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穿越养娃日常 > 第479章 登门

穿越养娃日常 第479章 登门

作者:臻善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1-01 17:01:00 来源:88小说

瑾娘这么看好这桩亲事,一方面是因为宋家规矩严苛,是远近几个州府都颇负盛名的清正之家。家里的长辈都是宽厚磊落,清正端方之人。外边人常用“德高望重”“高风亮节”“不欺暗室”“不忘沟壑”“赤子之心”来形容青阳书院的山长,由此可见他们在世人心中的评价之高。

就是女眷长辈,也通透慈和,良善公正,自有一番为人处世和教导儿孙的准则。

这样的人家,那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

也是因此,宋家的儿孙一出世就有不少人上门求着做娃娃亲。男孩儿家吃香,宋家的女儿家也一样一家有女百家求。

不过今天下午瑾娘问过府里的老人,得知宋家这一代就四个小姑娘,两个年纪大些的,今明两年就要成亲;一个和荣哥儿年纪相仿,几个月前刚定了人家;还有一个刚出生不到六个月……这无论哪一个和她家孩子都不怎么匹配,不然瑾娘还想求个小姑娘过来给她做儿媳妇。

儿媳妇是求不到了,但却不妨碍她想和宋家成亲家的心思。所以,让长乐嫁过去就很好啊。

玉安除了容貌过人,品性不俗,学识也是特别出挑的。他在蕲州素有“玉郎”的美名,备受读书人的推崇,说是当代青阳书院的领头羊都不为过。

而且玉安不仅在蕲州名声大,就是在整个江南,谁人不知道蕲州玉郎的人品端正,容貌无暇,学问出类拔萃?

这典型的别人家孩子啊。

瑾娘对素未蒙面的宋玉安印象好的不得了,问过仆人得知玉安还没定亲,撮合他与长乐的心思就更浓了。

不过徐二郎却摇头打破她的幻想,“长乐不同意,你别乱鸳鸯谱。”

瑾娘不满,“你怎么知道长乐不乐意?长乐和你说这事儿了?你可别替长乐做主。我看这亲事就好的很,反正我是认同的。”

“长乐是没跟我说,但她什么心思都在脸上写着。上午时你暗示这件事,长乐面上就有些抗拒。玉安那孩子是不错,但他是宋家嫡长子,按惯例以后不会出仕,只会继承青阳书院,那就是要回蕲州的,你舍得把长乐嫁到蕲州去?”

宋家还真有长子不出仕的传统,甚至于,宋家的子孙即便学问上再高深,但许是淡泊名利,许是本性不够圆滑,应付不来官场的尔虞我诈。总归宋家的子孙许是会参加科举,但在考中功名后,就直接折返回乡继续教书了。

青阳书院说是有许多大儒名士落脚教导子弟,但其中绝大部分夫子,还是姓“宋”的。说这是一所家族学院也不为过。只不过因为亲朋邻友都想把孩子送过来学习,这“族学”就慢慢对外开放,慢慢发展成如今的样子,成了江南,乃至于整个大齐都首屈一指的书院。

瑾娘也知道宋家每代嫡长子都是青阳书院的山长,可这不是宋明乾继承家业没多长时间,宋玉安也还有些稚嫩,她就没想那么多么?

可一想到之后宋玉安会继承青阳书院,长乐真个嫁过来,他们在通州时还好些,来往也便利,但之后徐二郎被调回京城,长乐再见一回家人不是难如登天?就是他们这些长辈,再想看看自家的姑娘,那还不是只能心里惦念着,也不能说见就见到?

这么一想,瑾娘宛若数九寒天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对这桩婚事的期待全都化作乌有。

她再没有提及此事,徐二郎也不会多说什么。夫妻两个这几天都心神俱疲,很快相拥而眠。

后日徐二郎特意腾出半天时间招待同科之子。

宋玉安也果真如世人描述的那样,当真玉面朗润,才学通达,品性端方,有君子之风。

瑾娘见到这孩子,那颗死寂的,想让宋玉安给她做女婿的心,忍不住又开始砰砰跳动起来。不过从宋玉安和徐二郎的问答间明白,这孩子当真会走他父亲走过的老路,先参加科举,等考中功名后也会折返回乡“继承家业”,瑾娘这心啊,又从几千丈的高空“砰”一声落下来,摔了个稀巴烂。

她面上的表情变幻莫测,不过好在还控制得住,总算没有失态。

但看着宋玉安,瑾娘就忍不住捶胸顿足。

多好的女婿人选啊,可惜不能真个当她女婿。这就好像知道了下一期彩票开奖号码,却因为自己疏忽没有去买一张彩票,结果活生生错过十个亿。

就很焦灼,就很悔恨,就挠心抓肺的难受。

长绮对宋玉安很亲近,许是因为宋玉安给她解了围,许是宋玉安的颜完全长在她的审美上,小长绮就非常黏着宋玉安。

为此长安和荣哥儿都有些吃醋的,但也不好在客人在时发作,就只能凶巴巴的瞪着长绮。

长绮没看见哥哥们的视线,她正和宋玉安说话,“玉安哥哥你真是料事如神,你那天和我说,我姐姐可能已经回府了,结果她们当真早早到了府上。我要是和三哥一起出门就好了,那样我就能接到姐姐,可惜我自己跑出去……”

说到自己跑出去一事的后遗症,长绮就想流下悔恨的眼泪。她娘罚抄她两遍《论语》。《论语》上的字那么多,她一笔一划用心写,还要在五天之内写完,她好难啊。

长绮将这事儿说给宋玉安听,小鱼儿和长乐就想开口制止她。

小丫头片子没个计较,好的坏的全都说给人听。即便这算是伯伯家的哥哥,但到底没见过几面,她怎么就不知道交浅言深是为大忌的道理?她这嘴巴没把门一样,什么都往外吐露,偏偏有些话还说不清楚,这样听在外人耳朵里,就跟爹娘虐待她似得,这不败坏爹娘的名声么?

徐二郎已经出门去了。查探铁矿去向的事情有了眉目,墨河特意过来禀报。此事攸关重大,吴大人和柯大人将事情直达天听,如今允文帝对此也非常关注,徐二郎更要多上几分心。

这事情疏忽不得,徐二郎忙着处理,就先走了一步。

他前脚离开,后脚青禾就过来在瑾娘耳边说了两句什么,然后瑾娘也出去了。

之前那位丽三娘子又过来了。

早先被打发出去,连瑾娘的面都没见过,之后听说特意偶遇了徐二郎两次,但都没等上前,就被墨河等隔开。那之后丽三娘子许是死了心,许是在静待别的机会,就再没贸然出击过。

瑾娘还私下揣测,这丽三娘子还有什么谋划,不想这次竟又大喇喇上门了,还威胁门上的人说有大事要告诉她,若她不见她一面,错过这消息,之后探查世家的事情怕是难有进展。

瑾娘不知道这是不是危言耸听,但事关通州几大世家,她且见她一面何妨?若事情果真如她所说还罢了,若是说出来糊弄她的,她有的是手段让她吃不了兜着走。

鉴于徐二郎和瑾娘这两个长辈都离开了,如今花厅中留下的自然就是一些小辈了。

他们小辈之间没那么多忌讳,说话自然也随意许多。

小鱼儿听见长绮和宋玉安说娘罚她抄书,免不了开口替娘解释两句,“只怪长绮太跳脱了,她仗着自己有功夫傍身,这样危险的事情没少做。以前我爹宠着,我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到了通州可不成了。这边还乱着,我爹做的一些事情虽说是为民除害,可触碰到某些人的利益,也免不了被人报复。我和姐姐都鲜少出门,倒没什么危险,长绮却不同。她没多大畏惧心,人也调皮的很,不好好管束她,让她吃个教训,她以后肯定会在这上边栽跟头。”

长乐也想说两句,不过想起昨天婶婶意有所指的话,她这心思突然就打消了。

她如今还不想说亲,她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说个什么人家。但不管怎么说,江南这地方她觉得自己不会一直留着。她晕船的厉害,以后应该会在河道少的地方定居。至于她以后的夫婿……应该不是个读书人。

脑海中闪过一张面孔,那人阴郁的眸子让长乐心中一颤。她赶紧摇摇脑袋,将不该有的心思都甩出去,很快恢复镇定的模样。

长乐想着要“避嫌”,就没多开口,倒是长安和荣哥儿,也跟着说了几句。

哥哥姐姐们都说自己被罚是活该,这让长绮不乐意了。她咬着手指头,垂着小脑袋,神情低落极了。

小鱼儿见状就有些不落忍,戳着妹妹的小揪揪说,“你别装了,我们又没说你什么,你看你还委屈上了。真正该委屈的不是我和姐姐么?我们还等着你过去接我们,给我们一个惊喜,结果你自己跑岔道了。”

荣哥儿也说,“我也委屈啊。长绮你做事不厚道,你想去接姐姐难道不该提前和我说一声?哪怕不和我一路走,你也好提前通知我一句。结果冷不丁你就走丢了,我这什么都没做,就莫名其妙被娘说道了一顿。真论委屈,我更委屈。”

长绮看看哥哥,看看姐姐,一时间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明明她是想要哥哥姐姐们愧疚的,怎么现在愧疚的换成她了?

宋玉安唇角含笑看着他们兄妹说笑打趣,面上都是轻快的神色。

家中妹妹都是知书达理、规矩得体的姑娘家。这也很好,可就因为太知书达理了,就少见这么活泼灵动的一面。

他忍不住又摸了摸长绮的小揪揪,然后手都还没移开,就感觉有人在看自己。

宋玉安手上动作一顿,侧首过去,就见果真是小鱼儿在瞅着她。

小鱼儿是非常明艳的那种长相,即便如今年纪还小,五官还没完全张开,但是继承了瑾娘优良的基因,她相貌也是非常精致出色的。她自小长得好,自己也是张扬明媚的个性,不管说话还是笑起来,面目表情都非常绚烂,让人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又一眼。

小鱼儿大大方方的看着宋玉安,见他看过来,她也不发憷。她年纪比宋玉安小三岁有余,便称呼他一句“玉安哥哥”。

“玉安哥哥你也喜欢长绮的小揪揪么?我也喜欢。哈哈,长绮的小揪揪可传神了,她要是高兴了,那小揪揪也趾高气扬的;长绮要是不高兴了,小揪揪耷拉下来,看着有气无力的很。”

长绮瞬间懵逼了,姐姐在说啥,她听不懂啊。

倒是长安、荣哥儿和长乐,闻言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小鱼儿不说他们还没发现这个事情,小鱼儿一说,他们突然就觉得当真非常传神,一时间更觉好笑。

宋玉安和长安年纪相仿,两人也都是举人,还都准备精心打磨几年,再参加下一任秋闱,也是因此,两人更有话题说。

之后就变成长安和宋玉安你来我往的闲聊,荣哥儿不时插嘴询问两句什么,三人聊的投契,长乐和小鱼儿与长绮就坐在一边吃着果子听他们说话。

他们说些学问上的东西,长乐几人觉得没意思,但说到和青阳书院以及应天书院有关的事情上,长乐和小鱼儿就听的有滋有味儿。

许是察觉到她们的专注,之后这话题也不知道被谁引导着,就多说了许多书院的事情。

尤其是青阳书院,当真不愧是在江南首屈一指的书院。其中的学子竟有两千余名,这当真是个非常非常庞大的数字。

“书院中不单教授与科举有关的诗经赋论,就连琴棋书画,骑射弓马也是教导的。其余诸如算学、医学、占卜、星象,也有专门的夫子教导。就连工学与器学、农学、治水,也有不少学生。”

诗经赋论、琴棋书画、骑射弓马,这几门学科应天书院也有教授。甚至可以说,大齐排名前四的书院,这些科目都是不缺的。但像是算学、医学、占卜、星象,以及工学、器学、农学、治水,这都是没有的。因为和科举无关,自然也没有书院出力不讨好的去开设这些学科。

但不得不说,科举取士真正能出头的人才到底是少的。而大多数人,要么考取某个功名就止步不前,要么就当真没有读书上的天分,在科举上寸步难行。

这时候若是开发了他们在别的事物上的兴趣和天分,无异于给他们一条谋生的路。这样即便这些学子当真无法走科举之路,之后日子也不会难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