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耽美同人 > 赤色黎明 > 连锁反应(二十二)

赤色黎明 连锁反应(二十二)

作者:绯红之月 分类: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26 来源:88小说

严复几乎是自讨苦吃的询问了一番财政政策,从陈克办公室出来后他的头还是昏昏的。由于短时间内还没有能从陈克构架的财政世界中恢复过来,严复他觉得这个世界好像不一样了,周围每个人脑袋上都仿佛贴了不同数量的人民币。在这样的扭曲世界中,严复觉得需要到一个能够舒缓这等压力的环境里头去。

人民党的师范学校现在基本都是女生,之所以说“基本”,因为沈曾植和冯煦已经从军营里头搬进了师范学校。两个老头子年纪都不小了,而且品行素来方正。严复替两人做了担保之后,陈克亲自批了条。两位江南才子就搬进了师范学校。冯煦现任文史馆馆长兼《新华字典》编辑组组长。

沈曾植虽然不愿意当“伪官”,不过看在严复的面子上,沈曾植暂时出任了“人民图书馆”馆长。人民党攻克了几座城市之后,对于钱财取用的不是太多,却把当地衙门的档案全部给搬走了。陈克觉得将来战火纷飞,指望那些未来的军阀们保护档案是完全不现实的。所以人民党就把这些档案都给运走保管起来。沈曾植管理的“人民图书馆”里头,堆积的大多数都是各地的档案。档案馆直接建在师范学校的校园里头。不过陈克说过,再过一段时间,档案馆会搬迁到寿州城里头去。沈曾植虽然将信将疑的,不过他也就暂时安分了。

一进屋门,就见到冯煦和沈曾植被一堆《康熙字典》包围在中间,正讨论文字以及释义的问题。

“几道兄来了。”两位才子看见严复,连忙给他腾出了位置。严复坐下之后,看着一摞摞的书籍,以及两人面前厚厚的手稿,心情不由得就轻松起来。

“拼音和部首查询编辑的如何了?”严复问。

“这陈克明显是看不起南方人么。”沈曾植对此相当的不满,“这新的拼音读法与南方发音极不相同,更不用说与古音相同了。”

冯煦倒是比较支持陈克,他说道:“沈兄,陈克写的那篇中国发音演变史,我倒觉得说的不错”

沈曾植根本就不接受这些解释,他怒气冲冲的说道:“那陈克才多大点年纪,在那里胡编乱造一番就当做是自己的道理。他口口声声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陈克自己调查了么?他这就是乱弹琴。”用陈克的话批判了陈克一番之后,沈曾植在末了还加上了一句,“陈克这小子居然还敢写书嘲笑我们。”

看沈曾植怒气冲冲的模样,严复和冯煦对看了一眼,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陈克为了配合《新华字典》的编辑工作,还写了一篇名叫《小篆战争》的戏谑小文。这篇抄袭自二十一世纪“马亲王”的文章,对历史事件的剪裁构思相当巧妙,引用的典故那是相当之多,内容也颇为辛辣。严复和冯煦都有着深厚的古文与历史基础,他们读的时候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冯煦边笑边说,“这陈文青未免太不厚道。”而沈曾植看了之后不仅没笑,反倒是勃然大怒了。

严复和冯煦都知道沈曾植的想法,陈克这篇文章很不客气,在提及文字推广过程中,陈克借用李斯的想法提及了推广步骤,“一、拿出一个简化字的方案。二、推广到天下三十六郡。三、干掉所有的反对者。”这种傲慢的说明已经足够表明陈克的态度。而且陈克居然还把“焚书坑儒”映射成儒家反抗新文化导致的自取欺辱,儒家简直就是过街老鼠,遭到了各方的一致反对。这种对文人阶层,特别是针对儒家**裸的蔑视以及威胁态度,才是沈曾植不满的真正原因。

“陈主席今天已经决定把《新华字典》的初稿文字校订一下,如果没有什么错别字,就准备刊印。”严复突然想起了这个茬。

“这么快?”冯煦有些意外。

“字典只是工具书,只要没错就行。不全的部分以后大规模修订。字典不是给读书人看的,是给老百姓用的。”严复说道。说完之后他突然感觉自己的发言不太对,这很明显是陈克惯有的态度。完全以实用化普及化为核心的想法,与文人们几乎贯彻到骨髓里头的那种“为万世计”完全背道而驰。

沈曾植立刻表示了反对,他的理由归根结底就是三个字“不严谨”。严复看了看冯煦,《新华字典》编辑组组长冯煦偷偷向严复点点头。严复找了个借口就出了办公室。沈曾植的话不是没道理,关键是不实用。

看了《小篆战争》这篇嘲讽文之后,沈曾植的“文人风骨”被彻底激发出来了,他不仅没有辞去《新华字典》编辑小组副组长的职务,反倒加倍的较起真来。《新华字典》不仅仅是文字,还有针对“白话文”中相应词的释义,沈曾植对这些词义的注释力求严谨,绝不能产生“误解”。

但是就如《小篆战争》中所说的,“如果交给学者们的话,他们会首先查阅大量的古籍经典,然后逐一进行考释与辩析、交叉引用,发表一系列论文,音、形、义一个都不能疏漏,每一个字既要符合仓颉的原始用意,又要兼顾三代的传统。笔画增削,无不有据,文化是需要传承的,这一点可马虎不得。乐观估计,整个工程大概会在秦八世或者秦九世的时候完成。”

陈克要的是马上就在大规模义务教育中普及,必须在根据地大规模用麦秸生产纸张前定稿。沈曾植的态度固然有可取之处,但是做事的办法明显就是扯淡了。如果不是沈曾植这么一通折腾,其实第一稿半个月钱就基本确定了。严复与冯煦都不想让沈曾植受罪,如果陈克知道了沈曾植的表现,他当然不会如同《小篆战争》里所说的那样,把沈曾植噼噼啪啪的烧掉,但是绝对会把沈曾植撵出编辑小组的。严复和冯煦都觉得沈曾植这种人才,若是不能在《新华字典》这个项目里头出把力,对于字典编辑工作和沈曾植本人来说,都是很可惜的。

出了字典编辑办公室,严复又转到了学校后头。教学楼后头就是学校开辟的花生地,此时之间女学生们正在地里头干活,花生苗绿油油的长势不错。见到严复经过,学生们一个个直起腰行注目礼。严复如果是往常,点点头就过去了。今天却不想这么做,他停下脚步问道:“地里怎么样。”

叫做黄玉玥的女学生谨慎的答道:“花生长势不错,以后可以少些人管理了。”

不知为何,这句话让严复心情大好,他忍不住追问了一句,“人手可以减少多少。”

黄玉玥谨慎的答道:“我们问过教种地的老先生,他说只用以前一半的人就够了。”

这个女学生们说的“老先生”是根据地专门请来教种花生的老庄家把式,既然他这么说,想来是没错了。“很好,”严复确定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终于有件事上了轨道,他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财政也好,字典工作也好,教育工作也好,无数的事情都需要去干。听了陈克介绍的复杂财政系统之后,严复心情就变的糟糕起来。但是看着年轻人勤恳谨慎的态度,严复觉得这些烦恼突然间减轻了不少。不管有多少理论,有多少憧憬和展望,如果不能从基础干起,那什么都不会改变。

“就这么好好干下去吧。”严复交代了一句。然后大踏步的向着自己的办公室方向去了。

严复只是听了复杂的财政系统后,心情就能变得极糟。而主持创造这个财政系统的陈克心情却毫不波动。或者说,陈克先的心如同铁石一般不为所动。严复出去之后,陈克立刻叫来了陪同岳王会的同志。人民内务委员会的同志开始汇报对岳王会的观察。

人民党的所有力量都用在进入各地的农村,在合肥地区同样是如此。对于合肥农村地区的小毛贼们,人民党地方上的部队绝对能够轻易的消灭。对于政府或者政党势力,合肥城必然是他们的首选目标。在陈克看来,现阶段没有任何必要死守合肥城。合肥城其实就是一个诱饵,就是一个舞台,让各方势力充分跳出来表演。等人民党控制了农村之后,暗地里的敌人都在舞台上尽情展现了身姿,那时候收拾这群人就容易的多。

所以陈克并不在乎合肥城是否会丢掉,他在意的是合肥城里头三百同志的安全。岳王会好歹有一千多部队,如果他们想夺取合肥城,人民党肯定会受到很大的人力损失。所以必须判断岳王会的想法,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

在汇报中,陈独秀他们的表现倒是中规中矩,对人民党并没有特别激烈的态度。这反倒不太好判断了,想了想之后,陈克问道:“周治中同志,你愿意不愿意去合肥当我们与岳王会的联络员。”

“啊?”周治中对陈克的命令有些不解。

“说白了就是监视岳王会的动向。他们这批人在城里头呆惯了,若是让他们远离城市,他们绝对受不了。与其让岳王会的人心生不满,不如在合肥城外给他们划块地。这就需要一名联络员。最好的情况是岳王会基层逐渐接受了人民革命的纲领,成为我们的同志。我对高层一般没有这么乐观。周治中同志,你正好和岳王会的高层打过交道,这个工作你觉得能接受么?”

周治中心中一阵激动,人民内务委员会不仅仅是一个主持内部纪律以及镇压反革命的部门,对外的谍报与渗透工作也是这个部门的职责之一。渗透岳王会这项工作居然交给自己来做,周治中是又兴奋又紧张。他的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了,“陈主席,我一定会把工作做好。”

确定了合肥方面的工作,陈克把林深河叫来,“林深河同志,六安县的准备工作做好了么?”

林深河递上来一个名册,“这是我们联络过的当地会党,他们口头上支持我们进入六安县。但是,陈主席,我们现在有足够的兵力进入大别山区么?”

人民党的中央会议上陈克提出未来一年的发展大别山根据地的计划。面对这个计划,中央的同志们并没有热情的支持。大别山区面积广大,但是生活条件恶劣,当地人民十分穷困。和现有的根据地一比,大别山地区可以说是“投资大,见效慢”的典型。

陈克自然不能用后世着名的“大别山根据地”来说服同志们,所以没有人反对陈克的计划,也没有人主动要求承担这方面的工作。陈克知道这也没办法,在根据地猛烈扩大的现在,人民党干部匮乏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而且人民党资格最老的干部,实际工作时间也不过一年,现在到处都是缺人。放着富裕的地区不去建设,而把宝贵的人力资源投放在穷乡僻壤,这怎么都说不过去。

不仅仅是党中央的同志们不支持,连一贯紧跟陈克的林深河都表示了质疑。

陈克慨然说道:“人不够,那就少派人。部队不够,那就发动会党。总的来说,大别山区虽然贫困,却有自己的好处。哪里经济落后,各种社会矛盾就加倍的激烈。人民就加倍的希望获得解放。”

对于革命史,陈克研究的不很多。大别山的鄂豫皖根据地之所以能够让陈克如此在意,原因之一是他的祖上就有人牺牲在大别山区。而且大别山区的银行金融工作搞的十分出色。当年大别山根据地人口三百多万,就组建了四万多人的部队。很多县都是红色县,将军县。这种被历史证明过的革命区,陈克绝不愿意放过。历史上鄂豫皖根据地可是有四万五千人的部队啊,陈克绝对可以把其中两万人的部队调到现在淮北来作战。有了这样规模的部队,整个淮北根据地的军事力量必然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哪怕是为了这两万红军,陈克都认为必须要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但是这话却不能在现在说,如果说了的话,去大别山工作的同志们很容易会把目标变成了募兵,而不是去开展革命工作。所以陈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同志们的工作表现上了。

林深河虽然不知道陈克为何如此注重大别山根据地的建设,但是他一贯是紧跟陈克的指挥。他看自己的劝告没有被陈克接受,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所有想法都放在最大限度把工作干好的立场上。“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些会党们比较不可靠。他们很多都与大别山地区的土匪有联系。”

大别山地区的土匪是很有名的,由于水灾爆发,土匪们暂时不再安徽一带的灾区活动了。根据情报,他们现在很大一部分跑去了河南与湖北地区流窜。不过要不了多久,这帮人就会重新出现在安徽根据地周围。林深河想到这里,又觉得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并不是什么坏选择。有了在山区的根据地,就能有效的对付土匪。山区的百姓与平原地区的百姓素来不合。平原地区认为山区的人穷困野蛮。山区的百姓认为平原地区的百姓们唯利是图。土匪们抢了东西之后,往山区一跑,把抢到的东西给百姓们一分,往往能够得到山区百姓的支持。官军们经常剿匪,却总是没有什么成效。现在根据地越来越富裕,如果被土匪们大肆抢掠,其损失也会大得多。

陈克听着汇报,也觉得有些挠头了。他一直生活在平原上,对于山区仅仅是偶尔走马观花的看过,对于具体情况根本不了解。网络上对于山区的讨论也极少,他连可以借鉴的东西都没有。到了此时,陈克只好勉强说道:“不管怎么样,山区的土豪恶霸数量其实比平原地区还多。倒是这个部队问题,我们必须得有一支靠得住的部队前往那里才行。”

看陈克极为罕见的说了些套话,林深河试探着问道:“陈主席,你为何不让岳王会的人去大别山区呢?”

“嗯?”这个建议让陈克觉得精神一振。虽然想法有些稍微荒诞了些,但是如果岳王会的一千多人能够进入大别山地区的话,这倒真的是个非常好的事情。

“陈主席,岳王会的人现在最想要的是地盘。如果放他们在合肥,我敢说,他们迟早要弄出事情来。与其这样,我们不如告诉岳王会,我们帮着他们去打大别山区。地盘么大家共同经营。岳王会定然会有人反对,有人支持。那么无论如何,这些人都会分开。这样只要有一部分人跟着我们去了大别山,岳王会对咱们的威胁就少了很多。而且咱们只要能够善加利用,其中一部分人就会选择加入咱们的队伍。这样的方法比较轻松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