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第143章 巨变(二)

赤色黎明 第143章 巨变(二)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阳谋是没办法来破解的,例如中国在美国发展的情报机构,成员们只要没有傻到吆喝着自己在政治上倾向于**,基本上没有任何危险。哪怕是被抓,只要他们一口咬定自己干的一切都是符合美国的商业行为,甚至在行为上都没有证据能证明他们是在站在**一边。同样的行动,比他们干的更加过分的美国人一抓一把。

不仅是在情报机构方面遵从阳谋,人民党在国际局势上也是如此。中国需要的是消化南方的时间,在美国,各个党派为了获取政治主导权,需要的是树立起自己的旗帜。更准确的说,共和党千方百计的反对罗斯福新政。既然共和党自己就需要攻击罗斯福的弹药,那么这些美国通共者们提供的信息是共和党千方百计要去挖掘而不得的东西。

美国共和党人基本都是**份子,这么一群**份子们却在自身利益需求的基础上,与人民党进行了“良好合作”。这就是所谓利益的多样性。从矛盾论来说,人民党理解了美国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所以就能展开“统一战线”。

罗斯福作为美国总统,作为一名战略家,这个家伙很清楚美国要是想从英国人那里拿到好处,办法实在是太多。且不说从“英奸丘吉尔”那里能够弄来的好处,美国大可正大光明的出兵吞并加拿大。试图吞并加拿大并不是罗斯福本人的创举,在白宫还没有粉刷成白色之前,美国就干过一次。只是那次战争彻底失败,英国人不仅把美国打出了加拿大,还反推一把,直接打进华盛顿,火烧政府机构。

现在美国还没有全面征兵,工业生产能力也没有能够全面转化为军事能力。攻打加拿大固然有些吃力,可是面对四面楚歌的英国,美国并不是没有胜算。加入世界列强瓜分英国的狂潮之后,美国注定可以得到加拿大,把美国的领土面积扩大一倍。即便是在美国的历届总统中,罗斯福开疆拓土的功绩也将是无人能比。

可这么做之后,美国得到的仅仅是加拿大而已。罗斯福对此非常清楚。世界列强瓜分英国之后,英国在其他地区的利益将被其他国家给吞噬殆尽。其结果是美国很可能永远都缩在北美。罗斯福并不认为这是美国真正的美好未来。

如果能够让英国成为美国的跟班,美国将继承英国几百年霸权所积累的庞大势力。那时候等于是美国一家独吞英国。这与列强一起瓜分英国相比,利益无疑大出去很多。

现在罗斯福可以说充分引导了美国的民意,罗斯福非常清楚美国的民意。英国或许很强大,可英国从来不在美国的民意中代表任何正义。让整个美国都能够投入到一场空前的战争里面去,这需要的是能够激发美国民意的一件大事。思前想后,罗斯福觉得还是得试探一下中国这个新崛起的强国。

现在美国民众认为德国与英国打仗不过是一战的延续。美国绝对不能如同上次一样,参与到对德国的战争中去。罗斯福相信,要不了多久,中国人就会选择与德国结盟。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直接对德国开战,那就不妨从中国这里打开缺口。

只是罗斯福1882年出生,比陈克还“小”了两岁。对这个比自己年长两岁的中国领袖,罗斯福觉得自己的希望或许有点不靠谱。以前的历史都证明了一件事,陈克绝非一个会感情用事的男子。虽然每个人都认为陈克属于爱憎分明的一个人,可也就仅此而已。陈克个人的爱憎从来没有主导过陈克的行动。这个人是用一种几乎能够看透未来的可怕视角看待世界的,他的每一次战略选择,从事后看来,都为中国谋取了最大的利益。想用一些小技俩让陈克做出战略误判,罗斯福并没有信心。

哪怕是没有信心,罗斯福从不认为天上会掉馅饼。做了可能没有效果,什么都不做的话,就绝对没有效果。

在中国与英国开战之后,美国媒体和舆论曾经一度以看笑话与看热闹的心态对待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后来美国方面开始抨击中国的“侵略”行为,但是美国人自己也没有真的把这个当回事。

现在美国政府以罗斯福为首,开始对中国放出了强硬的信号来。首先罗斯福宣布中断中美之间的石油贸易,而国会中的民主党也开始讨论是否进一步考虑中断中美贸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国与美国之间维持了二十几年的贸易平衡政策没人提起,倒是美国开始猛烈抨击中国的商业贸易中的诸多“恶行”。让美国厚着脸皮指责中国制造贸易顺差也有点过份。中国各个对美国的顺差贸易领域开始被提及。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领域美国一字不提。

按照美国的宣传口径,中国几十年如一日的从美国大量榨取顺差。作为一个重商主义的美国,这种宣传可是非常容易引发敌视与仇恨的。接着美国国会就开始“讨论”是否要对中国商品实施高关税。美国不提中国的商业贸易中的关税只有5%的这件事,只拿着美国针对中国的“低关税”说事。

一时间,美国对中国的各种恶劣观点甚嚣尘上。虽然美国方面自诩不搞法西斯,不过戈培尔“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美国玩的也颇为得心应手。

先从商业上入手猛烈抨击中国,美国很快就转而开始态度强硬的抨击中国的侵略,要求中国从侵略的他国国土上退出去。

罗斯福这么做很明显是试图激怒中国,让中国害怕。可陈克既不是吓大的,更不是日本人。日本当年被这么一威胁,加上国内石油无法被满足,就硬是采取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

偷袭珍珠港本身被认为是美国给日本设的套,眼下的中国国内不缺乏石油来源,美国也没有任何能够威胁中国战略物资进口的能力。眼瞅着只要对英国进行进一步的打击,中国就能从中东获得更多石油来源。人民党当然不肯上这个当。

作为反击,中国出资,东南亚已经独立的各个国家向世界上主要国家发了电报,要求在从殖民地中解放出来之后,与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苏联当然是第一个响应,德国则是第二个响应的。英国外交部对此根本不与回忆。而且英国方面大力压制国内的媒体,要求他们绝对不允许刊登这样的新闻。

美国当然也接到了东南亚诸国的正式请求,罗斯福要求美国方面不予理会。理由是这些国家现在都处于中国的军事占领之下,他们的所有选择都是中国在背后搞的鬼。

美国大资本财团很多都认为如果美国参与战争之后,将是无限的商机。攻击罗斯福是一码事,可在商业利益上大家又要合作。有大财团的努力,美国主流媒体对东南亚各国的独立事件一起实施了封杀行动。

那些与中国合作的美国人对此颇为不满,可中国方面告诉这些人,“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既然美国政府方面已经做了这样的决定,那么你们跳出来根本没有作用。请把宝贵的力量用在以后跟有用处的地方。”

陈克并不在乎这些,实际上美国的做法令他觉得很有趣。中英之间现阶段并不存在通过谈判维持现状的可能性,而且中国的领土扩张也到此为止。接下来的阶段,中国的主要工作是防备美国有可能的进攻。

要说陈克会感到害怕的国家,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美国一家。这是唯一一个能够在工业实力上与中国比拼的国家。南下战略中,陈克反复考虑的也只有美国这一个国家。如果只有英国的话,陈克早就下令对着英国杀过去了。

对了应对美国可能的进攻,中国耗费了巨大的国力,加强了在婆罗洲、苏拉威西岛、新西兰、澳大利亚,还有其他的一系列岛屿上的工业,后勤,机场等在内的军事设施。现在美国对中国转向,陈克反倒不那么害怕了。有了初步有了一定成绩的防御体系,美国人现在连蛙跳都玩不成。

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从地理位置上可以说菲律宾是深深插入中国防御体系的关键战略位置。位于敌人的核心位置,也意味着处于敌人的重重包围中。现在台湾的空军基地以及婆罗洲的空军基地可以随时起飞上千架飞机,对美国控制的菲律宾实施战略轰炸。这还不是普通的战略轰炸,而是穿梭轰炸。中国飞机从台湾起飞,途径菲律宾实施轰炸之后,直接飞向婆罗洲。从婆罗洲起飞的战斗机则以台湾为目的地。

因为飞机根本不考虑往回飞,所以飞行路线非常多种多样,航程中燃油足够就行。美国飞机得考虑燃油问题,燃油航程除去起飞以及返航的燃油,剩下的才是空战燃油。美国飞机要是追赶中国空军战斗机,就会迎头撞上从台湾或者婆罗洲起飞的护航机群,穿梭轰炸可以大概预计。空战远没有那么可控,如果美国人要是燃油不够,就只能降落在海里面自求多福。

美国太平洋舰队完全处于中国路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空军根本不畏惧美国佬的海军。有能够解决敌人的办法,中国方面就更没有可以畏惧的地方。

所以罗斯福不管怎么威胁,中国方面也都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美国既然需要一个开战的借口,中国就坚决不给美国人开战的借口。只是美国佬的性子里面好勇斗狠,也不能完全排除罗斯福狗急跳墙,强行发动战争的可能。

美国佬如果在这场战争中遭到了惨重的损失,美国人倒是有可能为了面子和中国死战一番。仇恨这东西是打出来的,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往往有非常明确的原因,打到后来,积累的血债会让双方的仇恨积累到不可化解的地步。在现代战争中,想积累起足够的仇恨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罗斯福试图逼迫中国对美国表现出敌意的做法暂时失败了,即便是事前已经想到这个结果,真的面对的时候,罗斯福心里面还是很不爽的。

可罗斯福绝不是一个束手待毙的人,这个做法即便是不成功,也算是增加了不少美国对中国的恶感。中断了美国与中国的石油贸易之后,罗斯福私下建议英国的战时首相丘胖胖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没有石油供应的话,中国在海上也不可能表现出什么特别的能力。英国只要没有丢失中东,就能扼制中国的石油供应。从战略上,这是对中国的沉重打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