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官僚子弟?

崔勇志被抓后就已经心存死志了,一个人的时候好几次差点哭出来,他怀恋家乡酱菜,哪怕跟着刘一峰已经吃了很多好吃的东西了,他依然怀恋小时候辛辛苦苦吃到的酱菜配杂粮米饭。

不过想到了酱菜,他有想起了刘一峰承诺过他们有空了给他们做真正的高丽酱菜的。

说来也奇怪,刘一峰是汉人,而且从李教官口中得知刘一峰还是大明内陆的汉人,老家距离高丽半岛十万八千里,根本不可能会做高丽酱菜的,但他们这帮高丽人听到刘一峰说给他们做正宗的高丽酱菜时,他们居然是相信且期待的。

而且刘一峰还说,高丽酱菜虽然起源于中原酱菜,但却发展出了自己独属的方向,也算得上是系出名门的中原酱菜分支了。但做正宗高丽酱菜的一味食材,他还没有找到,可能需要些时间。

崔勇志这帮高丽人怎么也想不到,刘一峰口中的正宗高丽酱菜需要的一味主要材料,居然在东山州。

后世棒子的确不要脸,不过他们也的确把酱菜给研发到了这条天赋树的最底层,这点还是要承认的。虽然酱菜天赋一共也没多少层,且汉人也一样点到了酱菜天赋的最底层。

就在又饿又渴的崔勇志满嘴口水的时候,一个人走了过来,正是抓住他的李姓汉子。

“兄弟,吃饭了。”

崔勇志是被绑的严严实实的,双手双脚都被绑在身后,像一只虾一样。这种姿势肯定不舒服,绑久了血液不流通对手脚也有一定的损坏,所以每次吃放的时候或者赶路的时候,都会给他换一种绑法:正常的双手绑在身前。

“不好意思呀,兄弟,你太厉害了,不这样绑你我们担心你会逃。”

崔勇志看着给自己松绑然后又把自己手绑在前面的李姓汉子,已经没有骂他的**了,只是在李姓汉子绑好后感受着血液流通的酸胀感觉,问到:“你为什么还不杀我?”

“为什么要杀你?我们有没有血海深仇。”

“你们受雇于东山钱庄来攻打我们,我们的人都死在你们手上了,还没有仇!?”

“你们的人不是我的人杀的,你我只是各为其主罢了。况且你也听到了,你们掌柜都说了继续帮助东山钱庄就是助纣为虐,他们是邪恶的,你们是正义的。我们之前不知道这点,东山钱庄雇佣我们的时候说的是对付张匪余孽,现在知道了东山钱庄是在做坏事了,我们自然不会继续受雇于他们了。”

他们是昨天太阳下山前到的,正好目睹了昨天的夜袭和今天白天的攻城,刘一峰白天的喊话也是听的清清楚楚的。所以李姓汉子就直接拿那套说辞来搪塞崔勇志的,虽然他内心对那套说辞嗤之以鼻。

但崔勇志却被说服了:“那你放了我,我们掌柜都说了,不认识你们也不追究你们。你放了我,你们走就是了。”

李姓汉子笑了笑,没说话,又把一袋水递给了崔勇志。崔志勇喝完水后又吃了口干硬的口粮,一边幻想着刘一峰承诺的正宗高丽酱菜一边艰难的吞下了干粮。他故意等了十几秒,对方依然不说一词,就知道他们是不可能放了自己了。

“那你们什么时候杀我?”

“都说了我们无冤无仇,为何一定要杀你呀。”

“那你放了我。”

“先不说这个了,我们聊聊你家掌柜吧。”

崔勇志警惕的看着他,半响才问到:“聊什么?”

“你家掌柜是不是当过兵呀?”

那是李教官,不是我家掌柜。

不过崔勇志想起来了刘一峰特别爱用别人身份伪装自己的事,点了点头。

“哦!”李姓汉子来了兴致:“北军还是南军?不会是海军吧?”

“再来一个。”

崔勇志平时一顿只能吃到半个干硬的馒头,或者小半张饼,基本就是吊着不让他饿着却也绝对吃不饱。一方面让他虚弱不好逃,另一方面李姓汉子他们储备的口粮其实也不多了。

得到了另外一个馒头后,崔勇志说道:“南军。”

果然!

李姓汉子对南军非常熟悉,他就知道自己的判断不会错。

“你家掌柜那么年轻,南军大好前途怎么就不要了?”

“不关你的事!”

李姓汉子也不追问了,这些年眼红在海外暴富的人真的很多,其中不乏一些低级官吏弃官出海的。他认为刘一峰或许就是个低级军官,还是在本土穷地方卫戍的那种,所以干脆就想办法退役了,来东山州闯荡。

南军和北军不一样,北军是9大边镇重新组编的军队,早期兵源几乎都是卫所制的,后期才开始有了募兵。南军则从打倭寇后,兵源就逐步改为募兵制的。本朝初期的张居正改革后,南军为了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兵源正式改为募兵制,在沿海一带大规模募兵,并有了系统化的退役制度。

基本上,士兵在南军中服役10年就能退役,退役后的士兵大多数都成为了安南都护府的第一批开垦者,这也是安南都护府武德充沛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然十年服役期满后,也可以不退役的,服役5年或者有卓越的战功就能参加士官考核成为低级军官的,这也是良家子百姓踊跃加入南军的主要原因之一。

明朝不是宋朝,明初期武官地位其实还高于文官的,中期文官反超了武官。但在本朝,因为北伐西征南侵东扩的缘故,武官地位开始恢复,已经和文官持平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是继科举后另一条实现阶级跃升的道路,读书不行或者没条件读书的良家子纷纷踊跃参军。

于是大明干脆把南军成熟的募兵制普及到了北军和西军上,本朝兵源质量和强汉盛唐的巅峰时期一样,优质的不得了。

李姓汉子也动过参加南军的心思,不过他这人不爱被管教,又要服役5年才能考取军官,才放弃的。

“那你呢?听你口音看你体型是东北人士吧,你也是南军出身?你们东北人不是更喜欢去北军嘛?”

“你问我这些干嘛?”

“好奇嘛。”李姓汉子说道:“我和我兄弟们都算好手,但抓你愣是废了好大劲儿,所以我想知道你是不是南军或者北军中的好手。”

崔勇志表面上维持着警惕和不以为然的态度,实际上内心早就乐开花了。

他作为高丽人中的最底层孤儿,别说汉人了,同胞都鄙夷的叫他们东夷奴,从小就饥一顿饱一顿饱经欺辱长大的他不可能不自卑。虽然在刘一峰这里得到了作为人最基础的尊重,又拼命完成了李鸿基的训练,得到了刘一峰和李鸿基的肯定,但内心深处还是不那么自信的。

信心的来源有3点,要么自信,要么有实际的成果,要么获得强者的肯定。

自信他是没有的,但和东山钱庄的人交手后,他们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很强,现在又获得了除了刘一峰和李鸿基外,李姓汉子这帮他认为是强者的肯定,崔勇志的信心开始萌芽并茁壮生长了。

这种感觉是非常正面,非常舒服的。

他还想听李姓汉子对自己更多的肯定,所以他谦虚道:“不,我不是什么好手,我不是被你们抓了吗。”

“那是因为我们埋伏了你,而且我说了,我的人都是好手。”

李姓汉子这帮人和崔勇志就完全是对立面了,本来就自信,又在安南都护府有实际的战例,也获得过其他强者的肯定,自信是溢出来的。

崔勇志低下头继续啃着馒头,但内心对李姓汉子的感官已经好了很多了,甚至有了自己死在他们手上,也算死得其所了。

“我不是南军出身,但我的确经历过南军的系统训练。”

看来是刘一峰这个前南军人用军队那一套训练的他们,难怪个个会用火铳。

李姓汉子对刘一峰的实力更加好奇了:“你们都是经历过南军系统训练的?”

崔勇志说完后突然发现自己好像被套话了,本能的就觉得不好,学起了刘一峰忽悠人:“不全是,也有接受骑兵训练的,还有海军的人。”

冯硕一直想找人训练几个骑兵,郑芝龙也想招募一些海员,自己也不算全在说谎。

李姓汉子强忍住内心的震惊,点了点头,拿出了肉干递给了崔勇志。

他是真的被忽悠到了。

本以为刘一峰就是南军出身的商人,或许有南军现役军官的投资,现在看来并不止南军呀!

骑兵训练!

只有北军和西军有骑兵!

西军太远了,重心都在西域,北军中心虽然也在北疆,但北军很多退役士兵也会回东北老家发展,而东山州的东北人可不算少。有北军的人投资刘一峰,逻辑上完全讲得通!

至于刘一峰背后还有海军的人,崔勇志就更震惊了。

海军不同于传统的北军,革新的南军和年轻的西军,是独树一帜的,却又拥有和三军一样的特性。

海军拥有上百年的传统,高层几乎都是郑和舰队的遗老遗少。也拥有南军的革新,对于新战术新装备的研发从未停止过。更拥有西军的年轻,据说海军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年轻就意味着进取。

海军的兵源也一样很优质,所以海军培养出来的海员在民间非常抢手。而海军退役是非常困难的,退役后的海员也基本都在海军投资的商行中工作,继续为海军服务。

按照崔勇志的说法,刘一峰不仅拥有海军的支持,说不定麾下就有海军的退役海员,这简直不敢想象。

说真的,说刘一峰有南军和北军做后台,他是相信的。但还拥有海军,他就不是很信了。

“哼,你爱信不信。你知道东山州海军的破浪校尉张钧张大人嘛?那是和我们掌柜能一起喝酒,喝醉了就睡在我家掌柜那里的交情!”

这话没毛病,说的实话,但真实情况和崔勇志表达的意思就有天壤之别了。

李姓汉子终于忍不住了,倒吸一口凉气。

破浪校尉!

他混安南都护府的,海军的编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破浪校尉可是战时的郑和级指挥官!

海军的作战单位就是郑和级,一艘郑和级相当于陆地上能指挥一卫的兵力了,也就是5000人起步!

他看向崔勇志,崔勇志大大方方的和他对视着。

李姓汉子阅人无数,早就看出来崔勇志不是那种谎话连篇之辈了,他说的肯定是真的。

这刘一峰,难道是兵部某个官僚的子弟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