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七十四章 满脸尽是虚伪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七十四章 满脸尽是虚伪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姐!弟弟错了。”

小清清拎着他的耳朵,气愤道:“你下次再敢溜进我院子,就把你的耳朵拧下来喂熊大。”

说罢,她才松开了手。

小心安委屈地捂着自己那只通红的耳朵。

张阳盯着儿子的神情,他显然口是心非。

这件事终究瞒不住李玥,毕竟是自家孩子,她们放个屁做娘的都能知道孩子们上一顿吃了什么。

本就是迎接除夕的喜庆日子,两个孩子没得吃酒酿圆子,只能坐在屋内被罚写字。

小清清苦着一张脸,盘腿坐着一手托着侧脸,不去看这个弟弟。

小心安道:“姐,过了除夕几岁了?”

“七岁。”

她板着脸,有气无力地道。

小心安又道:“嗯,弟弟五岁了。”

小清清瞪了他一眼,心安便低下头不再言语了,委屈地写着字。

夜里,熊窝内传来了几头熊的鼾声。

李丽质笑看着这一幕,近来皇姐对家里的很多事都不满意,就像是姐夫在专研一种药水,实验室里的怪味还会飘出来。

因此皇姐时常数落姐夫。

小慧穿着一身白色的男儿衣装,她笑道:“看来今夜老师又要念叨师父了。”

李丽质很是认同地点头。

小武骑着三河马而来,她放下一个包袱。

小慧见状讶异道:“今天不回家吗?”

“嗯。”小武干练地翻身下马,她总是喜欢将头发束起来,扎得高高的。

见小武闷不作声地进了自己的屋,李丽质皱眉道:“果然还是因为她的两位兄长吧。”

小慧颔首道:“嗯,是该赶走那两位兄长的。”

两人打定了主意就见到了师父从实验室中出来,手中拿着一个小巧的琉璃瓶。

“咦?师父好像成功了。”

李丽质与小慧也跟上了脚步,就见师父手里拿着小瓶子,瓶子中有些淡绿色的水。

张阳将瓶子放在桌案上。

李玥皱眉道:“这是什么?”

“风油精,是我有用薄荷脑,桉树叶,丁香,为了让它更温和一些,我还加了金银花。”

张阳打开瓶盖,薄荷的香气便传了出来,“我一开始以为做出来就该是绿色的,没想到是浑浊的灰色,多半是过滤的问题。”

说罢,倒出一些抹在儿子的鼻下。

小心安先是没什么反应,片刻后忽然瞪大了眼睛,抹着鼻子,快步跑向了池边,不停地用水洗着脸。

李玥好奇道:“怎么了?”

张阳也给自己抹了一些,皱眉道:“好像是劲大了。”

正当小清清也对风油精好奇的时候,婶婶已经端着一锅酒酿圆子来了。

最后这个风油精还是离开了小清清的视线,被爹爹收入了怀中。

等小心安回来时,已好受多了。

就算是这个年过得再糟糕,生活中多了很多烦恼,但吃饭的时候,一家人能够坐在一起便知足了。

烟花过去之后,夜里恢复了寂静。

直到晨曦照在了这八百里的秦川上。

张阳是家里最先一个睡醒的,床榻舒服,媳妇身边也很暖和。

但生活中的苦恼还是要面对的,穿好衣衫之后,在华清池边舒展着筋骨。

两位婶婶也早早起来收拾着家里,昨晚放了烟花,华清池还有不少炸开的竹筒。

还有昨晚吃了酒酿圆子的碗还放在水盆中没有清洗。

杨婶快步走来,“县侯,那王公公就站在山腰处。”

“嗯,我去看看。”

王婶又道:“家里这些事,老身来收拾吧。”

张阳收起心绪,迈步走下山,其实王公公来到骊山后一直在休养,也没有参与到正式的生产中。

人换了一个环境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希望王公公能够在骊山发挥他在宫里的能力,可也需要时间来习惯骊山的做事风格。

一个能够在皇帝身边留这么久的内侍太监,暗地里给皇帝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明面上也帮皇帝做了许多安排。

只是人到了晚年,如果他只是想要在骊山安静养老,也挺好的。

张阳走到山腰处,见王公公就站在这里。

“以前不觉得这山有多高了,现在老奴爬不上去。”他低声讲着。

“嗯,其实只要在骊山下的信箱留信就好,我每天都会看的,村子里的大小事宜,也是通过这个信箱来传递的。”

张阳一边说着,扶着王公公走到了山下。

他看了一眼偌大的信箱,见张阳打开信箱的盖子,从里面拿出一个袋子,这个布袋子中就放着许多的纸张,纸张是一叠叠的,用细细的麻绳串起来了。

王公公点头道:“原来骊山的主人不下山,还能够让骊山生产井然有序,是这里的妙用。”

“一点奇思而已,说不上多高明。”

“近日宫里派人送了不少铁料,岑文本已等在村外,老奴便想着来告知县侯。”

张阳看了一眼东方,与王公公一起走向村子的东面。

从村子的小道走过,有不少村民的家门还关着,也有几户早起的。

“河间郡王。”

正早起在自家门前吐纳的李孝恭睁眼一看,问道:“你小子有何事?”

“麻烦河间郡王去西面的村口,搬一些货物。”

李孝恭在冷风中哆嗦了一会儿,便跟上脚步。

等村子里吆喝声响起,几个男子跟了上来,许国公武士彟昨晚去了长安城,这两天都不会在村子里。

有些事交给了李孝恭安排。

正值过年,前天,村子里刚完成了今年的生产任务。

岑文本就站在村口,见到来人笑着作揖道:“县侯许久不见了?”

张阳也行礼道:“有三月未见了。”

岑文本重新站定一声叹息,“这些都是陛下安排人送来的铁料,说是当初骊山答应铸造火炮,便让下官安排人送来了。”

他看到了身后的人,又道:“见过河间郡王。”

李孝恭招手让身后的村民去搬运铁料,一辆辆推车从后方推了出来。

“要多运几趟了。”

张阳看着车内的铁料皱眉道。

岑文本站到一旁,给这里的村民让开路,“昨日房相他们看了裴行俭递上的奏章,房相颇为赞誉,陛下已批复让各县施行,只不过这施行的事,又落在了裴行俭身上。”

见张阳不答话,他又道:“裴行俭也是骊山弟子,县侯就坐视不管吗?”

“这件事不好办呐。”

“果然,连你都这么想。”岑文本担忧道:“骊山可以让关中各县参与生产,可对各县来说好不容易尝到了甜头,各县不会轻易交税,又该如何应对?”

张阳惆怅道:“我还没用早饭。”

岑文本凑近,站到这位县侯的身边,“下官也没吃。”

“文本兄,以前你不是这样的。”

“下官昨夜在中书省忙到天亮,刚歇息片刻就要往骊山送铁料,难道骊山还不愿意给一顿饭食吗?”

张阳瞅着他,小声道:“我怎么听着像是故意留着肚子来骊山吃一顿,再回去好好睡一觉,如此才算心满意足?”

“哎呀。”岑文本叹道:“被县侯看穿了。”

“文本兄,你我之间不用这么虚伪。”

“县侯说的是。”

张阳带着他走进村子,近来村子里都在休息,村中很静谧。

来到一张石桌前,李孝恭让人将饭食端来,一只只热乎的肉包子和麦饼,再来一碗羊肉汤。

张阳坐着没有动筷,眼神看着狼吞虎咽的岑文本。

李孝恭感慨道:“近来宫里是有多忙,你们连一顿饭都吃不上了?”

“呜呜呜……”岑文本嘴里还塞着包子支支吾吾说着话,也不知道他说了一些什么。

张阳只顾着这么羊肉汤,也没有搭理他。

“呼……”岑文本长出一口气,舒服地靠着椅子,“嗯,还是骊山的肉菜好。”

“对了。”岑文本刚起身要走,回身道:“下官觉得裴行俭的赋税之策还有欠缺之处。”

张阳放下碗筷,低声道:“是吗?”

岑文本又是皱眉一思量,“刚肚子空空,思绪也空空,现吃饱了,思绪也清楚了,嗯!下官总觉得那份方略不完整,不知县侯可有高见?”

“文本兄,你是笃定了那份方略出自在下之手吗?”

岑文本笑道:“方略是裴行俭所写,肯定受骊山指点。”

张阳神色不满地看着他,“文本兄,这大唐社稷有了你,下官还是早日辞官的好。”

“县侯何出此言?”岑文本又笑道:“县侯眼下与辞官有何区别?”

李孝恭吃着一张饼,这张饼正是最喜欢的韭菜肉馅,目光在岑文本与张阳之间徘徊。

朝中年轻一辈中,这两位算是最出色的,只是不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对岑文本来说,早就料到了这份方略出自骊山之后,也能料到骊山县侯看穿了自己能够想到这点。

而给的方略是有欠缺的,骊山不会轻易将这份方略补全,还想要开价。

张阳也知道以朝中那些老狐狸的眼光,也都看得明白,大家都没有说破。

“文本兄,我希望朝中可以再给骊山一些便利。”

岑文本满脸地笑容,“县侯请讲,该给的便利朝中一定会给。”

这时小心安骑着熊二而来,他抱着一卷书,“爹爹,娘让孩儿将这个送来。”

张阳接过书卷打开瞧了眼,又道:“你姐姐呢?”

“姐和丽质姨姨去打猎了。”

“嗯,你怎么不去?”

小心安委屈地低下头,满是苦衷却说不出口。

这小子被他姐姐治得死死的,张阳摇头道:“这位是文本伯伯,你见过他。”

“小子张心安,见过文本伯伯。”

岑文本笑着点头,“是个好孩子。”

“爹爹,我想去找魏王舅舅。”

“去吧。”

等孩子骑着熊走远了,张阳又道:“别看我们家里富裕,其实生活也简单,朝中要是多给骊山添一些赋税名目,这日子就要过不下去了。”

岑文本双手背负,咳了咳嗓子道:“你们骊山都富可敌国了。”

张阳苦恼道:“都说我们骊山有钱,连文本兄都这般认为,可都没有考虑过,现在的骊山成本有多大?若是朝中还要雪上加霜,这生活怕是没法过了。”

“县侯的难处下官明白了,其实这么多年以来骊山的一年的赋税能够顶过地方州府一年的赋税,光是这一点,朝中就可以给予便利,不会给骊山增添赋税。”

“说话算话?”

“那是自然。”

张阳又来了精神,“在江南东道的沿海各处,我想要一片地。”

岑文本拈须思量片刻又道:“下官会向陛下进谏的。”

关中有许多人没有见过大海,李孝恭当年平定南方有幸去过一次海边。

心中的念想一闪而过,他依旧默不作声地吃着饭。

一卷书放在了岑文本的面前,张阳解释道:“这就是欠缺的那部分。”

“原来县侯早就准备好了。”

“早知道你们会来过问。”

岑文本接过书卷摇头道:“被人算计的感觉果然不好受。”

张阳笑道:“朝中又何尝不在算计我。”

“终究是棋差一招,往后下官会更小心的。”岑文本将书卷放入一个布袋子中,也没有当即打开看,一脸的失落,言道:“下官回去了,县侯莫要送。”

“文本兄,在下有一物相赠。”

闻言,张阳拿出一个小琉璃瓶。

一看是琉璃瓶就知道是贵重物,岑文本连连后退,“骊山果然富可敌国,如此琉璃瓶说送就送。”

张阳尴尬地笑笑。

岑文本看到这位县侯的脸上,写着尽是虚伪二字。

“文本兄,在下送你的是瓶中的药液,困顿之时抹一些在鼻下或耳后,有提神醒脑之功效。”

将信将疑地拿起这个琉璃瓶,岑文本收入怀中,“按照约定下官用完药液,便将琉璃瓶交还给骊山。”

“别忘了,给朝中进谏的事。”

“下官会去办的。”

岑文本走了,脚步走得很快,一点都不想在骊山多待。

张阳问道:“河间郡王,是骊山让文本兄不舒服,还是在下待客不周?”

李孝恭终于吃饱了,爽快地打了一个饱嗝道:“怎了?”

张阳皱眉道:“这文本兄黑着脸,好像骊山欠他钱了。”

岑文本刚走没多久,侍卫急匆匆而来,“县侯,郑公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