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暴君刘璋 > 第894章 诸葛亮

暴君刘璋 第894章 诸葛亮

作者:不死奸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3:11:30 来源:88小说

如此清高之人,投靠氐人?帮异族进攻中原?难道真的是跟着吴俊堕落了?还是在长安受的侮辱太深?

据诸葛亮所知,那次投靠过来的汉军,士兵很多都心理埋怨投降的,据那些士兵说的,是武将坚持投降的。

武将坚持投降?奇怪了,他们的家人都在川军辖地呢。就这么一致的投靠氐人了?一万两万好说,足足投靠了五万,这也太多了吧?就算陷入绝境,也不该这么多人投降啊。

而且那些将领一个个都封闭的紧,只因为自己没有调兵的权力,无从查起,要不然诸葛亮真得查查。

这么多的疑惑,看似都有解释,可是汇聚在一起,诸葛亮觉得很不对。

但是诸葛亮无论如何不能想到折兰英是刘璋的人,北宫止死在川军手上可是人所共知的,而且折兰英还是曹艹的女儿,逃过刘璋两次婚,两人应该不共戴天。

正因为想不通这一点,诸葛亮所有的疑惑都解不开。

“听说先生就要得偿夙愿,获得调兵之权,与川军军师黄月英相见曰近,却为何一副愁容?”一旁抚琴的蔡琰慢声道。

“蔡小姐。”诸葛亮吐出胸中压抑很久的浊气:“多谢你这一年里,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为我抚琴解闷,我在草原没有朋友,你知道,大王也不信任我,如果不是因为你,我也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样子。

可是……我可能不能完成你的愿望,带你回中原了。”

琴声戛然而止,蔡琰抬起头看向诸葛亮:“先生是对战事担心吗?先生足智多谋,如果先生都觉得战争不可能胜利,先生应该劝劝女王的,女王虽然没有给先生带兵之权,不是那么信任先生,但是也不至于让自己的军队去送死吧。”

诸葛亮缓缓摇头:“没有,这次战略计划没有什么问题,我只是有一种预感,很不好的预感,我可能回不来了。”

诸葛亮低着头,蔡琰皱着眉头,不是因为自己不能回中原,而是这一年多,慢慢和诸葛亮熟悉,诸葛亮给他的印象很多智,但这却不是最深刻的印象,更多的印象却是多愁善感。

一个很脆弱的人,而且心里受过伤,蔡琰听诸葛亮说过,前半生被家族艹控,自己的未婚妻站在了自己敌对面,情场战场,一败涂地。

诸葛亮后半生只有一个想法,轰轰烈烈一次,希望与自己的未婚妻一次决战,哪怕战败身死,也了无遗憾。

而现在,蔡琰感觉诸葛亮到了最低谷。

回想自己的前半生,和诸葛亮真的好相似,诸葛亮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是家族中最英杰的子弟,各种风光,家族重视,自己对自己也很自信,只待在这乱世中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可是后来,一系列的遭遇,到了今天的地步,在一个氐人的大营里,为不信任自己的女王效力,没有朋友,默默承受一切。

而蔡琰自己,年轻时候同样是才女,出生大儒家庭,如果不是天下大乱,以蔡琰的出身,将是大汉最顶层的千金大小姐,再加上不逊于父亲的才华,顶着贵族才女光环的蔡琰,是这个社会最耀眼的女人。

可是蔡琰的命运,几乎是和大汉同时衰败,第一次嫁人,丈夫病死,落下个克夫的名声,后来辗转流落长安,父亲死在王允手上,而自己被匈奴人夺走。

在匈奴过的这十个年头,是蔡琰年轻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屈辱生活,在不知廉耻的生活中,贵族才女的骄傲,被野蛮的异族人一点点磨平,到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沧桑的女人。

现在蔡琰对什么都已经麻木,唯一的想法,就是过一点安宁的生活,如果加个修饰语,就是回到汉土过一点安宁的生活,如果一定要有点追求,能够整理一下父亲的书稿,就是蔡琰后半生唯一觉得可以做的事。

同病相怜,也正是因为如此,蔡琰和诸葛亮才在氐人大营中成为朋友,蔡琰为诸葛亮抚琴,听诸葛亮说心事,诸葛亮也把蔡琰当成自己的知己。

今天诸葛亮参加完军议,蔡琰明显感觉诸葛亮和以往的失落不同了,那是一种悲凉。

蔡琰正要安慰诸葛亮,这时一名骑兵飞马而来:“军师,有汉人不满难民安排,说是你的亲戚,正在闹事。”

“难民闹事?我的亲戚?”诸葛亮皱了皱眉,向军营走去,蔡琰秀眉紧蹙,抱起琴也跟了上去。

……

“你们这些瞎了眼了,竟然敢叫我家老爷子干活?我家老爷子什么身份?那是享誉中原的大儒,能和你们这些野蛮之人等同?叫诸葛亮来。”

一名青年大声呼喝着面前的士兵,后面一个老者脸色铁青,显然余怒未消的样子。

“娘的,这是草原,不是你们大汉,装你妈的大头蒜。”一名将军怒极,就要拔剑上前,另一名将领拦住:“还是等诸葛亮来了再说吧,说什么他也是军师。”

“狗屁军师,首鼠两端的墙头草而已。”将领正说着,被另一名将领猛拉了一下,才看见诸葛亮和蔡琰从外面走了进来,将领住了口,可是脸上尽是不屑。

诸葛亮好像没听到将领的话一般,走到一名士兵前面问道:“怎么回事?”

“回禀军师,这些人说是你亲戚,不服从我们的安排,还让我们为他们单独分配帐篷。”士兵禀道。

因为川军入侵下河套,而并州为了防止川军骑兵突袭,拒不开关放人,大量河内河东难民向北涌入河套草原。

折兰英对这些难民来之不拒,都被分配去放马牧羊,当然这个工作量很大,对于不会放马牧羊的汉人来说,更加吃不消,可是为了能活下去,大多数难民都只能忍受下来。

“孔明,你在氐人大营里做了好大的官,这架子也大了,老太爷来了,你都不迎接一下,不要告诉我们,你不知道我们到来,你是不知道河东还有诸葛家一脉吗?”

先前那名青年看着诸葛亮冷声说道,诸葛亮这才回头看到这一群人,有河东诸葛家的,也有河内司马家的,人很多。

“不要告诉我,我在这里做了好大官,你今天才知道,诸葛常,近在咫尺,这么久不来看我诸葛亮,你是不知道还有我这么个哥哥在氐人大营吗?”诸葛亮冷声问道。

面前这些人诸葛亮认识,是河东一个很大的诸葛家支脉,与琅琊诸葛家来往频繁,这个诸葛常算辈分,算是自己堂弟。

“投效异族,人人得而诛之,谁来看你?”另一名青年冷斥一声。

“哦?”诸葛亮一下回头看向这名青年,青年被诸葛亮的眼神吓的脖子一缩:“既然你这么高洁,那你今天为什么来这里了?为什么来投靠氐人异族?为什么还要氐人给你分配帐篷?你怎么不在野外冻死?”

“你……”青年指着诸葛亮,嘴唇发抖。

“我知道,你是害怕川军吗?你是害怕刘璋杀你吗?你有本事的话怎么不去和川军拼命啊?胆小鬼,除了磨你那两张嘴皮子,你还会做什么?”

“你,你……”

“就你这样的人,又怕死又不要脸,还想装高尚,装道德,你配吗?既然你一只脚踏进了河套,就证明你已经是懦夫,是无耻之人,我要是你,就该闭嘴,就该……”

“够了。”突然一个苍老中带着怒气的声音传来,那名老者终于发话,脸色铁青地看着诸葛亮:“诸葛孔明,原本水镜先生和你外祖诸葛慈说你堕落,我还不信,我还只记得你小时候的志向高远,清名自洁。

可是你看看你现在什么样子?一个文人竟然破口大骂,脏话连篇,简直侮辱斯文,诸葛常,诸葛峰就算言语有什么过失,那也是你本族之人,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难道是因为这些年压抑久了,现在有族人来需要你的帮助,你就在族人身上找优越感吗?你不觉得这就是小人得志吗?

你从小受良好教育,水镜先生也对你敦敦教诲,你转过头来忤逆家族投靠氐人就算了,现在竟然还对本族人冷嘲热讽,你对得起水镜先生,对得起你的老师,对得起你的外祖诸葛慈吗?

要不是实在看不过去,我都懒得说你。”

“我需要你来说我吗?老狗。”

诸葛亮一句话,全场人都安静了,诸葛家司马家的人都安静了,连那些异族人也安静了,虽然他们不懂汉人的家族体系,可是听口气也知道家族对一个家族子弟来说很重要,都以为诸葛亮不得不接纳这些人,分配单独帐篷时,诸葛亮竟然冒出这么一句话,都惊诧不已。

蔡琰抬起头看向诸葛亮,也震惊了,可是回想起诸葛亮对自己说的许多话,蔡琰瞬间理解了诸葛亮为什么说了这句话。

“你,你说什么?”诸葛老爷子半天才反应过来,一双昏黄的眼睛,不可置信地盯着诸葛亮。

“老东西,少拿司马徽诸葛慈来吓唬人,一群道貌岸然的老狗,我诸葛亮与他们毫无关系,你也别在我面前装长辈,你和诸葛常诸葛峰一样,一样的虚伪恶心。”

“你……”老爷子老脸抽搐,胡子抖动。

“诸葛亮,你是畜生吗?”诸葛常走出来大声道:“不要忘了你还信诸葛,你怎么能这样对诸葛家长辈,你不怕族规……你不怕天打雷劈吗?”

“天该劈谁它自己会做决定,不过我诸葛亮现在就可以对你们做出决定。”诸葛亮扫视了一圈聚在一起的诸葛家司马家的人,“你们和其他难民没有任何区别,不愿接受安排的,就滚回下河套去,看看你们能不能和川军的战刀讲道理讲族规讲天罚。”

诸葛亮沉声道:“来人,带这些人去牧场,谁敢不服从调配,杀。”

“是。”一名将领立刻招呼士兵围了上来,诸葛家司马家的人对诸葛亮愤怒震惊异常,可是现在没了依凭,再也不敢对着士兵吆喝。

而刚才被吆喝的士兵,没了顾忌,只要走的慢了就拳打脚踢,老爷子被一脚揣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两家人没有一个反抗,很快被像赶鸭子一般赶走了。

这时先前那名对诸葛亮不屑的将领轻哼一声:“还真是威风啊,对自己的家人威风,真对得起军师的一贯作风。”

“你说什么?”诸葛亮回头对将领淡淡地道。

诸葛亮语气很淡,却充满着威慑意味,将领有点心虚,却大声道:“我说了又怎么样?难道我说错了吗?诸葛大军师,你什么样人大家清楚得很,你想把我怎么样?”

“我想杀了你。”诸葛亮冷声道。

“哈哈哈哈。”将领大笑起来,不屑道:“诸葛亮,就凭你也想杀我?我跟着女王征战西凉的时候,你还在刘备帐下呢?怎么?现在投效我家女王,你还以为是刘备,可以任你摆布吗?”

“那你看好。”诸葛亮沉声喝道:“来人,将彦察布拿下,斩首。”

两名士兵只走出半步就犹豫了,彦察布是军中老将,还是氐人,诸葛亮不被折兰英重视谁都知道,除了平时问询一下方略,诸葛亮可谓什么权力也没有。

虽是军师,能不能杀彦察布,那还真难说。

彦察布看到士兵犹豫,紧张了一下的心放下来,轻蔑地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转身看向两名士兵,一字一句地道:“这里是即将出征的先锋军,我诸葛亮全权掌握军事,彦察布侮辱上官,罪当问斩,你们不服从命令,是想与彦察布同罪吗?”

两名士兵对望一眼,眼中都有忌惮,只能拱手:“是。”提着刀到了彦察布身前,架着彦察布就要走。

这时彦察布才大惊,对诸葛亮破口大骂,一名将领立刻出列,对诸葛亮求情道:“军师,即将出征,先斩大将对军心不利。

而且以言治罪,对军师名声也不好,还请军师暂时饶过彦察布,让他戴罪立功,如果战场失误,两罪并罚,再将其斩首不迟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