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穿越养娃日常 > 第258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穿越养娃日常 第258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作者:臻善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1-01 17:01:00 来源:88小说

沈城的未婚妻姿色平平,身段也单薄荏苒的很。

这种身子单薄的女子在西北不少见,因为西北日子苦,所以在街上打眼瞅去,最起码十有七八都是身子瘦削的人。尤其是女眷,因为不用和男人一样养家糊口,吃的就少些;有的为了家中正在长身体的儿女,就努力从自己嘴中节省口粮,所以身子愈发单薄。

但这姑娘家境好啊。她家中是粮商,虽然在大齐排不上名号,在朔州也没有什么名头,但是在本地还是很有名望的。

这样的人家,自然不缺吃少喝,又因为这姑娘是父母的老来女,更是被家人当成掌心宝似得疼宠。每天不说穿金戴银,最起码吃喝上从来都是都是最好的。

但就是这般,依旧养的她单薄瘦削的身段。

这在沈舅母看来,就是没福气。尤其那姑娘屁股还小,这就不好生养。

当初若非为了攀附这姑娘家的富贵,为了搭上她爹的人脉,沈舅母是不会想着给儿子定下这门亲事的。

可定下了,沈舅母心里也总是不得劲。当然,这种不得劲沈舅母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甚至在外人羡慕她给儿子定了一门好亲事时,她还洋洋自喜,非常得意。但关了门自个儿在家,她心里就不由犯嘀咕。一边嘀咕一边自我安慰,未来儿媳妇也没自己想的那么不好。

这般想心里倒是好受些,但心底深处的别扭和不喜终究是存在的。原本这样忍忍也就是了,可有一天徐二郎和瑾娘发达了,连带着他们也沾了光被众人巴结,沈舅母心思就活络起来。

她本就不喜未来的儿媳妇,再加上有人在她耳边整天念叨:若是知道她有个一表人才的儿子,肯定要和她结成儿女亲家,如今只可怜自家女儿没有这个福气……

这啥意思沈舅母还能不明白?瞌睡遇上枕头,沈舅母没有不欢喜的。于是,惊喜冲昏了脑子,沈舅母当即就与人敲定了儿女亲家的关系,回头就拿了早先定下的儿媳妇的庚帖,去把亲事退了。

这事儿她都没跟沈舅舅商量,可想而知沈舅舅被未来亲家堵在街上质问时心里什么感受。他又气又急,差点吐血。最后虽然那口血没吐出来,但整个人却病了好长时间。

沈舅母也被送回娘家去反省了,但不管如何,这退了的亲没有重新结的道理,更何况沈舅母又给沈城订了亲,那自然和早先的亲家无缘了。

沈舅舅又羞又愧,好几个月没脸出门见人。

这事情最后怎么过去的,也没几个人知道。反正之后沈城确实娶了后来的媳妇,结果他们成婚不久,徐二郎中进士了,徐二郎中状元了……不仅如此,连带着林父也成了整个朔州城都赫赫有名的新科进士。

这下可把沈舅母牛逼坏了,就跟中进士的人是她一样,沈舅母恨不能把下巴抬到天上去。整天跟人说话都阴阳怪气的,整得她多能耐似得。

她脾气本就尖酸刻薄,如今外甥女婿和妹婿都中了进士,更甚者徐二郎还成了朝廷的六品官员,沈舅母可不就抖起来了。

又因为沈城之妻头一胎给他生了个女儿,重男轻女的沈舅母对这个媳妇非常不满意,于是在有心人的撺掇下,就准备给沈城买两个身家清白的姑娘做妾。

熟料沈城之妻这时候再次怀了身孕,被这消息刺激的当天晚上就流了产。也是福薄,不知怎么就大出血了,然后好好的人就没了。

沈城就此成了鳏夫。

沈舅母固然觉得儿媳此时死了晦气,但心里是非常欢喜的。不都说升官发财生老婆么,虽然沈城没有升官也没有发财,但是至亲的亲人升官了就是他升官了,所以沈舅母心思愈发大了。

她心思大到什么地步呢?

大到想把这份富贵在手里攥的更紧一些,为此就想到了一个法子,想要亲上加亲,促成沈城和萱萱的亲事。

沈舅母有了这个心思后,对别的上门提亲的媒人就没什么兴趣了。加上沈城还要替亡妻守一年孝,借此得个好名声,所以她很是沉寂了一年。

一年过去,又有沈城的外祖母新丧,那提亲的事儿自然还得往后推。

好不容易出了孝,沈舅母迫不及待的逼迫沈舅舅,携家带口去了林家。

在沈舅母看来,把萱萱配给沈城,是亲上加亲,不管是妹妹还是妹夫,肯定没有不愿意的。她自己的儿子,她看着样样都好,因此也不觉得让沈城去配一个家世良好,父兄皆有出息,且本身长得也貌美花娇的小姑娘,有哪里不妥当。

沈舅舅呢,虽然他清楚这事儿有些难为人,但念及年已加冠,却依旧一事无成的儿子,不免要为他做更深的打算。

这个打算也好做的很,就跟沈舅母说的那样,若是沈城真娶了萱萱,那么上有林父为沈城的前程奔走,下有徐二郎关照,再有未来必定前途无量的青儿扶持,沈城再没有不好的道理。

为了儿子的前途,更为了让沈家能够真正的出人头地,沈舅舅泯灭了一点良心,努力忽视两者之间的不合适,颇有“挟恩图报”的意思去了林家。

但他到底觉得羞愧,所以提亲事时全程没有张嘴,只让沈舅母开口。

原本以为不管这要求多么无理取闹,林父和沈姨母看在旧年的关系上,肯定都要考虑几分,谁想到,林父连想都没想,直接就拒绝了。

林父拒绝的原因也很明白:一来早年瑾娘心仪沈城,虽然此事没有对外张扬,但是他和沈舅母都看出此事,连带着沈城本人,对此也不能说全无感觉。虽然之后瑾娘嫁给徐二郎,此事再无人提及,但总归存在过,若是萱萱真的嫁给沈城,之后知晓此时,姐妹之间怕是不起嫌隙都难。二来萱萱如今正值豆蔻年华,长得娇俏可爱,要说上好的亲事一点不难。

说句不怕人笑话的话,萱萱上有疼她且嫁的好的长姐,且有一个小小年纪就中了魁首的兄长,还有他这个中了进士的父亲看护,她的前程自然是好的。这两年来断断续续也有不少人来给萱萱提亲,就连县令,也想为自家长孙定下萱萱这个长孙媳;更有同样中了秀才,身家殷实的少年,诚恳的上门求娶。与这些人相比,沈城一事无成,根本提都提不起来。而他唯一占便宜的地方,不外乎是和沈家和林家有姻亲关系,若是亲上加亲,女儿到了那边不至于受薄待。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有沈舅母那样一个婆婆,连林父都不敢保证,萱萱嫁过去真能过的好。

所以这亲事根本不用考量,他是绝对不会赞同的。

林父拒绝了此事,沈舅舅和沈舅母如遭晴天霹雳。但是形式比人强,如今林家出息了,也不是沈舅母可以撒泼的地方。沈舅母憋着气回去,在林家的房间中和沈舅舅大闹一场……这究竟是闹给谁看的,众人皆知,可即便如此,林父也咬紧牙关,没有松口。

沈舅母无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再次旧事重提,以人情和血脉亲情,威逼利诱林父替青儿做主娶明珠为媳……这又是一个让林父无法答应的要求。

明珠那孩子长相不错,但这些年她跟着沈舅母学做生意,没有变的伶俐讨喜不说,反倒将沈舅母的刁钻市侩、斤斤计较、捧高踩低等恶习全都学到手里。

林父对唯一的儿子期望高重,虽然不指望他将来封侯拜相,成为朝廷股肱,但也寄望与他科举有望,能受封为一地官员,为当地百姓做些实事、好事。

青儿需要的是个贤内助,需要的是个识大体、懂分寸、有见识、且能与他合得来的女子。

而明珠,她连最简单的三字经都不会,大字更是不识几个,加上性情粗鄙尖酸,别说给青儿帮衬了,怕是到时候要把人都得罪完了。

这种种思量之下,林父自然不会同意此事。事实上,早先沈舅母提到要亲上加亲的时,他就断然拒绝了,没想到他们还会再提……这是料准了他不会同意沈城和萱萱的亲事,再拒绝将明珠嫁过来,就会落下嫌贫爱富的名声。为了不败坏了林家的名声,也不得不同意明珠进门?

沈舅母倒是好算计,可却想错了林父。

林父确实在意名声。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他只要存世,就要脸面。更何况他还要为儿子考量……青儿还在读书上进,他不想林家的事情影响到他,让他的名声沾上一点瑕疵。所以拒绝的话就不好说出口。

最后,林父无奈之下只能将此事推诿到,瑾娘早先就说过要给青儿说亲,青儿到了京城,瑾娘怕是已经和人说定这上面。

沈舅母和沈舅舅会不会相信,事后会不会写信来质问,这都是未可知的事情。

为防沈舅舅真的来信询问,瑾娘不查之下说漏嘴,这亲事再推迟不过,所以林父就来了信,提前给瑾娘知会一声。

瑾娘看完信,眉头就蹙了起来。

虽然信中林父将沈舅舅和沈舅母,替沈城求娶萱萱的事儿一笔带过,对沈城的现状更是没有多说。但瑾娘也不是不晓世事的人,沈城早先成亲,现在又求娶萱萱,肯定是丧妻了。

他一事无成,再想找个低门户的姑娘娶进家不是不可以,但你自身什么条件你不知道么?自身样样不出色,还妄想仗着两家的情分攀高枝,瑾娘就想问问,这得多大脸?

况且,他不觉得尴尬么?

早先还心仪瑾娘——沈城应该心仪过早先的瑾娘,和瑾娘也称得上两情相悦。但是沈城是个没有担当的,畏惧于沈舅母的威严,和沈舅母对瑾娘的不喜,所以迟迟没有表明心意。直至瑾娘和徐二郎成亲,他又摆出一副深情款款和瑾娘有负于他,他心如死灰的模样。说实话,至今想起这桩事,瑾娘都觉得胃里翻滚,有恶心之感。

沈城没有担当,不足以托付终身。没有才学能力,不足以立身;加上身为鳏夫,且亡妻还留下一个女儿,这种境况下,娶了小门户的姑娘是最好的出路。偏他心大,还想求娶萱萱……不是瑾娘说,就是没有成亲前的沈城,有这种想法也是做梦。

至于后边,想将明珠说给青儿,瑾娘是一千一万个不同意。

先不说明珠大字不识一个,远不是青儿的良配,就说明珠长于沈舅母之手,又将沈舅母的脾性学了个十成十,这就足够让瑾娘膈应的。

她给青儿挑媳妇,不一定要对方家世多好,但人品能力出众是应当的。而明珠,显然不是青儿的良配。

瑾娘心中划过许多念头,眉头蹙的更紧了。

她如今出来交际的少,想给青儿找个好姑娘也有些难度。更何况如今她不在京城,而是在河州。河州这地方的姑娘,脾性大气,身段高挑,她是很喜欢的。

可就是她相中了,也得让青儿过目。但青儿如今在京城求学,要来一趟难如登天。

那要怎么办?

瑾娘想了想,还是决定顺其自然。大不了沈舅舅真的来信询问此事,她就哄骗他们。反正他们不在京城,也不在河州,也不知道她的话是真是假,总之先糊弄过去就是。

瑾娘放下这封信,又打开翩翩写的来信。翩翩送来的这封信不止是出自她自己之手,其中有好几页是长安、长平和青儿写的。

三人恰逢休沐日归家,得知翩翩要给河州送信,就也各自写了几页夹在信封中,让人一道送来。

长安长平信中写的简单,不外乎书院的日常、他们考试的成绩,以及和同学打马球、赛马等趣事。

青儿也写了在书院过的很好,这两次旬考都有进步,如今勉强名列一二云云。

瑾娘看到这了眼睛放光,觉得青儿还真出息。在班里名列一二,那进步可真大。想当初他初进应天书院乙字班时,不过十名以内的成绩,在他们来河州时,他是班内四五名,如今才多久,竟然可以和同学争夺头名了,这可真是太厉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