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第117章 先手(六)

赤色黎明 第117章 先手(六)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新加坡是控制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最重要的水道,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一颗小宝石,中国人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剜下这颗宝石的消息震动了世界。

三艘战列舰三艘重型巡洋舰为核心的舰队,对于任何海洋国家来说都是一支绝对不能忽视的战斗力量,这样的海军力量两小时就被中国人给全部歼灭掉。中国人还能在一周内推进数百公里,歼灭十几万人,拿下了被英国人要塞化的新加坡。这对于世界各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英国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

在东南亚一带,驱逐了英国人中国已经是最强大的存在。荷属东印度当局在1939年2月12日接到了中国驻荷属东印度领事馆领事的正式见面请求,荷属东印度总督以生病为由拒不见面。中国领事馆在正式外交照会中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中国进攻新加坡的时候,荷兰舰队参加了守卫新加坡的行列。第二,为什么荷兰正在做监禁一部分在荷属东印度中国人的准备。

荷兰在东南亚跟着英国干了这么久,荷属东印度当局的军舰有些从新加坡逃回雅加达。这些军舰带回整座新加坡城都在燃烧的消息,军舰上的记者还带回了照片与拍摄的短片。原本这些记者带了摄影摄像器材的目的是为了记录英军与荷兰海军是如何奋战的,现在这些摄影摄像器材记载的内容成了中国人在战争中到底有多么丧心病狂。电影胶片冲洗需要时间,照片冲洗时间就短的多。正在燃烧的新加坡在照片中展现的无比鲜活,配合了荷兰海军惊魂未定的陈述,中**队的恶魔形象给荷属东印度当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方面的态度很容易被错误理解,至少对荷属东印度当局来说,他们理解为中国这是要对荷属东印度下手了。荷属东印度是殖民地,他们自然要站在英国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即便中国其实希望荷兰能够“迷途知返”,能够发表“痛改前非”的宣言。例如荷兰明确表示选择中立,明确表示不再掺乎中国与英国之间的战争。

荷兰是个欧洲国家,在欧洲国家的习惯里面,发出这种气势汹汹的照会之后,基本就等于宣战。更何况中国痛揍过荷兰,夺取了婆罗洲等地。荷兰方面并不认为通过向中国“服软”就能够取得中国的谅解。荷属东印度方面心惊胆战的把这消息送给荷兰女王之后,荷兰女王以及内阁讨论中也没有任何与“外交斡旋”与“服软”有关的选项。

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只不过是让已经迫在眉睫的战争就这么爆发而已。对中国采取服软的办法,在未必得到中国“谅解”的同时,注定会引发英国的敌视。

到了1939年2月13日,荷兰国内的互相对立的反革命党、自由党、社会党等政党都认同了一件事,不能对来自亚洲的威胁做出任何屈服。已经59岁的威廉明娜??海伦娜??葆琳??玛丽女王一改在欧洲试图维持中立的态度,同意了内阁的宣战条约。正式加入英国集团,对中国宣战。威廉明娜女王随即向全国乃至欧洲发表题为《火红的抗议》宣言,宣称欧洲要对抗亚洲邪恶**的进攻,希望欧洲放弃内部争端,在面对中国这个邪恶敌人的时候团结起来。

张伯伦为这篇雪中送炭的宣言激动的泪流满面,荷兰这是卖肝卖肾的也要支持英国。对于一直试图脱身于欧洲争斗漩涡的荷兰来说,是极难下的决定。强硬派的丘吉尔在印度也对这篇宣言大加赞赏,认为这篇宣言“无疑开创了伟大的时代”“旗帜鲜明的指出欧洲与邪恶的**中国之间没有任何妥协的可能”。

当然,这都是表面文章,英国自打向中国宣战之后一直在努力游说其他欧洲国家,试图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欧洲联军。当然,联军的司令自然该由英国来担当。英国动用了自己在荷兰的一切影响力,试图让荷兰政党确信,英国在竭尽全力战胜中国之后,一定会恢复荷兰被中国夺走的婆罗洲等地,甚至同意将中国的海南岛也划为荷兰的殖民地。有中国人的推波助澜,荷兰人在内心的恐慌与利益权衡之下,最终还是上了英国人的船。

荷兰人的宣战意味着荷属东印度的覆灭,大英帝国对卖肝卖肾的荷兰还算是“厚道”,针对中国的同盟国在拥有了第三名伙伴之后,在伦敦签署了协议,协议中达成了战后瓜分中国的《伦敦条约》。同盟国要求中国无条件投降,在胜利后不仅将中国窃取的婆罗洲等地区归还给荷兰,并且将中国的一部分国土赔偿给荷兰与波兰作为战争红利。

英国开始加速游说欧洲各国,甚至联络美国,希望能够组建新的“八国联军”。39年前的八国联军由美、英、法、德、俄、奥、意、日八国组成。在英国的新计划中,奥匈帝国与沙皇俄国已经完蛋,奥地利又与德国合并,日本此时与中国打得火热。新一届的八国联军由美、英、法、德、意、波兰、荷兰、比利时八个欧美国家组成。

张伯伦对中国的扩张姿态甚至有些庆幸,英国牵头组成新八国联军的话,实在是看不到中国能够取得胜利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英国能够趁此机会组建起新的世界秩序,可以继续领导世界。

电文是公开的,反响却几乎等于没有。波兰与荷兰都不是什么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他们先加入了英国组建的“同盟国”,相应英国的呼吁自然是应该尽的义务。比利时国王已经在1936年公开宣布“绝对中立”。让比利时因为万里之外的中国与英国纷争打破永久中立,这未免太强人所难。比利时国王看清了英国的想法,接到英国的电报之后,他私下忍不住对侍从长说道:“英国现在想组建的名义上是一个针对中国的军事同盟,实际上不过是想组建一个针对德国与意大利的军事同盟罢了。”

意大利对远征中国也毫无兴趣,如果中国能够干净利落的消灭英国地中海舰队,墨索里尼只怕能够欢喜的蹦起来跳一段意大利民间舞蹈。意大利军队正杀入了阿尔巴尼亚,准备对希腊与南斯拉夫下手,哪里顾得上参加这个**联盟。

法国的经济局面很差,重新武装的德国还给法国极大的压力。德法还是世仇,法国的现在最想的就是守住马其诺防线。让德法这两个国家加入同一阵营,这想法实在是证明张伯伦太有想象力。

消息传到小胡子那里之后,小胡子只是冷笑了一下,根本不想对此做出任何评价。德国已经准备进攻波兰,此时波兰加入了英国组建的“同盟国”阵营,特别是荷兰也加入了这个阵营之后,这个战略同盟如果说是针对中国的,还不如说这个同盟是针对德国的。

苏联与英国法国试图达成一项协议,缔结英、法、苏之间有效期5至10年,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三国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缔结三国间相互援助的具体协议。

英法纵容小胡子的绥靖政策本来就是希望小胡子猛烈进攻苏联,如果这个条约达成,苏联就有了正当的借口在东欧与中欧自由行动,这是英法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小胡子敏锐的看出,英国这个新八国联军的政策,不仅有威逼德国的意味,还有试图威逼苏联的战略布局。这对小胡子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就在2月17日英国发出了正式请求之后,小胡子直接电告斯大林,要求苏德会谈签约。苏联对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相当不满,加上已经知道了英国组建八国联军的建议,立刻爽快的答应了这一请求。

2月17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字的全权证书,以及英国组建新八国联军的文件全文动身前往莫斯科。

18日,里宾特洛甫向苏联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声称: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没有一个问题不能通过协商解决并使双方都感到满意。

中国同志按照对苏联的承诺,已经在亚洲对英国实施了打击。一周解决新加坡的战斗,证明了中国的力量,也证明了英国的无能。里宾特洛甫向苏联方面正式提出了要“干掉波兰”的建议之后,铁人大叔心中对此相当满意。波兰到底有多讨厌,苏联与德国的感受是一模一样的。德国人对但泽耿耿于怀,波兰在**反苏上比德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波兰与德国臭味相投的可能只有反犹这一件事。

英国的新八国联军的想法看似很好,可以团结已经四分五裂的西欧,甚至在盟友的旗帜下避免新一次的欧洲战争。可这八国联军是把苏联排除在外的,如果这么一个建议能够成功,苏联首先就要面临“新八国联军”的威胁。要远征万里之外的中国,那得是拥有强大海军力量的国家。可这八个国家只需要花费与远征中国相比极少的力量,就可以进攻苏联。即便是铁人大叔对德国的信用一点信任都没有,在这等局面下,哪怕是小胡子能拆散这个“新八国联军”,铁人大叔也愿意与小胡子签署协议。

在这个时候,美国的罗斯福也终于表态了。罗斯福一字不提参加新八国联军的事情,他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发出公开信,并与2月19日向全世界广播,称”全世界人民正处于日夜担心新的战争爆发的恐惧中”。罗斯福说”并且任何新的战争在进程中都势必对美国人民和子孙后代产生影响”,在引证了德,意企图进一步侵犯他国独立的报告材料后,他针对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说道”你们是否愿意做出保证,声明你们的武装部队至少在10年内不去进攻和入侵31个国家的领土和属地呢”?

罗斯福开列了31个国家的名单,其中包括波兰、波罗的海诸国、苏联、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和英国。总统希望这种不侵略的担保有效期“至少应有10年”,或者“1/4世纪,如果我们敢于看得那么远的话”。罗斯福提醒希特勒说:“你曾一再声明,你和德国人民并不想再战争。如果这是真的话,世界上就不需要战争了!”

张伯伦没想到自己的倡议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发生在西太平洋的战争仿佛根本没有被世界各国注意到一样。老大难当,这件事情上张伯伦很清楚。在美国的亲英派力量很弱,靠了这帮人提供的消息,美国国内对中英开战并无兴趣,美国人对英国人在西太平洋吃瘪抱持的是看热闹的打算。甚至有议员公开表示,希望在上万公里之外的英国人大杀讨厌的中国人,同样希望上万公里之外中国人大杀可恨的英国人。

而罗斯福的做法看似试图平息欧洲的纷争,但是很难认为这是对英国有利的表态。在张伯伦看来,这种做法更像是想通过挑拨欧洲发生的事情来分散世界对西太平洋发生战争的注意力。

小胡子毕竟是小胡子,接到了这份公开信之后,他命令德国外交部在2月21日一份电报中,向除了波兰、苏联、英国和法国四个国家而外所有罗斯福曾提到的国家,提出了两个问题:它们是否感到自己受到德国的任何威胁?它们曾否授权罗斯福作这一呼吁?

绝大部分国家,包括南斯拉夫、比利时、丹麦、挪威、荷兰和卢森堡在内,都“已经对两个问题作了否定的答复”。

小胡子随即在2月25日在德国国会做了公开演讲,专门回复罗斯福的公开信。当他口若悬河地在国会演说的时候,他充分地利用了这些材料。他雄辩滔滔,机锋横溢,极尽尖酸刻薄、虚伪狡诈之能事,这种本领已经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峰。演说不仅在全在德国电台上广播,而且在全世界几百家电台上广播,在美国也由各大广播公司转播。在此以前和以后,都不曾有过他那天那么遍及全世界的听众。

在通常一上来先诉说一通凡尔赛和约的罪恶以及它所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种种不平和长期痛苦的开场白以后,这篇演说首先对英国和波兰作了答复,这个答复震动了忧心忡忡的欧洲。希特勒先表示了一下他对英国的钦佩和友谊,然后就攻击英国对他不信任,攻击英国对德国实行新的“包围政策”,他宣布废除1935年的英德海军条约。他说,“它的基础已经消失了”。对波兰也是一样,“元首”公开了一直保守秘密的、他关于但泽和走廊地俗向波兰提出的建议,把这个建议称做“为了欧洲和平的利益而可能想得出的最大的让步”,并且告诉德国国会,波兰政府已经拒绝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建议”。

希特勒接着指出,说德国打算进攻波兰的消息“不过是国际新闻界的捏造”。他说,新闻界的这种“捏造”,已使得波兰同英国签订了一个协定,这种协定“在某种条件下会强迫波兰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因此,波兰已经背弃了波德互不侵犯条约!“因面我认为这一协议已经受到波兰单方面的破坏,从而已经不再有效。”

希特勒下面就转向罗斯福总统,小胡子的辩才在这里发挥到了顶点。当他嬉笑怒骂,几乎无休无止地取笑美国总统的时候,那些纳粹议员们不断地哄堂大笑。他先把罗斯福来电的论点—一列举出来,然后就一脸好笑地予以讥讽和诡辩。

希特勒对罗斯福总统要求他保证不进攻31国中任何一国所作的答复,最后接触到了核心。希特勒反问:“罗斯福先生怎么知道哪一个国家认为自己受到德国政策的威胁,而哪一个国家又认为自己没有受到这种威胁呢?”

他说,“我曾经不厌其烦地向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国家做过调查,第一,它们是否认为自己受到了威胁,而更重要的是,第二,美国总统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应它们的请求提出来的呢,还是至少在它们的同意下提出来的?所有的答复都是否定的……诚然,我并没有对某些国家提出询问,因为这些国家,例如,叙利亚,目前还没有取得自由,而是在民主国家的军队占领之下,因而被剥夺了它们的权利。”

必须请罗斯福先生注意一两个历史的错误。他提到了,举例来说,爱尔兰,并且要求我声明德国不会进攻爱尔兰。我刚读到爱尔兰总理德??瓦勒拉的一篇演说,奇怪的是,他在这篇演说里,同罗斯福先生的意见相反,并没有非难德国压迫爱尔兰,而是谴责英国不断侵略爱尔兰……

“同样,罗斯福先生也没有注意下面的事实:巴勒斯坦目前并不是在德**队占领下,而是在英**队占领下,这个国家的自由受到了最残暴的武力手段的压制。”

德国国会的议员们笑得声震屋瓦,然而希特勒却一丝笑容不露,保持着他那一本正经的神态,以期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

罗斯福企图摆脱美国孤立主义的尝试遭到了失败,这位坐在轮椅上的白毛老狐狸并非不想回应英国的“新八国联军”的申请。只是即便遭到了《茅山诛妖传》的嘲讽,美国民众也不想参与任何为外国人火中取栗的战争中去。

1932年夏天,大约2万名退伍军人陆续从各地涌入华盛顿,要求联邦政府立即支付战时补助金。这些退伍军人中,有些就是巴顿的部下,其中还有救过他命的传令员乔??安吉洛。他们衣衫褴楼,食不果腹,住在被人抛弃的破旧房子里,有的干脆搭个棚子住在大街上。他们聚集在国会山周围游行示威。

以胡佛总统为代表的统治阶层认为这些人是革命分子,是颠覆分子,决心以武力加以镇压。巴顿出于阶级的本能,极端仇视所谓“布尔什维克分子”。也参加了这次镇压行动。

7月28日,巴顿奉命率队出发。上午,当他骑在马上,从埃利普斯河岸边向宾夕法尼亚大道眺望时,数以千计的老兵向他欢呼致敬。但他门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位他们崇拜的英雄成了屠杀他们的刽子手。下午4时,巴顿带领一支骑兵,手中挥着大刀,在游行的老兵队伍中横冲直撞,接连将数人砍倒在地。

这次事件虽然靠武力平息下来了,但它留下了难以弥缝的创伤,使美国陆军在此后数年里蒙上了一层阴影。为国家打仗,为了欧洲那帮入侵过美国的英国流血卖命,在美国政府许诺下种种允诺之后,这些老兵竟然遭到了这样的对待。1939年美国的孤立主义盛行,并非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在努力煽动,血淋淋的事实教育了美国人民。

越过浩瀚的太平洋,为了英国的利益与万里之外的中国大打出手,每一个知道老兵进军华盛顿行动的美国人都发自内心的表示了真正的反对。谁知道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们九死一生后回到美国,若干年后还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呢?

美国的孤立主义者大呼痛快,他们对希特勒的演讲非常满意。幸灾乐祸的海勒母??约翰迅称”希特勒词锋雄健,理直气壮,而罗斯福刚张开嘴就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我已得出结论,欧洲绝不会发生什么战争,罗斯福想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去战斗,他想搞垮欧洲的两个独裁者,从而在美洲树立起一个新的独裁者”!

天主教的报刊称”罗斯福的呼吁严重忽视了战后英,法所犯的错误和他们对中心国家的贫穷应负的责任”!评论罗斯福是”自讨没趣”更多的人指责罗斯福无故挑起争端,不该插手欧洲事物!

至于中国问题,美国人甚至懒得去讨论。就如那位美国议员所讲“希望在上万公里之外的英国人大杀讨厌的中国人,同样希望上万公里之外中国人大杀可恨的英国人。”

在1939年3月4日,两架“秃鹫”运输机载着纳粹德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斯大林、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通过两次会谈,当晚,双方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3月6日,荷属东印度的旗帜被杀入雅加达荷属东印度总督府的工农革命军从从旗杆上撤了下来!在震天的欢呼声中,在因为胜利而满脸兴奋的工农革命部队欢欣的目光中,撤下荷兰国旗的战士高高举起荷兰的旗帜,奋力向着总督府前已经遍布聚集了进攻部队的广场上扔了出去。

照片与摄像机的胶片忠实的记录下这全部过程,那欢呼的军人,那些意气风发的青年,那飘落的旗帜,以及冉冉升起的中国国旗!

荷属东印度在西太平洋的统制就此终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