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天汉之国 > 第685章 人往高处走

天汉之国 第685章 人往高处走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5:21:14 来源:88小说

折彦质走出船舱,看着江水浩汤,水鸟飞翔,心中不由为之一荡。这宽阔的大江,走在上面才知道其壮丽。

艄公坐在船尾悠闲地看着江上的白帆,手指打着拍子,嘴里低声哼着小曲。

走上前,折彦质道:“还不知艄公姓名。”

艄公急忙起身,向折彦质拱手。道:“小的姓洪名易,鄂州人氏,自小在这江上营生。”

“原来如此。我看这船今日走得不慢,不知什么时候到黄州?”

艄公道:“今日顺风顺水,着实走得快一些。不过阳罗镇后有一段逆风,就没有这么好走了。今天中午,到阳罗镇用些茶饭,不用天黑就到团风镇了。那里江中有沙洲,可以避风。在那里睡一夜,明天上午就到黄州。”

折彦质道:“夜里不能行船吗?为何要在团风镇住一夜?”

艄公道:“官人,现在是什么时节?这大江上,你白天看着一片安详,晚上就有强人出没。若不是急着赶路,夜里还是不要行船。再者如果不在团风镇歇宿,到黄州就是夜里,诸多不方便。”

折彦质道:“我有这么多人,怕什么强人来劫!黄州现在不是什么重要所在,过去就好。等到了江州,我再去找艄公,你就可以回返了。”

艄公只好道:“官人如此说,我们就不在团风镇过夜里。在那里用些茶饭,连夜顺流而下。明天早上,就可以到大冶境内了。这些年大冶一带不太平,我们带些干粮,直去江州。”

折彦质点头:“好!这一带江面乱纷纷,过了江州,才算真正太平。”

说完,折彦质转过身,看着江面上不时飘过的一片白帆。

往常时节,这一带的长江水面最是繁忙。官船私船,如长龙船排列在水面上。这几年天下动荡,特别是最近的鄂州一带,你方唱罢我登场,出现了几股大的势力。时局不稳,不是有背景的船,谁敢在江上跑?特别是向北过黄州不远就是伪齐势力,方便逃跑。直到王宵猎占领了颖州,堵住了光州北去的路才好一点。

今年初,张俊带领岳飞赶跑孔彦舟,局势才慢慢稳定下来。只是要想回到过去的好时光,不知道还要多久。

转过身来,见艄公样子悠闲。折彦质道:“看艄公样子,在江面上行船倒不害怕。”

艄公道:“官人许多军队,又有这么多船同行,怕个什么!年初张太尉来,赶跑了孔太尉,江面上的许多强人就不再做这生意了。我们这些小船家,才慢慢又开始行船。”

折彦质道:“前些年不行船的时候,你们以什么为生?”

艄公叹了口气:“我在江面上跑了一辈子船,做其他营生可不行。前几年实在不行,在江边打了几个月鱼。这附近的鱼确实多,但卖不出去。稍小一些的鱼,很多时候白送都没有人要。没有办法,只能耕几亩荒田,好歹产些粮食养活家口。我大儿子前几年娶妻,生了一个孙儿,活活饿死了。唉,张太尉来了,能行船,日子才好起来。”

折彦质叹了口气:“国家有难,难免生灵涂炭。现在把盗匪赶跑了,长江上又能够行船了,日子会好起来的。”

艄公道:“我是眼光太浅,不敢走远了,只能在鄂州死熬。以前一起行船的金三郎,他运气好,帮着个客人运货物到襄阳,就在那里住下。没多久,就把妻小接了过去,日子过得不知多好!我们多年的交情,上个月,我家二郎便就到襄阳投靠他。二郎自小识得几个字,听说可以进工场,一个月好几贯钱呢!”

说到这里,艄公啧啧连声,脸上全是笑容。

在这个年月,好几贯铜钱不是小数目。特别是襄阳物价平稳,每月几贯钱到手,算是过上好日子了。

看着艄公脸上的笑容,折彦质不由感慨万分。这几年,王宵猎治下的襄阳社会安定,发展也快,大量周边人口向那里聚集。与王宵猎刚到襄阳的时候相比,人口增长了近一半。周边数百里,一说起自己有亲人投到襄阳去,周围的人无不羡慕。再看看其他地方,都是百业凋弊,折彦质不能不感慨。

有了人口,也就有了经济产出,社会很快繁荣起来。特别是王宵猎治下管理严谨,到了襄阳,要么就进工场里做工人,一个月两三贯钱。要么就被招进营田务,去开垦摞荒的土地。只要是青壮年,在襄阳就不会挨饿。像艄公这样的人家,有几个孩子,只要年龄合适,总是想方设法送几个孩子到襄阳去。

折彦质道:“我从襄阳来,那里的情况知道一点。听说那里有许多家工场,只要进去,一个月最少有两贯足钱。都是发的襄阳会子足钱,能养家糊口了。若是识字,能干一点,许多人能拿五六贯钱。”

艄公道:“是啊,我们这附近的州县,哪个不说襄阳好,好似天堂一样。前天我才得到二郎写来的信,说那里也缺行船的人。若是我遇到跑襄阳的人,千万不要放过。带着全家过去,不再在鄂州受苦。”

折彦质看看江面,道:“张太尉赶跑了孔彦舟等强人,这里也会好起来。”

艄公道:“哪里能跟襄阳比?二郎信里说,像我这样行船的人,若是自己的船,从襄阳到南阳,一个月可以赚十贯钱以上!官人,十贯钱哪,哪里敢想!”

折彦质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自己是从王宵猎治下来的,自然知道那里的情况。现在的襄阳,做同样的工作,收入最少是周边的两倍。再加上襄阳物价稳定,物资充足,在别的地方衣食不给,到了襄阳就立即成了小康人家。这个诱惑,很少有百姓能不心动。

最近几年,荆湖北路和淮南西路都有大量百姓逃往襄阳周围几州。一传十,十传百,几乎人人皆知。特别是前几年逃难南下的人群,只要有盘缠,大多都又回去了。

甚至就连前几年营田成效显着的德安府和江陵一带,都有大量人口外流,让陈规和解潜烦恼不已。只是王宵猎势力增长太快,别人不敢说什么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