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一十三章 事到如今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一十三章 事到如今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朝中对为恶的世家子弟审判很简单,只是简单地人头落地。

既然范阳卢家被逼得揭竿而起,那么此间事了,该死的都要死。

皇帝狰狞的一面,此间表露无遗。

范阳卢家亡了,这些天也没有再来刺杀,那都是徒劳了。

张阳与皇帝坐在山脚下,裴宣机都做什么了,并没有消息送来。

只是今天又有一份奏章送来,有地方火烧范阳卢氏祖宅的学子来了长安城,向皇帝请罪。

李世民苦恼地拿着这份奏章,“你觉得朕要如何处置他们。”

“这是陛下的事,与我无关。”

“以前你总会向朕说一两句。”

张阳换了一个坐姿,又道:“我最近锻炼心性,整日练字,近来除了书法有所精进,还觉得自己的心情好了不少。”

“也罢,这件事就交给赵国公去办了。”

“陛下圣明。”

“郑公与你说过什么吗?”

闻言,张阳蹙眉道:“陛下以为郑公应该与在下说什么?”

李世民站起身,笑道:“还有不少奏章等着朕去批复,回行宫了。”

“陛下慢走。”

这个冬天死了不少人,尤其是范阳各地,冬天冷得彻骨,张阳收紧自己的衣衫。

等小清清骑着熊大回来了。

张阳这才带着她回家。

谁没有想到范阳卢家会倒得这么快,百里之堤溃于蚁穴,他们的倒台不是一朝一夕间发生的,而是长久的压迫才会让底层人有了这般的怒火。

张阳看着眼前的一大家子用着晚饭,想到这次范阳卢家的事,皇帝得到了世家隐匿的田产,释放出来很多为奴为婢的人口。

而博林一带的崔氏,也向朝中上交了隐匿的田产,也释放了近万人口。

人口与田产正是朝中需要的,因此在朝中土地人口上,皇帝发了一笔横财,更不要说收缴收来的金银又有多少。

李玥听着这些消息低声道:“从当初父皇与世家对峙开始,直到现在的范阳卢家的轰然倒塌,现在形势不同了,那些世家已经开始断臂求生了。”

李丽质,小武与小慧坐在藏书阁中也听着两位婶婶讲述着事情的进展。

张阳喜欢在饭后喝一杯浓茶,而后开始执笔练书法。

小武低声道:“如此一来,他们岂不是任由陛下宰割?”

李玥点头道:“为求自保,他们会将自己的财产悉数上缴,这已经不是朝中要怎么对付他们的事了。”

见小武不解,小慧帮着解释道:“小武师姐,是身份。”

小武低声道:“范阳的卢家亡了,世人皆恶世家,只要他们还是世家的身份,便会有人唾弃之?”

小慧道:“是这样的。”

其实她们都说错了,张阳搁下手中的笔,又道:“来看看,为师的书法是否又精进了几分。”

小慧抬眼一看,神色犯难。

小武则是皱眉不语。

李丽质欲言又止。

看三人犯难的模样,李玥捂嘴轻笑着。

张阳叹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字体,我管这个叫做骊山草书,以后我也出个字帖。”

小慧低声道:“世人所推崇的字帖皆内有神韵,笔力厚重,可师父的这书法看起来……”

张阳试探着问道:“别具一格?”

小慧终于点头,“确实别具一格。”

“字写得不好就不好,你们也不用这样,我再练练。”

练字是表面,其实最重要的是练习心境,一个人的心境如何,可以从书法中看出来。

夫君所写的字虽说工整很多,但笔锋很乱,说明心中还是有焦躁的。

洗漱完,夫妻俩就早早躺下了。

李玥双手抓着被沿,扭头看向还在坐着看书的夫君,“今日夫君在担忧什么?”

“我在想往后该如何是好。”

李玥侧躺着,一手撑着脑袋好奇道:“以后?”

张阳合上书卷,“这一卷公羊传写得就是退而致仕,还禄位于君。”

“咦?夫君要致仕了?”

“我想让郑公早日致仕,在对范阳的会审之前与他老人家说过这件事,可话语又是讳莫如深。”

“郑公行事有他自己的为人准则。”

他人家是一个多么周正的人,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都很高。

看夫君依旧是眉头紧锁,李玥又问道:“可还有事忧心?”

“有。”

张阳将书卷放在一旁,低声道:“当年的支教与官学建设虽已有了成效,可这个成效并不大,各地世家现在都在上缴田亩或者将人口释放出来,善后又是一件很严峻的事情,官学开办会很顺利,但与之而来的人手不足该如何解决。”

直到夜已深了,张阳躺下来,吹灭了油灯,这才闭眼睡去。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有很多烦恼。

今天裴宣机回来了。

这家伙大半年没有消息,此刻终于又出现在了渭水河边。

张阳迈着信步走到渭水河边,低声道:“你回来做什么?”

裴宣机低声道:“那个老和尚死了。”

“哪个老和尚?”

“卖造纸术的和尚。”

当年佛门和世家都想要造纸术,和李政藻一起来的就是国清寺的慧旷和尚。

张阳问道:“他是怎么死的?”

裴宣机早已不是当年不着调的模样,现在他整个人瘦骨嶙峋,眼神也锐利不少。

“听说是老死的,一个月前的事了。”

最近的事情总是让人开心不起来,范阳卢家亡了,让人开心不起来。

慧旷和尚死了,也开心不起来。

“以后,佛门还买造纸术吗?”

“不会了。”裴宣机摇头缓缓道:“这些年在下走遍了中原各地,知道的事情比县侯要多,慧旷和尚为了买骊山造纸术聚敛钱财,早已被佛门中人排斥。”

“可惜可悲啊。”裴宣机语气带着一些颤抖,低声道:“那是百万贯,他到死都没有积攒足够的钱财来买骊山造纸术。”

寒风吹过时,渭水河又泛起了一些涟漪。

“现在玄奘和尚回来了,中原的和尚都在期盼玄奘入关的那一天,所以慧旷的坚持不重要,无所谓了,但……”

话语顿了顿,他声音低沉,讲述着:“在下觉得慧旷和尚的方式是对的,从佛门的兴盛来看得到造纸术,才能有足够多的经书,只要有经书,和尚就会更多,而不是去期盼玄奘入关,县侯以为呢?”

张阳深吸一口气拍了拍他的肩头,“其实你大可以不回来的。”

听到答非所问,裴宣机又道:“县侯,我这两年经历很多。”

张阳递给他一个热乎的肉包子,笑道:“边吃边说。”

裴宣机讲述着他拿着狂人日记带动学子的事迹,从一开始独自一个人意气风发,倒是联合了一些有志之士。

后来有寒窗苦读十余年的学子,将刀挥向自己的同伴。

他最初联合的人手一度分崩离析。

再之后,裴宣机遭遇到了人生最困难的逃难阶段。

被七宗五望一路追赶,那时候他一度感觉自己还不如死了算了。

可能是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后来他从河北逃到了太原。

便开始转变方向,从底层人开始发展。

如此一来,不到一年他的联盟越发壮大,为了团结众人裴宣机不再自己做盟主。

而是让这些底层人自己去组织。

裴宣机低声道:“县侯,在下对不住你,其实后来事情失控了,他们的怒火一旦点起来,就无法说是,才有了范阳的惨事,这都是在下的过错。”

他痛苦地捂住了脸颊,呼吸也有些哽咽,低声道:“我拦不住他们了,我最器重的人死在了世家的鞭子下,他被活活打死了,可他还是对我说,他的死不足道哉。”

“其实在下……在下一开始没想做这么多的。”裴宣机又痛苦地抓着头皮,“县侯,在下对不起他们!”

张阳又递给他一个包子。

这一次裴宣机没有胃口再吃了。

“你现在的状态很不好。”

“在下还有几分清醒,前来见一见县侯。”

张阳又道:“你是河东裴氏望族的子嗣,是裴矩老先生的后人。”

“除了他的子嗣,在下一无是处。”

张阳呼吸着寒冷的空气,目光看向他,又道:“事情都结束了,往后的事情朝堂会做的,你也该散散心了,即便是你做不到裴老先生当年那般的成就,你也不该自甘堕落。”

当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兵变,杀了很多人。

而现在不论是许敬宗,还是上官仪,或者是裴宣机,都是当年那场灾难的后人。

张阳低声道:“你去崇德坊吧。”

“崇德坊?”

“奥,你还不知道。”张阳走了两步继续道:“崇德坊是太子殿下主持重修的坊市,在那里有很多的读书人相聚,也有你这样的高门子弟,他们都在以科举为重。”

“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来参加科举入仕,争取跟上当年裴老先生的步伐,二来你觉得自己的才学不够无法通过科举入仕,便去参加支教。”

张阳解释道:“支教是去偏远的地方,为社稷收拢民心,或者也能治理一方,也能教书育人,取决于你想要做什么。”

沉默良久,裴宣机忽然站起身,他眼神坚定了不少,“我去支教!”

“科举很困难,你现在的年纪想要重新拿起来是不容易的,支教看起来简单,但你会在一个穷困的地方留很多很多年。”

“县侯不用劝我了。”

裴宣机消瘦的脸颊带着坚毅的神色,转过身背对着,“吾去支教,至少像个高门子弟,不辱没家父的门风,做一些我该做的事。”

忽然,他又转回头,笑道:“县侯!你觉得呢?”

张阳伸手想要再去拍他的肩膀,手还未落下,就犹豫了,只好将手收了回来,叹道:“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去一趟南诏。”

“知道县侯是南诏王,可在下只能谢绝县侯的好意了,或许在下去了南诏就能享受荣华,可这不是在下心中所想。”

“都随你,我们的合作到此为止了,你要想入仕我可以为你想办法,你要想富贵,我可以让你去南诏做个侯爵,你想要支教我就什么都帮不到你了。”

裴宣机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又道:“当年在下浑浑噩噩,现在想来也轰轰烈烈过,此生足矣,现在想平平淡淡的。”

“嗯。”张阳点头。

“在下在河东长大,家乡故地有一个村落,两月前路过那里,驻足站了许久,那里有许多许多孩子,只是近乡情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乡里。”

“此番在下先去崇德发,入官学,去支教,教书育人度过余生。”

他咽下一口唾沫,行礼道:“告辞了,往后吾与县侯再也不相见了。”

张阳看着他的背影,良久说不出话来。

这世上无没来由亏欠,站在裴宣机的角度来说,他与骊山谁也不欠谁的。

范阳卢家倒了,事情也就办完了,往后的事情不用他去做,朝中会将七宗五望蚕食干净。

慧旷老死了,直到老死,他都没有足够的银钱来买下骊山的造纸术。

佛门真的没有这个财力吗?

张阳摇头否定,他们是有的,只不过有人不信他了,不愿意将钱财交给这个发了疯的老和尚。

这个世道好像就是疯狂又蛮横的。

张阳走到老师家中,张公瑾还在给小清清讲课,李玥也正与师母还在包着包子。

“大象,大素,大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来看看我们这老两口。”

师母嘀咕着,心中满是不悦。

李玥劝道:“近来朝中很忙碌,许多人都不得休沐。”

师母又叹了一口气,低声道:“还是你们夫妻俩好,老家伙也决定了,打算今年回长安城住,去看看长安城的老宅子,等来年过了春,再回骊山。”

张公瑾喝着茶水道:“见过他了?”

“嗯,见过了,他说了很多,讲了那些事的前因后果,事情办得不算好,也有很多遗憾,可事到如今再去弥补也无济于事。”

“郑公这两日住在骊山,你多与郑公走动,明日一早我们老两口回长安。”

“需要弟子准备什么吗?”

“不用了。”张公瑾笑着摆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