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八十五 第二次反围剿(四)

赤色黎明 八十五 第二次反围剿(四)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首战大胜。”胜利的消息传回凤台县的时候,所有留在老根据地的民政干部们立刻陷入了兴奋的情绪里头。北洋军的战斗力无疑是被人民党所忌惮的,作为满清新军中的翘首,北洋军其实就是满清的代表形象。工农革命军屡战屡胜,的确积累起了骁勇善战的名望。不过“外来和尚会念经”也是中国一种传统观点,在这场战斗之前,根据地的民政干部心里头自然没有底。捷报传回根据地,一日内彻底歼灭超过1100名北洋军。干部们都觉得心头的大石被彻底放下了。这种欢喜的气氛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陈克这里。

陈克没有如同前几次战争一样走上前线指挥,而是留在了根据地。他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战争总得要交给这些军事干部们去完成,如果陈克每次都亲自指挥,很不利于军事干部们的成长。而且陈克坐镇根据地,即便前线遇到了麻烦,陈克那时候再上前线,好歹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如果陈克在前线,部队还遭到了挫折,对于根据地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不过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何颖怀孕的事情在根据地干部里头人人皆知,根据地到现在毕竟才两年,即便是干部们也没有钢铁一样的胜利信心。有些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干部竟然在私下偷偷质疑陈克是不是“过于关心自己的老婆”。这种混帐话当然是立刻遭到了其他干部的严厉批评。陈克原本没想到干部里头竟然会有人说出这等流言蜚语,等他知道之后,也着实让心情郁闷了一阵。好在首战大捷,陈克觉得那些胆怯的干部们至少能消停一阵。

何颖怀孕之后,陈克虽然不能做到经常陪伴,不过他只要有可能就会回家吃晚饭。得到胜利消息之后,陈克自然是理直气壮的回家吃晚饭。陈克夫妻都不太爱说话,进门之后陈克二话不说就开始生火,凤台县根据地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蜂窝煤,做饭的难度降低了不少。何颖则是洗菜淘米。警卫员吃饭是比较按时按点的,此时已经吃过饭了。以警卫员的机灵,自然不会太多的介入陈克的私生活,好好守卫住门口就行了。

夫妻做完饭两人刚拿起筷子,警卫员就进来通报,严复与冯煦前来拜访。陈克有些猜不透这两人到底有什么事情,公事在办公点办就行了,私事的话,根据地里头现在真有点古代的作风,“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私事也。”互相之间私下来往的并不太多。秉着待客的礼数,陈克请两人进来。

两人都不是什么一般人物,他们本以为陈克回家的时候饭菜已经做好,倒也大概估摸了时间前来。却然没想到正好赶在陈克吃饭的时候,陈克请两人一起吃点,他们也就没有推辞。何颖拿来了碗筷,四人一言不发的开始吃饭。

严复性子稍微急躁些,吃了几口,他突然问道:“这菜是陈主席你炒的吧?”

若是别人这么问,陈克会认为这人很可能打听了自己的私事。不过严复素来不会干这等打听**的事情,陈克忍不住问道:“严部长怎么吃出来的?”

“炒菜的手法不像是出自女子之手,这片青菜下锅的时候锅太热。”严复边说边把那片被热锅烫出一大片乌黑的菜叶塞进嘴里。

“我就这水平,严部长你将就点吧。”陈克笑道。

冯煦听陈克笑嘻嘻的自承下厨做饭,脸色忍不住变了变。清末这时代,本来男人就不主内,更别说做饭了。冯煦这是第一次到陈克家,除了收拾的干净整齐之外,家具简单,菜色也不过是根据地里头食堂的正常水平。他的筷子忍不住停顿了一下。

“冯兄,快吃。吃完咱们好说事。”严复立刻说道。

众人把饭菜吃了个干净,陈克习以为常的收拾了碗筷,拿去厨房呼呼啦啦洗了个干净。何颖则擦桌子扫地。又给来访的两人倒了白水,等陈克回来之后,何颖端了衣服出去洗。

严复不管冯煦看到这些之后的复杂眼神,他开门见山的说道:“陈主席,我这次来想推荐冯先生出来工作,这种事情若是在办公会议上讨论,那就牵扯太多。我想着不如私下谈比较合适。”

严复说的没错,若是在办公会议上谈的话,这就是对满清旧人的使用问题。人民党的高级干部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件事,一旦二次反围剿结束,极有可能要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肃反行动。且不说别人,光安徽巡抚恩铭的处理上,人民党一旦把控制区扩大到霍山,恩铭曾经在霍山大肆屠杀反洋教的人民的运动,陈克会把恩铭送去霍山明正典刑的。若是等到那时候,冯煦是绝对不可能在得到任用。

“冯先生在《新华字典》的编辑中工作的很出色,实在是劳苦功高。”陈克笑道。他不讨厌冯煦这个人,同样是儒家,冯煦因为有很多实践工作机会,所以工作的成绩比沈曾植强的多。“严部长你自己就有任命权限,如果你按照规章使用公务员,组织部也不能说什么吧?”

“公务员需要政治审查,陈主席你不出面,组织部根本就不敢放冯先生参加考试。”严复回答的很得体。

冯煦没有完全听明白两人对话里头的道道,但是冯煦看得出,陈克的表情轻松了不少。陈克并不反对冯煦这样的人成为国家公务员,他只是不想开领导干部指派公务员的先例。而且陈克很担心冯煦这等曾经身居高位的大儒愿意不愿意参加低级别的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这东西并不简单,作为官僚系统的门槛,公务员考试的作用在于考试“掌握文化水平的程度”,即便是人民党这样的组织,也不可能让一群彻头彻尾的文盲当官僚。

人民党之所以要开编《新华字典》,目的就是要推行文化教育。在这种现代汉语教育的基础上,再进行革命思想教育。最后组建起一批以“事务官”为主体的新政府官僚体系。以冯煦的文化水平而言,通过考试并不难。难得是冯煦必须以最低级的办事员开始爬这个官僚体系的各个台阶。对于普通百姓出身的公务员来说,这是他们大好前途的道路。对当过安徽布政使的冯煦来说,这更像是一种侮辱。

即便是严复做出了保证,陈克还不太敢相信冯煦的心胸居然到了能接受这种从头干起的程度。“冯先生,即便是你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你也只可能获得初级文员的待遇。咱把丑话说头里,这个级别呢,在校的这些十几岁的女学生们毕业之后就能够获得。”

“严部长已经多次向我说过这件事了。”冯煦笑道。

“而且冯先生,我们的官僚体系是事务官体系,当了公务员也不是当了政务官。这些工作都是那些小吏们从事的工作。当然,在根据地里头,从事这种工作不是什么贱役。但是在这个体系里头,提升职位看的是工作的成绩,以及为革命事业的态度。这点对于每一个公务员都是一样的。并不是年纪大,学问高,就能升到更高的地位。冯先生您现在身为我们的顾问,待遇级别比基层公务员并不差。”

听到陈克坦承“待遇比基层公务员并不差”,冯煦与严复都忍不住露出了笑意。人民党的这些干部待遇真的不能算差,在国家的分配体系中,干部们能吃饱,衣食住行比水灾前强出去一大截。只要不想着与普通百姓生活拉开极大的距离,这等生活除了工作辛苦之外,并没有什么过于匮乏的问题存在。但是冯煦曾经有过的生活远比现在的日子要富裕的多。这个比较实在是有些不伦不类。

冯煦正色对陈克说道:“陈主席,老朽当过安徽的官,陈主席在安徽的所作所为我是想都不敢想。不说别的,光这十几万孩子能读新式学堂的事情,普天之下再没有第二个地方能办到。这笔支出不扰民,不加税,若是论为政之道,已经是惊世骇俗。我与严部长讨论过孩子毕业之后的就业事宜,陈主席也有安排。我本来就是个被俘之人,即便是编写了《新华字典》,若是在其他地方也是苟延残喘。在根据地这里,我的名字竟然能列于编撰之首,我若是誓做楚囚,那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这低级公务员足够了。能真正做些事情就可。”

冯煦说的认真,陈克也认真答道:“当人民党的公务员,不是光干活的事情。对于革命的理念也不能不同。冯先生说我让孩子上学,不加税,看似如此。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根据地能生产的粮食物资就这么多,我不解放劳动力不行。妇女们出来工作,谁带孩子?我不办学校不行啊。这不是我要办工业,我得让大家好好生活吧?”

有冯煦这等人加入政府其实不是坏事,但是冯煦若是在政府里头宣传些错误的理念,这就不是陈克能够接受的。清末的开明派或者革命党们对怎么建设一个工业国完全没有概念。即便是他们中间的优秀人物,看到的也都是表层的东西。也不过是什么坚船利炮,或者工厂矿山什么的。对于建设这些东西需要的社会制度以及配套的社会系统完全没有概念。目标错误,方法错误,如果能够有正确的结果那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严复看冯煦很认真的听着年轻的陈克讲着一些基本的社会理念,心里头也很是感慨。当年他觉得陈克能指出不少问题,以及梳理出中国的文化特点,已经是相当的赞赏陈克。见到陈克能够安民建军,便觉得陈克是个人才。但是与陈克共同工作的越多,严复才发现自己这些想法居然是错的。陈克与众不同的原因不是他能干到什么,而是陈克对世界的看法本来就与众不同。说个极端的话,即便是“剥削”,陈克也比别人更懂得怎么剥削。满清的官府与百姓是个“零和关系”,官府多拿了,百姓自然就少拿。陈克是通过多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多生产出的东西,哪怕是陈克拿走了其中的九成,百姓也能多得到一成。更何况陈克拿走的这些不是他自己或者人民党给用掉了,而是继续用于发展生产力。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话喊了几千年,严复是亲眼见到居然根据地这地方给变成了现实。冯煦提出加入根据地公务员体系的请求,严复一点都不意外。

冯煦这么聪明的人,又有过地方行政经验,对陈克说的东西自然也是理解的很清楚。根据地“扭曲供需”的经济政策,理论上一点都不稀奇。中国历史上这么干的人并不少,问题是这么做了之后接下来怎么办,怎么发展,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解决过。一遇到人民的生活问题,任何激进的改变都落得没了下场的结果。在见到陈克之前,冯煦也只能靠历史上的经验来当官,尽量用传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只有在陈克这里,才有一个大政府真正大规模的推进地方人民的发展。

如果从历史上来看,陈克这种人这种做法注定是昙花一现,若是没有参与编辑《新华字典》,冯煦也是不肯趟这趟浑水的。“万古留名一卷书”,更何况是国家文化根基的字典。编完了《新华字典》之后,冯煦已经清楚的想通了一件事,如果他真的想让这本字典上标注的“冯煦”这个名字能够名垂清史,那就只有让陈克夺取天下才行。所以得知了人民党重创北洋军的消息之后,冯煦就催促严复帮他引荐。

听完了陈克简单介绍的一些纲领性问题,冯煦答道:“既然是加入了公务员,我自然不会自作主张。”

陈克此时也没有挑三拣四的选择,冯煦这么说了,陈克转头对严复说道:“政审需要有人担保,严先生你可以替冯先生担保。你先把申请文件与担保文件走一下程序,根据地现在的规定,十四个工作日之内会给你回复。若是通过了,自然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通过,你可以要求仲裁。那时候我就有机会介入此事了。”

听完这话,严复点点头。他对这套官僚体系的流程比较清楚。与人民党内部组织相比,政府部门各方面的制度更加不完善,体系营运也更没有经验。党委可以通过党委会议来讨论问题。但是政府部门则不行,所以根据地高级干部拥有特别参与“仲裁权会议”的权力。本来这些权力是该归“人大”所有,在“人大”还是一个摆设的现在,干部们就兼有了这项权力。如果与会的某位干部能够强行表示承担责任的话,在某些比较低级的行政事物方面是能够通过一些事情的。若是即便有干部愿意承担责任,这些事情依旧没有能够通过,仲裁会议会采用投票方式,简单多数票即可通过。

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次例行的“仲裁会议”召开,陈克无疑拥有最大的影响力。当然,如果在仲裁会议中行使用了这个权力,那就意味着要付出极大的政治代价。即便是人民党的高级干部里头,也没有人愿意轻易这么做。

冯煦他不知道这些内部体制的营运模式。他只知道人民党创建根据地不到两年,陈克的话里头摆明了人民党政府体系竟然能建设到任何事情都能找到负责人的制度,这实在是不能不让冯煦这等外人感到意外。

严复与冯煦走后,陈克松了口气。作为党内最大权力的拥有者,就必须承担起最大的责任。上头的干部背黑锅,很多时候就是这么背的。而背黑锅的事情,与其暗着背,还不如这么公开背。公平、公正、公开,固然是对权力者的极大限制,同时也是对权力者的极大保护。与其让黑材料积攒多了,在关键被一次放出来,还不如通过这种仲裁会议界定。仲裁会议肯定是不完美的,却是能被各方接受的。想到这里,陈克忍不住摇了摇头,这可千万别走上美国议会那种邪路才好。

既然回家了,陈克也愿意静静的想些事情。把冯煦这件事抛在脑后,陈克开始考虑战略问题。北洋军遭到了这样沉重的打击之后,到底有什么反应。这是根据地里头很多人关心的事情,陈克却觉得这件事并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作为一个新兴的政权,陈克面临的问题是“输不起”。他原本没有想到这件事,手里头的实力越强,陈克才越发清楚的看到这个事实。

就因为陈克把如此根据地卷入了革命当中,任何一次失败都会引发无法完全预料的内部动荡。很多新兴的政权其实都是如此,看似一路胜利,一次失败就彻底完蛋。陈克原先只是根据他的历史知识照猫画虎的做了,直到现在他才明白自己是多么幸运。就拿第一次安庆战役来说,陈克理论上是没有能力据守安庆的,所以他就把安庆让岳王会掌握。如果陈克自己没有能够当机立断,而是不自量力的去强占安庆,根据地只怕早就灭亡了。

那时候敌我实力差距之大,同志们也都清楚。所以陈克的观点很轻松的得到了同志们的支持。二次反围剿的胜利之后,陈克就未必能够这么轻松的说服同志们放弃眼前唾手可得的地盘。

而且政治这东西很有趣,有时候扶起几个替死鬼也是必须的。岳王会当了第一个替死鬼,二次反围剿之后,就必须树立起新的替死鬼。满清若是只有人民党一个敌人,那么他就会死磕。若是有了好几个敌人,而且其他敌人貌似更好战胜的话,满清就会先易后难,给人民党留出发展的时间。光复会无疑是这么一个新的替死鬼。陈克对光复会并无恶感,对于这些革命的先行者们陈克有着足够的尊敬,不过该让光复会去死的时候,陈克也没有丝毫的不安。唯一问题就是在人民党党内多大范围内讨论此事。

对于党员的宣传中,自然不可能这么公开把战略问题说出来。实话只能说“一部分”。政治局里头当然得说实话,不过现在看,即便是政治局里头,不合格的革命家也是有的。这才让陈克感觉很是挠头。宇文拔都自然不用说,他完全可以排除在外了。华雄茂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是冬天一样无情,可是面对自家亲人,华雄茂能眼睁睁的在背后这么来一下么?华雄茂若是对亲戚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陈克反而会害怕。但是这恻隐之心会不会让华雄茂做出些“自作聪明”的举动?例如不正面说明,但是旁敲侧击的去帮助。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想到这些,陈克长长的叹了口气。

一杯白水放到了陈克面前,抬起头,陈克看到妻子何颖稍微有些心神不宁的在他旁边坐下。“怎么了?”陈克问道。

“文青,听说这次来的北洋里头有个叫做孙永胜的?”何颖的话很含蓄。

“的确有这个人。”陈克答道。

“这个人……”何颖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选择着词汇,何颖慢吞吞的说道:“咱们肯定能赢吧。”

“北洋军死定了。”陈克斩钉截铁的回答着妻子的问话。

“那就好。”何颖终于还是什么都没说。

陈克也想装作没听见这话,不过说话的毕竟是自己的夫人,在这个世上,何颖是陈克最亲的人。陈克虽然不想听自己的夫人咒骂孙永胜,不过若是何颖真的大骂孙永胜,陈克也会真心感觉高兴的。可何颖最终一言不发,陈克总是忍不住怀疑何颖会担心孙永胜若是战死了,何颖会不好见她姑姑何倩。而陈克知道,这种想法简直是一定的。

在这么一个时代里头,国家并不是人民所能依靠的对象。在陈克的时代,不管你怎么痛骂国家,国家体制好歹提供了足够的社会服务。而且新中国创造的伟业虽然没有让人民一分不少的享用了,大头也是最大程度的让人民享用了。最重要的是,从政治正确性的角度,人民应该享受自己劳动创造出的全部成果,这个观点被确立起来了。到陈克穿越的时候,至少没人敢把这个理论彻底推翻。

在1907年这个时代,根本就没这么一说。胜者为王,赢者通吃。其实某种意义上,人民党也在实践这个时代的理念。根据地里头上百的围子,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人民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在人民党的带领下把所有围子全部攻破。那些不可一世的围子主人以及家人,只要没有被当场打死的,都被关了起来。这些几千人的命运就是等二次围剿之后,然后被统统处决。

他们死的时候甚至不是“旧时代的殉道者”,人民内务委员会早就在搜集各种他们欺压百姓鱼肉乡里的罪证,加上其他一些被关注的人,这一场大肃反中少说也得死上万人。他们死的时候将是罪人,处决他们的权力者不是陈克,是人民要求处决他们。陈克在他的时代还没认识一万人,现在他制定一个策略,就决定了上万性命。如果加上段祺瑞王士珍可以预测的覆灭,仅仅在1907年一年,陈克不用亲自动手就能杀掉最少四万人。在全国范围内因为陈克而死的人,估摸着会超过十万。

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亲朋好友,每一个人都联系着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社会关系。人民党的党员们与这些人也不会全无瓜葛。历史上,党长征到达陕西前,有一个管肃反的官员空降到了陕北根据地,只有肃反干部的身份,他就能把刘志丹等人给关起来。陕北红军再不理解,也没有丝毫的哗变。这就是党的纪律。就是靠这钢铁一样的纪律,才完成了党空前的伟业。

陈克年轻的时候倒也认为当年江西苏区的肃反过于残暴,想在想来,若是没有肃反,纪律如何建立起来。从这个角度上,肃反杀人杀的可未必是“坏人”,杀得是那些党内不能遵守纪律,不能把党的指挥无条件坚持下来的人。“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谁没有自己的打算?谁没有自己的亲朋好友?

想来想去,陈克突然觉得自己的杀气也未免太盛了。党组织问题居然想到了屠刀,这思维跳跃未免太大。不过这也是个很麻烦的逻辑问题,有了经历过肃反和长征的几万意志坚定的老红军,以后的肃反整风就可以不杀。

发现自己最终被主管臆想搅乱了思绪,陈克把这些事情统统给驱逐出脑海。这等事真的遇到了再说,当前的问题就是赶紧想办法让光复会能够主动跳出来。华雄茂到底能不能做到党员们本就应该遵守的原则,这对华雄茂也是一个考验。如果华雄茂没能坚持住,那就只能先教育。若是华雄茂教育不过来,那就只能把他免职。这种事情只能走一步说一步。

想通了这点,陈克觉得自己妻子何颖的那些小想法根本就算什么事情。一个小小的孙永胜,若是战场上被打死,那就是他命该如此。如果没有被打死,而是被俘了,那就按照俘虏处理即可。陈克能做的只有这些。

孙永胜的日子并不好过。被机枪阵地干掉了七成以上的骑兵部队,孙永胜总算是逃了条性命。若不是自己也打了败仗,段祺瑞差点就把孙永胜给当场杀了。北洋军不能连夜赶路,只好就地扎营。恐怖的夜晚就降临到了段祺瑞头上。

工农革命军把“敌驻我扰”发挥到了极限。冷枪冷炮活动中,人民党甚至使用了专用的骚扰火箭炮。火箭炮主要是一个设计理念问题。这玩意若是想做到战场用的精确,以根据地的实力自然是千难万难。不过若是只想让火箭炮在敌人好大一片宿营地范围内爆炸,那就容易得多。甚至爆破部的杀伤力都不用太足,关键是要够响。

拖着长长尾焰的东西越过几里地的距离飞进了宿营区,接着咣的一声爆炸开来。这就是好多好多的火药。人民党也没有这么多的火药让如此糟蹋。所以段祺瑞的部队整晚上只挨了五炮。结果北洋军就通宵未眠。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骑兵们开始胆战心惊的搜索大路,却发现自己的交通线根本没有遭到截断,大路上通畅无阻。段祺瑞总不能让北洋军大白天睡觉,然后晚上再被骚扰。他只能一面命人去联络王士珍,一面命令部队继续进军,好歹进入怀远县城。有着城墙依托,骚扰的敌人总是不容易得手的。

北洋大部队在一片私下的埋怨中开始进发,等他们好不容易到了怀远县,却发现怀远县城变成了一座真正的空城。这是托了孙永胜的福。昨天杀进怀远县之后,孙永胜就按照传统在县城里头“清查乱党,拷问奸人。”能留在县城里头哪里还有什么奸人,那都是支持满清的人。经过孙永胜的这番行动,这些人对官军也彻底绝望。加上人民党干掉了六百北洋骑兵,又把一些明显是抢来的财物还给了县里头的居民。在人民党的劝说下,所有县里头的人都审时度势,做出了集体出逃的决定。所以不少屋子里头灶坑还是热乎乎的,居民却一个都见不到。

占领了这么一座空城,段祺瑞觉得极为郁闷。可空城好歹有足够的房子可住,于是北洋军砸开了所有的房门,找到地方就住。两天一夜没有睡觉,北洋军真的累坏了。

人民党并不在乎北洋军之间的联系,王士珍很顺畅的得到了段祺瑞的通告。以一个资深北洋军人,王士珍明白段祺瑞遇到了极大的麻烦。王士珍的选择并不多,要么他等段祺瑞撤回宿州,然后一同返回徐州。这种做法等于宣告了他们两人军事生涯的终结。要么按兵不动,眼看着段祺瑞覆灭。王士珍也做不到这样的事情。剩下的选择就是王士珍亲自统兵南下,与段祺瑞合兵一处,然后以优势兵力直插凤台县。心里头有千种的不满,王士珍还是出兵了。

人民党的没有骚扰王士珍,加上王士珍出色的参谋能力,他押运着粮草抵达怀远县花去的时间抵达比段祺瑞行军时间短了两天。等王士珍进了怀远县城,立刻被见到的一切吓了一跳。北洋军士气低落,伤兵的数量大大超出了王士珍的想象。

段祺瑞没敢对王士珍说实话,他并没有坐等王士珍支援。进入怀远县城的第二天,段祺瑞就放出了自己的哨探。这些哨探直接就撞上了人民党的侦察营。走大路的哨探们陷入了埋伏后,好歹还能找到尸体。走小路的更是从来有去无回,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其间段祺瑞也曾经以百人为单位发动过数次搜索,怀远县城里头没人了,好歹乡下应该有人吧。搜索队一旦消失在城头的视野之外,过了好久,就有几个满身是血的伤兵互相搀扶着回来。其他人已经全部给干掉了。一问战斗经过,那些被吓破了胆的伤兵们都是说,黑压压的敌人突然就围攻过来,大家浴血奋战打退了敌军,这才跑回来的。这鬼话骗不了段祺瑞,如果真的如此,为何这些人都是两手空空。他们的枪去了哪里?

段祺瑞曾经派过一个标的部队设伏,想诳出人民党的乱匪,乱匪根本不上当。这一个标的部队白天根本就见不到人,到了晚上,乱匪突然猛烈袭击昏昏欲睡的北洋军。北洋军奋力反击之下,却冲进了乱党预设的地雷阵。被火药喷射到半空的跳雷无情的爆炸开来,呈圆形大范围杀伤着北洋军。乱匪们则踪影皆无。损失了将近二百人,这个标灰溜溜的回了怀远县城。从此,第三镇再也不敢以标为单位进行出击。不敢以标为单位出击,又不能全军出击,段祺瑞困守一座空城,竟然有山穷水尽的样子。

工农革命军这次根本就没有掐断北洋军的通讯线,这算是一种心理战。如果真的把通讯掐断,反倒会让北洋军下定作战决心。若是通讯线能够畅通,北洋军也不容易狗急跳墙。居住在城市里头会极大的消耗部队的作战意志。城墙给人的安全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东西。人民党现在还需要用城墙来消磨一下北洋军的心理。

“陈主席,我觉得我们可以和北洋正面作战了。”军委会议上,二团政委熊明杨说道。

陈克是和王士珍进入怀远县城的同一天赶到前线的。他带来了两个消息,第一就是章瑜奇袭芜湖得手,江南新军已经急急忙忙渡过长江返回江南。章瑜也没有恋战,只是搬了官府的银两就撤出了芜湖。现在已经安全撤到了铜陵。第二个消息则是一团已经开始北上,直奔徐州而去。如果不出问题的话,兵力空虚的徐州根本抵抗不住一团的攻击。

在这两个消息刺激下,前线部队的求战意识也被点燃了。先是熊明杨,接着蒲观水等人也表示三个团的进攻之下,怀远县城里头的北洋军绝对不堪一击。

“同志们,不是不能这么打。这么打我们吃亏啊。”陈克笑道。

众人跟着笑了起来。由于兵力处于优势,武器也没有差距,人民党的游击战伤亡很小。打死打伤了段祺瑞部队的六七百人,工农革命军的伤亡只有不到五十人。伤亡者多数都是被流弹打伤的。若是正面作战,伤亡人数就会大幅度提高。

“但是咱们部队在野地里住宿,大家的体力消耗挺大的。”华雄茂倒是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看法。人民党的野战优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每一天部队都在野营,而且随时要绷紧注意力准备作战。尽管卫生情况非常注意,没有爆发什么大规模的疾病,但是体力的消耗是极为明显的。

“现在还好,若是下起雨来,咱们根本在野地里头住不了。”蒲观水跟着说道。这几天天上的云彩渐渐厚了,突然下起雨来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想象。秋雨连绵,下起雨来之后就不知道多久才能停歇。

“这个倒不是太让人担心吧。反正我是怀疑,这几天咱们就有仗打了。”陈克接着鼓励大家。

“难道是围绕柴火的问题么?”蒲观水问。前线部队也没有闲着,大家也不断的讨论有可能爆发战斗的地方。北洋军曾经数次派出小部队准备砍柴,都被工农革命军给干掉了。大家一直在考虑是不是重点在树林方向设伏。劝说百姓离开怀远县的时候,部队专门检查过城里头柴草的数量。这个数量不足以支撑太久。

“同志们准备的很充足么。”陈克非常满意。其实打仗绝不是简单的刀对刀枪对枪,马能吃生的,人不是逼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总是要吃熟食。这点对人民党与北洋军没什么分别。人民党在野地里头反倒容易获得燃料。北洋军在城里头就为难的多。更别说现在天凉了,对于柴火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的。

仿佛是要印证革命军的想法,当天晚上,北洋军又有大部队偷偷出城,准备进入树林地带。遭到早就设伏的工农革命军的袭击,但是北洋军这次竟然没有退走,而是顽强的与工农革命军展开了夜战。设伏的工农革命军人数不多,激烈交火之后不得不最后撤退下来。部队一下子就出现了超过三十人的伤亡。陈克二话不说,直接命令骚扰火箭炮出动,三发火箭弹飞进了怀远县城之后,北洋军终于没有继续大规模出击。

晚上虽然闹了一宿,白天的时候,大批北洋军砍柴部队就出动了。到了此时,工农革命军知道北洋现在却柴草,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一场残酷的阵地战就在林中展开。

“老哥判断的果然没错。”段祺瑞终于能和人民党正面大规模交锋。他此时甚至有些能称为兴奋的感觉。

王士珍心里头苦笑,从段祺瑞提供的情报里头,王士珍大概明白人民党的作战。不过人民党能把骚扰的战术贯彻到这个程度,王士珍也有些意外。人民党的做法也未免太狠了。本来城里头的柴草就已经用尽,现在王士珍的六千多人赶到之后,根本就没有柴火可用。王士珍其实只是出于习惯,大概猜测了一下,没想到居然能猜中。

“老弟,既然如此,咱们就和这帮乱匪好好较量一番吧。”王士珍说道。

战争的残酷程度远超段祺瑞与王士珍想象之外,工农革命军迎战的是第四团。这是104师里头最年轻的部队,也是装备最一般的部队。如果不是段祺瑞前后损失了一千多人,四团甚至连人手一支步枪都办不到。即便是如此,北洋军依旧占不到丝毫上风。

直接顶在最前头的是一营。昨天的夜战中,工农革命军虽然遇到了人数少的问题,而且本来军事计划里头也是要求“形势不好,立刻就跑。”可这也是这么久以来工农革命军第一次被打跑的战斗。营长陈冠生根本没想到这个“殊荣”居然落到了自己营的头上。白天的战斗他坚决要求打头阵。

树林里头其实不好挖工事,陈冠生亲自拎着铁锨上阵,督促部队挖掘工事。陈克怕一营打红了眼,他专门要求部队强调作战纪律。敌人不靠近到一定程度绝对不能开火。北洋军继承了淮军的很多作战方法,那就是会放排枪,还能波次射击。即便是在排队枪毙的战斗里头也未必真的能落下风。人民党没有这么多子弹可以消耗。所以格外强调“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想达成这个效果,那就得把敌人放近了打。所以阵地就在树林里头,树林中不好组织队形。不利于北洋军发挥优势。

于是北洋先是对树林中倾泻一番子弹之后,就开始进攻了。工农革命军采用的是步兵班排战术。陈克手下部队的装备并不比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那支部队差多少。部队没有机枪,但是手榴弹倒是充足。北洋军杀进了树林之后,在近距离上遭到了猛烈打击。登时就人仰马翻,倒下了一片。

令工农革命军惊讶的是,即便是如此,依旧有北洋军敢冒着弹雨,直起身子开始冲锋。这等“以勇气胜”的态度令工农革命军的战士被唬住了。“扔手雷”班排长们一面大声呼喊,一面率先做了表率。轰隆隆的一阵爆炸之后,那些“英勇”的北洋军倒下了。接下来,后面的北洋军再也没了方才的勇气,他们转过身,竟然就这么逃跑了。树林公正的向双方提供了遮蔽,林中的工农革命军追击的子弹被树林拦截下好大一部分。北洋军得以逃窜。

差点被北洋突进阵地的工农革命军开始按照军校里头讲的东西重新制定具体战术。班长们对战士说道:“看到没有,如果北洋军冲到了那颗松树那里,就开始扔手雷。”

“你们省着点用,手雷供应可没那么多。”排长们一面命人收集敌人的枪支,一面在巡视阵地的时候对班长说道。

“排长,赶紧挖战壕和防炮洞,小心敌人炮击。”连长派来的通讯员对排长交代。

“二连中央给我后撤十米,这样能更有效的组织火力。兼顾性强些。”营长陈冠生亲自跑上前线,看了敌人死尸与伤兵的分部之后命令道。

“你们这群废物。”段祺瑞指着负责第一波进攻的指挥官破口大骂。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