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五十二 争夺与重组(四)

赤色黎明 五十二 争夺与重组(四)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最近有些同志拿出来个经验,叫莴笋叶养蚕胜过桑叶养蚕。(.)满篇里头云山雾罩,神乎其神。而且就我看,被当作莴笋叶养蚕效果极好的理由居然是,这是陈主席推荐的方法,那就是好啊就是好。”说到这里,陈克的语气已经有些尖酸刻薄起来。

“我提出莴笋叶养蚕的时候可能没说清,我小时候养蚕是个生物家庭作业。那时候我住的地方没有桑树,榆树叶蚕不吃。后来是听人介绍说,蚕也吃莴笋叶,我实验之后确定没错,蚕宝宝吃得挺欢,而且也能正常的吐丝结茧。现在在根据地里头,咱们缺乏桑树,刚种下的小桑树你得让它茁壮成长,大家都接受过植物学的基本知识教育,把小桑树的树叶摘光了,桑树是要死的。摘一批树叶,小桑树长不快。可是咱们现在需要出口生丝换取购买机器设备的钱,所以我才建议用大规模种植莴笋的办法来弥补桑树不足的问题。莴笋叶替代桑叶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大家给我歌功颂德的!”

凤台县组织部的几名干部们一个个黑着脸听陈克批评,没人敢吭声。伴随着根据地猛烈扩大,人民党的干部缺口问题也更猛烈的爆发出来。党员干部队伍里头一度认为根据地会全力提拔大批的干部到地方上工作。可陈克主席不仅没有这么做,反倒是开始强化干部培训。在新扩大的根据地里头,哪怕在各地维持军管,单纯的维持现状,也没有全面铺开建设。

在根据地建设中表现出色的干部不是没有,经组织部选定,挑选出了近千名各级优秀干部。经陈克主席选定了五百多人。这些同志调到新开辟的地盘上去工作。新干部们纷纷接替了这些干部在老根据地中让出来的位置。可经过几个月的工作,问题就浮现出来了。特别是凤台县老根据地好大一批“莴笋叶养蚕胜过桑叶养蚕”的报告递上来,一直在各地视察、安排工作的陈克是高度重视此事,专门赶回凤台县处理此事。

“同志们,我们制定政策是为了解决问题。没桑树,只能上莴笋。莴笋收割的时候,蚕宝宝天天吃莴笋叶,部队、机关,天天吃莴笋。就我所知,同志们一连好多天莴笋不改样,这也不是多心甘情愿啊。在平原地区还能通过这种强制手段解决问题,在山区种莴笋就很糟糕。没有适合的土地,更没有那么多人吃这莴笋。比较起来肯定是种桑树更加合适。若是这种方法在整个根据地推广开来,这是要闹哪一出呢?”

有组织部的干部说道:“陈主席,这不也是个讨论么……”

“讨论当然是可以的,但是论据不能是陈主席说。陈主席还说要实事求是呢,这会儿怎么就听不到说这个了?”陈克用疾风骤雨一般的语气直接反驳了回去。

组织部的年轻干部们一个个阴沉着脸不吭声了。他们想说些什么,可大家知道这么说肯定是伤了和气。

瞅着这群人,陈克实在是感到无奈。怪不得解放战争中党以那么强大的能力,以及那么多忠诚可靠的干部,依旧在解放后遇到了不少问题。解放战争期间,伴随着地盘的猛烈扩大,原有的干部们根本不够。大批并不合格的干部进入了革命队伍里头来,可是弄出一堆破事。

现在根据地有经验的“老干部”都充实到第一线基层去了,陈克一度认为留在后方的干部们能按照以前定下的规则把工作干好,让在最艰苦的第一线基层工作的同志能没有后顾之忧,事实证明陈克实在是太理想化了。

组织部的干部们不太敢说出的理由陈克大概能猜出来,不就是怕批评教育的时候伤了面子么?而且这事情还牵扯到“陈主席”,万一有人拿着鸡毛当令箭,用“大不敬”当借口反驳,组织部现在都一群年轻干部,他们真的不好说话。

这就是所谓的“官僚作风”吧?陈克很怀疑的想到。此时陈克才算是明白什么叫“精锐尽出,后院起火。”稍微平息了一下情绪,陈克说道:“让这帮同志做个自我批评,另外,我想问问,党委都去干什么了?这么个结论是党委集体讨论出来的么?还是有些人一拍脑袋给我想出来的?”

说完这些,陈克也觉得很是丧气。其实这该归纪检委管,可纪检委里头也充斥了一群年轻同志,而且把这件事挑出来的还是纪检委的同志。

“这还是劳动的少!”陈克抛下这句话,就让组织部的同志赶紧去办事。

陈克本来还是一肚子气,但是很快就恢复了一定的冷静。这还是劳动少,特别是社会劳动少。资本主义国家怎么比满清强大的,说白了就是人均参与社会劳动的总量比中国多。资本主义摧毁了封建时候,原本被约束在封建领主之下的那些劳动力进入了更加广阔的社会之中。封建领主和地主们转化成了资本家之后,也得介入更多的社会劳动当中去。

资本主义制度是“不管人,不信神”。完全通过量化的资本血淋淋的厮杀,决定谁是胜利者,谁是失败者。不管个人意愿到底是怎么样的,如果不能对社会,对科学有足够的认识,竞争就会失败。若这些干部是蚕业资本家,打死他们也不会认为“莴笋叶养蚕胜过桑叶养蚕”。因为这在竞争中是注定要失败的。

“实事求是”在人民党里头天天讲,年年讲。这绝对不能说没有说过,但是想让干部们能睁开眼睛面对现实,现在看还是讲的不够。社会主义制度要战胜资本主义制度,真的是艰巨无比的工作。干部的选拔与培训,组织的完善,这是要花极大力气的事情。

整顿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这必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按耐住在凤台县猛烈整顿的冲动,陈克启程前往安庆参加与洋鬼子的商业谈判去了。

自打根据地与外国鬼子形成了“保持现状”的默契之后,人民党就开始与洋人做生意。根据地能做的大宗买卖不多,主要是生丝、茶叶、猪鬃、卷烟。随着贸易线的恢复,安庆又成了热闹的商埠。由于人民党与洋鬼子达成了默契,人民党夺取芜湖之后,根据地的大宗商品沿水路走巢湖,接着沿江而下,直抵芜湖进行贸易。

贸易收入看似不少,但是与人民党进口相比,就显得极为不够。无论是武汉领事团,还是上海领事团,在中国是第一次见到明确提出“在贸易平衡基础上扩大贸易额度”的中国领导人。陈克明确向外国领事团和商团表示,人民党没有搞贸易盈余的打算。当然,也没有大借外债的胆量。人民党愿意与外国共同推动大宗原材料换取机械设备的贸易模式。

这么开明的地方领导人实在是让洋鬼子吃了一惊,当然,他们也看不起陈克这个叛军头子,商人们就想坑陈克一把。陈克对这时代的认识也就是一战。不过一战前经济危机频频爆发,陈克也是稍微知道一点。如果没有这频繁的经济危机,一战也没有打起来的内在动力。

对于洋鬼子的报价,陈克直接往三分之一上砍价。英法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自然不会被一个叛军头子所要挟。但是美国这根20世纪初的搅屎棍则看到了无限商机。

一到安庆,美国商团的贸易代表已经提前在那里等待了。但是陈克没有先去见美国代表,而是按照约定去见了英国代表。根据地现在最需要的是铁质农具,迄今为止,铁制农具始终是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最大因素之一。根据地四个省加起来得有五千多万人口。往少了算,这是五百万户。每户需要六斤重的铁农具,这就是三千万斤铁。根据地各个农场需要的铁农具与民间的需求相比只多不少。也就是说,光第一轮铁农具的普及就需要三万吨铁。

根据地正在筹建修铁路、开矿山,热球内燃机的制造也基本上了轨道。相对汉阳钢铁厂现在8万吨的年产量,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

既然扩大生产势在必行,第一单大买卖就必须和英国人做。

英国代表一脸大英帝国味,也就是说他们曾经嘲笑过的满清官员那种摆谱的扑克脸。陈克也严肃起来。谈钱的事情很严肃。几十万两银子的价码,随便上下浮动就是根据地的一大笔血汗钱。

同来的谈判代表是秦佟仁与上海的王斌。王斌一直在上海的德国商行,对于各种价格非常了解。原先他只能在上海为人民党购入小型机械设备出力。不久前陈克让游缑去了趟上海,专门说服王斌正式加入人民党。王斌与陈克也算是老相识,从1905年开始就与人民党合作。明眼人现在都看得出来,人民党的合法化只是个迟早的问题。王斌也就朗利的正式投奔了人民党。游缑当了王斌的入党介绍人,现在王斌同志是人民党的预备党员。

会谈开始的时候,英国代表却意外的提及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事情。“陈克先生,您知道诺贝尔奖么?”

“瑞典的那个诺贝尔奖么?”陈克问道。

对这样的丰富知识,英国代表脸色终于露出了一丝诧异。“是的,就是那个。瑞典使馆方面委托我们寻找您。恭喜您与德国的欧立希先生共同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啊?”陈克万万没想到居然能发生这种事情。他竟然呆住了。

陈克在1905年为了赚钱,抄袭欧立希历史上的贡献,率先生产出“606”和“914”。陈克当时势单力孤,为了保命,他就在上海的报纸上公开了分子式与简单的合成方法。这详细的资料也随着往来于中国与欧美的交通传到了欧洲。这年头花柳病横行,这款药物立刻在欧洲和美国引发了极大的轰动。

陈克是个中国人,最初这个研究很受了一番质疑,欧洲大学也不可能为了寻找万里之外的陈克花费太大的精力。而陈克那时候已经去安徽革命,踪影皆无。在欧洲想把这个成果据为己有的科学家也不是一个两个。可陈克是公开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报纸等印刷品都在。分子式与方程式很完整。那些想推翻这个概念的外国学者统统不能自圆其说。

最后还是欧立希对陈克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且证明了陈克生产出来的药物其实是两种“606”和“914”。加上欧立希的“侧链说”也得到了证实。瑞典的诺贝尔奖基金会就把19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陈克与欧立希分享。

英国代表对此了解的也不是太多,只能大概的讲述了一番。诺贝尔奖那时候也不是后世这么着名的奖项,解释完之后,英国代表告诉陈克,由于陈克缺席,所以再给他颁奖是不可能的。诺贝尔基金会委托瑞典使馆找到陈克,以后的奖章、证书、奖金都会给他送过来。

陈克本来就是个“盗贼”,这份盗取的荣誉并没有让陈克多兴奋。他关心的倒是奖金。

“如果合同谈成的话,我可以要求把这份奖金汇到英国么?”陈克问道。

英国代表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叛军头子兼科学家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愣了愣,他才答道:“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那咱们先把这个工厂扩建的问题谈完再说别的。”陈克笑道。

满清当年出资五百万两白银搞起了汉阳钢铁厂,陈克想把钢铁厂扩建,这并不是单纯的复制一个就行。而是针对性的对汉阳钢铁厂很多生产部门进行扩建。需求的设备类型众多,厚厚的需求清单已经让英国人看过了。

或许是诺贝尔奖证明了陈克是个学者,英国代表这次真的客气了不少。价钱也降了些。至少核心的几个反射炉价钱明显降低了。工厂讲的是“配套”。满清搞工业的缺陷就在于对“配套”没概念。设备不可能千秋万代的用下去,到了使用寿命之后就得更换,不更换就会出问题。

根据地工业部门领导们对陈克向来崇拜的很,就是因为陈克把“产业链”的概念灌输给了大家。大家总算是明白了煤铁复合体到底是如何复杂的一条产业链。

在核心设备上与英国人达成了初步共识之后,陈克才与美国代表进行了磋商。美国货在1909年世界市场上的评价与一百年后中国货在世界市场上的评价差不多,都是质次价低。

看来美国代表也知道了陈克获得诺贝尔奖的事情,向陈克表达了一番祝贺之后,美国代表就想看看陈克到底准备从美国采购什么。

“如果让你们提供一个类似于汉阳钢铁厂这样的工厂设备,你们能怎么报价?”陈克的问题开门见山。

美国代表倒吞了一口口水。几百万两白银的单子对美国可是一个天价的大单。英国人垄断世界市场的方法是,如果一个国家自己努力建设工业,英国人可以提供全套的设备甚至技术支持。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想介入世界市场,用产品来和英国货自由竞争,那英国人就会出手阻拦了。美国人提出列强在中国“门户开放利益共享”,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分一杯羹。

美国商品的廉价冲击直接引发了中国对外国货的强烈反抗,美国人也很头痛。现在这个一个天大的馅饼要掉下来,美国代表的眼神立刻变得如同看到了猎物的白头鹰般锐利。

“陈先生,我不能不提醒您,是您强烈要求贸易平衡的。”美国代表的话很有警示意义。

陈克很清楚美国代表想问的其实是“根据地有这么多钱么?”他的回答同样明确,“这是一笔很大的生意,所以我们也会尽量提升我们大宗商品的出口能力。在这点上,我方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

“我们认为您需要其他更多的工厂和设备,现在这笔投资实在是有些过大。大家都知道,贵方需要扩大汉阳钢铁厂的生产规模……”美国代表劝说道。

“呵呵,贵国立国之后采用的工业标准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我要是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上购买贵国的配套产品,螺丝钉都不通用。我们这次想新建的钢铁厂,位置也未必在汉阳。整套的引进贵国的设备,您不觉得这对大家都有利么?而且这个工厂建成之后,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技术合作想与贵方进行。如果没有这次的合作,我不认为我空口白牙的说未来的合作,贵方会轻而易举的相信我。”

“到底是什么合作?”美国代表来了兴趣。

“需要高温高压设备的化工工业,只能暂时说这么多。”陈克笑道。他想和美国人合作合成氨开发,合成氨对中国的重要性根本不用强调。这不仅仅是肥料问题,几年后一战这场可怕的工业化战争一开,对于**的需求是海量的。英国人之所以一战前认为德国佬坚持不了多久,就是因为英国人认为德国人弄不到足够的火药。结果德国人搞出了合成氨,彻底解决了硝基火药的来源。反倒是英国人与法国人的火药供应出了问题。

不过高温高压设备这玩意只能靠进口,与其让英法知道这个秘密,还不如和搅屎棍美国人合作。最初的合成氨生产线对于催化剂没有概念,陈克根本不想把这个秘密泄漏出去。用了有效的催化剂之后,陈克的合成氨设备可以低温低压不少,他连怎么给美国人下套都想好了。

“陈先生,您这么大的策划到底是一时起意呢?还是真的准备干?”美国代表虽然不知道陈克对未来的策划,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则是有极大的敏感。

陈克笑道:“我们马上就要开始修铁路,铁轨也好,火车也好,很多设备都要采购,但是我们没钱,也没有什么可抵押的资产。我们自己造的东西质量的确没有贵国好,但是好在不用花硬通货进口啊。等我们以后有钱了,我们自然会扩大对外进口。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只能把钱投到有限的领域里头来。”

美国代表自然不懂“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概念,不过人民党身为叛匪肯定没钱。陈克这种实实在在的贸易平衡不是什么商业恶行。谈判的方向随即就向这个大单子倾斜过去。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