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 第一百二十章 船队商会

“小弟见过邱老板,这是一点心意。”

“张掌柜太客气了,快,进屋坐。”

没有营养的寒暄结束后,刘一峰终于坐在了船队商会的会客室。这里装修非常奢华,可见船队商会的财大气粗。

实际上,能加入船队商会的船掌柜基本很少有穷人,商会对于会员是有挑选的,那些一看就知道只能跑短途的小船掌柜,商会是不收的。

可以说,商会的每个船掌柜都是有单独往返东山州和本土能力的,这种船掌柜除非是遇到天灾沉了船,就不会出现穷人。而且加入了商会后,面对运气不好沉了船的船掌柜,商会有极其优惠的贷款政策的,这其实才是众多船掌柜对船队商会趋之若鹜的真正原因。

这样的船队商会,财大气粗非常正常。不过比起奢华的装潢,刘一峰更感兴趣的还是放在大堂两边的众多船模。这要是让后世的那些重度船模爱好者看见了,估计要疯掉。

“张掌柜对船模也有兴趣?”

“主要没见过。”

听到这话,作为地主的邱老板自然要带着刘一峰参观下了。

“这是,南洋级?”

刘一峰看着构造非常熟悉的长达1米的船模,认出了是他待了几个月的南洋级。

“张掌柜很识货嘛。”

邱老板这句话一半是奉承,另一半则是夸奖。南洋级作为大明最大的船之一,见过的人谈不上多但也谈不上少,但能一眼就从船模认出来的人的确少见,不过真正让他震惊的是刘一峰居然还认识郑和级。

“张掌柜认识海军的人?”

“呵呵,有一个朋友,在南洋那边服役,是个破浪校尉。”

邱老板顿时对刘一峰越来越刮目相看了,他也认识很多海军的中层军官,破浪校尉也认识几个,但自己是因为郑系家族出身,而刘一峰这个明显不是他们圈子中的人能认识破浪校尉,要么他有其他较硬的背景,要么他有一番机缘。

别看东山州有5艘郑和级,现在也基本都停靠在金山城港口,实际上见过郑和级的人并不多,而能一眼就认出是郑和级的人那就更少了,金山港的5艘郑和级也停靠在湿船坞内,每次停靠和出港都是要清场的,很多人只是远远的见过而已,并不能从船模就分辨出是郑和级还是尼德兰弗朗机人的软帆船。

即便是在很多船掌柜眼中,郑和级和王掌柜的卡拉克帆船之间,除了大小和吨位外,他们也看不出区别来。他们辨认是不是郑和级,靠的是桅杆顶部的海军旗帜。毕竟对他们来说,卡拉克帆船和郑和级都是相对陌生的软帆船。

但对刘一峰来说,卡拉克船和盖伦船之间的区别还是肉眼可辩的。

郑和级是大明吃透了卡拉克船的各项技术指标后,集合华夏船舶的技术,设计出来的一级软帆船,基本上是当世最先进的船之一了。

整条船完全是华夏和欧罗巴船支设计的精华的集大成之作品。

欧罗巴那边的技术主要体现在炮击舱室的布局和软帆动力系统上,而华夏这边的的技术主要体现在船体结构和水密隔舱上。

后世人很多都以为水密隔舱是欧罗巴人发明的,但实际上水密隔舱是汉人发明的。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水密隔舱就是在唐朝,不过普遍使用水密隔舱却是在宋朝。而欧罗巴人第一次使用水密隔舱已经是18世纪中叶的事了,第二个日不落帝国已经称霸了海洋,才开始在他们的战舰上使用水密隔舱。

但郑和级的很多数据依然还是保密的,这个船模制作并没有南洋级那么精良,只有外壳内在结构空虚,不像其他船模甚至可以一一拆除后再装上,两人也就观看了下就继续向前走了。

之后的船模中,就是华夏最多的福船,广船,鸟船和沙船了,这四种船型也被称为华夏4大古船。其实还有个宝船的,可惜满清摧毁了宝船99%的文献资料,让后世只能靠只言片语去想象。

4大古船中,最老的是沙船,唐朝的主力船型,其原型是秦汉南北朝就有的防沙平底船。从秦到唐这近千年来的多个王朝,本质上船舶技术是一脉相传的,最多就是船的外形和大小不同,核心技术完全一致。

第一次技术革新是宋元时期的福船,船低部不再是平底了,而是尖底,这让福船在海面上有了远超沙船的稳定性。

接着就是明朝时的鸟船和广船了,但本质上鸟船和广船就是福船的加强版,勉强可以理解为福船plus青春版。特别是鸟船,技术上基本没任何变化。广船相对好一点,在木材的使用上用了更加坚硬的木材,导致成本比福船贵了一倍左右。

听着邱老板的讲解,刘一峰也逐渐明白为什么他见到最多的就是福船了,其次才是广船,而樕山城和藟山城之间海域收集鸟粪和打渔的船,大多数都是鸟船,金山湾的渡船过半都是沙船。

“我们的会员,基本都是福船和广船的。”

“那像王掌柜那种软帆船的会员多嘛?”

邱老板摇了摇头:“整个东山州,除了海军的郑和级,就他一艘软帆船。不过南洋那边软帆船挺多的,毕竟安南都护府的尼德兰人和弗朗机人很多,而且我听说安南都护府那边和我们这边追求载重量不一样,已经开始在追求航速了。”

刘一峰能理解,毕竟南洋一带气候炎热潮湿,部分商品保质期并不长。特别是某些商品一旦受潮就彻底毁了,比如香料。而东山州运往本土的商品大多数不在乎轻微的受潮,比如皮草和鸟粪肥,东山州距离本土的距离又远,所以东山州的海运还是以追求运载量的福船和广船为主。

“如果未来能出现南洋级的运载能力和郑和级的航速,估计广船,福船和尼德兰人的软帆船就都没用武之地了。”

邱老板的一句感叹却给了刘一峰一个提示。

这种船在风帆时代并不是没有,那就是风帆时代集大成之作:飞剪船!

不过他没有提出来,他是个外行,对飞剪船的理解也更多的体现在外形上。他提醒自己回去后尽可能的回忆起飞剪船的外形和特征,记录下来,然后找到个舰船设计专家让他来设计。

两人又聊了几句硬帆和软帆的区别后,邱老板彻底的认同了王掌柜写给他的信中提到的刘一峰有军方背景了。原因很简单,刘一峰对软帆船真的太了解了。这个时代,一个非航海领域的汉人,对软帆船了解程度如此之高的,只能说他和海军之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为了再次确认下,他主动说起了自己的出身。

“郑系?”刘一峰问到:“难道是三宝太监后人?”

邱老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郑系的确是三宝太监的后人,不过我们这一脉不是郑家的,而是当年和三宝太监一起出远洋的人。”

经过邱老板的讲解,刘一峰明白了何谓郑系了。

当年郑和下西洋作为永乐帝大力支持的行为,无数资源的倾斜必然培养出了一个个堪称世家的存在。虽然在之后一百多年内,随着大明海禁,这些没有底蕴的家族慢慢落魄了,但航海人出海就团结抱团的特性让他们形成了一个被后来人称为郑系的联合体。

这其中有人当了官,有人成为了海商,甚至有人加入过嘉靖朝的倭寇。郑系的家族联合固然没有底蕴,但联合后庞大的财富让他们渡过了没有底蕴的痛苦期。等到万历朝开海禁后,厚积薄发了一百多年的郑系紧紧的抱着海事局的大腿,就发展了起来。

目前海事局中有郑系官员,海军中有郑系派,船舶领域有郑系工匠,民间跑船人有郑系掌柜。这些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既得利益者一个姓郑的人都没有,但依然团结在这个姓氏的旗帜下,宛然成为了大明航海领域的一个庞然大物。

刘一峰对这个郑系家族还挺有兴趣的,感觉就是大明的船舶资本联合体。他也明白邱老板展现自己的出身,必然有所求,这让他有些担心,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必须要搞清楚对方求什么,于是主动说道:

“邱老板,我只是一个来东山州探险的北庭退役军人罢了,对航海的确了解不多。”

邱老板也听出来了,刘一峰在试探自己的目的了,笑了笑说道:“张掌柜,我们郑系也只是在航海领域有些份量,但在其他领域还是要靠朋友帮持的。”

“比如?”

“比如北庭军,比如南军,比如西军。”

刘一峰扬眉苦笑,邱老板说的这3军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武器。而他们所求的武器肯定不是什么刀枪剑戟,而是火铳。

(年底有些忙,所以经常有错字和bUG,但我基本后面都改正了,见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