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 第一百九十一章 飞剪船的缺点

“第二个改动其实和第一个改动是联动的。”刘一峰拿起船模说道:“船体整体拉长拉细,取消船舶上的大量建筑,同时降低船的干舷。”

这个宋应星就不怎么听的懂了,首先就是专业名词:干舷。

“宋大人,干舷就是指船的露天甲板和水线之间那部分。”

“那为何要取消船舶上的建筑和降低干舷呢?”

“降低船的干舷和取消船舶上的建筑,能改善了船舶的稳定性,还能降低风阻。”

因为有张钧这个专家在,他能随时替宋应星解答,所以刘一峰的解说用词都比较直接。但实际上张钧也听的有些吃力,主要他毕竟不是船匠,对船体的相关知识熟悉都是常年累月待在船上见多识广而已。

“最后就是我没有说的第三点了,因为取消了上层建筑,甲板上的空间足够竖立3根主桅杆级别的桅杆了,这才是船速超过郑和级的主要原因。”

张钧看着刘一峰指着郑和级船模的主桅杆,他的郑和级是两桅的,正中间的是最高的主桅杆,前面是偏小的副桅杆。就这样两个桅杆提供的风帆就已经让郑和级的船速远超南洋级的三桅甚至四桅了,不敢想象三桅全是软布风帆,那风力该是有多强。

宋应星再一次看向了张钧,半路他就已经听不太懂了,见张钧点了点头后开口问到刘一峰:“这船有什么缺点嘛?”

他知道凡事有利必有弊的道理,这船为了速度必然会牺牲点什么。

果然,刘一峰点了点头说道:“缺点挺多的。”

“首先,它的建造成本或许会很贵,因为它对木材的需求很高。”

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华夏造船业和欧罗巴造船业因为对海洋的理解不一样,导致他们对木头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华夏海航史除了一次郑和下西洋外,几乎都是在近海,所以对木材的需求偏低。

而欧罗巴从开辟了大西洋到印度洋到太平洋航线后,对木材的需求就越来越高了,一个国家的木材储备时间,甚至是用“十年”做单位的。这也是为什么到了18世纪,欧陆各国争夺海权的时候,殖民地不够的国家纷纷退出的原因:他们没有战略储备木材。

等他们再次入局争夺海权,世界已经进入工业化的时代,风帆战舰退出了历史舞台。

张钧见宋应星明显没听懂,解释道:“是这样的宋大人,郑和级和南洋级最初用的木材,都是兵部,户部和工部一起从东北和西南深山老林中带出来的。送到沿海的造船厂后,还需要专业的处理并阴干几年到十几年不等,才能使用。”

宋应星在写《天工开物》时有万历皇帝的支持,所以是知道郑和级和南洋级使用的木材大多都是费尽无数人力物力从东北和西南拉过来的,但他不知道还要加工处理才能成为造船用的基础木材。他开始明白为什么户部天天盯着海军造舰不放了,真的是在烧银票呀。

“不过这几年安南都护府的木材和我们东山州的木材成为了造舰的主要来源,毕竟靠近海边,能节约点就节约点。”

海军也知道自己在管财政的户部眼中,是多么讨人厌的存在,所以征服了南洋和东山州后,发现这里也有大量适合造船的上好木材,就不再使用东北和西南深山中的木材了。

张钧解释完后看向了刘一峰:“为什么你说的船会对木材的需求很高?”

“因为它对龙骨的需求高。”

原来如此,张钧表情有些复杂了。

龙骨是可以拼接的,但没有钢制零件加入建造前,拼接的龙骨是不如完整龙骨结构强的。可是完整龙骨对木材的需求实在是太高了,非常考验造船国家的战略木材储备和综合造船能力。

所以这个时代,有且只有地大物博的大明和征服美洲的弗朗机,实现了主力战舰都是非拼接龙骨的。同时期的英格兰,尼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等中等海军强国,大多数的龙骨都是拼接的。

刘一峰提出来的船又不是军舰,要求完整龙骨的话,的确会太贵了,估计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都没几个人会去建造。

除非它真的在速度上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宋应星看着张钧复杂的脸色就知道第一个缺点已经很致命了,但他还是希望能缩短东山州和本土之间的航程,故再次问到:“还有其他缺点嘛?”

“船员的居住体验会很糟糕,另外颠婆可能比郑和级还要差。”

宋应星脸色立刻就白了,他发现自己是真的很喜欢南洋级。

“那些都无所谓,只要速度能比郑和级快三成,成本能得到控制,海军还是愿意建造的。当然,我们肯定要先验证你说的几个改进都有效果。”

刘一峰摊了摊手,表示自己没有意见。

他坐王掌柜的卡拉克帆船从藟山城到金山城用了十几天,而郑和级用巡航速度这段路程只需要八天,这还是考虑到宋应星晕船,没有展开所有风帆,不然还能再缩短至少一天的。

下船后,宋应星重重的松了口气,但他一想到藟山城的事情完了后,他又要坐郑和级回金山城,顿时表情无比黯淡。

鲁葛提前得到了消息,带着留守的海事局官员前来接他。

“应星,你要不要先休息下?”

“鲁老,没时间休息了,我整理下,午饭后你召集所有从六品以上的官员开会。”

鲁葛明显被吓到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看了眼站在杨长白身边的刘一峰,突然发现此人有点眼熟。

主要刘一峰1米8的身高在这个平均165-170的世界太显眼了。就像你突然在你的生活圈见到一个1米9的人,怎么也会留下点印象的。

“行,我知道了,但你还是要休息下,你现在的状态怎么开会?”

宋应星没有推脱,他也知道鲁葛说的是实话,点了点头就在鲁葛的扶持下先进了他那辆铺满了皮草的马车。

(这章是昨天的,我中午才发现自己昨天只发了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