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第33章 和平期(一)

赤色黎明 第33章 和平期(一)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日本不敢刊登关于旅大地区的新闻,中国却对此毫无顾忌。9月30日,全国各地报纸都刊登了工农革命军驱逐了盘踞在旅大地区的日军,夺还国土的消息。这消息为国庆节增加了极大的欢庆气氛。几天前因为日本袭击中国救灾队伍而激起的愤怒,在这个消息面前全面消散。

郑州早已经为国庆阅兵准备完毕,陈克天没亮就起身去参加升旗仪式。人民广场上人山人海,同时戒备森严。陈克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期终于通过奥巴马作秀认识到国家领导人的亲民行动也是个劳民伤财的事情。所以他从来不爱搞这种无意义的亲民作秀,共和国刚建立,内外敌人多的是。例如人民广场上派出了近万的兵力用以防止出事。陈克自己可以不怕死,问题在于他若是非正常死亡,会影响国家的工作。

不过该出现的时候也得出现,例如参加升旗仪式。即便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陈克依旧认为早期国家对国旗的重视不足,对文化软实力的操作远不如美国更加科学,陈克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倡导新风气。

但是不管心里面如何想,在观看国旗升旗仪式的时候,陈克还是感受到自己并非如同自己所想的那样冷静。在一队高大挺拔的国旗卫队保护下,五星红旗终于出现在广场边缘。那不是森严肃杀,而是一种真正的骄傲。

《义勇军进行曲》奏起的时候,陈克几乎是本能的左手按在左胸口上,目睹着共和国的旗帜冉冉升起。十月秋高气爽,晨风吹动旗帜,把鲜艳的国旗完全展开。在场的所有人同时唱起了国歌。尽管声音参差不齐,但是那股感受却是一样。仰头望着代表着国家的旗帜,每个人心中都忍不住有着感触,或者是欣喜,或者是感动,或者是怅然,或者是不习惯,但是观看升旗仪式本身就在强化着每个人于国家的关系。

然而陈克没想到,很多围观群众远远见到陈克右手按照左胸口,从此之后,右手按在胸前的动作就成了军人之外国民对国旗敬礼的标准姿势。

看完了国旗之后,陈克才跑到五星大楼的政府食堂吃早饭。他的老婆孩子已经在食堂等陈克了。刚上了高中的陈倩如用力拽陈克的手臂,陈克弯下腰,和21世纪的普通老爹一样笑嘻嘻的对他闺女说道:“有啥事?”

陈倩如低声说道:“爸爸,我也想上城楼看阅兵。”

“这肯定不行,上城楼的人有规定,早就安排好了。”陈克微笑着但是态度认真的说道。

这下陈倩如不高兴了,小丫头眉眼像陈克,秀气的脸型却来自她母亲,加上皮肤娇嫩,在她老爹眼中,即便是生气的时候也是漂亮的要命。倒是何颖和闺女斗智斗勇十几年,看闺女像老爹撒娇,登时就沉下脸色。“倩如,听爸爸的话,现在上头可是不能去的。”

“倩如,想去上头看国庆阅兵么?”尚远此时端了碗玉米粥,一小碟咸菜,两根油条走过来。

陈倩如脸上的委屈神色立刻就一扫而空,她很认真的对尚远说道:“尚远伯伯好。”

尚远笑起来,“陈主席,你这娇滴滴的小闺女我家是怎么都养不出来啊。何颖同志有功劳啊!”

何颖也笑道:“这都快烦死人了,丫头心眼太多。尚总理您家的儿子们都很是样子呢。”

“闺女当然得宠着,我老婆是生不出来啊。”尚远在陈克身边坐下。陈克疼女儿是高层都知道的,但是尚远注意到,有外人在的时候,陈倩如始终跟在父母身边一声不吭。别看小丫头年纪不大,总能很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尚远觉得陈克真的是没有白疼这闺女。

吃完了饭,工作继续进行。参加观礼的官员军人家属都没有被安排上观礼台,而是在更低楼层的玻璃走廊上观看。去年建国的时候,陈克已经在武汉抄袭过**那段着名的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次抄袭的则是**的另外一段话:

六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二十二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下面的所有军人们首先欢呼起来,正是工农革命军的浴血奋战才缔造了这个国家。人民英雄中自然最多的是军人。而建国是1922年,承认二十二年前的义和拳运动,并且把这场运动作为人民解放战争的先端,武星辰、柴庆国、庞梓等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特别是参加过被满清朝廷与外国侵略者联手剿杀的景廷宾赵三多农民起义的共和国将领们,更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尽管他们已经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内容,然而听到在国庆节上由共和国的缔造者亲自大声朗读出来,庞梓等人觉得九泉之下的起义军的长辈与兄弟们终于可以合眼了。

上午九点半,阅兵仪式开始。陈克按照抄袭的流程,先乘坐特制的军用吉普车从一个个阅兵方阵前经过。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对陈克而言,这是再常见不过的标准流程,而对于参加这次阅兵式的各部队官兵来说,能够亲自接受工农革命军缔造者的检阅,的确是无上的光荣。

步兵,骑兵,轻型运兵车,以及装甲车,方阵一个个的列出了几里地。这就是现在新中国的军事力量。

乘车检阅之后,方阵行进就开始了。最前面的海陆空三军仪仗队中见高大的陆军擎旗手举着军旗通过广场的时候,他流畅的挥动军旗,旗杆前倾,正好一阵风刮过来,八一军旗顺畅的展开。在工农革命军进行曲中,整齐的仿佛一个人踏出来的步伐声高高响起。

陆军、海军、空军仪仗队先行通过,接着就是骑兵,军用卡车拖曳的炮兵,这些装备都是国产的。这让陈克极为满意。接着天空中飞过了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参加了几天前旅顺战役的重型轰炸机庞大的身影飞过天空的时候,所有人都高高仰着头。很多前来看阅兵的市民是第一次见到在天上飞的物件。

看完了阅兵,陈克的视线落在了广场上的拍摄机位。即便陈克参加过组织选秀节目,却不懂其实不怎么懂拍摄。不过托了国庆阅兵的那位年轻女导演的“福”,全国大量网民声讨阅兵拍摄,陈克才大概记住了长镜头,四十五度吊角之类的几个名词。现代汉语的好处就在于此,即便是完全不知道这些名词背后的操作是怎么一码事,不过有几个名词就足以让专业人士茅塞顿开。几次试拍摄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这就更让一些知道内情的人怀疑陈克家到底有多豪富,竟然玩得起摄影机。

看领导人高高在上的样子,不知情的总觉得威风的很。真的站到这个位置上之后才知道此时除了那些无聊的家伙之外,真正干事的人完全不觉得自己站在城楼上就有啥很特别的地方。

阅兵刚结束,招待各国使节的国宴就召开了。陈克不喜欢应酬,他只是象征性的出现了一下,吃了几口饭就离开了宴会厅。苏联的代表别尔科夫同志已经在会议室等着陈克。

“祝贺伟大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庆诞辰。”别尔科夫同志非常礼貌的说道,而且看他的态度,也的确是发自内心的祝贺。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肯于苏联交好的也就中国一家了。

“别尔科夫同志,我们夺回旅顺地区得到了苏联同志的很大帮助,在此我们表示感谢。”陈克态度坦然的说道,仿佛俄国人从来没有侵占过中国的旅大地区一样。“而我们的物资可以直接运到旅顺,经过铁路送到苏联去。”

苏联是1922年正式建国,此时的局面十分不乐观。残酷的内战把在欧洲本来就比较落后的俄国打的更是满目疮痍,此时真正给与苏联援助的就是中国。援助物资是二道酿、烟草、茶叶、砂糖、食用油、食用香料、毛巾、以及各种民用品。中国政府也没有一定要苏联勒紧裤腰带用真金白银来交易,中苏交易可以采用易物贸易的模式,甚至可以挂账。等苏联生产能力恢复后再交易也行。

别尔科夫同志是非常清楚这些援助以及“贸易”对苏联的帮助,在高寒地区搞农业本来就不容易。俄国菜就是黑面包、红菜汤、包菜、猪肉肠、猪油、牛肉。烈性酒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种必需品。中国同志倒也不和外国一样坑苏联,广西、越北、老挝省,以及中国已经实际控制的柬埔寨等地大种甘蔗,甘蔗制糖之后,甘蔗渣用来生产酒精。生产出来的酒精又经过混合了土豆类发酵的酒再次酿制,就是非常符合俄罗斯民族口味的烈酒。酒精度数高达55度。当然,中国生产的二锅头更是被俄罗斯族认为是无上美味。

一年多来,中国已经向苏联提供了600百万吨的物资,极大的缓解了苏联遇到的困难。**的确是需要理想与精神的,不过每个礼拜工人以及农场的农民能够得到500克二道酿的话,就格外的能够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柔软的毛巾,舒适的内衣,大大提高保温性能的暖水瓶,以及添加了食用香料的肉肠,以及来自中国的多姿多彩的酱菜。

别尔科夫说道:“这次斯大林同志派我来,是同意贵国提出的在莫斯科附近租用土地的事情。”

陈克觉得“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其中也蕴含着大智慧。就苏联那一塌糊涂的民用工业,中苏之间的贸易采用易物贸易的话,那是大有可为的。苏联正在搞新经济政策,陈克觉得苏联勒紧裤腰带换取外汇的法子未免副作用太大。运二道酿和苏联根本没有原材料来源的物资,还可以说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酱菜与豆酱都靠火车运输,这也未免太扯淡了。基于对中国人种地的自信,外交部询问能否在俄国乌拉尔山以西地区租地种菜。

中国方面当然不能直截了当的说“你们俄罗斯人种地不行”,所以理由是研究一下高寒地区种植技术。

别尔科夫同志带来了消息,主持苏联工作的斯大林同志同意在莫斯科南边提供10万俄亩土地作为试验区。租期二十五年,三年建设期。三年后一半产出交给苏联政府作为地租,另外一半苏联政府收购。

一俄亩大约是一公顷,斯大林同志倒是够气魄,一家伙划出了一千平方公里给中国同志种地。这可是俄国土地的万分之0.5呢。

陈克对铁人大叔印象不坏,这位后来的“苏联各民族的慈父”手腕虽然狠,却是真正的苏联缔造者。若是没有铁人大叔,二战中苏联只怕是打不过德国的。

但是作为从政者,陈克感觉到了铁人大叔承担的巨大压力。建设苏联这样庞大的国家,必须有样板。陈克知道外交部原本只是提出弄片地给中国种,想着有那么百十平方公里就行了。可没想到铁人大叔竟然给扩大了十倍。看来铁人大叔这是真的需要样板工程,需要最大限度提升苏联的工农业生产能力的。连中国这八字没一撇的请求都不放过。

别尔科夫生怕陈克弄错了,他又补充道:“这件事得到了捷尔任斯基同志的指示。”

捷尔任斯基与托洛茨基是来中国“勒索”援助最多的两位,他们不光“勒索”物资,还“勒索”人员。中国派去了六七万医疗人员帮助苏联建立覆盖全国的医疗系统,这两位还觉得不够。他们是逮到什么要什么。当然,这样的付出也不是没有回报,好歹中苏关系很快摆脱了中国索回失地后的紧张状态。

很明显,别尔科夫同志更服从捷尔任斯基同志与托洛茨基同志的指挥,他拿出了一份长长的“贸易”清单给陈克过目,陈克看完之后被总重高达1200万吨的数量给吓住了,“铁路有这么大运力么?”

“所以我们希望中国同志能够提供船舶,走海路运输。”别尔科夫同志答道。

“苏联同志还真的不把自己当外人啊!”陈克心想。他知道“毛熊”的豪爽性子,也知道苏联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国家的伟大成绩。就苏联现在的一亿多人口,理论上每人分到100公斤物资的确能够帮助苏联尽快渡过难关。问题在于中国真的没有这么大海上运力,即便是走夏季北极航线也是如此。但是为了将来的广阔贸易空间,陈克诚恳的说道,“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