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三)

赤色黎明 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三)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徐锡麟花了十天考察凤台县根据地,离开根据地前终于和陈克见了面。人民党对光复会表达了足够的诚意。在光复会即将展开的南京战役里头,人民党表示可以派遣一支数量不低于不久前派遣的医疗队前往提供战地救治。至于是否出兵相助的问题,徐锡麟没提,陈克也没说。徐锡麟还希望人民党能够提供枪支弹药与金钱方面的支援。他表示,一旦攻克南京,光复会定然会予以偿还。

对这种肉包子打狗的请求,陈克表示可以和同志们商量一下,而且陈克还真的在例会上说到了此事。只是此时同志们都不待见陈克,讨论一点都不热情。最终决定支援光复会三百支枪,一万五千发子弹。

徐锡麟带着这绝不能算是微薄的成果回到杭州,光复会的大部分同志们一点都没有感觉高兴。

“人民党剿灭了几万新军,上千条枪总是能拿出来的吧?”

“只给枪,钱粮就没有援助么?”

“医生还来来去去的,至少留下些医生在我们这里,平时大家就不生病么?”

说这些话的都是没有筹集钱粮经验的光复会干部。对他们来说,革命就是拿着武器攻打下满清盘踞的大城市。就如同他们在浙江南部干过的事情,自打攻克杭州之后,浙江的革命立时就变得炽烈起来。除了上海之外,光复军开始进攻各地府县,浙江能集结起来的兵力在杭州被一网打尽。光复军并没有遇到强有力的抵抗。

当然和之前光复会年轻干部们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发言相比,这种发言倒是足够“克制”。而且与会的干部不多,此时杭州成了个大集结地,操着各地江浙口音的各色人等纷纷聚集在杭州,大家是应陶成章号召而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攻克南京。

不到一个月,浙江局面就天翻地覆,这大大出乎徐锡麟的想象。本该是激动的心情却没有真的激动起来。把这次出使安徽的事情交代完,徐锡麟就去探望了秋瑾。秋瑾的手术很成功,体内的两颗子弹都被取了出来。她的脸色依旧缺乏血色,却不再是那种病态的惨白或者潮红。

见徐锡麟回来,秋瑾自然是高兴。徐锡麟见秋瑾的伤势好了不少,一颗悬着的心也落回肚里。两人都去过根据地,说着安徽之行自然很有共同语言。对于根据地展现出的强烈秩序感,两人都很有感觉。秋瑾上次到根据地已经有大半年时间,听着徐锡麟讲着根据地的模样,秋瑾回忆起上次的见到的局面,感叹人民党发展之快超乎想像。

徐锡麟叹道:“璇卿,我这次回来,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文青带领的人民党为何远胜过岳王会,也远胜我们光复会。就在乎文青能发动起百姓来。这次我回到杭州,咱们要打南京,浙杭州城里头到处都是咱们光复会的人。我这才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在安徽考察的时候,安徽各地人民党的党员与干部在每个地方其实都不多。可这些党员干部遍布了整个安徽各地。他们部队虽多,也驻守各方。战时打仗,平时也是要从事很多基础建设工作。兴修水利,疏通河道。甚至还有军队所属的农场,工厂。人民党数万之众,完全管起了千万人口的安徽。如臂使指,调度有方。数次大胜,看来绝非侥幸。”

秋瑾上次是去向陈克索还女学生,没有看得这么多这么仔细。听着徐锡麟娓娓道来,也是颇为赞叹。

徐锡麟接着说道:“看我们这次攻打金陵,杭州城里头聚集了近万人。且不说这些同志各不相属,咱们在各地打下来的府县完全没了人。我其实私下想,不打金陵又能如何。若是我们与安徽一样,整顿光复会的秩序,也建成一个新的政府。这上万人若是能组织起五十万人,从中练出一两万精兵也不是难事。再攻打金陵岂不是易如反掌?”

秋瑾缓缓点头,却说道:“时不我待。现在若不扫清满清在江浙的势力,我们定然是不得安宁。”

“为何是我们不得安宁?现在一日三惊的却是满清才对。”徐锡麟答道。

这个回答让秋瑾感到一阵迷惑,是啊,现在感到最惊讶恐慌的是满清。为什么秋瑾没能有这种感觉,她只觉得一种沉重的压力。难道是池州的经历让秋瑾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么?

“伯荪,浙江四面受敌,不拿下金陵,我们的确很吃力。”秋瑾给了一个自己都不信服的解释。

徐锡麟对此不以为然,“安徽就不是四面受敌?为何我们提起安徽,就觉得人民党四面出击。提起浙江,咱们就四面受敌了?若是浙江百姓如同安徽一样,跟着咱们光复会革命,以浙江人口之众,土地之肥沃,咱们大可四面出击。”

秋瑾随着受伤,不过豪气却没有被磨灭。听徐锡麟说的果断,秋瑾用力点点头,“那伯荪有何想法。”

“当前一定要打金陵,不过是为了驱逐满清势力,掌控税收与财政。想在浙江收税,地主士绅是绝对避不开的。若是不能打下金陵,士绅们是不可能真心拥护我光复会的。但是我在安徽所见,人民党根本不在乎地主士绅。而且……”说到这里,徐锡麟停下了话语。

人民党是通过消灭地主士绅来夺取安徽的统治权,徐锡麟对这点已经了解的清清楚楚。没了地主士绅,加上人民党全面接管地方上的经营,凤台县的繁荣徐锡麟看得清清楚楚。可是这一路上,徐锡麟怎么都不能真心接受在浙江这么干起来。而且就算是徐锡麟铁了心这么干,光复会内部有这么多地主士绅出身的干部,这些人可不会真的同意。

秋瑾受重伤之后大家不敢让她再动,所以对最近光复会的动向了解不多,见徐锡麟这么迟疑,秋瑾追问道:“伯荪,为何不继续说。”

徐锡麟最后说道:“我觉得当前的局面,光复会必须与士绅共治浙江。若是肯合作的开明士绅,那就给权给位置,若是一定要给满清陪葬的,那咱们也绝对不能留情。若不能尽快如此行动,咱们光复会是绝对经不起丝毫失败的。”

秋瑾听了之后微微点头,眼睛里头已经有了光亮,“从去年年底开始,安徽江浙也打了这么多次。原本咱们以为只要能够竖起大旗,振臂一挥。天下绝对如同**一般。不说远的,这苏、浙、闽、皖、赣五省会立刻群起反清。结果仗打了不少,但凡现在反清的地盘,无一不是打出来的。陶公极力要攻克金陵,也是此意。但现在看来,诸党里头,以文青的人民党为翘楚。伯荪你这一说,我便清楚了,文青不仅能打,更是能治。”

毕竟是大病初愈,秋瑾说到这里已经是气喘嘘嘘,有些说不下去。陶成章重重的点点头,秋瑾指出等着满清自己垮看来是完全不现实,各地势力虽然对满清诸多不满,却不可能应声而起。想彻底消灭满清,必须贯彻武力彻底推翻满清的理念。陶成章虽然也有这样的感觉,却没能如同秋瑾一样说的这么明晰。

陶成章用力点头,“没错。这次亲去安徽,我算是明白了,若是想打,那就先得能治。以现在的局面,光兴起一时之兵是绝对不行的。不用说多,咱们光复会现在手里的钱粮绝对不够撑过半年。不能治,那就没有粮饷钱财。满清只要能逼住我们,不用一年咱们自己就得分崩离析。”

两人有了共识,心中都是大喜。不过怎么“治”浙江,光复会其实讨论不多。因为在光复会的理念里头,政府收税其实是件“恶行”,是不得已才能做的事情。而徐锡麟与秋瑾的新看法则是必须能够极为有效的收税,才能支撑革命长期进行下去。不少光复会里头的骨干是私贩会党,他们对收税无比痛恨,假如光复会的理由就是能不纳税。尽管徐锡麟与秋瑾都是光复会里头的重要干部,可他们若是提出整顿税收的建议,只怕绝难轻易通过。

想到这里,徐锡麟忍不住叹了口气。他现在突然理解了陈克为何以强力摧毁地主士绅的同时,又花了极大的气力建立政府。人民党政府直接管理百姓,收税自然有天然的方便。加上人民党自己又种地又开工厂,这笔收入自然是进了政府手里。所以人民党能有如此强大的财力。

“璇卿,我现在就去找陶公商量此事。”徐锡麟觉得不能再等,这等事情一等就不知道要拖到何时。

“这倒不用,我让人请陶公过来,咱们几个先私下商量此事。这种事情若是被别人知道,只怕要起不小的波澜。”秋瑾毕竟是女性,手腕要比徐锡麟柔和不少。

陶成章得知秋瑾“病情有反复”,心里颇为着急,推了手边的事情就赶了过来。在病床边听了秋瑾与徐锡麟的新想法,陶成章沉吟不语。

“推翻满清是一场长期战争,不可能靠速胜。”这个结论陶成章现在完全能够认同。“与士绅共治浙江。”陶成章就不太喜欢。士绅基本都是地主,而陶成章是反对土地兼并的。光复会里头自耕农出身的革命者并不是少数。与地主相比,这些自耕农能拿出的钱财不多。那么拿钱最多的地主自然要求得到更多。若是以“共治”的名义召集江浙士绅,那拿钱多的却得不到好处,岂不是要逼地主起来反对光复会么?

光复会里头的理论家章太炎是极力反对议会民主的,他认为议会民主就是有钱人说了算的制度。徐锡麟的看法固然有道理,若真的实行了,对近期的革命自然是有帮助。不过从长远看,害处也很多。

陶成章其实也想问问徐锡麟在人民党根据地参观的感受,不过当时事情忙,没来得及。现在被秋瑾“诓来”,他所幸就把这件事给解决了。

听了徐锡麟把人民党根据地的施政措施给讲了一番,陶成章听到前面所说各种政府运行与平均土地的时候,尚且能面带微笑。听到了人民党荡平了各处围子的大豪强,全面压制了地主士绅,陶成章再也笑不出来。

人民党所打击的对象,恰恰是光复会的主要力量之一,虽然人民党到现在为止建立的功业令人瞩目,可光复会若是这么干起来,首先自己就垮掉了。这是陶成章绝对不可能模仿,也绝对不愿意模仿的路线。

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过陶成章现在相信,陈克统领的人民党一定有了一套完整的革命纲领。如果没有这样一套东西,人民党现在应该和光复会一样,陷入一种左右为难的的状态之中。

假如陈克有了心灵感应的能力,能听到陶成章此时的心声。他只怕会用一种同情的语气告诉陶成章,“毛爷爷早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在这点上,陈克从来有着最坚定的立场。无论玩弄阳谋或者阴谋,陈克从历史上看到的血淋淋的事实早就告诉他谁是朋友,谁是敌人。但正是先有了这样的坚定立场,正是有了不可能认敌为友的信心,陈克反而敢于充分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

亲自到了这个时代,知道了以前不曾得知的事情,陈克才对袁世凯怎么篡夺满清的权力有了新的认识。陈克现在认为袁世凯并非从一开始就有推翻满清的打算,袁世凯肯定想当权臣,这个毋庸置疑。不过慈禧那种传统的不让各方势力独大的政治手腕制住了袁世凯。在这方面,慈禧还真的是个“传统政治家”。任何一件事,慈禧的考量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如何利用这种事端来调整满清朝廷的格局。以达到不让任何势力做大的结果。慈禧固然是靠了咸丰皇帝生了独子才得到了一些权势,但是这个老太太能呼风唤雨几十年,靠的就是这手政治绝活。如果单单比这方面的能耐,陈克自己甘拜下风。

但是这种政治平衡的手腕在旧时代或许能行,在这个工业化的新时代就完全不行了。工业讲的是专业化制度化与精确的管理,任何国家一旦采取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那么政治上就必须有与之向匹配的制度与营运方法。慈禧那套权术,完全与工业化背道而驰。

尽管因为透露了未来三十年的预期与规划,陈克遭到了同志们不待见。不过根据地的营运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了效率。高级干部们可以不待见陈克,不过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工作,不以组织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和解决,那么工作就要立刻出问题。所以对陈克满意或者不满意是个私人问题,在公事上同志们依旧得按照制度来服从陈克的指挥。

就在陶成章、徐锡麟、秋瑾,在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个问题上伤透了脑筋的时候,陈克召开了干部会议。在会议上,他讲述了自己的大胆计划。

根据地的钢铁库存主要是攻克安庆前从汉阳钢铁厂买进的那批钢铁。现在库存已经基本耗尽。而1908年春耕前,要实施土改,那就得有足够的金属农具用以投入准备完成土改的地区里头。根据地新开采的硫铁矿产量不高,一天不过十几吨。而且脱硫处理设备更是不足,硫铁矿的价值之一就是其中含有的硫可以用来生产工业硫酸。把大块的硫铁矿进行高温脱硫,那是根本不可取的。如果想粉碎这些硫铁矿,就需要钢质的粉碎机。根据地有没有设计生产这种粉碎装置的机械能力且不说,就算是设计出来了,也没有钢铁来制造这种装置。

陈克的想法就是要得到汉阳钢铁厂的控制权,至少要得到汉阳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钢铁的销售权。更直白的说,就是要得到汉阳钢铁厂的钢铁。

如果是陈克抢夺汉阳钢铁厂,倒也可以夺取厂区。不过整个铁矿与焦炭运输就成了新的问题。与其这样没完没了的制造新问题,倒不如设法掌握汉阳钢铁厂。这次大败湖北新军,又有袁世凯想赎回被俘的北洋军官的机会。陈克决定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把手插进汉阳钢铁厂里头来。

听了陈克的计划,原本神色严肃的高级干部们一个个神色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放松。几乎所有同志都觉得陈克可能有些疯癫的迹象。但是这个计划延续了陈克的一贯风格,就是说,绝不是现在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早有预谋。而且这种预谋也是建立在之前更多次成功行动基础之上的。

严复这次首先发言,“陈主席,我想问问,你从什么时候就开始计划这个行动。”

老帅哥很清楚,在陈克抖落出他未来三十年疯狂计划之前,就曾经让严复进行外语培训。不用再多问,肯定是针对汉阳钢铁厂的这件事。

陈克坦然答道:“请严先生上次购买钢铁的时候,我大概就有了这个计划。不过那时候很多准备都没有完成,现在机会到了,我自然要把这个计划实现。”

“那这个计划相关的延展计划又是什么?”严复立刻追问道。这是严复最堵心的一件事。被人蒙在鼓里当提线木偶,谁也不肯接受这种安排。

陈克坦然答道:“接下来一方面利用这些钢铁生产农具,一方面利用这些钢铁生产热球机,还要继续开发合肥的硫铁矿。”

“再接下来呢?”严复继续追问。

陈克站起身,指着地图上后世被称为“马鞍山”的这个地方,“等咱们控制了这片地区,这一带有优质铁矿,比大冶铁矿更好。我们利用咱们安徽的煤,和这里的矿,来生产更加优质的铁矿。”

严复没有追问下去,他只是点点头。陈克的回答证明陈克没疯。不仅没疯,陈克的思路十分清晰,意识也完全正常。与那个云天雾地大谈未来几十年发展的“神棍”形象并不相符。

接下来发问的是游缑,“陈主席,为何我们现在不直接夺取这个地区?”

“这里是江苏了,这片地区在南京对岸,我们想打过去,那首先就得解决南京。以南京来翼护这片核心工业区。捅了南京,这就是更大的篓子。我们现在的实力完全不足。”陈克清晰明快的回答了游缑的问题。

若是以前,大家自然会对这个计划兴致勃勃。不过一个人奋斗时候的情绪,与得知自己不过是别人早就安排好的几十年计划中一员的情绪相比,那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未来的蓝图,那还好些。半途志得意满的时候,突然受到这个冲击。失落的心情绝非一时半会儿就能恢复过来。

陈克并没有想到自己那番预期会有这样的负面效果,他本以为同志们就算是不能全面理解,至少也会群情激奋,众志成城。既然这次会议来的都是上次听课的成员,陈克干脆就把话敞开了说:“同志们,我看得出大家很不高兴。我希望大家秉持着咱们人民党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把心里头的话说出来。”

说完之后,陈克扫视了一圈与会的同志。等着大家说话。

宇文拔都用一种无辜的眼光看着陈克,他一点都没有对陈克不满。陈克讲述的东西宇文拔都其实没有听懂多少,海量的信息只是让宇文拔都感到极大的迷惑与困惑。陈克昂扬的情绪让宇文拔都很不习惯而已。与他有共同感受的同志也有几个。他们自然选择了一声不吭。

在这些干部里头第一个出来说话的却是平素并不太爱主动发言的后勤部长秦武安。秦武安是与何足道同时加入人民党组织的。以诚实肯干稳稳坐上了后勤部长的位置。光从情绪上看,秦武安并没有对陈克不满。现在反倒是他第一个站出来说话。这令不少同志感到意外。

“陈主席,我一直很佩服你。我现在依然非常佩服你。”秦武安平静的说道。

听到这个开场白,华雄茂目光立刻变得很不友好起来。这种开头往往意味着强烈的反对,虽然华雄茂心里头对陈克的这次培训同样不高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华雄茂认同有任何人出来挑战陈克的权威与地位。

秦武安根本不管别人,他继续说道:“咱们人民党的确是陈主席你创建的,我也没有能力批评陈主席你提出的三十年计划的细节部分。我唯一不能接受的是,陈主席你不能违背组织原则,把这个三十年计划强行作为党未来工作的指导方向。如果这些内容在党委会上经过讨论,通过了党委决议,那么我绝对会认真执行。不过,把未经讨论的计划作为方向,我不认同这个做法。”

不少同志听完这话,脸色上的不满情绪顷刻就得到了疏解。其实大家不满的原因很多,很多同志甚至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在不满什么。在短短的几天内,大家一气接触了太多的新知识,听到了太多的新看法。这些冲击带来的混乱又与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结合在一起,让同志们陷入了相当大的迷惑中。

不仅是对陈克感到不满的同志,就是强烈支持陈克的同志,也对秦武安这番公允的话表示了极大的赞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陈克脸上。大家看到陈克既没有恼怒,也没有失落。而是露出了一种恍然大悟的神色。

“如果同志们是对这件事感到不满,这是应该的。是我自己考虑不周。我做错了。”陈克坦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那就是说,如果不经党委讨论,陈主席你做的培训内容,并不会成为党的决议么。”秦武安接着问道。

陈克大声答道:“没错。我们党的组织章程里头,绝不承认未经党委讨论的内容成为党的决议。”

秦武安神色依旧平静,“那从组织角度上来说,我就没有任何意见了。当然,从个人角度上来说,我始终支持陈主席,支持党中央。即便是我个人并没有完全听懂陈主席的培训内容,但是我认为培训内容还是很有道理的。我就这么多意见。”

秦武安的表态如同一剂解毒药,把这些天来淤积在同志们心中的负面情绪几乎化解的干干净净。当然,这也是因为大家并没有丝毫要追究陈克责任的想法。每个同志都是想化解掉心中的不快,并非是要把陈克从主席的位置上掀下去。归根结底,同志们对陈克的个人品行都有着极度的相信。如果在秦武安批评陈克之后,陈克为自己的行动解释一番,那反倒会出乎同志们的意料之外吧。

秦武安这种有理有据有节的表态,让很多人刮目相看。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秦武安,而秦武安还是如同往常一样静静的坐在座位上,神色中既没有畏惧,也没有矜持。

陈克心里头真的有些百感交集,喜悦的成份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就陈克本心而言,他致力于党组织建设,是一种理性的本能。但是他的感性里面,却往往忘记了党组织的基本原则。而秦武安这次对党的基本原则的坚持,让陈克生出了一种极大的安全感。以往,陈克总是感觉必须依靠自己来撑起党组织,撑起根据地。即便面对同志,他也得仔细考虑自己到底要说什么才能给与同志们最正面的引导。这种沉重的感觉有时候甚至压得他有种透不过气来。陈克经常要通过疯狂的工作来忘记这种压力,只有不断推进根据地的发展,强化党的能力。陈克才能感觉到安全。

在今天,当同志们第一次用党的组织原则来约束陈克本人的过激行动之后,陈克突然发现,自己的这些同志再也可以不是自己的部下,而是与自己平等的同志。这种感觉并没有让陈克感到挫折,他的感觉竟然是真正安心。

“谢谢同志们。”陈克说道,他还想再说些什么,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于是陈克再次说了一句,“谢谢同志们。”

内部问题解决之后,人民党的党组织很快就恢复到了以往的状态。陈克提出的掌握汉阳钢铁厂的计划总体上得到了认同。剩下就是更加细节的准备工作。

陈克的计划里头,不仅仅是要掌握汉阳钢铁厂,还要在汉阳钢铁厂里面安排人民党的技术人员与工人。通过实际工作来学习钢铁制造业的技术与知识。

恢复了活力的同志开始就这些提出更广泛的疑问。在派遣人员的时候,是否要为以后夺取湖北做出相应的安排?如何保证我方人员的安全问题?湖广总督赵尔巽是一个顽固的满清走狗,他会不会识相?

“这就得看袁世凯到底有多大诚意了。如果袁世凯真心的想赎回被俘的北洋军官,他就得让这次合作有起码的可信程度。而我们不仅仅要有政治的斗争准备,还得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所以,这次土改,我准备派遣一支部队进入大别山区,首先就要夺取英山县的控制权。”陈克指着地图上安庆附近的英山县。

“这个地区我……”陈克差点说出我去过,他终止了一下,才接着说道:“这个地区很穷,却非常有潜力。英山县虽然缺乏适于耕种的土地,但是不缺乏山地。可以在山地上种茶,种桑养蚕。而且英山县温泉多,可以用温泉来煮蚕,缫丝。既然我们要进入武汉,那么就很有必要充分利用武汉租界里头的贸易渠道。”

陈克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跟着“大别山红色之旅”去英山玩过,对那地方的印象有四个,温泉不错,妹子漂亮,还有就是漫山遍野的茶园与桑树园。而人民党收集的情报里头,现在的英山县是个极为贫困的穷地方,除了十几家恶名昭着的地方土豪之外,像样的地主都没有。这对展开工作实在是太有利了。在英山县开辟根据地之后,不仅得到了进攻湖北的稳定桥头堡,还能掩护住安庆的侧翼。而且以陈克的看法,通过建立国营茶厂,大规模种植桑树,建立生丝行业,当地人民百姓在两年里头,就能通过茶叶与丝绸摆脱极度贫困的局面。

听着陈克介绍着计划内容,同志们很快就找回了“围绕在以陈主席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的感觉。其实这些天同志们也在反思和串联,在讨论中大家回顾革命以来的经历。都觉得因为自己身处革命行列当中,所以习惯了革命的进程。其实人民党在陈克主席的带领下,所做到的事情本身都是不寻常的。所以陈克那看似激进的蓝图也未必没有道理。只是同志们没有找到为什么感到不满的原因而已。

秦武安指出了同志们不满的原因,陈克坦然承认错误又化解了大家的不满。经过震荡的人民党中央再次恢复的团结局面。不过同志们并没有发现,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好像也有了些真正的变化。至少,在陈克提出利用武汉租界的贸易渠道时,竟然没有同志对牵扯外国人这件事感到惊讶。大家只是很自然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介入湖北,这是一个很大的计划。与往常相同,陈克费了好大劲阐述了计划内容,党委会接受了这个计划,接着就开始各自分工。不同的部门开始迅速运行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由军委决定派遣哪支部队前往英山。而这支部队到底该隶属哪个军分区,也进入了议事日程。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