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第147章 巨变(六)

赤色黎明 第147章 巨变(六)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陈克的人事安排一完成,新上任的中国领导者就开始按照自己的职务行使起自己的责任。李润石马上就前往苏联访问,伍翔宇最忙,他安排向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移民的工作,还要责成对澳大利亚、新西兰改名字的事情,同时召开中、日、朝三国的经济会议。

日本本身就是个工业国,从中国拿到大量订单之后经济立刻就被激活。北一辉也在日本强制推行了技术升级以及淘汰,新时代的日本发展的相当顺利。

朝鲜就略显奇葩一些,首先就是内部统合有问题,其次则是土改搞的很不怎么样,加上工业发展水平低,朝鲜成了三国中营运成本最高的一个国家。朝鲜分到的订单数量最少,工业品质也是最低的。所以朝鲜紧盯着日本的侵略历史不放,试图在会谈中给自己多捞好处。

这要是换了人民党党内的同志,早就被揪出来一通狂批了。开会是为了讨论经济问题,而不是让与会者撒泼打滚的。即便是知道事前有这种可能,伍翔宇遇到这种情况心情也是极为不爽的。

最糟糕的是,朝鲜方面提出来的不是赔点钱道个歉的问题。道歉的话北一辉新政府已经真心道过谦了,对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问题,日本新政府上台之后也真心反省了一下。通过东亚三国的共同防卫条约,日本把自己的常备军削减到27万。中**队完全撤出朝鲜之后,留给朝鲜的基地、装备,朝鲜面对日本并不存在陆军军事装备落后问题。

至于赔款么,日本新政府也表示愿意赔偿,中国私下补贴日本一点,赔偿也算是比较多。问题在于朝鲜代表要求的是诸多特权。谁都知道高级别的技术代表着更高的产值与利润,朝鲜一开口就要求得到造船业的技术转让。哪怕朝鲜方面也知道这不现实,中国不可能在朝鲜砸下去巨额资金帮朝鲜建立造船基地,他们还是勇敢的提出了要求。名义上是要求日本转让技术进行赔偿。

如果不是朝鲜与日本现在是真的深仇大恨的模样,伍翔宇甚至怀疑是不是朝鲜和日本私下勾结过。朝鲜让日本转让技术,日本肯定会借机要求中国转让技术。至少从效果上看,这不是冲着日本去的,这是冲着中国来的。伍翔宇考虑一圈觉得这得在政治局常委会议上讨论此类技术扩散的问题。

“朝鲜是不是觉得近期咱们的产能会遇到问题?”接掌了政法口的习碧梧对此很是不解。哪怕是搞政法口的常委,习碧梧也很清楚中国本土的四大造船厂,以及在新西兰与澳大利亚新筹建的造船厂到底有多大的产能,“朝鲜内部的土改都没搞完,居然就想着从外面大捞一笔外快?”

“不管他是不是要捞外快,朝鲜做好了接收这些产业的前期准备了么?”宣传部长李祥松同志是省委书记出身,对于工业口的特点很了解,“52”常委里面没有一个是完全不懂经济的。经过商讨,朝鲜的要求在政治局常委里面竟然弄成了两人支持,两人反对,一人犹疑不决。

反对的同志认为朝鲜还没有做好准备,最早对朝鲜经济上的安排中,朝鲜重点在采矿业上。那么就没有必要搞造船业。这个产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朝鲜的国内市场也无法消化掉这么大的产能。

支持者则是认为,朝鲜本国也有铁矿,也有比较大的钢铁生产企业,造船业本身并不是凭空出现,毫无基础。朝鲜作为一个半岛国家,对于船舶也有足够大的需求。

最后讨论的焦点慢慢就清晰起来,中国是要按照自己的利益与意愿分配西太平洋的工业,还是采取由各个国家完全自行决定自己工业生产门类的方式。在其它国家的选择中,中国是不是要出钱。

李润石去了苏联,陈克去秘密考察了。遇见这么关乎未来对西太平洋底各国产业结构的一件事,“年轻”同志们突然觉得还真的需要有主心骨在。

而在苏联访问的李润石同志感觉到铁人大叔对**阵营的态度不太友善。

现在世界上明确选择走**道路的国家就是中国与苏联,这两个国家加起来人口有10亿。在西太平洋近期新出现包括朝鲜、日本、前英国殖民地在内的不少社会主义国家。这下子总人口已经超过11亿。

相比较而言,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这个殖民主义大国以及纳粹国家加起来,也不过是九亿多人口。要是印度在不久获得了独立自主,这个大杂烩阵营的人口就会一下子掉到五亿人口。

铁人大叔是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联盟。苏联没办法指挥中国,所以铁人大叔是把西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权交给中国,而在欧洲各国的**组织则是由苏联来指挥。

李润石能够理解铁人大叔的想法,但是他觉得这种家长式作风不合适。不仅是铁人大叔的设想不合适,李润石明显觉得铁人大叔在对待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方面,有点“讲资历”的感觉。不过这些都还是颇为隐形的事情。令李润石感更加到不安的是苏联同志对中国询问苏联准备在欧洲采取的行动,表现的颇为警觉的样子。

当年陈克与铁人大叔两人的确达成了“中国在亚洲行动,苏联在欧洲行动”的共识。眼下中国在亚洲的行动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苏联的行动也到了一个关口上。德国解决掉了法国之后,德意轴心集团控制了从北欧到南欧的广大地区,苏联想在欧洲的行动必然面对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在这样一个阶段,苏联同志明显不想和中国对此进行任何讨论。

苏联同志不想讨论,中国也没办法。双方讨论的内容则是美国最近的态度。苏联也不想让美国参与到世界大战中来,因为苏联认为美国方面很可能会支持德国。在**上,美国与德国没有本质区别。铁人大叔还询问了如果美国加入了英国集团,中国是否会在太平洋地区出兵牵制美国。

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李润石表示,如果美国对中国宣战,中国肯定不会装作看不到的样子。在这次出访中,李润石也就是露了个脸,确定了苏联方面的经济发展的还行,而且苏联同志并没有任何放弃解放欧洲的想法。

等回到国内,国内的争论立刻就摆到了李润石面前。采用军事行动建立起的西太平洋体系,应该如何建设。这个问题党内也多次讨论过,李润石本人还是南方地区的负责人。中国国内并不是采取的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李润石反对这种政府计划一切生产安排的模式。不计划的问题也很明显,例如朝鲜如果建立起自己的船舶工业,这个产能控制本身就是个大问题。想让船舶工业顺利发展,本身需要投入很多。最关键的是,不管发展的好坏,这些投入看情况还得中国埋单。

李润石本人倒是不反对这种做法,可政治局常委们是反对的,包括支持朝鲜建立自己船舶工业的同志也反对中国埋单。特别是银行业的同志对此大大的反对。国内的企业也不是行政性调拨,包括政治局在内都没有权力因为某种在经济核算上根本没有通过的项目,就立刻要求银行投资。在国内的电影以及电视剧中,有过与此相关内容的片子。领导批了条子,银行就执行了。结果项目投资的钱被挪用,银行负责人与批了条子的领导一起下狱。这甚至不是“此剧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粹巧合”。

看似一件很普通的外交纠纷,直接牵扯到了中国的对外关系领域问题。

最后李润石只能询问日本方面,是否愿意在船舶工业上支持朝鲜。日本确定这个项目得自己掏钱之后,他们毫不犹豫的提出,日本要得到中国转让船舶制造业技术的支持才行。

这外交、经济、政策,乱麻一样纠缠起来,看起来很棘手的样子。而李润石同志并没有被这个给吓住了,在面对考验的时候,他可是从来勇于应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