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元龙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可怜的宝庆馀堂(上)

元龙 第二百六十七章 可怜的宝庆馀堂(上)

作者:任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0:40:16 来源:闪舞小说

朝廷的反应远比王胜想象的要快,或者说,天子对某件事的恐慌程度已经超出了王胜的意料之外。

第二天一早,朝会一散,朝廷上就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两个多月之前,七皇子和四个重臣谋逆,意图绑架并逼迫天子退位,差点就要成功了,结果被某义士撞破阴谋,将重伤的天子救了下来。

为此,七皇子和四个重臣满门抄斩,家里的下人全部都贬为奴隶,赏赐给了搭救天子的义士。

至于搭救天子的那位义士,天子感念其救驾忠心,破格封爵,分封为常胜侯。赏赐侯府一座,财物珍玩无数。七皇子和四个重臣的家当,全部都抄没之后送到了常胜侯府。这还不算,天子甚至将千绝地当做封地,分封给了这个新任的常胜侯。

前面赏赐的这些东西,传开来之后,都让人觉得那个搭救天子的义士简直是走了狗屎运了,居然能够撞上这样的谋逆阴谋。可当看到封地居然是千绝地的时候,那些人顿时间连羡慕都不羡慕了。

侯爵是吧?还有封地是吧?可惜,封地是千绝地,现在仅有的几个人才能进出的千绝地,这给了和没给有什么区别?

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搭救了天子的义士肯定是被天子和朝廷给骗了,用一个根本就无法进入的封地打发掉了他这个不声不响突然冒出来的侯爵。说白了,就是用一堆财货来收买人心而已。

可是当朝廷接下来公布了常胜侯的姓名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常胜侯居然是王胜?

这全天下算起来,如果只有一个人能进千绝地的话,那这个人一定是王胜,不会再有别人。要从王胜的角度算起来的话,那王胜这一下子赚大了。

整个千绝地,谁不知道里面有着巨大的宝藏?只是以前因为各种原因,哪个家族的人都进不去。现在各大诸侯同样如此,最多也就是靠着王胜和御宝斋弄出来的那个营地靠近千绝地核心修行。

现在天子正式的将千绝地光明正大的分封给了王胜,各大诸侯估计要疯狂了。以后难道各大诸侯想派人进千绝地,还得得到王胜的同意不成?有热闹看了。

各大诸侯在京城的探子很快就将消息发回了各方,这是天子昭告天下,没什么保密的。各方诸侯得到消息,却都是轻蔑的一笑。

王胜分封了千绝地又怎样?各方还不是想进去就进去。无非就是王胜占了个名头而已,难道他一个人还真能将千绝地霸占不成?区区王胜,就算他封了侯,也不过就是一个光杆司令而已。别说他一个常胜侯,连封王胜为常胜侯的天子,不也就只是占着一个名义而已吗?难道他的圣旨还真能出得了京城?

实力强大的诸侯们看到的,只是王胜凑巧救了天子,却只得到了一个侯爵的名声以及一些财物房舍的封赏,另外还有一个千绝地侯爵的名声,仅此而已。

可是那些不属于个大家族各方势力的修行高手们看到的却是王胜一个无忧城的杀手因为救了天子,所以升官发财,不但有了侯爵的爵位,还有了封地,有了数不清的金币。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说不得大家也要想方设法的投靠天子,以搏一个封妻荫子,泽被后人。

这是后话不提。天子一昭告天下,两个月之前京城的那桩悬案立刻就有了解释。七皇子和四个重臣被抄家灭族的原因也有了,天子这两个月一直深居简出的原因也有了,原来是谋逆的时候天子重伤,养了两个月才好。

皇宫之内的消息,各方诸侯还真不容易得到。皇家在京城里经营了几百年,皇城之内更是经营的铁桶一般,轻易半点消息也送不出来。现在总算是知道了来龙去脉。

知晓了答案,各方也就能安心下来了。皇室并不是要玩什么幺蛾子,而是内乱了。好啊!内乱的好啊!最好再有几个皇子不安分一些,把天子折腾的半死不活最好了,这才符合各方的利益。

消息一放出来,整个京城的风气就顿时间一变。原来天子发怒,真的是要砍掉几百人的脑袋的,连他自己儿子的脑袋也不放过。朝廷当中那些有异心的,现在也规规矩矩的蛰伏下来,轻易不敢露出异状,免得正好撞在天子的刀口上。

王胜没料到天子居然这么性急,连夜商量好了说辞,第二天就昭告天下。这样也好,也算是把自己得到侯爵封赏的原因给圆了过去。真要是让那些诸侯们知道天子分封诸侯的主意是自己给出的,恐怕他们会特别防备自己。这样挺好,以救了天子的名义最合适。

特别要提的是,昨天晚上,王胜是在自己的侯府寝殿中睡的。当然,不是说媚儿和王胜一起,而是在王胜不在的两个月中,媚儿自己让人收拾除了另一间寝殿自己住,把属于王胜的房间还给了王胜,仅此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

大早上的时候,王胜还邀请了刘叔他们一起早餐。期间众人说起了宝庆馀堂,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

王胜在老君观修行的这两个月当中,宝庆馀堂简直是从地狱里走了一遭。所有的诸侯国,全都学着宋国一般,将糖盐生意收归官营,彻底将宝庆馀堂的这两桩生意剥离了出来。

宋国靠海,盐业发达,一下子抓住了原材料和精加工,收益颇丰。其他各方诸侯虽然没办法掌控粗盐的生产,但却可以从宋国买到粗盐,自己精制精盐,同样也是获利巨万。

不过,相对来说,便宜占的最大的却是唐国。唐国不但靠海,而且相对靠南,是重要的甘蔗产地,同样也属于掌控了糖盐两桩生意的原材料,赚的盆满钵满。

就连皇室也是大赚一笔,这才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获利数十万。要知道,这才仅仅是京城一地。

至于宝庆馀堂,用元气大伤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的凄惨,伤筋动骨,恐怕才勉强和他们现在的状况相仿。

喜欢元龙请大家收藏:(wuxia.one)元龙武侠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