了的人会忘记中原的物价的,因为这里的消费真的很低。刘一峰没去过中原,定的价格也是参考了其他店铺和自己的成本定的,其实现在半价销售他总得说来还是赚的,只不过赚的是辛苦钱。

但今天就不一样了,今天有了新产品,那是能卖起价的产品。

“这,这,这字,是怎么做进去的!?”

杨长白完全忘记了品尝豆糖的香甜,完全震惊于嵌字豆糖上的那个“福”字了。虽然肯定不如写的好看,更像是一个刚学会写字的小孩写出来的,但也是规规矩矩一笔一划清晰可见的“福”字。

“杨大人,这个其实也简单,主要还是靠师傅们的手艺。”刘一峰笑着说道:“一会做第二锅的时候,我通知你,你旁观就行了。”

杨长白本来也就是随口一问,没指望刘一峰回答。这嵌字豆糖在本土都算得上是传男不传女的看家本领了,而刘一峰愿意让自己旁观,这说明了他相信自己不会泄露秘密。

对着刘一峰点了点头致谢后,杨长白这才有精力去品尝豆糖的美味。豆香,芝麻香混合在了一切,整体口感是偏绵软的,不是特别好吃,但也不难吃。不过这嵌字豆糖真正的卖点并不再味道和口感上,而是那嵌字的技术。

吃的是个新奇。

“什么字都能嵌嘛?”

“目前我和我的师傅们只学会了‘福’和‘吉’这两个字。”

说是他和他的师傅们,实际就是刘一峰和老王,而且主力还就是刘一峰,老王都是打下手的。毕竟嵌字豆糖的功夫还真不完全是手法上,有点讲感觉的。刘一峰也是在后世学烘焙时,做过网红人物头像的创意饼干,靠着失败了几十次,他才找到那种感觉。而嵌字豆糖的嵌字过程和那种网红创意饼干是如出一辙的。

“这嵌字的方法是你研发的嘛?”

刘一峰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他带到这个时代的其他后代吃食,因为大多数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发明者,他冒领也就冒领了。但嵌字豆糖是皖省祁门在19世纪发明的,是上过《舌尖》的非物质遗产,他还真不是那么想冒领。

也不知道两百年前的皖省祁门,嵌字豆糖的雏形有没有了。

想了一会,刘一峰还是决定尊重下有迹可循的非物质遗产,不冒领:“这是皖省一个叫祁门的地方的特产,不过那家师傅小家小姓不愿意出山。我是沿着长江出的蜀地,游黄山时遇到了那家人,我在蜀地也做面点,我用蜀地的点心菜谱,换了他的嵌字手法。”

杨长白听的叹为观止。

别看他出生官宦,但8岁前都没出过家门,后来放他出去了,也基本都在京城。16岁后才完全放开他的,但那会儿他已经接受了一整套官宦的英才教育了,一门心思都在走家族安排的官路上。所以他其实真没去过太多地方,更别说遇到刘一峰口中那种身怀绝技却不出世的隐居之人了,这种古籍上才能看到的情况,让他是无比的向往。

就在两人继续谈论那不出世的祁门“师傅”时,杨长白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我不管你们开没开店,我现在就要吃!我又不是出不起钱,快点卖我!”

接着就是推搡和叫骂的声音。

刘一峰第一反应是有人来找茬,有些不解前面有李鸿基,有宋献策还有李云睿,这3人在怎么就让人来上门找茬了。马上就要开庙会了,郑芝龙已经去请船队商会的邱麒麟了,等邱麒麟来了看到这乱糟糟的场面就太丢人了。

没想到第一个冲出去的反而不是刘一峰,而是杨长白。

“长白哥,你怎么在这?”

“三桂,你们在干什么?”

杨长白很清楚吴三桂虽然本身并不坏,但和自己一样官宦出身,谈不上是飞扬跋扈的纨绔子弟,但也的确做事时有些任性。比如现在,他就踩着椅子抓着李鸿基的衣领,一副闹事流氓的样子。

李鸿基很明显在强忍,他认出来了这是南洋级上跟在宋应星身后的那个孩子,自知是自己惹不起的人。

“三桂,放开人家,成何体统!”

华夏传统是长兄如父,杨长白,孙欣和吴三桂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相近的出身,同一圈子的特性和都是作为政治联盟拜宋应星为师的经历,让3人互相之间都很亲近。杨长白的年龄最大,也就很自然的担起了长兄如父的这个责任,况且宋应星也一直有意无意的帮他建立长兄如父的形象,孙欣和吴三桂没有任何抵触的就接受了杨长白的长兄如父的。

吴三桂赶紧放开了李鸿基,还从椅子上下来了,他看了眼杨长白是从里面走出来的,以为这里是他家的产业,赶紧说道:“长白哥,我不知道这是你家的。”

孙欣也走了过来,他是知道他家和吴三桂家在东山州有投资的,但还是第一次知道杨长白家也有。

“不是的,这不是我家的。”

杨长白的父亲是杨嗣昌,内定的下一任兵部尚书,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杨家名下所有投资的商行都非常老实,不去搞扩张。扩张就必然要和人争,杨嗣昌现在才看不上那点鸡毛小利呢,他要求杨家麾下所有人这几年都老老实实的夹着尾巴做人,不要去惹事,东山州他们杨家完全没有投资的。

“长白哥,不是你家的,那你怎么在这儿?”

“哦,这家掌柜邀请我来的,说起来你们也认识。”

吴三桂和孙欣互相看了一眼,他们也认识的人在东山州可不多。

难道是张亦知?

刘一峰一直在拐角处冷眼旁观这边的情况,他理清楚了发生了什么事,在想该怎么去处理。听到杨长白说到自己后,大步走了出去,脸上出现了微笑。

“吴大人,孙大人,好久不见了。”

(今天公司团建,明天团年聚餐,人不在电脑前,都只能更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