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穿越养娃日常 > 第632章

穿越养娃日常 第632章

作者:臻善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1-01 17:01:00 来源:88小说

又说起地道里的东西,瑾娘好奇的不得了,问徐二郎,“里边就只有炸药?别的东西呢,金银珠宝什么的,有么?”

徐二郎狠狠在她身上揉了一把,“你以为这是世家的私库呢,还金银珠宝,哪里那么多藏宝地。”

瑾娘有些惋惜,“这不是还有几个世家的私库没找到么,我就想着,万一那地道里边就有臧银呢。”

“臧银倒是没有,金银珠宝更没有。那地道大约两里长,不过地道里边很狭窄,只有两个石室。”

其中一个石室应该是有人经常在里边商量事情,里边的桌椅都有磨损的痕迹。石桌上还放着茶壶茶盏等,侍卫查看过,说里边是隔夜茶,应该是昨日有人在里边待过。

另外一个石室明面上看是一个用来休息用的隔间,里边有床铺,还有女子梳妆用的一系列东西,甚至就连换洗的衣衫,都有几身。当然,也不只是女子用的东西,里边还有几套男装。看款式和颜色应该是四五旬的男人穿的,那人身量颇为挺拔,身材健硕,不是做体力活的人,但应该很有一把子力气,初步估计应该是行伍之人。

徐二郎又道,“我和炎亭仔细看过那间石室,那墙壁上还有个小小的机关,拧开后露出一个匣子大小的孔洞,里边之前应该放着书信,只是不知是我们去迟了一步,还是昨日与吴掌柜联络的人将东西取走了。总之,一无所获。”

瑾娘听闻这些,心里边更加遗憾了。一个已知的证人吴娘子被雷劈死了,还有一个未知的同谋者,却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可供查问的人,也就剩下经常跟随吴娘子进进出出的那小丫鬟,只是那丫鬟若不是绝不会背叛的心腹,就有可能是天真浪漫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怕是吴娘子做了什么事情,她都不知情。

瑾娘就说,“要看好那小丫鬟啊,说不定能从她嘴里得到些有用的消息。”

“已经派人去审了。不过能不能问出东西都无所谓。”这都是小人物,无足挂齿,吴娘子的出现其实已经指明了目标,那就是朱翠阁。

徐二郎不相信朱翠阁只是吴娘子为了掩人耳目而找好的落脚地,朱翠阁与她必定牵连甚深,所以,不管能不能从那小丫鬟嘴里问出什么,只揪着朱翠阁不放就行了,总能找出东西的。

徐二郎如此一说,瑾娘就一叹,“可今天这事儿一出,肯定知道的人很多,指定会打草惊蛇。”

吴娘子可是被雷劈死的,在相信玄学的古代,这事情多少带了点玄幻色彩。今天下午就已经有风声传来,说是吴娘子作恶多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已经有人到朱翠阁门口打砸,这也就是朱翠阁如今被封着,官兵严严实实的守着,不然百姓的怒气上来,能把一座楼给拆平了。

瑾娘又和徐二郎说了些有的没的,不知何时就睡着了。她实在困得很了,一整天都没休息,实在熬不住,困意席来,睡得憨实,都要打呼噜了。

徐二郎却没什么睡意,他等瑾娘睡好了,又披衣起身,让人送来笔墨,准备写个折子让暗卫送到京城。

有些人不得不提防,更要防着他无路可走,狗急跳墙。

折子写完交给墨河,徐二郎对着桌子旁边做了一半的寝衣笑了笑,这才脱鞋上床休息去了。

翌日一早瑾娘见了翩翩,就听翩翩说,“吴娘子身边的小丫鬟吞金自尽了,看押他们的仆妇晨起过去送饭时才发现,那时人都凉了。”

瑾娘心一顿,昨天还和徐二郎说这小丫头呢,结果今天就没命了。那这丫头指定就是吴娘子的心腹无疑了,怕是担心受不住用刑会吐露出什么要命的东西,更是为防背叛主子,干脆一死了之。

瑾娘就说,“死就死了,她有心求死,谁也不能一直防备她。”

“我就挺可惜的,听说那丫头才十一、二岁,这么点年纪,她知道啥啊?即便吴娘子真让她知道些东西,想必也是不影响大局的。她就是交代了又能如何?她是丫鬟,年纪又小,即便之后被重新发卖了,流放了,总还留着一条命。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她这人生才刚开始,就这么死了,我这心里就挺不是滋味的。”

瑾娘看看翩翩,翩翩此事一副苦恼烦闷的模样,这多像是之前的她啊。之前刚穿来,嫁给徐二郎,徐二郎要打杀侵占了家里田产的庄头,她那时候也有一种人命如草芥的凄凉感。可这么多年下来,跟着徐二郎从西北到东北到东南,她的思想早就发生改变。

有时候,事情就是如此不讲理。你若太在意他人的人命,那死的就会是你,或是你的家人。人都是现实且势力的,更是自私的,与其让自己丢命,瑾娘选择自己活着,让别人死。

她的心也变得冷硬了,她被这个世界同化了,可之前她根本没意识到这件事情。

也就是刚才翩翩无意识的感叹,她的脑子才像是猛地被敲击了一下。是啊,人命观天,能活着为什么要死呢?翩翩听到消息是惋惜,可她也只是一声轻叹,她已经这么不把人命当回事儿了么?

瑾娘这一天都在反思这件事情,反思她是怎么被古代同化的。

徐二郎用过早膳过来寻她,找了一圈没找到人。最后还是问了丫鬟,才知晓她自己跑到后花园来了。

后花园中有假山凉亭,倒是避暑的好地方。不过这地方树木高耸参天,阴气重,若是放在以往,瑾娘是一定不会来这边的。她觉得后宅死的人多,尤其是这种阴气重的地方,死人的魂灵徘徊不去,想想都渗人。

但现在,她竟然独自跑到这里,这不对劲。

徐二郎孤身上了台阶,凉亭太高,中间台阶还有拐弯的地方。拐过一道弯,才看见瑾娘身边的丫鬟在此处守着。丫鬟见到他赶紧行礼,徐二郎挥挥手,她就连忙下去了。

徐二郎走到凉亭时,瑾娘正趴在凉亭的石桌上想事情。徐二郎伸手把她的头抬起来,“你小日子快来了,再趴下去过了凉气,回头身上不舒坦,你可别说我没管你。”

瑾娘这才知晓他来了,她顺着他的力道抬起头,手上用劲把他拉下来。徐二郎在旁边的石凳上落座,摸摸瑾娘的额头,温度正好,没有发热。他看出她情绪不对,语气越发轻柔了几分,“怎么了?不声不响的一个人跑到这里来,我险些找不到你。”

瑾娘直接趴到他怀里,搂着他的腰撒娇,“我就是有些事情没想通,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自己琢磨琢磨,没想到你就来了。”

“什么想不通,和我说说,也许我能开解你。”

瑾娘琢磨着该如何开口,可穿越的事情是她最大的秘密,她不想说,也不知道怎么说。至于视人命如草芥这点,在徐二郎眼中,妇人之仁怕才是最大的残忍。

他所处的位置决定着他并不会把一些人的性命看在眼里,是啊,谁会把敌人的命当命呢。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他能年纪轻轻走上高位,不说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但这一路也着实不易。若是他没那么谨慎,或是对人掉以轻心,更或者对人手软,只怕现在活着的就不是他。

她享受着徐二郎的“残忍”带来的红利,过着安然自在的日子,如今却又矫情的说视这些人的性命如草芥是不是太过残忍……不,这对那些人来说不是残忍,对一心护持他们这个家的徐二郎来说,才是真正的残忍!

瑾娘心头一震,忽然就想通了什么。

她也不再纠结这些有的没的了,考虑这个问题纯粹就是自己太清闲了,多找些事情做,让日子过的充实些,她就没这么些烦恼了。

瑾娘突然就精神了,拉着徐二郎就要回去,“赶紧走,这边阴森森的,我总感觉不自在。这凉亭不远有个湖,听翩翩说之前下人清理湖里的淤泥,还挖出个尸骸。这内宅不定埋葬了多少冤魂,我们赶紧躲远点,省的那些人缠上我们。”

她神情自然,透着些惧怕,别的倒是没什么了。至于刚才的烦恼忧愁,更是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风一吹就跑的没有踪迹了。

徐二郎到底没穷根究底去问她,到底因为什么不开心。她自己想通了最好不过,若不然,他的法子她未必会喜欢。

当下顺着瑾娘的力道往下走,等到了下方,才不紧不慢的将一个圈状物套在瑾娘手腕上。

瑾娘感受到凉意,垂手看了一眼,就见腕间一个金灿灿的手镯。

说实话,并不丑,这镯子是素圈的,古朴厚重,看着也能过眼。但是,对比起朱翠阁中的诸多奇珍,哪怕是对比起她首饰匣子中的诸多首饰,这镯子也过分平凡普通了。

更何况,时下的贵妇人大多手腕带玉,很少去带些金的银的镯子。她倒是不挑剔,各色镯子都有几对,但就是最普通的金镯子,上边也镶嵌着宝石,或是打造成绞丝状,总之,要么贵重,要么精致。一对比,这镯子更不起眼了。

但一件东西究竟起眼不起眼,一要看材质做工,二也要看送礼的人是谁。

就比如这桌子,材质做工都不出挑,但这是徐二郎送的啊。还是七夕节当天送的,那这东西岂不是很有意义。

瑾娘高兴的蹦跶两下,被徐二郎一把拉住了,“都五个孩子了,你端庄些,再摔着了。”

瑾娘知道他讲话的重点不是让她端庄,而是唯恐她摔倒,她嘿嘿笑,之前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瑾娘说,“这是送我的七夕节礼物么?虽然样式简单了点,但这是你送的么,我肯定会好好戴的。”

她不经意的捏着镯子转了两圈,然后发现一点异样,不由惊异出声。“这圈内还有刻字,我看看,是徐翊的‘翊’字,夫君,这是睨亲手给我打的不是?”

徐二郎被猜透心思,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可对上瑾娘亮晶晶的眼睛,他推拒的话就咽了回去。确实是他打的没错,夫妻之间,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他又轻咳一声,“是我打的,给你防身。”

瑾娘又“咦?”了一声,徐二郎就拿过她的手腕,在镯子上轻微拧了拧,镯子瞬间分开,露出里边的空洞。可这镯子沉甸甸的,看着不似空心的啊。

瑾娘又垫了垫重量,还是感觉不太对,徐二郎这时开口,“只有这一点空心,其余地方都是实心的。我给你准备些迷药防身,你不要把镯子取下来。”

这是在到了允州后准备的七夕礼物,徐二郎另外给瑾娘准备了一套贵重头面讨她欢心,可昨日的事情一出,徐二郎瞬间意识到,允州的太平只是明面上,私下里暗流涌动,那些存着鬼蜮之心的人,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安分过。

也是因此,那套头面被他随手放到了瑾娘的首饰匣子里,这镯子却被他郑重的戴在了瑾娘手腕上。

这时候徐二郎就有些可惜,瑾娘不通药理。不然,按照长乐那个镯子样式,给她也准备一个,里边可以放些涂了毒的金针,瞬间就能要人命。但瑾娘养尊处优惯了,又不通药理,给她镯子中放毒药她都担心她好奇心太重,自己把镯子拧开瞎研究。到时候自己中了毒,那简直就成大笑话了。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放些迷药的好。

夫妻俩说着话,就去了花厅,花厅中安安静静的,孩子们都不在这里,也不知是不是在院子中还没读书学习。

恰此时翩翩过来了,瑾娘随口一问,翩翩就说,“我让长安和玉安看着几个小的读书呢。昨天那事儿一出,我这心里乱糟糟的,也不敢让孩子出去玩耍了,索性拘着他们,让他们在书房读书。”

那也行,这样安排再稳妥没有了。

瑾娘和翩翩说闲话,徐二郎就和李和辉去忙了。昨天只顾着处理地道的事情,还有许多零散的事情没处理。就像是无音寺的一众僧人,也是要过审的,再有就是一些和朱翠阁走的太近的人员,也要问一问情况。还有世家和贪官的事情还没结尾,总之就是一个字“忙”,怕是没有十天半月这事情都理不出个头绪。

不过徐二郎和李和辉离去前,玉安却过来了,他是来询问情况的。无音寺方丈算是他半个长辈,他不问一问说不过去。而且家中祖父肯定也等着事情后续,他问过了也好去信给老人家一个交代,好让老人家安心。

无音寺的方丈昨日徐二郎也见了,也好生聊了一会儿。不过方丈究竟无辜不无辜,这事儿谁也说不准。事情发生在他的地盘,即便真和他没有关联,但朝廷肯定也会叛一个失察的罪名。此事可大可小,不过若真和方丈无关,徐二郎可以转圜一二。换句话说,只要方丈无辜,他就没事。

玉安放了心,行礼送两人离去。稍后又和瑾娘与翩翩打了招呼,才回去寻长安几人。

一天匆匆而过,瑾娘和翩翩忙着张罗七夕节的种种,丝毫不得闲,倒是几个小的,读书习字完成每日作业,就过来他们跟前凑趣。长洲最是闹腾,嚷嚷着出去放花灯,被瑾娘拍了两下才安生下来。

晚上拜月,然后穿七孔针……拜月就成,至于七孔针就算了,家里没有巧手的,穿七孔针着实折磨人。之后,瑾娘还是放了几个孩子出去耍。

一年就一个七夕,白天已经拘了他们一天,再拘束下去说不过去。况且有侍卫看护着,如今城里也戒严了,大量士兵在暗处巡逻,安全上略有保证。

瑾娘就说,“想出去玩也可以,但要跟紧了兄长,不能自己跑远了。还有,你们是小孩子,就不要放花灯了,看着姐姐们放就行。”

七夕放莲灯是为求得一个良人,小鱼儿还没及笄,却也知道这件事不好与外人说。偏娘亲大咧咧就说出来了,小鱼儿羞的脸热腾腾的,不依的唤了声娘,又说,“我才不去放莲灯,我还小。河边又那么多人,到时候我落水了怎么办?”

“没事儿,我派个嬷嬷跟紧你,不会让你出事的。”

小鱼儿羞的瞪着娘,结果就惹来瑾娘和翩翩好一番大笑。

这时候长安和玉安也过来了,长安今天收到了从京城来的书信与包裹。无疑,那都是魏思昭送来的。

信上不知写了什么,长安看过后心神荡漾,整个人笑起来比蜜还甜。他身上穿着的雨过天青色直缀是身新衣裳,看起来略有些紧促了,那这肯定不是府里下人的针线活,也就只能是昭昭亲手做的了。

瑾娘和翩翩看了都说“好看”,又说长安,“昭昭掐着时间给你送了七夕礼,你给昭昭送东西了么?”

那自然是送了的。

那都是他再蕲州时买的物件,但凡他出门,看见适合她的,总忍不住买下来。隔三差五写信给她时,长安就会让人把东西给她送去。不过要过七夕了,这节日不同一般,长安就费心思买了些昭昭喜欢的游记,又把自己的情思编纂成小册子寄过去。当然,也给昭昭准备了首饰盒头面玉佩,零零碎碎也装满了一个箱子,这都是长安的心意。

但他不可能把这些说出来,少年慕艾,少年脸皮也薄,不好让人知晓小儿女的情愫及往来。

瑾娘和翩翩打趣了几句,就放几个孩子离开了。祁哥儿太小,就没放他出去,至于翩翩,她陪着嫂嫂,还要看孩子,也不准备出去玩了。

所以今天出门的就是长安、玉安、小鱼儿和荣哥儿、长洲长晖——长绮照旧跟着爹爹和姑父出门。相比起跟哥哥们出门玩乐,她更乐意跟着亲爹。毕竟,多刺激啊。爹爹总能经历一些与众不同的场面,接触到让她惊愕的事情,她觉得跟着爹爹更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也乐此不疲参与其中。

几个孩子出门,瑾娘也回去歇着了,这一天忙叨叨的,心累身也累。

瑾娘摸摸手腕间的镯子,又看看首饰盒中的头面,心里也甜滋滋的。

徐二郎从未让她失望过,逢年过节总要给她准备礼物,平日相处还时时有惊喜。女人嫁给一个男人,图的不就是对方心里有自己,对自己好,和自己贴心?

而如今这个男人就是她想要的,他给足了她安全感,也给足她幸福。

瑾娘拿起做了一半的寝衣,继续慢慢缝纫。再说此时长安和玉安领着几个小的,也要走到河边了。

今天只有小鱼儿一个姑娘出来,她原本打退堂鼓,都想留在家里陪娘亲了。结果娘亲却说,七夕节一年就一次,这种姑娘家凑趣的热闹,她不参与多可惜。再说了,即便不放花灯祈求月老给个良人,难道还不能放花灯祈求父母家人无病无灾么?

小鱼儿被说服了,在兄长和弟弟们的簇拥下到了河边。长安帮她点燃了手中的莲灯,问小鱼儿,“要大哥陪你去放么?”

小鱼儿红了脸,“我自己去好了,大哥看着长洲他们,就在这边等我吧。”

放莲灯时要说些祈祷词,或是求姻缘,或是求子嗣,总之都是心里所求。自己说出口都很艰难,再让大哥听了去,她还要做人么?

小鱼儿又看了看几个弟弟,嘱咐他们听兄长和玉安哥哥的话,她又拜托哥哥们看护弟弟,这才迈着细碎的步子往河边去。

临走似乎瞥见玉安哥哥还在看她,小鱼儿有些不自在。看她做什么啊,女儿家在七夕放花灯不是很正常么?她也不是要祈求良人,她是要让佛祖保佑父母家人身体安康。

她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可玉安哥哥看的她不自在,好似她要做对不起他的事情似的。

两个丫鬟跟在小鱼儿身后,看她将手中的花灯轻轻推到河道里。

今天放花灯的人尤其多,成群结队的少女熙熙攘攘的将写了祝福语的花灯推到水里,河流上遍布花灯,好像一条银河,闪烁着璀璨灯火,险些看花了人的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