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三十七 错综(二)

赤色黎明 三十七 错综(二)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去湖北救灾的工农革命军工作已经进入了轨道,参谋部以及各级指挥机构都拿到了完整的行动计划。由于人民党文化普及工作到位,至少各级指挥员都能读懂命令。原本高高在上的文化进入基层之后,其威力是无与伦比的。不仅是大方向上,就连各种行装都有指挥员对着记录清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部队里头一贯宣传的。能写会算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毛爷爷这么说,陈克则是坚定不移的将这种指导贯彻到底。

既然部队能够正常营运,何足道作为最高指挥官,在出兵前反倒是轻松的。在这时候,游缑前来拜访何足道,两人一见面,游缑就急切的问道:“足道,你觉得这次去湖北,两个月内可以恢复汉阳当地的生产么?”

何足道微笑着答道:“这种事情我计算不出来,毕竟是以救灾为主。而且一旦恢复武汉地区工业生产,我会立刻向中央汇报此事。”

听到何足道温和坦然,却不卑不亢的答复,游缑叹了口气,“以前不打湖北的主意,我们国防科工委还好些。现在国防科工委上下人心浮动,恨不得明天就全面接管武汉的工业。足道,工作虽然是要一步一步走,不过我们急切的心情,还希望你能理解。”

“哈哈,”何足道笑起来,“游缑姐姐,我们也很着急呢。湖北的仓库里头放了几万条汉阳造,子弹更是不用说。这次去武汉,部队很多武器都留给了106师,大家也等着到了武汉换装呢。”

简单的几句话已经彻底交流沟通了双方的立场与想法,游缑已经知道没必要再说工作的事情。抬眼看着何足道,纤弱少年的感觉已经完全不见了,虽然个头还是不高,但是那种内敛、稳重与诚恳,绝不是少年人的模样。

“足道,这次你到武汉去,工作一定很辛苦,你要多保重。”游缑笑道。

“游缑姐姐你也保重。”何足道虽然你很想说点别的,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是谈私事的时候。做政治工作这么久,何足道很清楚在不合适的时间说不合适的话会有什么结果。不管心里头有什么想法,何足道有非常有效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游缑毕竟是女性,对这种感情的事情有着本能的敏锐。她微笑着上前拍了拍何足道的肩头,“足道,你真的是长大了。我们国防科工委就在这里等你好消息了。”

1908年9月13日,何足道率领工农革命军104师一团启程开赴湖北。

慈禧与光绪的死并没有让中国平静下来,相反,原本为了自己利益一度大做表面功夫的各个势力,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变动机会,都开始了全力运行。

秋瑾指挥的杭州光复会单算人数,也是此时中国一个数得上号的力量。坐拥三千多兵力,在一省之内影响近万人马,已经算是督抚,至少也是州府级别的力量。可光复会的三千多人在这个时期却在杭州毫无举动。曾经迫在眉睫的危机过去之后,光复会上下都想享受一下难得的轻松。

战争暂时结束,作为交易中心的杭州好歹也恢复了一点经济流通。对于好久没有见到现实利益的光复会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尽管秋瑾已经明智的要求不许打劫,只许正常收税。为了能够确保这些命令的执行,秋瑾严抓此事。收效不能说没有,可是光复会成员蜕变成了他们曾经极度厌恶的“税吏”并没有花费什么时间,满清的那套,光复会拿起来可说是驾轻就熟。

秋瑾对此的愤慨是可想而知的,只是“胸怀荡清天下之志”与“实际上荡清天下”间的差距之大是秋瑾原本没有预料到的。理想,特别是缺乏有效技术手段支撑的理想,面对现实之后,从来都是理想被打得落花流水。

光复会缺乏执政理念,缺乏政治能力的致命弱点此时暴露的极为清楚。人民党的情报机关隶属于人民内部委员会。他们的专业只是职业情报收集官,并非职业政务人员。即便如此,这些情报人员也忍不住在情报中对秋瑾的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惋惜。

“秋瑾面对众多小商贩的投诉,除了设置各种日常巡逻之外,只要有空,她每天亲自带人巡视杭州。但是据我们观察,秋瑾始终没有建立起警察系统的设想,更没有对警察系统的认知。她的行动动机更像是出于对除暴安良这种传统思维的坚持,而不是以建立有效管理杭州为目的。其结果就是不良份子们很快摸透了巡逻规律,他们在巡逻队经过之后,才实施各种小规模不良事件。另一方面,巡逻队却对各种小事吹毛求疵,由于光复会执法人员摆不正位置,大多数人员有着青天大老爷自居的心态。不仅无助于解决他们发现的实际问题,反而将这些实际问题激扩大和化。其结果是,这些毫无意义的追求“绝对正义判决的行动”不仅降低了巡逻的效率,甚至让杭州百姓将巡逻队视为另一种麻烦。”

写这份报告的同志名叫李天霞,因为这份报告。李天霞甚至被陈克特别关注了一下。这才得知李天霞是现在根据地公安bu副部长林深河很器重的年轻人才,但是林深河是不敢阻止齐会深挖人的,这才从公安bu给挖去了人民内务委员会。陈克知道自己的职权不适合越过人事部强行调动人员岗位。他也只好把行动止于“关注一下”的程度。

不过如果拿李天霞的报告对秋瑾的行动进行批评无疑是不全面的,秋瑾之所以把精力放在杭州治安上,因为秋瑾要求浙江各地光复会同志前来杭州的行动完全失败。各地光复会成员要么掌握了浙江各地的地方政权,要么就是损失严重无力再战。不管是哪一种理由,结果就是对于秋瑾执掌的光复会杭州中心敷衍了事。没有撕破面皮,也没有实质性的援助举动。连秋瑾请求他们提供子弹的事情,也没有任何人给与回复。

面对这等局面,秋瑾也只有尽力而为,她希望能将眼前杭州的事情“办好”,在陶成章带着大量援助回来的时候,杭州的局面至少没有恶化。

到了10月1日上午,秋瑾再次带领自己信得过的人前去巡逻。正要出门,却见有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冲进了杭州巡抚衙门。一进门,那人就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秋先生,有清军打来了。”

秋瑾一惊,为了监视上海新军的动向,秋瑾已经派了好几路的探马。但是前来禀报的并非那些探马,而是杭州西北方向上的哨探。哨探的警戒范围只有二十里。

“哪里来的人马?”秋瑾急忙问道。

听到问询,哨探声音里头已经有了哭腔,“不知道,那些清军看着有上千人,我们看到之后立刻就回来报信。没想到那些清军跑的极快,我们虽然走在前头三四里地,可清军看到我们之后开始撵,却被他们撵上了。其他兄弟都被清军打死了,我跑得快些,这才赶回来。”

哨探的禀报刚到这里,杭州北门外已经响起了枪声。秋瑾再也管不了问询哨探,她对身边围过来的同志喊道:“赶紧通知其他人,关闭城门。另外让敢死队跟着我去北门。”

敢死队是光复会的核心力量,在攻打南京的时候,人数曾经达到过千人左右。不过南京战役后,敢死队要么战死,要么受伤没撤下来,或者跟着徐锡麟殿后。现在的敢死队里头的骨干是攻打杭州时候受伤,不得不留在杭州的不到一百名战士。总数也不过四百人的样子。

秋瑾素来对这支队伍极为放心,在这等危急时刻,只有敢死队才能在清军抢占北门之前实施防守。

花了十几分钟,敢死队才赶到了北门。不过清军并没有抓紧抢占北门的打算,秋瑾登上城墙的时候,却见到清军在北门的护城河外开始列队。正对北门的已经有了三百多清军,更多的部队远远的跑步赶来。这些清军的服装应该是新军,却与上海清军的装束颇有些不同。他们中间不少人,特别是军官穿着蓝色长风衣。莫看只是多了这么件风衣,这支清军的队伍立刻显得拉风不少,有着全面压倒上海清军的风范。

城头上的光复会人员正对着装束奇怪清军指指点点,却见一队马队奔驰而来。在光复会的射程外,马队停下了。居中一人举起了望远镜向着城头观望。从蓝色军装,以及遍布肩头胸前与袖口的黄色带子上,可以看得出此人是个大官。

秋瑾也拿起望远镜看了下去,或许是持望远镜的人在双方队列中都是少数,秋瑾在镜筒中看到,那个拿着望远镜的清军高官的镜筒正对了自己。

段祺瑞看到了一个拿着望远镜的女人站在杭州北门上,与自己用望远镜对视。他放下望远镜问道:“听说光复会乱党里头有个叫秋瑾的女人是吧?”

跟在段祺瑞身边的军官立刻答道:“段统制,的确有这么一个人。就我们从上海听到的消息,这个女人每次打仗必然拿把日本刀在前线,很是悍勇。”

“日本刀么?”段祺瑞的确隐约见到对面女人腰间好像挂了类似日本刀一样的玩意。

“等这边部队到齐了,先打几轮枪。”段祺瑞命道。

“统制大人,其实方才我们要是再能跑得快些,大概能抢占下北门。”有军官遗憾的说道。

“算他们运气好,咱们没什么骑兵。而且他们先跑了四五里地,咱们不也差点追上了。”段祺瑞对这种纯粹的碰运气的事情并不太在意。与人民党的战争给了段祺瑞深刻的教训,任何看似唾手可得的便宜往往隐藏着危险的陷阱。

北洋第三镇与人民党的战争中,北洋军动用规模数倍于敌人的兵力试图吃掉小股人民党部队,结果无一例外的都落入了陷阱。最后一战,人民党水路兵力集结完毕,北洋已经处于全面劣势,那且不说。但是双方正面排开进行作战的时候,人民党两次作战都没有占到丝毫便宜。

如果方才轻兵冒进,先头部队打不进城去,反倒被堵在城门口。此时北洋若是投入更多兵力用于进攻的话,城门口就成了绞肉机。北洋军现在根本经受不了这种损失了。所以段祺瑞这次进攻杭州选择的是正攻法,他要利用北洋军充分的训练与经验来压倒杭州城内的乱党。

部队用了一阵子才集结完毕,在徐州重建的北洋第三镇有近六千人。段祺瑞这次带出来了三千多精锐。不过其中有一千人分兵包抄到杭州城南边,在段祺瑞猛攻北城之时,这支部队将发动突袭。所以留在段祺瑞面前的不过两千多人。

段祺瑞策马到了队伍前面停住,“兄弟们,这次来浙江之前我已经问过大家,愿意不愿意富贵险中求!当时兄弟们可是说绝不怕死的。现在面对这杭州城,我再问一次,你们愿意不愿意求这场富贵!”

“愿意!”北洋第三镇的官兵齐声喊道。

段祺瑞脸色阴沉的大声喊道:“为什么要打浙江,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了。太后和皇帝归天之后,这大清的天下里头,咱们北洋能插手的地方也就只有浙江。朝廷里头的那些王爷就是看咱们北洋军不顺眼,要停咱们的供给。袁大人在河南,可河南那地方也只养得起另外三镇。咱们第三镇在江苏,江苏那边对咱们到底怎么样,大家都很清楚。让咱们饿不死,他们就觉得给了咱们多大恩情一样。大伙愿意不愿受这个鸟气?”

“绝不受这种鸟气!”第三镇的官兵们异口同声的喊道。在北京的时候,这些官兵吃香喝辣,日子过的惬意。可是自打战败之后,这种好日子一去不复返。这也是为什么这三千多人肯跟着段祺瑞千里迢迢来到浙江的原因。

“兄弟们,浙江在光复会这些乱党手中,我们第三镇要想翻身,没有军功是不行的。找人民党报仇也不在这一时半会儿。现在光复会乱党主力就在这杭州城里头,我也不说什么爱民如子的废话。打下这杭州城,兄弟们绝不会空手而回,我段祺瑞在这里给大家打个包票,拿到的东西都给兄弟们。我段祺瑞不取一文钱。你们愿意不愿意博这场富贵?”

自打败给了人民党之后,北洋第三镇得知自己能保条性命的时候,大家觉得很是庆幸。但是被释放之后,官兵都知道自己再也不会有前途了。朝廷绝对不会对败军有什么好脸色的。幸好徐州是王士珍大人的地盘,总算是没挨饿。可这等生活与北洋第三镇以前的生活相比,那可是天壤之别。所以段祺瑞要带大家奇袭浙江的时候,不少人心里头担忧所以没有选择参与。可是过半的官兵最后还是选择了跟随段祺瑞出征浙江。

进入浙江之后,第三镇并没有遇到人民党那种武装,大家提着的心也慢慢落回肚子里头。而今天追逐光复会那些探子的时候,大家还是悠着跑,生怕中了埋伏。没想到即便如此,仍然差点全歼光复会的探子。这个事实极大的鼓舞了新军的勇气。

现在听到了段祺瑞的明示,官兵齐声吼道:“愿意!”“我们愿意!”

江南的富裕远超北洋军官兵想象,且不说温暖湿润的气候,一路上北洋军奋力行军,道路两边的片片良田,还有路边人的穿戴,明显北京城周边是比不了的。一旦拿下杭州城,城里头有多少好东西那自然是不用再说。而且杭州城在乱匪手中,大家战后根本不用顾及那么多。加上段祺瑞的保证,所以北洋军真的是士气百倍。

“好!既然大家心甘情愿,我就不再说什么了。开始攻城!”段祺瑞背对着杭州城,发布了命令。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